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46例女性乳腺癌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应用1:1配比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146例女性乳腺癌患者及其对照的危险因素进行了研究,配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既往有乳腺良性肿瘤史及常吃香肠是乳腺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而蔬菜摄入量多及经常服用维生素类药物可明显降低发生乳腺癌的危险,另外,单因素分析结果还提示,腊肉摄入量多和长期被动吸烟等因素亦可明显增加乳腺癌发病的危险;而累积哺乳时间长则对乳腺癌发病的有保护作用,Logistic回归分  相似文献   

2.
146对女性乳腺癌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1∶1配比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146对女性乳腺癌患者及其对照的危险因素进行了研究。配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既往有乳腺良性肿瘤史及常吃香肠是乳腺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而蔬菜摄入量多及经常服用维生素类药物可明显降低发生乳腺癌的危险。另外,单因素分析结果还提示:腊肉摄入量多和长期被动吸烟等因素亦可明显增加乳腺癌发病的危险;而累积哺乳时间长则对乳腺癌发病有保护作用,Logistic回归分析亦有类似结果。  相似文献   

3.
唐山市女性乳腺癌环境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乳腺癌发病的环境危险因素,为乳腺癌的病因研究及其一级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1:1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调查2004年4月-2005年7月在唐山市各大医院就诊的新发女性乳腺癌患者和非乳腺癌对照各175例。采用面对面访谈式进行调查,应用配对X^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用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室内杀虫剂使用年限长、有机溶剂暴露年限长、农药暴露年限长、居住区环境污染、被动吸烟年限长、放射线检查次数多为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室内杀虫剂使用年限长、有机溶剂暴露年限长与女性乳腺癌的发生有关,即接触年限越长,患乳腺癌的危险性越高。豆类食品摄入、蔬菜摄入对女性乳腺癌的发生有保护作用,即摄入频率越高,患乳腺癌的危险性降低。结论室内杀虫剂使用年限长、有机溶剂等化学物接触年限长为乳腺癌的危险因素;蔬菜、豆类食品摄入量高为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影响因素,为制定SSI的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63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乳腺癌术后SSI发生率,并对其常见的临床、病理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乳腺癌术后SSI发生率为3.65%(23/630),金黄色葡萄球菌是SSI的主要病原菌(14/20)。单因素分析显示:化疗相关粒细胞减少症、糖尿病、引流管留置时间为乳腺癌术后SSI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化疗相关粒细胞减少症、引流管留置时间是乳腺癌术后SS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化疗相关粒细胞减少症、引流管留置时间是乳腺癌术后SSI发生的主要因素,必须采取相对应的综合性措施才能有效地降低乳腺癌术后SSI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女性乳腺癌危险因素及其变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女性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及其变化,为有效防制乳腺癌发生及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1)危险因素研究.通过1:1病例对照方法,调查某市2002~2003年新发女性乳腺癌患者,调查内容主要有生理因素、生育因素、环境因素、精神心理因素和生活方式等,统计分析方法为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2)危险因素变化研究.将在中分析获得的危险因素与已有的Meta 分析结果进行比较,了解危险因素的变化情况.结果 (1)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有12个暴露因素与该市女性乳腺癌发病有关,多因素分析获得的主要危险因素有乳腺良性疾病史、职业接触、性格内向、高脂饮食、睡觉时不摘文胸.(2)部分乳腺癌危险因素发生变化,其中以职业接触、高脂饮食和睡觉时不摘文胸表现明显.结论 乳腺癌发病及其危险因素的变化是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行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要有效控制乳腺癌,必须采取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6.
乳腺癌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探讨和证实乳腺癌的危险因素。方法对上海市134名乳腺癌患者进行了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月经初潮年龄、是否怀孕、初产年龄、是否哺乳、良性乳腺病、乳腺癌家族史、教育年限、行经期等危险因素与乳腺癌的发生有关。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月经初潮年龄、初产年龄、良性乳腺病、乳腺癌家族史等因素最终进入模型。进一步对乳腺癌病人进行绝经前后的分组分析,绝经前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包括月经初潮年龄、初产年龄、良性乳腺病,而绝经后危险因素则包括初产年龄、行经期和体重。因素之间经检验无两两交互作用。结论提示绝经前与绝经后乳腺癌在发病上存在一定差异,但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7.
中国女性乳腺癌危险因素研究现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何嵘  阳爱云 《实用预防医学》2006,13(6):1669-1672
综述中国对女性乳腺癌患者危险因素研究的现状和最新进展,并与国外女性乳腺癌危险因素的研究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乳腺癌的发病趋向及影像学普查方法,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探讨乳腺癌流行病学特点,明确乳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选择合适的乳腺癌普查方法。结果:乳腺癌发病率持续上升并具有明显的年轻化趋势;乳腺癌的发病与遗传因素、生殖因素、激素代用品的应用、不合理的营养、饮食以及接受放射线等危险因素有密切关系。结论:重视乳腺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乳腺癌的早期预防尤为重要;X射线检查是目前早期发现乳腺癌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描述广东省农村妇女乳腺癌筛查项目筛查对象一般情况,探讨广东省农村妇女乳腺癌的危险因素。方法运用一般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描述筛查对象一般情况,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广东省农村妇女乳腺癌的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初产年龄晚、体质指数高、直系亲属有恶性肿瘤史是广东省农村妇女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初潮年龄晚是保护因素。结论广东省农村妇女乳腺癌的发生与女性生理和生育、体质指数,以及肿瘤家族史有关。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低剂量长期职业照射能否诱发妇女乳腺癌及癌发生的影响因素,作者对全国女性医用诊断X线工作者乳腺癌发病情况及危险因素作了队列研究及队列内病例对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X线工作者乳腺癌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危险增高主要见地1960年前开始放射工作者,从事放射工作25年以上者及30岁以前开始放射工作者,发病年龄未见明显提前,因素分析表明与乳腺癌发生有显著相关的危险因素为乳腺累积剂量,乳腺癌家族史及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