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电学杂志》2006,25(1):6-6
本例心电图基本节律为窦性,P-P间期0.764).84s,频率71-79次/min。下行可见前3个窦性P波形态稍不一致,但方向相同,为窦房结内游走节律。图中有多个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QRS波群,其前无相关P波,部分联律间期基本相等,代偿间期完全,为室性期前收缩。每个室性期前收缩的T波前肢均可见一逆行P波,R—P^-间期为0.19s(除上行第2个室性期前收缩的R-P^-间期为0.24s外),为室性期前收缩伴心房回波(atrialecho)。  相似文献   

2.
本图为V_1导联连续描记,表现为:(1)窦性P-P间期规则,但窦性P波形态有2种:上行窦性P波呈正负双相,而下行窦性P波呈负正双相,且常受房性期前收缩逆传入侵窦房结而重整窦性节律,亦常受高位室性期前收缩逆传心房及窦房结而重整节律;(2)R_(3、7、10、13)畸形但形态基本相同,偶联间期明显不等,而异搏间期却完全相等,R_3前有相关窦性P波且QRS波群形态略异,故提示为室性融合波群。上述特点说明为室性并行心律。R_(7、10、13)后均可见逆行P~-波,该P~-波引发了窦性节律重整;(3)下行之P_2为房性期前收缩,由于发生较晚可能与窦性激动发生了窦房干扰;(4)下行R_7呈R型,T  相似文献   

3.
吴祥 《心电学杂志》1997,16(2):102-103
患者男,28岁,体检时心脏听诊偶闻期前收缩。以往健康。常规心电图(附图上)示P-R间期0.08s,QRS时间0.13s,各导联QRS起始均可见预激波,胸导联预激波及QRS主波向上,是一典型的A型预激综合征。附图中、下行Ⅱ导联不连续记录均有室性期前收缩,偶联间期及形态均一致,代偿间歇不完全。中行开始处仅记录到一上升线段及等电位线,但其后无T波,从回归周期分析,可确定是一室性期前收缩的代偿间歇。下行两个室性期前收缩后的第1个QRS较其它QRS窄小,考虑是长间歇后房室结传导速度较快,使心室预激程度较轻所致。值得注意的是中行R_1及R_5,其前后均无P波,预激波形态与上图Ⅱ导联一致,考虑是起源于旁道的逸搏。R_1较宽,是预激面积较大之故,R_5较窄,其预激面积相对较小。R_1及R_5的T波低平,U波增高,可能与旁道逸搏使心室复极顺序改变有关。室性期前收缩的QRS与ST段交界处有一逆行P~-波,是室性期前收缩心房夺获,此P~-波侵入窦房结,使室性期前收缩代偿间歇不完全。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A型预激综合征,室性期前收缩,旁道逸搏自身心室内融合。  相似文献   

4.
陈瑶  何方田 《心电学杂志》1998,17(4):235-236
例1患者男,60岁。临床诊断:冠心病。心电图V_1导联(图1)最后两次连续出现窦性P波,P-P间期1.14s,频率53次/min;P_(3、5、7)系提前发生,为多源性房性期前收缩,其中P_(3、7)为同一源;P_4延迟出现,其形态与窦性P波不一致,可能是房性期前收缩后窦房结起搏点位置改变或心房内差异性传导所致。R_2为间位性室性期前收缩。值得注意的是QRS波群形态有右束支传导阻滞型与正常型两种,前者与心率增快、减  相似文献   

5.
表现为逸搏的室性并行收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60岁,临床诊断:冠心病。有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史10年。心电图(附图)示窦性心律,P-P间期规则,心率72次/min。QRS波群形态有4种:(1)基本QRS波群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2)提前出现宽大畸形的QRS波群为室性期前收缩,(3)期前收缩后延迟出现的QRS波群颇似室性逸搏,呈左束支传导阻滞型,但“逸搏”无固定偶联间期,Ⅱa的R_9-R_(10)、Ⅱc的R_7-R_8和V_1导联的R_3-R_4是短的异位周期,间期为1.10s,其余的长异位周期是短周期的倍数,(4)窦性与“逸搏”冲动形成的室性融合波(F)。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频发室性期前收缩,以逸搏形式表现的室性并行收缩(可能与右束支传导阻滞有关)。 讨论 通常所见逸搏的心电图表现为:逸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性,69岁。因胸闷、心悸3天急诊入院。有冠心病史14年。心电图V1导联(图1A)可见一种提早的QRS波群宽大畸形,呈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型,时间0.14s,其前无P波,为室性期前收缩。另一种矮小,时间0.08s,频率相近;其前有一P波,P—R间期不固定,P波未能下传心室,为房室交接区性搏动。两种波形交替出现,偶联间期相等为0.66s,频率相近,相同形态的R—R间期为1.60s,室性期前收缩与前一P波距离为0.70—0.74s。随后心电图(图1B)V1导联可见矮小的QRS波群,其前已无明显P波,QRS形态稍有改变,室性期前收缩的ST段上隐约可见逆行P波重叠在R波下降支末,R—P间期恒等,均为0.14s。相同形态的R—R间期仍为1.60s,两种QRS波群的偶联间期与图1A相同,为0.66s。心电图诊断:房室交接区性逸搏—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房室干扰。经吸氧及静脉注射利多卡因50mg,10min后再次长II导联(图2)示主导心律为窦性及形态与图1完全相同的频发室性期前收缩,且联律间期不等,长间歇为短间歇的倍数,符合室性并行心律的诊断。同时发现,当室性期前收缩出现较早时,后面接着就出现交接区性逸搏;当室性期前收缩出现较晚时,后面就出现窦性心律;且交接区性逸搏联律间期无明显差异,不符合并行心律的诊断标准。心电图最后诊断:窦性心律,频发房室交接区性逸搏,逆配对现象造成的配对间期相等的室性并行心律(图1)。  相似文献   

