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预处理在培养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中的抗凋亡效应,进一步研究其可能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将细胞分为对照组、EPO组[缺氧复氧前24h培养液中加入终浓度10u/mL重组人EPO(rhEPO)]、EPO+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盐(PDTC)组(缺氧复氧前24h加入终浓度10u/mL rhEPO和5μg/mL PDTC)及PDTC组(缺氧复氧前24h加入终浓度5μg/mLPDTC).于缺氧复氧损伤前后观察各组心肌细胞存活率(MTT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心肌细胞凋亡,EMSA检测缺氧复氧损伤前后各组心肌细胞NF-κB活性变化,RT-PCR检测损伤前后各组心肌细胞bcl-2 mRNA表达变化.结果 缺氧复氧损伤后各组细胞存活率较损伤前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EPO组高于其余各组(P<0.01);损伤后各组心肌细胞凋亡率较损伤前显著升高(P<0.01),EPO组凋亡率低于其余各组(P<0.01);损伤前EPO组心肌细胞NF-κB活性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1),损伤后各组NF-κB活性较损伤前显著升高(P<0.01),EPO组低于其余各组(P<0.05);损伤前EPO组bcl-2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1),损伤后各组心肌细胞bcl-2mRNA表达水平均较损伤前显著升高(P<0.01),EPO组仍高于其余各组(P<0.01).结论 EPO预处理在培养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中具有显著抗凋亡效应;EPO预处理心肌细胞抗凋亡保护作用与预处理过程中NF-κB活化有关;EPO预处理过程中NF-κB活化,通过上调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产生抗凋亡效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对缺氧复氧损伤所致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与外周型苯二氮卓类受体(PBR)的关系。方法:将培养融合的心肌细胞随机分为7组,即对照组(C组)、缺氧复氧组(HR组)、PK11195组(P组)、Ro5-4864组(R组)、咪达唑仑组(M组)、PK11195 Ro5-4864组(PR组)和PK11195 咪达唑仑组(PM组)。建立缺氧复氧损伤模型。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PR组细胞凋亡,与R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与HR组比较无显著差异。M组细胞凋亡,与HR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PM组细胞凋亡与M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R组PBRmRNA表达,与R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与HR组比较无显著差异。M组、PM组、HR组PBRmRNA表达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激活PBR明显抑制缺氧复氧所致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咪达唑仑减轻缺氧复氧引起的心肌细胞凋亡,其作用是非PBR依赖性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异丙酚对缺氧复氧损伤所致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及caspase-3、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将细胞缺氧培养30min再复氧,或加入不同浓度异丙酚孵育30min后再进行缺氧复氧处理,在复氧不同时相点(2、6、24和48h)以流式细胞仪计数凋亡细胞数量,并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caspase-3和Bcl-2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缺氧复氧后内皮细胞呈现典型的凋亡形态,复氧2h凋亡细胞数量开始增加,复氧6h时升高显著,至24h达峰值;异丙酚明显抑制复氧后细胞凋亡的发生。正常体外培养人血管内皮细胞Bcl-2蛋白表达较低,随复氧时间延长Bcl-2表达明显下调;25μmol/L异丙酚预处理可使复氧后内皮细胞Bcl-2表达升高,与相应缺氧复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50、100μmol/L异丙酚组作用相似,不同浓度异丙酚作用呈现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缺氧复氧损伤使caspase-3蛋白表达增强,复氧24h后达高峰;异丙酚预处理以剂量依赖方式显著下调caspase-3表达(P〈0.01)。结论异丙酚降低缺氧复氧损伤所致的内皮细胞凋亡,可能与其抑制缺氧复氧引起的caspase-3活化、上调Bcl-2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 EPO)预处理对培养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H/R)的保护效应及其与预处理过程中NF-κB的关系.方法采用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建立缺氧/复氧损伤模型,细胞分组为:对照组,EPO预处理组(EPO组)(EPO 10 U/ml),EPO 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盐(PDTC)预处理组(EPO PDTC组)(EPO 10 U/ml PDTC 5 μg/ml),PDTC预处理组(PDTC组)(PDTC 5 μg /ml),共4组,分别于缺氧/复氧损伤前后,检测培养液LDH含量,MTT比色法观察细胞活力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心肌细胞凋亡.采用EMSA检测缺氧复氧损伤前后各组心肌细胞NF-κB活性.