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乙醚、速眠新在实验树[鼠][句]麻醉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40只树[鼠][句]随机分为(A、B、C、D)4组,按乙醚组和速眠新0.3、0.6ml/kg两种注射剂量和0.3ml/kg剂量加苏醒灵组,每个剂量是一处理组,每组10只,速眠新按剂量进行肌肉注射麻醉。结果分别给予麻醉药后A、B、C、D组分别在0.62±0.41、6.63±0.43、5.89±0.42、6.20±0.22min进入麻醉状态;维持时间为3.83±0.26、32.82±3.19、38.68±1.67、5.55±0.57min;麻醉维持期呼吸频率分别是每分钟66.75±3.23、71.16±2.89、47.17±0.45、69.50±2.00次;心率每分钟97.92±0.63、99.08±0.77、67.67±2.43、99.08±0.77次,直肠体温38.83±0.17、39.42±0.25、37.60±0.19、38.16±0.70℃。结论乙醚麻醉对树[鼠][句]的麻醉效果良好,速眠新剂量在0.3-0.6ml/kg肌肉注射麻醉实验树[鼠][句]效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2.
戊巴比妥钠联用速眠新在手术实验犬中的麻醉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戊巴比妥钠与速眠新复合麻醉对外科手术实验用杂种犬的麻醉效果。方法成年健康杂种犬303只,雌雄兼用,按5%戊巴比妥钠0.5 mL/kg体重、速眠新0.1 mL/kg体重的标准,同侧臀部不同部位肌肉内同时注射麻醉(联合用药组)。追加剂量为首次用量的1/2。以单纯戊巴比妥钠麻醉(256只)和单纯速眠新麻醉(280只)为对照。结果联合用药组的诱导期为4.0±0.2 min,初次麻醉维持时间为240.0±30.0 min,术中只追加1次,即可再延长麻醉维持时间270.0±30.0 min,实验犬死亡6只(1.98%)。单纯戊巴比妥钠麻醉组和单纯速眠新麻醉组的诱导期分别为13.0±1.2 min和4.8±0.3 min,初次麻醉维持时间分别为125.0±13.1 min和30.0±3.1 min,实验犬死亡数分别为79只(28.21%)和43只(16.80%),术中麻药追加次数均不定。结论戊巴比妥钠与速眠新复合麻醉协同作用好,可扬长避短。此方法适合需要连续处理多个动物的外科实验和实验时间较长的动物外科教学,是一种较理想的实验动物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3.
两种麻醉方法对小型猪麻醉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比较两种不同麻醉方法麻醉实验用小型猪的效果,将12头小型猪分成两组,一组是硫喷妥钠(35 mg/kg)与安定(10 mg)联合应用,采用腹腔、肌肉注射给药;另一组是氯胺酮(8 mg/kg)与迷眠新(1.5 ml)联合应用,采用肌肉注射给药。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麻醉后小型猪分别在9±2 min、5±1 min进入麻醉状态(P<0.05),麻醉维持时间分别为38士12 min、43±14 min(P>0.05)。在麻醉维持时间内呼吸频率分别为48±13次/min、56±15次/min(P>0.05),心跳频率分别为118±17次/min、96±11次/min(P<0.05)。表明两种麻醉方法均能达到良好的麻醉效果,比较而言,氯胺酮与速眠新联合应用麻醉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改进速眠新单纯与复合麻醉方法的不足,观察引入地西泮对速眠新复合盐酸氯胺酮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成年实验家兔8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肌肉注射速眠新(0.3 mL/kg),B组肌肉注射速眠新复合盐酸氯胺酮混合液(0.3 mL/kg),C组肌肉注射速眠新复合盐酸氯胺酮混合液(0.3 mL/kg),并静注地西泮注射液(1.5 mL/kg),对比三组的麻醉效果、麻醉显效时间、初次麻醉维持时间、总麻醉药用量及总手术时间。结果 C组麻醉显效时间明显短于A、B组( P<0.01);初次麻醉维持时间C组长于A、B组( P<0.01);总麻醉药用量C组明显少于A、B组(P<0.01);C组总的手术时间少于A、B两组(P<0.01);C组的麻醉效果优于A、B组( P<0.01)。结论采用速眠新、盐酸氯胺酮联合地西泮复合麻醉明显提高了麻醉效果,是适于家兔敏感手术部位及手术时间较长的动物实验的理想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速眠新Ⅱ和戊巴比妥钠联合麻醉法,对小型猪腹壁拉链模型动物的麻醉效果,探讨小型猪腹壁拉链模型动物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 方法 采用速眠新Ⅱ(0.1 ml/Kg)肌肉注射和3%戊巴比妥钠生理盐水溶液(0.2 ml/Kg)静脉注射联合麻醉法对12只小型猪腹壁拉链模型动物进行麻醉,观察动物的基础生理指标、生物反射指标、镇静、镇痛和肌松效果、以及麻醉维持时间。 结果 静脉注射麻醉后15 min之内,所有小型猪腹壁拉链模型动物的眼睑反射、角膜反射和肛门反射均消失、进入良好的镇静、镇痛和肌松状态,并持续至75 min;诱导期为(6.22±0.84)min,麻醉期为(79.9±3.6)min,苏醒期为(66.1±3.7)min,提供了长达80 min的良好麻醉时间。 结论 肌肉注射速眠新Ⅱ和静脉注射戊巴比妥钠联合麻醉法,对小型猪腹壁拉链模型动物的麻醉,具有操作简便、镇静、镇痛、肌松效果好、用药量小、安全可靠等优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6.
