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4 毫秒
1.
目的:为有效控制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发生,提高角膜移植成功率,我们在小鼠(BALB/c)角膜上皮移植术后应用TCF-β1,并观察其对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4^ ,CD8^ ,CD25^ ,CD71^ 活化的影响,为今后临床应用TGF-β1抑制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奠定基础。方法:采用CD4^ ,CD8^ ,CD25^ ,CD71^ 免疫荧光标记及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分别对设立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同基因组,异体角膜上皮组及TGF-β1治疗组的BALB/c小鼠角膜上皮移植术后12d的外周血中CD4^ ,CD25^ ,CD8^ ,CD25^ ,CD4^ ,CD71^ ,CD8^ CD71^ 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BALB/c小鼠角膜上皮移植术后12d的外周血中CD25^ CD4^ ,CFD25% CD8^ ,CD71^ CD4^ 和CD71^ CD8^ 双阳性的T淋巴细胞均有显升高,术后经TGF-β1治疗后,上述细胞的数量明显受到抑制。CD25^ CD8^ ,CD71^ CD4^ 和CD71^ CD8^ 双阳性的T淋巴细胞均有显升高,术后经GF-β1治疗后,上述细胞的数量明显受到抑制。结论:角膜上皮移植术后应用TGF-β1可抑制特异性抗原介导的,以及非特异性炎疗诱诱导的移植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為有效控制角膜移植術後排斥反應的發生,提高角膜移植成功率,我們在小鼠(BALB/c)角膜上皮移植術後應用TGF-β1,并觀察其對外周血淋巴細胞亞群CD+4、CD+8、CD+25和CD+71活化的影響,為今後臨床應用TGF-β1抑制角膜移植術後免疫排斥反應奠定基礎.方法采用CD+4、CD+8、CD+25和CD+71免疫熒光標記及流式細胞儀檢測技術,分别對設立的陰性對照組、陽性對照組、同基因組、异體角膜上皮組及TGF-β1治療組的BALB/c小鼠角膜上皮移植術後12d的外周血中CD+4 CD+25、CD+s CD+25、CD+4CD+71和CD+8CD+71的表達進行分析.結果 BALB/c小鼠角膜上皮移植術後12d的外周血中CD+25CD+4、CD+25CD+s、CD+71CD+4和CD+71CD+8雙陽性的T淋巴細胞均有顯著升高;術後經TGF-β1治療後,上述細胞的數量明顯受到抑制.結論角膜上皮移植術後應用TGF-β1可抑制特异性抗原介導的,以及非特异性炎癥誘導的移植排斥反應.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有效控制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发生,提高角膜移植成功率,我们在小鼠(BALB/c)角膜上皮移植术后应用TGF-β_1,并观察其对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_4~+、CD_8~+、CD_(25)~+和CD_(71)~+活化的影响,为今后临床应用TGF-β_1抑制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CD_4~+、CD_8~+、CD_(25)~+和CD_(71)~+免疫荧光标记及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分别对设立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同基因组、异体角膜上皮组及TGF-β_1治疗组的BALB/c小鼠角膜上皮移植术后12d的外周血中CD_4~+4CD_(25)~+、CD_8~+CD_(25)~+、CD_4~+CD_(71)~+和CD_8~+CD_(71)~+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 BALB/c小鼠角膜上皮移植术后12d的外周血中CD_(25)~+CD_4~+、CD_(25)~+CD_8~+、CD_(71)~+CD_4~+和CD_(71)~+CD_8~+双阳性的T淋巴细胞均有显著升高;术后经TGF-β_1治疗后,上述细胞的数量明显受到抑制。结论 角膜上皮移植术后应用TGF-β_1可抑制特异性抗原介导的,以及非特异性炎症诱导的移植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4.
