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再行腹腔镜肾脏手术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既往有肾脏手术史者再行腹腔镜肾脏手术的可行性。方法:4例肾积水患者均有经腰切口肾脏手术史,其中2例经腹入路行腹腔镜肾切除,1例经腹膜后入路行腹腔镜肾切除,1例经腹膜后入路行腹腔镜肾盂成形术。结果:4例腹腔镜手术均获得成功,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经腹入路手术时间平均2.5h,术中出血量约50ml,经腹膜后入路腹腔镜肾切除术手术时间3h,腹腔镜肾盂成形术手术时间4.5h,出血量80~100ml。结论:对于既往有肾脏手术史者,虽然因瘢痕粘连增加了手术难度,但随着腹腔镜手术经验的积累和手术技能的提高,再行腹腔镜肾脏手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泌尿外科同侧二次腹腔镜手术可行性,总结经验和体会. 方法行同侧二次腹腔镜手术患者13例.第一次手术路径:经腹膜后4例,经腹9例.第一次手术原因: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3例、输尿管结石3例、肾盂结石2例、肾上腺肿瘤2例、肾囊肿2例、多囊肾1例.第二次手术原因:患侧肾脏无功能4例、结石复发3例、肾囊肿复发1例、肾盂输尿管吻合处狭窄1例、同侧肾脏发生肾癌I例、多囊肾再次进展1例、肾上腺肿瘤残留和复发各1例.2次手术间隔6~72个月,平均30个月.第二次手术均取经腹入路,直视下进腹建立气腹,松解肠道粘连后打开侧腹膜及肾周筋膜,先从解剖清晰、粘连轻处按解剖层次,逐步暴露手术部位完成手术,未切除肾脏病例术后缝合肾周筋膜及侧腹膜,恢复解剖关系. 结果 第一次手术平均手术时间93 min,平均出血量70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问4.8 d.第二次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97 min,平均出血量62 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5.0 d.第二次手术中均发现不同程度粘连和解剖位置变化,手术难度增加.二次手术后13例随访2~24个月,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结论 选择合适病例,在熟练掌握相关技巧后,二次腹腔镜手术可以应用于有同侧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史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肾周脂肪囊内入路后腹腔镜肾上腺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方法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0日,临沂市人民医院共收治252例肾上腺肿瘤患者。其中行经腹腔入路腹腔镜肾上腺手术115例(经腹腔组),行经肾周脂肪囊内入路后腹腔镜肾上腺手术137例(经脂肪囊内组)。经肾周脂肪囊内入路后腹腔镜肾上腺手术方法:手术常规建立腹膜后空间,打开肾筋膜后直接经肾脏中上极与肾周脂肪囊之间的无血管层面分离、解剖肾上腺,行肾上腺全切术或部分切除术。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等临床资料。 结果经腹腔入路腹腔镜肾上腺手术115例及经肾周脂肪囊内入路后腹腔镜肾上腺手术137例均顺利完成,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经腹腔入路腹腔镜肾上腺手术平均手术时间(52.7±19.7)min,平均术中出血量(33.1±23.2)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3.5±0.9)d。经肾周脂肪囊内入路后腹腔镜肾上腺手术平均手术时间(54.4±22.7)min,平均术中出血量(31.8±21.4)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2.8±0.4)d。两组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无统计学差异,经肾周脂肪囊内入路后腹腔镜肾上腺手术组术后住院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经肾周脂肪囊内入路后腹腔镜肾上腺手术解剖肾上腺操作简便,患者术后康复较快,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腹膜后腹腔镜肾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腹膜后腹腔镜肾脏切除术治疗各类肾脏疾病患者28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肾癌13例,肾盂癌5例,上段输尿管癌3例,肾萎缩6例,肾结核1例。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80~180min,平均100min;术后8~24h进食,术后住院7~14d。结论:腹膜后腹腔镜肾脏切除手术具有患者损伤小、康复快、住院时间短,对腹腔脏器干扰少等优点,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膜后腔入路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的技术要点和手术疗效。方法20例患者均在全麻下用自制水囊建立后腹膜腔,距肾实质5mm用电钩或电剪切除囊壁。结果所有囊肿均顺利去顶,手术时间30—90min,平均35min,术中出血量10—80ml,平均30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10天,所有病理报告均为良性病变,随访8~48个月,20例均未见囊肿复发。