王铁生  林李嵩  黄立 《医学综述》2009,15(14):2206-2207
目的观察复合麻醉在犬同种异体颜面部复合组织移植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以比格犬为实验动物,以氯胺酮诱导麻醉,3%戊巴比妥钠和速眠新维持麻醉,术野采用0.5%的利多卡因浸润麻醉,观察比格犬麻醉后诱导期、麻醉期和苏醒期的表现。结果复合麻醉用量比推荐剂量少,比格犬在实验中麻醉效果好,诱导期短,氯胺酮的诱导期为(3.7±2.4)min,戊巴比妥钠和速眠新复合麻醉后,诱导期为(3.2±2.5)min,麻醉维持时间约100min,苏醒快,平均约10min。结论氯胺酮、速眠新、戊巴比妥钠和利多卡因复合麻醉进行犬颜面部同种异体复合组织移植手术,麻醉用药剂量小,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乙醚、速眠新在实验树鼩麻醉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将40只树鼩随机分为(A、B、C、D)4组,按乙醚组和速眠新0.3、0.6 ml/kg两种注射剂量和0.3 ml/kg剂量加苏醒灵组,每个剂量是一处理组,每组10只,速眠新按剂量进行肌肉注射麻醉.结果 分别给予麻醉药后A、B、C、D组分别在0.62±0.41 、6.63±0.43、5.89±0.42、6.20±0.22 min进入麻醉状态;维持时间为3.83±0.26、32.82±3.19、38.68±1.67、5.55±0.57 min; 麻醉维持期呼吸频率分别是每分钟66.75±3.23、71.16±2.89、47.17±0.45、69.50±2.00 次; 心率每分钟97.92±0.63、 99.08±0.77、67.67±2.43、99.08±0.77次, 直肠体温38.83±0.17、39.42±0.25、37.60±0.19、38.16±0.70 ℃.结论 乙醚麻醉对树鼩的麻醉效果良好,速眠新剂量在0.3~0.6 ml/kg肌肉注射麻醉实验树鼩效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速眠新Ⅱ与安定复合麻醉对牙周手术实验中Beagle犬的麻醉效果以资参考.方法:成年健康雄性Beagle犬,按速眠新Ⅱ0.05、0.1、0.15ml/kg辅以安定0.3ml的剂量,臀部肌内注射(联合用药组),追加剂量为首次用量的1/2.单纯速眠新Ⅱ按0.05、0.1、0.15 ml/kg的剂量为对照,追加次数视情况而定.比较各组Beagle犬麻醉诱导期、初次麻醉维持时间及麻醉后不良反应的差别.结果:联合用药组各剂量诱导期分别为(11.00±1.41)min、(9.00±0.82)min、(12.75±0.50)min,初次麻醉维持时间分别为(29.75±6.65)min、(46.00 ±5.29)min、(45.25 ±6.02)min,术中追加1次可再延长麻醉维持时间分别为(38.75±3.50)min、(45.25±4.03)min、(37.25±2.75)min.单纯速眠新Ⅱ的麻醉诱导期分别为(15.75±2.50)min、(14.25±2.99)min、(14.50 ±2.08)min,初次麻醉维持时间分别为(20.75±5.19)min、(20.5±3.42)min、(22.25±5.19)min,术中麻药追加次数不定,实验犬死亡数为2只.联合用药组与单纯速眠新Ⅱ各组间诱导期经t检验.速眠新Ⅱ0.1 ml/kg辅以安定0.3 ml的剂量(P<0.05),联合用药组与单纯速眠新Ⅱ的初次麻醉维持时间经t检验(P<0.05).结论:速眠新Ⅱ0.1 ml/kg辅以安定0.3ml的剂量复合麻醉时协同效果比单用速眠新Ⅱ更满意,术后苏醒快,可靠性高,不良反应少,利于较长的Beagle犬牙周手术实验.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速眠新与盐酸氯胺酮和速眠新复合麻醉对猕猴的麻醉效果。方法 成年健康猕猴 10只 ,动物分成单纯麻醉组 (速眠新组 ,5只 )和复合麻醉组 (速眠新和盐酸氯胺酮组 ,5只 ) ,均采用肌内注射麻醉。结果 速眠新麻醉维持时间仅 0~ 1h ,麻醉效果低于复合麻醉效果。速眠新有较好的镇静、镇痛和肌肉松弛作用 ,复合麻醉使速眠新效果更佳 ,麻醉时间更长、更稳定 (1~ 2h) ,复苏期较快。结论 速眠新和盐酸氯胺酮复合麻醉适合动物实验时间较长的手术 ,是一种较理想的实验动物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0.