Shi WY  Xie LX 《中华眼科杂志》2005,41(4):350-354
目的 探讨CD4和CD8基因敲除小鼠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发生的机制。方法 CD4、CD8基因敲除小鼠及C57BL/6小鼠各20只,分成3组,右眼接受穿透性角膜移植术,供体为BALB/c小鼠,术后裂隙灯显微镜评价角膜移植片情况,并详细记录免疫排斥的发生时间,在术后1、2、4周各取2只鼠术眼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观察眼前段CD+4 、CD+8 T细胞的变化。在术后2周, 3组小鼠各选其中10只接受皮肤移植,供体为BALB/c小鼠,监测皮肤移植后皮肤植片免疫排斥反应的时间和在皮肤发生排斥反应时角膜移植片的情况。结果 3组小鼠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发生时间明显不同,CD4基因敲除鼠角膜移植片保持透明,至少观察了90d未见免疫排斥反应发生;CD8基因敲除小鼠在(28±3)d时发生免疫排斥反应;C57BL/6小鼠发生免疫排斥反应的时间为(14±2)d(F=2034, P<0. 01)。移植皮肤后发生免疫排斥反应时间为:CD4基因敲除鼠(14±2)d,CD8基因敲除鼠(12±1)d,C57BL/6小鼠(10±1)d(F=42. 54, P<0. 01)。结论 小鼠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可能是以T淋巴细胞,主要为CD+4 T细胞介导的免疫排斥反应,CD+8 T细胞参与了排斥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5.
角膜移植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CD28分子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角膜移植患者外周血T细胞及亚群CD2 8分子表达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于术前1d、术后第1、2、3、4周,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 5例角膜移植患者外周血中CD2 8分子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角膜高血管化植床组患者术后外周血T细胞CD2 8分子表达比角膜无血管化植床组患者明显增高,也比术前明显增高(P <0 .0 1) ;6例发生排斥反应的患者均出于高血管化植床组;术后早期外周血T细胞中以CD4 + 细胞为主。结论 外周血T细胞CD2 8分子表达与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关系密切,检测角膜移植患者外周血中的CD2 8分子表达可更早监测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Shi WY  Xie LX 《中华眼科杂志》2004,40(10):696-700
目的 探讨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 4免疫球蛋白 (CTLA4 Ig)对小鼠高危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及局部抗免疫排斥反应机制。方法 建立 5 0只BALB/c小鼠穿透性角膜移植动物模型。治疗组 (2 5只 ) :取C5 7BL/ 6小鼠角膜片 ,放置于 10 μg/mlCTLA4 Ig保存液中浸泡 2 4h后 ,移植到BALB/c小鼠。对照组 (2 5只 ) :植片不行任何处理。术后每 3d用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植片情况 ,每周应用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植片中各种炎性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变化。对出现排斥反应的角膜植片应用逆转录PCR(RT PCR)方法检测部分细胞因子的表达。另外 ,选择经CTLA4 Ig治疗、植片保持透明 6周以上的小鼠作为受体 ,接受来自C5 7BL/ 6小鼠皮肤的移植 ,当移植皮肤发生排斥时 ,进行迟发性超敏反应 (DTH)分析。结果 CTLA4 Ig治疗组角膜植片保持透明 >10 0d。对照组小鼠术后 14d内均发生免疫排斥反应。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 ,角膜移植术后 2周 ,CTLA4 Ig治疗组植片保持正常细胞结构 ,无明显炎性细胞和T淋巴细胞浸润 ;对照组的排斥植片有大量炎性细胞和T淋巴细胞浸润 (包括CD 4 ,CD 8及CD 11细胞 )。术后 2周发生免疫排斥的角膜植片中检测到白细胞介素 10 (IL 10 ) ,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 ,γ干扰素 (IFN γ) ,B7及C  相似文献   

7.