结果 EPO预处理显著降低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后细胞培养液LDH含量,提高细胞存活率,并降低心肌细胞凋亡率,预处理过程中同时加入NF-κB阻断剂PDTC使EPO预处理的以上心肌保护效应显著减弱或消失.EMSA显示EPO预处理使H/R前心肌细胞NF-κB活性较对照组、EPO PDTC组、PDTC组显著升高(P<0.05),EPO PDTC组心肌细胞NF-κB活性与PDTC组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缺氧复氧损伤后各组心肌细胞NF-κB活性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但EPO组的NF-κB活性低于其余各组(P<0.05),其余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EPO预处理对培养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具有保护效应,这一作用与EPO预处理过程中NF-κB的活化有关,NF-κB的活化可能通过其负反馈调节机制抑制H/R后心肌细胞NF-κB活性的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缺氧复氧对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MMECs)活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培养大鼠MMECs,制作缺氧复氧模型模拟缺血再灌注损伤。随机分为4组(n=24),正常对照组(N组)不作任何处理、缺氧复氧组(HR组)、LY294002预先给药+缺氧复氧组(LY294002组)、PDTC预先给药+缺氧复氧组(PDTC组),均进行缺氧2 h复氧2 h。复氧2 h时后MTT法测定细胞活力,Hoechst染色观察凋亡细胞显微结构。结果:与N组比较,HR组细胞活力降低(P<0.01);与HR组比较,LY294002组细胞活力降低(P<0.05),PDTC组细胞活力降低(P<0.01);与LY294002组比较,PDTC组组细胞活力降低(P<0.01)。结论:缺氧复氧可导致MMECs活力明显降低;PI3K/Akt/NF-κB信号通路参与了缺氧复氧调控过程,该通路可促进MMECs活力增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缺氧复氧对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MMECs)活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培养大鼠MMECs,制作缺氧复氧模型模拟缺血再灌注损伤.随机分为4组(n=24),正常对照组(N组)不作任何处理、缺氧复氧组(HR组)、LY294002预先给药+缺氧复氧组(LY294002组)、PDTC预先给药+缺氧复氧组(PDTC组),均进行缺氧2h复氧2h.复氧2h时后MTT法测定细胞活力,Hoechst染色观察凋亡细胞显微结构.结果:与N组比较,HR组细胞活力降低(P<0.01);与HR组比较,LY294002组细胞活力降低(P<0.05),PDTC组细胞活力降低(P<0.01);与LY294002组比较,PDTC组组细胞活力降低(P<0.01).结论:缺氧复氧可导致MMECs活力明显降低;PI3K/Akt/NF-κB信号通路参与了缺氧复氧调控过程,该通路可促进MMECs活力增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Wistar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氧糖剥夺/复氧(OGD/R)后不同时间点NF-κB亚基P50及c-Rel蛋白表达情况.方法:体外培养原代大脑皮质神经元,采用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神经元,建立氧糖剥夺/复氧模型,以正常组、OGD 4 h组、OGD 4 h/R 2 h组、OGD 4 h/R 6 h组、OGD 4 h/R 12 h组、OGD 4 h/R 24 h组为实验组,采用免疫细胞化学、Western印迹检测NF-κB亚基P50及c-Rel蛋白表达.结果:(1)免疫细胞化学(神经元烯醇化酶相关抗原及β-tubulin 3)鉴定所培养的细胞为神经元;(2)免疫细胞化学、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OGD 4 h组NF-κB P50蛋白表达开始增加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0GD 4 h/R 2 h组、OGD 4 h/R 6 h组NF-κB P50蛋白表达持续性升高,并在复氧后6 h达高峰(P<0.01),此后逐渐下降,至OGD 4 h/R 12 h时与正常组有显著差异(P<0.05),OGD 4 h/R 24 h NF-κB P50蛋白表达降低与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NF-κB c-Rel蛋白表达OGD 4 h组与正常组无差异(P>0.05),OGD 4 h/R 2 h至OGD 4 h/R 12 h表达持续增加,并在复氧后12 h达高峰(P<0.01),OGD 4 h/R 24 h仍未恢复到正常水平(P<0.05).结论: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氧糖剥夺/复氧后激活了NF-κB P50及c-Rel蛋白的表达,并具有时间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缺氧复氧诱导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l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损伤和趋化因子(Fractalkine,FKN)表达变化及氯化锂(Lithium chloride,LiCl)的干预效应。方法:体外培养HUVECs并随机分为对照组、缺氧复氧组和LiCl 5、10 mmol/L组。MTT法测定HUVECs的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HUVECs凋亡率,免疫细胞荧光技术检测HUVECs的FKN蛋白表达,RT-PCR技术检测HUVECs的FKN 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缺氧复氧组HUVECs存活率显著降低但凋亡率显著增高(P<0.01)且FKN mRNA和蛋白质表达也显著增高(P<0.01);与缺氧复氧组比较,LiCl 5、10 mmol/L组HUVECs存活率显著增高但凋亡率显著降低(P<0.01)且FKNmRNA和蛋白质表达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缺氧复氧上调FKN表达诱导HUVECs损伤(存活率降低、凋亡率增加);LiCl预处理能够下调FKN表达,显著减轻缺氧复氧导致的HUVECs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阿魏酸钠对缺氧脑血管内皮细胞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 NF-κB)及IκBα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脑皮质微血管内皮细胞(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BMEC)体外培养模型,并施加12 h缺氧条件,分为对照组、缺氧组、阿魏酸钠组.