枸杞山茱萸水煎液增强小鼠耐缺氧抗疲劳能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研究枸杞山茱萸水煎液对小鼠耐缺氧抗疲劳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强迫游泳法测定小鼠的游泳和力竭游泳时间,常压耐缺氧法测定小鼠的存活时间,小鼠断头缺氧试验测定小鼠张口喘气停止时间和呼吸次数。结果枸杞山茱萸水煎液连续灌胃给药,能显著延长小鼠的游泳时问[高剂量组(51.18±19.7)min、低剂量组(29.45±11.69)min、NS组(15.24±3.85)min]、常压缺氧下的存活时间[高剂量组(21.04±7.63)s、低剂量组(18.34±6.33)s、NS组(15.87±1.64)s]和断头喘气时间[高剂量组(29.33+4.76)s、低剂量组(22.50±4.83)s、NS组(19.17±2.86)s]增加呼吸次数[高剂量组(13.88±2.53)次、低剂量组(15.17±1.47)次、NS组(10.17±2.79)次](P<0.05,P<0.01)。结论枸杞山茱萸水煎液能增强小鼠的抗疲劳和耐缺氧能力,提高动物机体的应激反应能力。  相似文献   

11.
戊巴比妥钠与速眠新和戊巴比妥钠对家犬麻醉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戊巴比妥钠与速眠新和戊巴比妥钠复合麻醉对家犬的麻醉效果。方法:成年家犬136条,分成单纯戊巴比妥钠麻醉组、速眠新和戊巴比妥钠复合麻醉组,戊巴比妥钠采用腹腔麻醉,速眠新采用肌肉麻醉。结果:戊巴比妥钠麻醉起效时间为18±2.2 min,复合麻醉组起效时间为3.8±1.2 min,维持时间长,麻醉效果好,诱导期和复苏期无明显兴奋现象。结论:速眠新和戊巴比妥钠复合麻醉适合于实验时间较长的家犬麻醉,起效快,维持时间长,效果稳定,是一种较理想的实验动物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2.