结论腹膜后腔入路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后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原因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 分析后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发生原因,探讨预防和处理手术并发症的有效方法.方法 2000年6月至2006年12月施行后腹膜腔镜手术1560例.男871例,女689例.肾切除741例(肾癌根治术448例、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258例、单纯肾切除35例),肾部分切除35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469例、肾盂成形术36例、肾囊肿去顶术268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10例、乳糜尿肾周分离术1例.按术中有无腹膜损伤分组及2003年12月以前和2004年1月以后阶段分组比较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大血管损伤、邻近器官损伤和膈肌损伤等),以及中转开放手术发生率和住院天数.结果 无腹膜损伤组肾部分切除术和肾癌根治术的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分别为98.2 min、221.1 ml,有腹膜损伤组分别为132.7 min、458.5 ml;无腹膜损伤组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分别为68.2 min、105.1 ml,有腹膜损伤组分别为110.0 min、135.9 ml;无腹膜损伤组肾部分切除术和肾癌根治术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9%,有腹膜损伤组为4.1%;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一阶段手术时间为124.3 min、平均出血量451.5 ml、中转开放手术23例(3.4%),第二阶段分别为108.6 min、247.8 ml、11例(1.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后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发生与术者的操作熟练程度和术中有无腹膜损伤密切相关.熟练掌握操作技术和术中保持腹膜完整可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减少出血量和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二次肾区经腹膜后腹腔镜手术治疗泌尿系疾病的可行性。方法 2006年1月~2012年1月我院对7例有同侧开放或腹腔镜经腹膜后途径手术史者经腹膜后途径行二次肾区腹腔镜手术,其中2例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术后复发,2例为肾囊肿术后同侧复发,1例为开放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成形术后继发肾积水导致无功能肾,1例为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物切除术后同侧肾萎缩无功能,1例为肾癌肾部分切除术后复发。2次手术间隔2.5~8.3年,平均3.5年。第2次手术均取经腹膜后入路,直视下经第12肋下2 cm与骶棘肌外侧交界处进入后腹腔建立气腹,在腋中线髂嵴上2 cm处做第2穿刺点,腋前线肋缘下为第3穿刺点,先从解剖清晰、粘连轻处按解剖层次,逐步暴露手术部位完成手术。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75~213 min,平均131 min;术中出血量50~400 ml,平均156 ml。2例腹膜损伤,无腹腔内脏器损伤,术后第3天胃肠道恢复,逐渐进食。术后住院4~12 d,平均9 d。6例随访4~38个月,平均18个月,患者恢复良好,肾囊肿及肿瘤未见复发。结论在熟练掌握后腹腔镜技术的前提下,再次后腹腔镜下肾区手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腹膜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 39例肾占位患者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肿瘤直径2.5 ~4.6cm,平均3.8cm.手术时,所有的患者都行肾蒂血管阻断.评价手术时间、肾蒂阻断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及肿瘤复发情况.结果 38例手术顺利完成,1例中转开放,阻断肾蒂时间为21~ 36min,平均26min,手术时间70~145min,平均102min,术中出血60 ~ 900ml,平均105 ml.术后病理为32例肾癌,7例错构瘤.术后并发尿漏1例,放置双J管治愈.术后住院7 ~15d,平均l0d,随访3 ~36个月无肿瘤复发.结论 腹膜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患者创伤小,术后康复快,值得临床推广.有可能代替开放手术,可能成为治疗肾脏局限性占位病变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腹腔入路腹腔镜半肾输尿管切除术治疗成人重复肾的手术方法 和效果.方法 采用经腹腔入路腹腔镜半肾输尿管切除术治疗成人上半重复肾患者15例.男5例,女10例,平均年龄28岁.左侧11例,右侧4例.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手术效果.结果 15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41~115 min,平均84 min.术中出血量5~150 ml,平均55 ml.术后住院时间4~8d,平均5.9d.术中和术后未出现明显并发症.