应用MTT法测定细胞活性,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内皮素(endothelin-1, ET-1)含量,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BMEC的NF-κB及IκBα表达.结果 阿魏酸钠(100 μg/ml)能抑制缺氧诱导的ET-1释放(P<0.01).缺氧刺激血管内皮细胞NF-κB的表达,降低IκBα的表达,阿魏酸钠可以显著抑制缺氧内皮细胞中NF-κB的表达及核移位现象,增加IκBα的表达和BMEC活性.结论 阿魏酸钠对大鼠脑皮质BMEC缺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机制与其减少BMEC分泌ET-1,抑制NF-κB蛋白表达,促进IκBα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山莨菪碱(anisodamine,Ani)对缺氧复氧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缺氧复氧方法观察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变化,实验分5组:对照组、生理盐水组、肾上腺素组、Ani组、肾上腺素+Ani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采用RT-PCR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l-2)mRNA表达水平。结果 5组血管内皮细胞复氧12 h、24 h的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生理盐水组复氧12 h、24 h细胞凋亡率与肾上腺素组、Ani组、肾上腺素+Ani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上腺素组与Ani组复氧12 h、24 h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这两组与肾上腺素+Ani组复氧12 h、24 h的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氧12 h、24 h后5组的Bcl-2 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上腺素+Ani组Bcl-2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ni可以降低缺氧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Ani干预缺氧所...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苦碟子注射液对氧糖剥夺/复氧损伤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Rat 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RBMEC)中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表达的影响,探究其治疗急性脑梗死可能的炎性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氧糖剥夺/复氧(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的方法建立RBMEC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为正常组、OGD/R组、苦碟子注射液组。氧糖剥夺6 h后,分别复氧0 h、3 h、6 h、12 h、24 h、48 h,并予模型细胞2%、4%、8%浓度的苦碟子注射液(KDZ),采用MTS法测定细胞活性,分别筛选造模最佳时效点及药物最佳量效。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3组NF-κB表达,Western Blot方法检测3组NF-κB分别在总蛋白、胞浆蛋白、核蛋白中的表达量。结果免疫荧光染色观察NF-κB的表达:与正常组相比,OGD 6 h/R 3 h组NF-κB表达显著增加(P0.01);与OGD 6 h/R 3 h组相比,KDZ 4%组NF-κB表达显著降低(P0.01)。Western Blot法检测NF-κB蛋白表达量:在总蛋白、核蛋白中,与正常组相比,OGD 6 h/R 3 h组NF-κB蛋白表达增加(P0.05,P0.01);与OGD 6 h/R 3 h组相比,KDZ 4%组NF-κB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而在胞浆蛋白中,三组的NF-κB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碟子注射液可以下调缺血再灌注损伤RBMEC中NF-κB蛋白的异常高表达,并可以一定程度上抑制NF-κB的活化,减少NF-κB的核内转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栀子苷对缺氧/复氧心肌细胞前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IL-6释放以及对Toll样受体4(TLR4)和活化核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SD大鼠乳鼠心肌细胞。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缺氧/复氧模型组和栀子苷预处理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前炎症因子TNF-α、IL-1、IL-6的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细胞TLR4、NF-κB蛋白表达。【结果】与缺氧/复氧模型组比较,栀子苷预处理组心肌细胞TNF-α、IL-1、IL-6释放显著减少,TLR4、NF-κB蛋白表达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栀子苷可抑制缺氧/复氧心肌细胞前炎症因子TNF-α、IL-1、IL-6释放,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栀子苷下调TLR4-NF-κB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心痛舒含药血清预处理对缺氧/复氧乳鼠心肌细胞核因子-κBp65(NF-κBp65)及其下游调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的影响,探讨心痛舒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原代培养SD乳鼠心肌细胞,建立模拟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设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心痛舒含药血清预处理组共4组。