Fan Y  Zhang CY  Zhang XW  Tian YK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29):2041-2043
目的观察围术期音乐对椎管内麻醉下妇科手术病人术中异丙酚靶控输注镇静的影响。方法110例于椎管内麻醉下行全子宫切除术者,随机分两组。音乐组于术前选定音乐调好音量;从术前6 min至术毕听音乐。对照组只戴耳机,不听音乐。所有病人切皮前5 min给予1μg/kg芬太尼和0.5 mg/kg异丙酚静注,手术开始时行靶控输注,初始靶控浓度为1.2μg/ml,此后每10 min按0.2μg/ml梯度调整,直至镇静评分达OAA/S 3分。记录镇静诱导时间、术中异丙酚用量和镇静满意度。结果(1)镇静诱导时间:音乐组(12 min±12 min)明显短于对照组(18 min±12 min)(P <0.01);(2)异丙酚靶控浓度和用量:音乐组(1.6μg/ml±0.3μg/ml、171 mg±98 mg)明显低于对照组(2.4μg/ml±0.4μg/ml、251 mg±92 mg)(均P<0.01);(3)镇静满意度:音乐组(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8.1±1.0)(P<0.01)。结论围术期音乐对椎管内麻醉下妇科手术病人有良好的术中镇静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速眠新Ⅱ注射液麻醉用于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ing ultrasound,HIFU)无创定位辐照活体羊肝术的麻醉,观察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南江黄羊30只,雌雄不拘,体重15~25kg,随机分为丙泊酚复合速眠新Ⅱ组(A组,n=15)和速眠新Ⅱ组(C组,n=15).A组予以臀部肌肉注射速眠新Ⅱ0.05ml/kg,静脉注射丙泊酚2mg/kg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术中泵注丙泊酚50~150μg/(kg·min)维持.C组仅臀部肌肉注射速眠新0.1ml/kg,术中间断静脉推注速眠新维持麻醉至术毕.观察各组气管插管反应及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比较麻醉恢复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与C组相比,A组气管插管时的呛咳反应较小(P<0.01).麻醉后2min、插管后2min两组MAP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率A组较C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FU治疗后5min、30min时A组MAP及HR与C组相比更稳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拔管时间A组少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丙泊酚复合速眠新Ⅱ用于HIFU辐照活体羊肝麻醉效果比单用速眠新Ⅱ更满意,术后苏醒快,可靠性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与麻醉剂速眠新配伍的应用效果。方法大鼠72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24只,A组和B组分别肌肉注射地塞米松0.1 mL/kg和1.0 mL/kg之后30 min,,对照组仅肌肉注射速眠新0.20 mL/kg。结果3组大鼠麻醉诱导时间相同,均不超过3 min;B组麻醉维持时间最长、苏醒时间最短;A组次之。A组和B组麻醉期心率和动脉平均血压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监测显示,麻醉后A组和B组的大鼠呼吸数显著高于A组(P〈0.05)。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陆眠宁Ⅱ不同给药途径对手术犬追加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家养犬28条,雄性10条,雌性18条,体重12~22.5kg。雌雄搭配,随机分为实验1组和实验2组,每组14条。两组犬均采用陆眠宁Ⅱ肌肉注射进行诱导麻醉。追加麻醉时,实验1组按陆眠宁Ⅱ0.04ml/kg体重的剂量,稀释于10ml生理盐水中,舌下静脉注射给药;实验2组按陆眠宁Ⅱ0.04ml/kg体重的剂量,肌肉注射给药;观察两组手术犬追加麻醉的显效时间和维持时间。结果:实验1组和实验2组追加麻醉的显效时间分别为(2.46±0.72)min和(3.64±0.61)min,具有统计学差异(t=4.52,P<0.01);实验1组和实验2组追加麻醉的维持时间分别为(57.71±8.31)min和(45.64±6.92)min,具有统计学差异(t=4.02,P<0.01)。结论:手术犬经舌下静脉给药追加麻醉显效快、维持时间长。  相似文献   

16.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下称HPRPC)结合紫外吸收衍生法,测定183例服用丙戊酸钠(每日3次,每次0.2g)的成人癫痫患者的血药浓度。其血清丙戊酸谷浓度为52.7±24.33μg/ml,其中89例(48.6%)在有效范围(50g/ml~100μg/ml),88例(48.63%)<50μg/ml,最低者仅13.67μg/ml,6例(3.28%)高于100μg/ml,最高达127.51μg/ml,提示服常规剂量患者间戊酸血药浓度个体差异颇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复合麻醉方法对幼龄小型猪的麻醉效果。方法将12头中国农大幼龄小型猪分成两组,一组戊巴比妥钠(15mg/kg)与速眠新Ⅱ(0.1mL/kg)联合应用,采用不同部位肌肉注射给药;另一组是氯胺酮(10mg/kg)与速眠新Ⅱ(0.1mL/kg)按比例混合后,采用肌肉注射给药。麻醉后对动物实施腹腔探查和腹腔爆炸清创术,观察动物麻醉维持时间、镇痛效果、呼吸频率、心率变化、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及术后苏醒情况。