随访3~24个月,平均15个月,下半肾功能良好.结论 经腹腔入路腹腔镜半肾输尿管切除术治疗成人重复肾具有视野清晰,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对下肾影响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同期微创手术治疗肾肿物合并膀胱肿物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 2011年6月~2018年12月我院同期治疗肾肿物合并膀胱肿物10例。膀胱肿物均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3例肾囊性肿物行后腹腔镜肾囊肿开窗术,术中分离囊肿后切除囊壁; 7例肾实性肿物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术中游离肾动脉及肾脏,阻断动脉后切除肿物并缝合创面。结果 3例经尿道膀胱肿物切除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后腹腔镜肾囊肿开窗术,手术时间分别为77、81、228 min;出血量分别为2、5、100 ml,无输血;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3、7、10 d;术后病理为肾囊肿合并膀胱尿路上皮癌。7例肾实性肿瘤合并膀胱肿物行TURBT+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手术时间127~281 min,平均180 min;出血量5~100 ml,中位数20 ml,无输血;术后住院时间5~18 d,平均10 d;肾脏术后病理:5例透明细胞癌,2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膀胱术后病理:5例尿路上皮癌,2例腺性膀胱炎。1例术后肾周血肿,对症治疗后好转; 1例术后发现为浸润性膀胱癌,1周后行膀胱癌根治术。10例随访1~91个月,中位34个月,术后1年1例膀胱癌复发再次手术治疗,余无复发。结论对于肾肿物合并膀胱肿物的患者,可以考虑行TURBT,根据肿物性质同期行腹腔镜肾囊肿开窗术或肾部分切除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3D腹腔镜成像系统在泌尿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2014年5月~2014年6月应用德国蛇牌3D HD腹腔镜系统完成腹腔镜手术6例,包括肾囊肿去顶减压术3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2例,肾蒂淋巴管结扎术1例,统计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等数据。结果:6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20~70min,其中肾囊肿去顶减压术20~30min,肾上腺肿瘤切除术25~60min,肾蒂淋巴管结扎术70min;术中出血量20~30ml。术后住院时间4~8d,平均5.8d。结论:3D腹腔镜成像系统是传统腹腔镜技术的一大进步,降低了手术难度,缩短了手术时间。该系统具备传统腹腔镜与开放手术的共同优势,手术解剖更精确,手术操作相对更容易。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治疗肾盂旁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为21例肾盂旁囊肿患者经腹腔入路行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35~85 min,平均52 min;术中出血量5~40 ml,平均16 ml;无肾蒂、肾盂损伤等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7 d。术后随访3年,1例于术后8个月复发,再次手术;其余患者随访至今均无复发。结论: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治疗肾盂旁囊肿具有患者创伤小、出血少、疗效确切等优点,可作为肾盂旁囊肿的常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囊肿8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切除术的疗效。方法80例在全麻下用自制水囊建立后腹膜腔,通过腰大肌等标志找到并暴露肾囊肿,距肾实质5mm用电钩将囊壁切除去顶。结果手术均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20~100min,平均39min,术中出血量5~65ml,平均20ml,术后住院4~11d,平均5.6d,病理报告均为单纯性肾囊肿。80例随访2~24个月,平均11个月,3例术后2个月复查囊肿残留。结论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切除术创伤小,康复快,住院时间短,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侧腹入路用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7月至2011年6月为15例患者经侧腹入路行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手术均获成功,主动侧腹入路手术时间平均(60±25)min,术中出血量平均(50±12)ml;被动侧腹入路手术时间平均(70±22)min,术中出血量平均(55±20)ml。术中未发生大出血和周围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无一例输血。术后24 h患者下床活动,术后平均住院3 d。结论:侧腹入路结合了经腹入路和后腹入路的优点,是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的有效入路之一。后腹入路手术损伤腹膜时可及时切开腹膜中转为侧腹入路。  相似文献   

15.