Guo P  Xie LX  Shi WY  Li XX 《中华眼科杂志》2003,39(1):19-23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umor necrosis factor-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TRAIL)对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作用。方法:选择受体BALB/c和供体C57BL/6小鼠,各32只。将其分为正常对照组、可溶性死亡受体5(soluble death receptor5,sDR5)浸泡组、TRAIL的重组腺病毒(Ad-TRAIL)转染组及绿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的重组腺病毒(Ad-GFP)转染组,每组8只。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分别对病毒接种后不同时间的体外角膜内皮细胞中TRAIL蛋白进行检测。将携带有Ad-TRAIL的供体C57BL/6小鼠角膜移植片移植到受体BALB/c小鼠眼上,观察术后角膜免疫排斥反应发生的时间及炎性反应强度,并检测免疫排斥的角膜移植片中CD4^ 及CD8^ T淋巴细胞的浸润情况。采用DNA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检测角膜移植片中的凋亡细胞。结果:Ad-TRAIL转染3d,50%以上内皮细胞TRAIL蛋白表达阳性;转染10-14d时,内皮细胞TRAIL蛋白表达程度最高;转染3周后,TRAIL蛋白表达阴性。正常对照组、sDR5浸泡组、Ad-TRAIL转染组及Ad-GFP转染组小鼠角膜移植术后发生免疫排斥反应的平均时间分别为17.1、12.3、22.0及17.4d;4个组间角膜免疫排斥反应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0)。排斥的角膜组织中可见CD4^ 及CD8^ T淋巴细胞浸润,凋亡细胞呈散在分布。结论:TRAIL能抑制小鼠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延长免疫排斥反应发生的时间。  相似文献   

8.
Chen J  Zhou Q  Zeng J  Xu JT  Zhao SB  Wang YP 《中华眼科杂志》2003,39(9):550-554
目的 探索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排斥反应规律及FK5 0 6眼液的免疫抑制作用。方法4 8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均分成FK5 0 6组、环孢素A组及非治疗组 ,建立右眼角膜缘缺陷症动物模型 ,1个月后行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术 ,术后分别用 0 5 %FK5 0 6眼液、1%环孢素A眼液及生理盐水滴眼4周。角膜缘移植术前 1d ,术后 2、4周分别进行角膜中央印迹细胞学检查 ;术前 1d及术后 1~ 8周动态监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CD2 5的表达 ;移植术后每日观察植片存活、角膜新生血管和上皮再生情况 ,共 10周 ;分别取术后第 4、8及 10周的角膜缘植片观测淋巴细胞浸润及T淋巴细胞上CD2 5的表达。结果 角膜缘创伤后 1个月 ,所有兔眼角膜中央印迹细胞学检查均为结膜表型 ;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术后 4周 ,FK5 0 6组和环孢素A组角膜中央保持角膜细胞表型 ,非治疗组呈结膜细胞表型。非治疗组最早出现上皮排斥反应 ,FK5 0 6与环孢素A均可抑制排斥反应的发生 ,停药后环孢素A组先于FK5 0 6组出现上皮排斥反应 (P <0 0 5 )。FK5 0 6组外周血、角膜缘植片T淋巴细胞CD2 5表达及角膜缘植片中淋巴细胞浸润程度低于环孢素A组 ,两组均低于非治疗组 (P <0 0 5 )。结论 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术后早期应用 0 5 %FK5 0 6眼液滴眼可抑制外周血及植片T淋巴细胞CD2 5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异种角膜移植术后不同时间点角膜组织中CD4,CD8T淋巴细胞的变化。方法:取正常兔角膜、腋窝淋巴结组织;鸵鸟-兔异种角膜移植术后1,2wk角膜组织,经甲醛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脱蜡复水,胃酶消化法进行抗原修复,用鼠抗兔CD4,CD8单克隆抗体及荧光标记的羊抗鼠IgG进行免疫组化测定,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角膜组织中CD4+,CD8+T淋巴细胞的表达。结果:鸵鸟-兔异种角膜移植后1wk角膜组织中CD4+,CD8+T淋巴细胞的表达为阴性,2wk时T淋巴细胞CD4呈强阳性表达,CD8呈阴性表达。结论: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动物异种角膜移植术后不同时间点局部角膜组织中CD4+,CD8+T淋巴细胞的表达,为异种角膜移植排斥反应机制研究及术后药物筛选奠定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0.