结果两种方法麻醉后,动物分别在10±2min、5±1min进入麻醉状态(P0.05),麻醉维持时间分别为46±14min、43±9min(P0.05),术后苏醒时间分别为54±11min、34±12min(P0.05)。在麻醉维持时间内呼吸频率分别为33±7次/min、36±9次/min(P0.05),心率分别为113±14次/min、92±11次/min(P0.05),血压分别为118±17、109±14(P0.05),SpO2分别为99±0.5、95±1.5(P0.05)。结论两种麻醉方法均能达到良好的麻醉效果,比较而言,氯胺酮联合速眠新Ⅱ麻醉安全性高且术后苏醒快,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用0.1mol/L枸橼酸缓冲液溶解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以60mg/kg给予大鼠腹腔注射制造糖尿病大鼠模型。24只成功的模型分为糖尿病组(n=12);糖尿病治疗组(n=12),给予参芪扶正注射液250ml/(kg·d)口服。另选8只为正常组,腹腔注射等量枸橼酸缓冲液。各组不应用降糖药。观察第4周,8周24h尿蛋白定量、平均动脉收缩压、第8周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肾重/体重、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及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原癌基因蛋白c-Fos的表达,并应用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测定其表达的灰度值。结果治疗组24h尿蛋白含量4周,8周(24.37±7.83)mg,(27.76±8.62)mg均明显低于糖尿病组(31.02±9.32)mg,(36.10±12.26)mg(P<0.05);平均动脉收缩压治疗组(114.33±7.63)mmHg(1mmHg=0.133kPa),(120.00±7.46)mmHg显著低于糖尿病组(132.33±8.52)mmHg,(139.6±9.67)mmHg(P<0.01);AngⅡ含量治疗组(184.82±61)ng/L明显低于糖尿病组(283.61±78.06)ng/L(P<0.01);Scr、BUN含量治疗组(75.4±27.1)μmol/L,(9.87±2.97)mmol/L,显著低于糖尿病组(160.75±35.56)μmol/L,(15.29±4.78)mmol/L(P<0.05,P<0.01);肾重/体重治疗组(9.66±1.78)g/kg明显低于糖尿病组(11.60±1.26)g/kg(P<0.05);TGF-β1和c-Fos在治疗组肾组织的表达范围和强度均明显高于糖尿病组,其灰度值糖尿病组为(106.48±11.24,80.62±10.06),治疗组为(136.95±16.39,107.48±6.74),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可延缓实验大鼠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减少尿蛋白排泄,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19.
鼻咽癌调强放疗腮腺功能变化与放射剂量、体积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Sun XN  Chen AZ  Xie CY  Jin XC  Wu SX  Zhang P  Li HB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32):2289-2292
目的研究调强放射治疗对鼻咽癌患者腮腺功能的保护作用及腮腺功能变化与剂量-体积的关系。方法2002年8月至2004年12月,48例接受调强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结束时及治疗后3个月检测腮腺99mTc清除率测定其分泌指数(EI)和摄取指数(UI),并结合腮腺的剂量体积直方图(DVH)进行分析。结果健侧和患侧腮腺平均剂量分别为(22.8±4.5)Gy和(31.9±4.1)Gy。全组患者口干症状轻微。健侧腮腺EI值放疗前为0.35±0.25,放疗结束时为0.31±0.24,放疗后3个月为0.33±0.22,其UI值在3个时间点分别为7.12±3.56、5.81±2.25和5.72±2.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侧腮腺EI和UI放疗前分别为0.36±0.27和8.02±3.89,放疗结束时分别为0.21±0.16和4.87±2.45,放疗结束时比放疗前均有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DVH结果:放疗结束时EI在腮腺平均剂量<26 Gy组和≥26 Gy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V25(受照剂量<25 Gy的腮腺体积)≥50%和V25<50%者比较,EI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种情况UI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腮腺剂量低于26 Gy对腮腺功能保护有阈值效应,腮腺的功能保护存在剂量、体积阈值,在靶区剂量不受影响同时,尽可能减少腮腺照射容积及其剂量,有助于保护患者放疗后的腮腺功能。  相似文献   

20.
粗壮女贞叶提取物静脉注射0.098、0.140和0.200g/kg可使麻醉大鼠的血压显著下降,峰值下降37.7%、38.6%和50.2%:灌胃给药(ig)1.36g/kgqd×3d,不影响清醒大鼠的血压。清醒自发性高血压大鼠ig1.08和2.16g/kgqd×5d,血压由24.3±0.5和24.3±0.6降至18.1±0.9和16.6±0.7kPa,降压作用显著(P<0.001,<0.001);对清醒二肾-夹型高血压大鼠,ig粗壮女贞0.5g/kgqd×7d,血压由20.3±3.9降至16.2±3.9kPa,血压下降20%。以上结果提示具有降压作用。昆明小鼠急性毒性试验,ig49g/kg10d内动物生长良好,未出现死亡;腹腔注射5个剂量组(每组10只)按简化机率单位法测得LD502.64±0.21g/kg(P=0.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