腹膜后腹腔镜肾脏切除术的临床研究(附5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腹膜后腹腔镜肾脏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2003年6月至2008年6月我院行腹膜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14例,肾盂癌根治术2例,单纯肾切除术38例。男16例,女38例,21~74岁,平均(48.6±10.3)岁。肾肿瘤直径2.0~6.0cm,平均(3.8±1.2)cm,术前临床分期T1aN0M09例、T1bN0M05例。单纯肾切除患者中肾结核12例,巨大肾积水22例,肾动脉狭窄4例,均经肾图检查证实患肾无功能。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结果:除1例脓肾因周围粘连严重,中转开放外,余53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手术时间65~185min,平均(93.5±28.0)min,出血50~1200ml,平均(156±64)ml,平均住院(8.2±4.0)d。随访3~60个月,患者均生存。结论:腹膜后腹腔镜肾脏切除术患者创伤轻,出血少,术后康复快,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肾周腹膜后腔的解剖特点,探讨经后腹腔镜进行肾癌根治性切除术的手术入路。方法:采用后腹腔镜技术对82名肾癌患者行肾癌根治性切除术,通过术中观察、手术录像及总结既往经验,分析肾周解剖结构的特点、相互关系,以寻找更加安全、可靠、快捷的手术路径。结果:82例手术顺利,手术平均时间120.32min,平均出血量70.32ml,术中及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48例获7~77个月随访,1例术后34个月局部复发,术后4年死于转移性。肾癌。结论:利用肾周腹膜后腔的解剖特点,合理选择手术入路,可以减少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并且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7.
腹膜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5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评价腹膜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52例肾占位患者,肿瘤直径2.0~4.0cm。经后腹腔途径施术,术后病理为47例肾脏透明细胞癌,3例嫌色性细胞癌,2例乳头状肾癌。结果:51例手术顺利完成,1例中转开放,手术时间40~100min,平均75min,术中出血50~400ml,平均150ml。术后恢复顺利,住院12~18d,平均14d,随访6~24个月无肿瘤复发。结论:腹膜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患者创伤小,术后康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积水无功能肾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对17例积水无功能肾患者行后腹腔镜积水无功能肾切除术。腰部3个Trocar穿刺入路,手指法建立后腹膜气腹,游离出部分病变肾脏后先将肾脏切开一小口,吸净积水肾内的积水,然后再游离肾脏,用钛夹或Hem-o-lok夹闭肾蒂血管后切断,切除患肾,留置腹膜后引流管。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中、术后并发症及观察手术效果。结果17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为150.300min,平均为170min。术中出血10-80ml,平均30ml。引流管于术后2-3d拔除,无大出血、感染、腹膜破裂、腹腔脏器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后腹腔镜积水无功能肾切除术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恢复快的术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分析经腹腔入路与腹膜后入路行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临床疗效,探讨肾囊肿行腹腔镜手术的入路选择。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为50例肾囊肿患者行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经腹腔入路20例(腹腔组,2例合并胆囊结石,同期行胆囊切除术),腹膜后入路30例(腹膜后组,3例合并同侧输尿管结石,同期行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手术均获成功,无明显并发症发生。腹膜后组手术时间短于腹腔组(P0.01),术中出血量少于腹腔组(P0.05);两组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采用腹腔入路与腹膜后入路均是安全、有效的,腹膜后入路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具体采用哪种入路取决于术者习惯与经验。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经后腹膜腹腔镜下治疗肾盂旁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至2011年12月间共收治的30例肾盂旁囊肿,行经后腹膜腹腔镜下囊肿去顶减压术治疗,其中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龄45岁(18~75岁),左侧13例,右侧17例,观察术后临床恢复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前12例平均手术时间50min,后18例平均手术时间35min,术中出血量前12例约20ml,后18例约10ml,术中未发生肾蒂、肾血管及肾盂损伤和并发出血、术后漏尿等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d,术后随访3~60个月,临床症状均消失,影像学检查均未见复发.结论 经后腹膜入路腹腔镜治疗肾盂旁囊肿具有视野清晰、创伤小、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临床上较为成熟的治疗肾盂旁囊肿的理想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