背景 以往防治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药物存在诱发局部或全身不良反应的风险,研究表明resolvinE1(RyE1)能够调节辅助性T细胞1(Th1)型免疫反应,但其对高危角膜移植术后的植片排斥反应有无抑制作用尚不清楚. 目的 观察高危角膜移植动物模型局部应用RvE1对植片免疫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 以BALB/c小鼠为受体、C57BL/6小鼠为供体行角膜移植术.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异体角膜移植组、异体角膜移植+RvE1组和自体角膜移植组,每组各30只.BALB/c小鼠右眼先用缝线法刺激2周以建立高危角膜移植眼模型,然后行穿透角膜移植术.异体角膜移植组和异体角膜移植+RvE1组小鼠右眼行异体角膜移植,自体角膜移植组小鼠将右眼角膜植片旋转180°后缝合于植床上.异体角膜移植组及自体角膜移植组小鼠术后每日用生理盐水10μl结膜下注射1次,异体角膜移植+RvE1组小鼠术后同法注射终质量浓度为0.1 μg/μl的RvE1 10μl,连续7d.术后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小鼠角膜植片反应并对其排斥反应进行评分.术后21 d处死各组小鼠各20只,收集小鼠术眼角膜、眼球和术眼侧颈部淋巴结,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各组小鼠角膜植片的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术眼角膜中CD4及γ干扰素(IFN-γ)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术眼侧颈部淋巴结淋巴细胞中Th1细胞(CD3+ CD8a-IFN-γ+)比例;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Th1细胞相关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c)、IFN-γ及T-bet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 异体角膜移植+RvE1组小鼠角膜植片存活时间为(28.5±1.7)d,明显长于异体角膜移植组的(14.0±1.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4,P<0.001),自体角膜移植组小鼠植片在术后50 d存活率为100%.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异体角膜移植+RvE1组和自体角膜移植组小鼠角膜植片水肿及炎性细胞浸润程度均轻于异体角膜移植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显示,各组角膜全层均有CD4表达,而IFN-γ主要表达于角膜上皮层,异体角膜移植组小鼠角膜组织中CD4和IFN-γ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多于异体角膜移植+RvE1组和自体角膜移植组.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异体角膜移植+RvE1组和自体角膜移植组小鼠淋巴细胞中Th1细胞比例分别为(1.07±0.25)%和(0.85±0.12)%,明显低于异体角膜移植组的(1.56±0.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异体角膜移植组小鼠角膜中IL-2、TNF-α、IFN-γ及T-bet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异体角膜移植+RvE1组和自体角膜移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RvE1可抑制小鼠高危角膜移植排斥反应,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下调角膜植片和淋巴细胞中Th1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环孢霉素A(CsA)滴眼液对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术后的免疫抑制作用。方法 32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CsA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16只。建立右眼角膜缘缺陷症动物模型,1月后实施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术,术后分别给予1%CsA滴眼液及生理盐水治疗,共4周。移植术后每日观察植片存活、角膜新生血管和上皮再生情况,共8周;术前1日及术后1~8周动态监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CD25的表达。结果 对照组先于CsA组出现上皮排斥反应(P<0.05)。CsA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CD25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术后早期应用CsA滴眼液可抑制外周血T淋巴细胞CD25的表达从而抑制排斥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共刺激分子B7-H3在小鼠角膜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在角膜移植免疫赦免中的作用.