罗丹明B染色法观察心肌细胞形态,ELISA法测定培养液上清TNF-α、IL-1β含量,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NF-κBp65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心痛舒含药血清预处理组TNF-α、IL-1β水平降低,NF-κBp65 mRNA的表达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心痛舒含药血清预处理组NF-κBp65 mRNA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痛舒含药血清预处理可通过抑制缺氧-复氧心肌细胞炎症反应途径发挥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抑制NF-κB活化,从而抑制下游炎性细胞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途径探讨三七皂苷FC对RAW264.7巨噬细胞炎症及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1)采用不同浓度的三七皂苷FC(0、1、10、20、50、100μmol/L)分别干预RAW264.7细胞和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筛选合适的药物浓度。(2)将RAW264.7细胞分为对照组、LPS组、LPS+三七皂苷FC低剂量(20μmol/L)组和LPS+三七皂苷FC高剂量(50μmol/L)组。先给予相应剂量的三七皂苷FC预处理6 h,再加入1μg/ml LPS。干预24 h后,PCR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白介素-1β(IL-1β)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TNF-α、iNOS、p38MAPK、磷酸化p38MAPK(p-p38MAPK)、NF-κB p65、磷酸化NF-κB p65(p-NF-κB p65)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免疫荧光检测NF-κB核转位;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结果:(1)20、50μmol/L三七皂苷FC干预24 h后,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活力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用于后续实验。(2)与LPS组相比,低、高剂量的三七皂苷FC作用后,TNF-α、IL-6、iNOS、IL-1β的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1);TNF-α、iNOS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p-NF-κB p65/NF-κB p65和p-p38MAPK/p38MAPK蛋白表达比值显著下调(P0.05,P0.01);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P0.01);细胞核内NF-κB p65蛋白表达减少,阳性表达细胞数占比显著降低(P0.05);细胞迁移数显著减少(P0.01)。结论:三七皂苷FC能够显著改善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炎症反应,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抑制巨噬细胞凋亡和迁移,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MAPK/NF-κB通路磷酸化水平及抑制NF-κB核转位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异丙酚对严重烫伤早期大鼠肝脏核因子(NF-κB)、白细胞分化抗原(CD14)表达及凋亡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异丙酚保护组,每组20只.采用大鼠30%体表面积(TBSA)Ⅲ度烫伤模型.分别于烫伤前(0 h)、烫伤后6、12、24 h分离大鼠肝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脏NF-κB、CD14蛋白表达;末端脱氧核糖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肝细胞凋亡数.结果:NF-κB在烫伤后6h即达到高峰,12和24 h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组内差异显著(P<0.05);CD14在烫伤后6h开始升高,12h达到高峰,24 h仍高于0h,组内差异显著(P<0.05);肝细胞凋亡数6h开始升高,24 h达到高峰,组内差异显著(P<0.05).烫伤0h,2组NF-κB、CD14蛋白表达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烫伤6、12和24 h,异丙酚保护组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0和6h肝细胞凋亡数,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异丙酚保护组12和24 h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异丙酚可以显著降低严重烫伤早期大鼠肝细胞NF-κB、CD14蛋白表达并降低肝细胞凋亡数,对严重烫伤早期肝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二氮嗪(DZ)预处理对缺氧复氧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MMECs)增殖和HIF-1α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SD大鼠MMECs,随机分为4组(n=24):正常对照组(N组)、缺氧/复氧组(H/R组)、二氮嗪组(DZ组)、DZ+Mito KATP特异性阻断剂5-羟葵酸(5-HD)预处理组(DZ+5-HD组).DZ组加入100 μmol/L DZ,DZ+5-HD组加入100 μmol/L DZ前2 h加入100 μmol/L 5-HD预处理2 h,然后和缺氧复氧组同样进行缺氧2 h复氧2 h.Hoechst染色观察凋亡细胞形态,MTT法测定细胞活力,RT-PCR检测HIF-1α mRNA转录水平.结果与N 组比较,细胞增殖率H/R组显著降低(P<0.01),HIF-1α显著升高(P<0.01);与H/R组比较,DZ组细胞增殖率显著升高(P<0.05),HIF-1α显著升高(P<0.01);DZ+5-HD组与H/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DZ可上调HIF-1α mRNA的表达,促使细胞增殖,从而实现促进心肌微血管的新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雷公藤内酯醇(TRI)对缺氧再给氧大鼠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黏附的影响。