7.
患儿女,6岁。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入院时Ⅱ导联连续描记(附图)示窦性P-P间期0.48—0.62s,频率97—125次/min,P-R间期0.12s。QRS波群呈3种形态:(1)窦性心律,呈RS型,时间仅0.06s,如上行R_(2、3、5、7、8、10、11、13、14),中行R_(1、3、5),下行R_(9—16);(2)室性期前收缩,呈R型,时间0.14—0.16s,如上行R_15,中行R_(2,4、6—17),下行R_1—8、17);(3)介于前两者之间的室性融合波群,呈R型,时间0.06—0.12s,如上行R_(1、4、6、9、12其形态差异较大,是由室性期前收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性,45岁。临床诊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血钾2.10mmol/L。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窦性P—R间期0.14s,QRS波时限0.10s,V4、V5导联T波直立,V6导联T波低平,Q—T间期0.32s,室性期前收缩出现于窦性心律的U波上,形成R on T现象。室性期前收缩的T波后面紧随一个较大U波,V4导联U波0.50mY,Q—TU间期0.80s。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律;②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③低钾血症致巨大U波。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26岁。因阵发性心悸10余天就诊。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Ⅱ导联连续记录(附图)示P波均直立,形态一致,P-P间期长短不一,表现有3种类型,夹有室性期前收缩的P-P间期(如P_1-P_2,P_4-P_5等)为1.12s,上行每一室性期前收缩后第1个P-P间期如P_2-P_3、P_5-P_6均为1.00s,而P_3-P_4、P_6-P_7、P_(10)-P_(11)等则为1.16—1.22s,除室性期前收缩后第1个P-R间期延长达0.20s外,其余均为0.12s。QRS波群表现有形态正常与宽大畸形的室性期前收缩两种,室性期前收缩后无代偿间歇出现。颇为特殊的是上行3个室性期前收缩后第2个P波均系提前出现,故本例要点在于明确真正的窦性固有周期。若P_1-P_2等为窦性周期,如不存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性,56岁。临床诊断:冠心病。心电图表现:窦性P波顺序发生,P-P规则,时限为1.30 s,P-R间期固定为0.16 s,附图V_3导联的R_(1、2、5-8)为正常窦性心搏,R_(3、9)宽大畸形,时限为0.12 s,系室性期前收缩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性,60岁,自觉心律不齐,加重1W入院。体检:血压18/12KPa,心界无明显扩大,各瓣膜听诊无病理性杂音。心搏节律不规整,平均心率80次/min。临床诊断冠心病。24h动态心电图的期前收缩总数500次/min,本图附图仅示心律失常频繁发作的部分。一、窦性心搏,CM_5的P波直立,CM_1的P波正负双向,P-R间期0.17s,其后QRS,T波群形态正常;二、交接区性心搏:①上图R_3、R_5、R_8、下图R_1、R_3、R_5、R_8均为提前出现QRS、T波群,配对时间明显不等。②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性,32岁.因胸闷、心悸1月就诊.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Ⅱ导联连续记录(图1)示:基本心律为窦性,P-P间期不规则(0.84~0.92s),心率65~71次/min.上行R_(2、5、8、11、14、17、)中行R_(5、9)及下行R_(2、7、14)提前出现,其前无P’波,QRS波群形态与窦性略有差异,时间<0.12s,偶联间期0.38~0.50s,无代偿间歇,属间位性房室交接区性期前收缩,因在房室交接区隐匿性逆行传导,使其后第1个窦性  相似文献   

13.
例1 患者男,28岁,心悸半月。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动态心电图(图1)为MV_5导联连续记录,示窦性激动与期前收缩交替出现形成二联律。推测窦性基本周期为0.74—0.78s。提早的P'波与窦性P波形态略有不同,偶联间期0.44—0.48s。P'_(1、2、7、11)的P'-R间期0.12s,下传的QRS波群形态呈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型(时间0.10s),为房性期前收缩,提早的宽大畸形QRS波群呈R型,偶联间期0.42—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性,66岁。临床诊断:高血压病Ⅱ期。本文附图为V_1导联,P-P间期0.84s,匀齐,合心房率72bpm,ORS形态分别为rS型,IRBBB型及CRBBB型3种。IRBBB型之ORS波均提前发生,其前无P′波,联律间期相等,其后窦P之后可见一延迟发生ORS波呈rS型(Rs),但多数窦性P波未能下传心室,故考虑为高位室性期前收缩伴交接区逸搏(R_(1、9、13)。CRBBB型之QRS波均发生于长R-R间歇(即恒定的长的交接区逸搏间期)之后,其前均有一窦性P波,P-R间期基本相等为0.12s,为下传之窦性激动伴时相性室  相似文献   