方法 实验研究.以C57BL/6小鼠为供体、BALB/c小鼠为受体建立角膜移植实验模型,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取8只未行角膜移植的BALB/c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另取8只BALB/c小鼠作为自体角膜移植组,最后30只BALB/c小鼠进行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按Sonoda法观察小鼠角膜移植后的存活率,8周内植片混浊评分≥2分判定为排斥组,8周时未达到2分的认为是存活组;各组各取3只眼球,HE染色后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并行B7-H3分子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各组各取5只眼角膜,行荧光定量PCR检测B7-H3分子mRNA的表达情况.各组角膜组织中的B7-H3 mRNA表达差异倍数比较采用设计单因素的方差分析,组间的多重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 同种异体角膜移植组并未完全排斥,30只小鼠中有9只存活,21只排斥,移植存活率为30%;自体角膜移植组移植存活率为100%;免疫组织化学表明B7-H3分子在正常对照组和自体角膜移植组的角膜上皮、内皮细胞和虹膜睫状体中均有表达,在存活组中的表达明显增加,而在排斥组中的表达明显减少;qPCR检测在正常对照组(4.30±0.023)和自体角膜移植组(4.33±0.031)中均可以检测出B7-H3分子mRNA的表达;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排斥组B7-H3分子的mRNA表达程度(3.89±0.037)明显下降;但在同种异体角膜移植存活组中B7-H3分子的mRNA表达(5.04±0.058)明显增加;将各组B7-H3 mRNA的表达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先进行方差齐性检验(F =429.546),再采用LSD法进行两两比较,除了正常对照组与自体角膜移植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387)之外,正常对照组与存活组及排斥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0.003)结论 B7-H3分子在促进角膜移植的免疫赦免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可能是维持移植角膜免疫耐受状态的重要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 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1,TGF β1)对异体角膜上皮所致的外周淋巴细胞亚群CD 69及CD 2 5活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CD 69、CD 2 5间接免疫荧光标记技术 ,行流式细胞仪检测及分析CD 69、CD 2 5的表达率。结果 培养的异体角膜上皮细胞与外周血共孵育 3h ,测得CD 69及CD 2 5表达率均较对照组有显著升高 ;经TGF β1处理后 ,CD 69及CD 2 5表达率明显受到抑制。结论 TGF β1对异体角膜上皮细胞所致的T淋巴细胞早期活化分子CD 69及CD 2 5的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转录因子FOXP3在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角膜移植动物模型.将57只SD大鼠随机分为A组(正常组)、B组和C组(术后0、2、 4、 6、8 d分别球结膜下注射生理盐水和地塞米松注射液).用裂隙灯观察移植排斥情况,RT-PCR检测植片内FOXP3 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移植术前和术后不同时间外周血CD4 CD25 T及CD4 FOXP3 T淋巴细胞的表达.对各组角膜植片进行CD4、CD8、CD25和FOXP3表达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 C组发生排斥反应时间较B组明显延迟(P<0.05),B组术后第11 d角膜植片内FOXP3 mRNA的表达较C组明显减弱(P<0.05),对照组CD4 CD25 T/CD4 T的表达明显高于术前(P<0.05),而CD4 FOXP3 T/CD4 T的表达明显低于术前(P<0.05),植片中CD4、CD8和CD25表达明显,FOXP3有一定的表达.角膜移植排斥反应期间,地塞米松治疗组FOXP3和CD4 FOXP3 T/CD4 T的表达明显增强,CD4 CD25 T/CD4 T的表达明显减弱.结论 FOXP3在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增强植片内FOXP3的表达或增加外周血CD4 CD25 Tr淋巴细胞的含量有助于抑制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黄竹  金创  李兵 《眼科新进展》2013,33(2):118-121