方法 培养分离大鼠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建立内皮细胞缺氧再给氧模型,分离大鼠的中性粒细胞,通过凝胶电泳迁移率(EMSA)测定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活性,内皮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黏附模型测定内皮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黏附率。结果 大鼠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在缺氧刺激后内皮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黏附增加,NF-κB活性明显增高,再给氧后升高更明显;TRI组内皮细胞NF-κB活性明显降低(P<0.01),内皮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粘附率显著下降(P<0.01),且呈剂量依赖效应。结论 TRI能明显抑制缺氧再给氧大鼠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NR-κB活性,抑制内皮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粘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患者血清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核因子-κB(NF-κB)活性及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的结果。方法对血管内皮细胞株进行体外培养,分别加入正常妊娠及子痫前期患者血清。2 h后W estern b lot法测定细胞胞浆NF-κB抑制因子(I-κB)和胞核NF-κB活性;48 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酶联免疫法测定VCAM-1的表达。结果子痫前期患者血清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胞浆I-κB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妊娠血清培养组(P<0.05),胞核NF-κB含量以及VCAM-1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妊娠血清培养组(P<0.0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血清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VCAM-1的表达、NF-κB的活性以及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NF-κB在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促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及VCAM-1的表达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临床相关浓度丙泊酚对缺氧肝细胞复氧后核因子κB诱导激活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携带报告基因的6κB-TK-Luc质粒转染离体培养的LO2肝细胞,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CO组)、缺氧复氧组(HR组)、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PDTC,50M)阻断组(PD组),每组按加入丙泊酚浓度不同分为4个亚组(终末浓度为0、125、25、50M)。除CO组正常培养外,其余各组均给予缺氧4h后复氧8h处理。分别测定KB序列依赖性报告基因虫荧光素酶(Luc)的转录表达水平和肝细胞凋亡率。结果氧肝细胞复氧后Luc表达水平和细胞凋亡率均较CO组明显升高(P〈0.01)。不同浓度的丙泊酚明显降低缺氧肝细胞复氧后的Luc表达水平(P〈0.05),且呈浓度依赖性,但其作用可被联合应用的PDTC所消除。较高浓度(25M和50M)的丙泊酚可有效抑制缺氧复氧处理后的肝细胞凋亡率(P〈0.05),而联合应用PDTC后,50M丙泊酚亚组仍显示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较高浓度的丙泊酚(≥25M)可有效降低缺氧复氧后的肝细胞凋亡,其作用部分与抑制核因子κB的诱导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测定聚花过路黄(Lysimachia congestifloa hemsl,LCH)对原代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BMECs)糖-氧剥夺诱导下NF-κB p65蛋白及下游靶基因ICAM-1表达的变化,探讨其可能的细胞保护机制.方法 选用初生的Wistar大鼠,建立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培养模型,以糖-氧剥夺方法 (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OGD)复制体外模拟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试验各组(即正常组、模型组、LCH低剂量组及LCH高剂量组)缺氧缺糖6 h、复氧复糖18 h后BMECs的活性(CCK-8比色法)变化,相差显微镜下BMECs的细胞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测定NF-κB p65蛋白表达的变化以及荧光定量RT-PCR测定NF-κB p65 mRNA、ICAM-1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BMECs活性,LCH高、低剂量组明显高于模型组(均P<0.01);BMECs的细胞损伤变化,LCH高剂量组明显轻于模型组;NF-κB p65阳性表达,LCH高、低剂量组分别明显低于模型组(均P<0.01);NF-κB p65 mRNA、ICAM-1 mRNA表达,LCH高、低剂量组明显低于模型组(均P<0.01),LCH低剂量组高于LCH高剂量组(P<0.01). 结论 LCH对糖-氧剥夺诱导下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NF-κB p65的活化及其下游靶基因ICAM-1的异常表达有关.其抑制效应可能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