15.
本例V_1导联见窦性P-P规则,为0.68s,频率88次/min,有3个窦P其后未跟随QRS波群,房室呈3:2—4:3传导,存在Ⅱ度A-VR.QRS波群有3种形态:(1)左束支阻滞型,如R_(1、3、5、8),其前有窦P,P-R间期固定为0.36s;(2)rS型,如R_(2、4、6),为正常的QRS波群,其相关的P波落在前一搏动的T波顶峰上,P-R间期为0.36—0.38s;(3)QS型,如R_7,其形态介于上述两者之间,P-R间期0.40s.根据P-R间期及QRS波群形态的改变,本例心电图有以下4种可能:(1)Ⅱ度—型A-VB,房室呈3:2—4:3传导.4相左束支阻滞.根据PR间期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68岁。临床诊断:上消化道出血。入院时长Ⅱ导联连续描记(附图)示窦性P-P间期1.05s,频率57次/min,P-R间期0.16s。QRS波呈2种形态:(1)窦性心律,呈R型,时限0.08s,如图R_(1、3、4、5、6、7、10、12、14。)(2)室性期前收缩(PVS),呈rS型,时限0.12s,如图R_2、R_(8、9)、R_(11、13)。本例心电图有4个特点:①室性异位搏动的配对间期不等,时呈成对出现,部分其后可见逆行P波。②相邻两  相似文献   

17.
邓万俊 《心电学杂志》1999,18(4):225-226
患者女性,92岁.临床诊断;带状疱疹,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右位心.心电图(图1)示:V_1导联P波按规律出现,P-P间期0.84s,正常窦性激动的P-R间期固定为0.20s.第3、5个QRS波群为房室交接区性期前收缩伴心室内差异性传导,偶联间期分别为0.68及0.60s,第6个QRS波群之后出现一个隐匿性间位性房室交接区性期前收缩,该期前收缩顺向及逆向传导均受阻,因此在心电图上无从表现,但由于其在房室交接区逆行隐匿性传导,产生一次新的不应期,致使下一个窦性心搏的P-R间期自0.20s意外地延长至0.32s.第10、12个QRS波群亦为房室交接区性期前收缩,偶联间期分别为0.82及0.80s.V_3导联窦性P波亦按规律出现,可见房室交接区性期前收缩呈间歇性二联律,偶联间期逐渐缩短,从0.84→0.80→0.72→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性,37岁。因反复晕厥3年,加重3个月就诊。其母有类似发作史。心电图示:窦性P-P间距匀齐,频率80次/分,P-R间期0.13s,QRS为室上性。各导联均可见呈同向、一高一低的直立T波。图1为Ⅱ导联。P及QRS波形态时间正常,T波呈一高一低的1:1交替,低T波的QT间期0.57s,高大T波的QT间期显著大于0.57s。描记至V5导联时可见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并短阵室性心动过速(VT)。图1V5为连续记录,V5中可见3阵短阵VT,第1阵呈尖端扭转型VT。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律;②长Q-T间期综合征(LQTS);③T波电交替;④频发室性期前收缩伴频发短阵性VT,部分呈尖端扭转型。  相似文献   

19.
图中R1-R4及R9-R11均为窦性搏动,频率约58次/ min,略不齐,P-R 间期100ms,QRS 时间130ms,起始部粗钝,可见预激波(在MV4最明显,箭头示)。R5、R6提前出现,宽大畸形,其前无相关P波,为两次成对室性期前收缩,其后可见P-波,R-P-间期固定160ms,结合窦性心律时存在显性旁道,提示室性期前收缩经房室旁道逆传心房产生。R7、R8呈室上性(两者形态略有差异,考虑心室内差异性传导所致),其后均可见P-波,R-P-间期固定140ms<P--R间期,为室性期前收缩逆传心房后形成了两次顺向型房室折返(房室旁道逆传,房室结-希浦系统顺传),P--R间期不等,逐渐延长,直至QRS波群脱落,QRS波群脱落后折返亦随之终止。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性 ,73岁。因反复心悸8年余就诊。心电图检查 (图1A)示 :窦性心律 ,室性期前收缩。食管调搏检查S1S2 程序刺激法 (图2)见S2_R间期呈不连续曲线 ,S1_S2 间期10ms ,S2_R间期相差290ms ,呈典型双径路特征。在整个检查过程中多次诱发室上性心动过速 ,每次发作前均有一宽大畸形的QRS波群 ,形态与常规同导联所出现的室性期前收缩相同 (图1B) ,第4个QRS波群后不存在逆传P波 ,因窦性周期的P波正好在T波上升支 ,所以心房尚处于绝对不应期 ,而第5个QRS波群形态与图1AⅡ导联室性期前收缩相同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