目的 研究羟基喜树碱(10-hydroxycamptothecin,HCPT)对大鼠角膜移植术后CD4、CD8、CD25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成年雌性Wistar大鼠为供体,雄性SD大鼠为受体建立穿透性角膜移植模型,受体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分别为对照组、环孢霉素A(CsA)组和HCPT组,3组在移植术后第1天开始每天腹腔分别注射生理盐水2mL·kg-1、5 g·L-1CsA溶液10 mg·kg-1和1g·L-1HCPT溶液2.0 mg·kg-1,至术后第12天.在术后第14天,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角膜植片中CD4、CD8、CD25的表达.结果 术后第14天,CD4、CD8、CD25阳性细胞计数对照组分别为22.170±2.639、16.500±1.517、21.670±3.204,CSA组分别为7.330±1.033、5.170±1.329、6.670±0.816,HCPT组分别为4.770±1.577、3.830±0.983、3.670±1.033,两用药组角膜植片中表达CD4、CD8、CD25阳性细胞计数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均为P<0.01),HCPT组CD4、CD25表达少于CsA组(P<0.05).结论 HCPT能够抑制大鼠角膜植片CD4、CD8及CD25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拮抗CD4小分子化合物J2抗小鼠角膜移植排斥的机制.方法 实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3只Balb/c小鼠分成A、B、C、D及E组,A、C、E组各13只,B、D组各7只,A组为不做任何处理的正常对照,B组为自体角膜原位移植组,C、D、E组为Balb/c-C57BL/6同种移植组,其中B、C组给予不含药物的空白液灌胃,D组给予环孢菌素A(CsA)10 mg/kg体重,E组给予J2 15 mg/kg体重.在角膜移植后第1至4周,每周行外周血流式细胞学检查,观察CD3~+CD4~+T淋巴细胞、CD3~+CD8~+T淋巴细胞的动态变化趋势,在角膜移植后3周行迟发性超敏反应实验,在角膜移植后18 d行免疫酶联斑点实验,检测脾脏白细胞介素2(IL-2)、IL-10、γ干扰素(IFN-γ)的变化.实验数据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重复测量资料的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流式细胞学检查显示:E组小鼠外周血总CD3~+T淋巴细胞、CD3~+CD4~+T淋巴细胞、CD3~+CD8~+T淋巴细胞较B、D组未发生特异性增殖(CD3~+CD4~+T淋巴细胞的E与B组间比较,P=0.776;E与D组间比较,P=0.606.CD3~+CD8~+T淋巴细胞的E与B组间比较,P=0.941;E与D组间比较,P=0.482).迟发性超敏反应结果显示:在移植后3周,E组小鼠对供体脾细胞和第3鼠系脾细胞均呈低反应,与A组小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00,P=0.422).免疫酶联斑点试验结果显示:E组分泌IL-2较A组增加(36.0±7.6),分泌IFN-γ较A组增加(56.0+42.2),但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L-2比较,P=0.832;IFN-γ比较,P=0.356).IL-10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911,P=0.240).结论 J2阻断了CD4与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复合物Ⅱ(MHC-Ⅱ)类分子的抗原提呈过程,特异性抑制了抗原特异性迟发性超敏反应的发生;在J2阻断CD4/MHC-Ⅱ类分子的抗原提呈过程后,IL-2、IFN-γ及IL-10分泌未发生特异性变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小分子化合物J2在抑制小鼠角膜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方法以23只C57BL/6小鼠作为供体,76只BALB/c小鼠作为受体建立角膜移植实验模型,随机数字法分为A、B、C及D组,A组为BALB/c小鼠自体原位角膜移植,B、C及D组为C57BL/6-BALB/c小鼠间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术后灌胃给药,A组和B组给予不含药物的空白液,C组和D组分别给予环孢素A(CsA)和小分子化合物J2,连续灌胃12d,比较各组小鼠角膜植片的存活时间和存活率,术后21d对各组小鼠行外周血单核细胞行流式细胞学检查,并做角膜植片的组织学检查。结果A组观察期内角膜植片未发生排斥,B组角膜植片平均存活时间为(17.8±2.1)d,C组为(38.1±9.9)d,D组角膜植片存活时间为(40.6±8.3)d,D组与A组(P=0.04)及B组(P=0.00)比较存活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流式细胞学检查显示J2给药小鼠外周血CD^+细胞、CD8^+细胞未发生增殖,组织学检查证实术后21dD组角膜植片未见明显的淋巴细胞浸润。结论小分子化合物J2能够抑制排斥的发生,延长小鼠角膜植片存活时间。(中华胺群条峦,2007,43:608-612)  相似文献   

18.
小分子化合物J2抑制小鼠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型药物J2抗同种异基因小鼠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实验研究.采用随机分组设计的研究方法.建立以C57BL/6小鼠为供体,BALB/c小鼠为受体的角膜移植实验模型,其中供体38只,受体100只,随机分为A、B、C、D 四组,每组25只.A组为BALB/c小鼠白体原位角膜移植,B、C及D组均采用C57BL/6-BALB/c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术后采用腹腔注射给药,自手术当日开始,A组、B组给予安慰剂,C组给予CsA 10 mg/kg体重,D组给予J215 mg/kg体重,每天1次,连续给药12 d.观察各组植片生存指数变化,苏木素-伊红染色及冰冻切片免疫组织化学观察角膜植片病理改变;分别在术后1、2、3及4周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角膜植片中细胞因子的表达.各组间植片存活时间差异采用One-Way ANOVO分析进行比较,两组之间比较采用SNK法.结果 B组角膜植片平均存活时间为(18.88±4.19)d,D组发生排斥时间明显延迟为(33.62±6.S0)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8.33,P=0.00),而D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0.85,P=0.60).组织学检查证实,术后21 d,B组见大量细胞浸润,而D组与C组植片未见明显的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安慰剂组角膜植片大量CD4+和CD8+T淋巴细胞浸润,J2组与CsA组植片仅有少量的CD4+和CD8+T淋巴细胞浸润.RT-PCR结果显示,在正常小鼠角膜未见IL-10和IFN-γ基因表达;异基因移植组从第1周开始表达各种基因,第3周表达明显增强;而J2组与CsA组从第1周开始表达,第2、3周表达减弱,第4周表达强于前3周.结论 J2通过拮抗CD4与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C)Ⅱ分子结合抑制CD4+T淋巴细胞激活,从而具有抗小鼠角膜移植排斥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免疫病理学变化 ,探讨FK5 0 6滴眼液的免疫抑制作用。方法 :新西兰兔 48只 48眼建立角膜缘缺陷症动物模型。随机分为PK 5 0 6组、环孢霉素A组 (CsA )及生理盐水对照组 ,每组16眼。 1月后实施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术。应用免疫病理学方法检测术后 4、 8、 10周角膜缘植片CD2 5的表达和淋巴细胞浸润。结果 :术后 4、 8、 10周三组角膜缘植片CD2 5的表达和淋巴细胞浸润均有升高 ,对照组较FK5 0 6组和CsA组高 (P <0 0 5 ) ,CsA组显著高于FK5 0 6组 (P <0 0 5 )。结论 :PK 5 0 6滴眼液可抑制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术后植片CD2 5的表达 ,其免疫抑制作用优于CsA。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大鼠角膜共刺激分子CD86(B7—2)的原位表达,探讨CD86分子与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和前房相关免疫偏离(ACAID)过程的关系。方法制作穿透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和同一供体前房内注射脾细胞诱导ACAID的大鼠模型;角膜移植组进行排斥反应指数(RI)评分;ACAID组进行迟发型超敏反应(DTH)评价;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CD86在角膜中的原位表达(以脾脏的表达为阳性对照)。结果角膜移植组植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新生血管、角膜水肿、混浊、增厚;ACAID组角膜透明,房水清,DTH评价术后2周及4周诱导成功率100%;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D86在正常大鼠角膜组织全层无阳性表达,在移植后出现急性排斥反应的大鼠角膜上皮层中有大量阳性细胞表达,在ACAID诱导成功的大鼠角膜中未见阳性细胞表达。结论共刺激分子CD86参与移植后的急性排斥反应,但可能不参与免疫赦免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