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204例,根据超声骨密度检测结果分为骨质疏松组和非骨质疏松组。抽取患者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并留取晨尿,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lAc)、低密度脂蛋白(LDL-C)、尿微量白蛋白(ALB)水平;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筛查患者双侧颈动脉和下肢动脉,评估大血管病变情况。结果204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骨质疏松100例(骨质疏松组),非骨质疏松104例(非骨质疏松组)。骨质疏松组股骨颈骨密度、L2-4椎体骨密度均明显低于非骨质疏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骨质疏松组中男性比例、体质量指数明显低于非骨质疏松组,年龄、糖尿病病程、HblAc、ALB明显高于非骨质疏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病程、HblAc、ALB是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率较高,应加强对高龄、病程长以及HblAc、ALB高水平患者的骨质疏松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并发骨质疏松(OP)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89例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其并发OP情况,并以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T2DM患者并发OP的相关因素。结果 89例T2DM患者中有23例患者并发OP, OP发生率为25.84%;进一步经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病程≥10年、 BMI<24 kg/m2、 HbA1c≥9%、 TC≥5.2 mmol/L、 Ca<2.2 mmol/L是导致T2DM患者并发OP的危险因素(P <0.05)。结论 T2DM患者并发OP与其年龄、病程、 BMI、 HbA1c、 TC及Ca水平关系密切,临床上需对上述影响因素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安阳市某院2018年4月-2020年5月期间收治的167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是否合并骨质疏松,分析糖尿病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结果 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60岁、HbAIc≥6%、UmAIb>22.5 mg/L、Scr≥110μmol/L、BUN≥7.5mmol/L、骨钙素≥10.2 ng/L、尿CTX≥800μg/L或<25 μg/L是糖尿病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的独立影响因素(P值均<0.05),BMI属于疑似因子.结论 肾功能欠佳、血糖控制不佳、病程长、高龄的2型糖尿病患者更易患骨质疏松,故对于存在上述风险因素者,需高度重视,预防骨质疏松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与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发生相关的因素。方法 选取老年男性T2DM患者288例,根据OP诊断标准分为骨量正常组(72例)、骨量减少组(118例)和骨质疏松组(98例)。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测定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A1c,HbA1c)、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血清钙(serum calcium,Ca)、血清磷(serum phosphonium,P)、25羟维生素D (serum 25-hydroxyvitamin D,25-OH-VD)及尿白蛋白/肌酐(urinary albumin/creatinine ratio,ACR),记录患者病程、降糖药物使用和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情况。结果 与骨量正常组比较,骨质疏松组和骨量减少组病程较长和HbA1c较高,BMI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相关分析显示股骨颈、三角区、大转子、腰椎(lumbar vertebrae,L)2-4节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与BMI均呈正相关(均有P<0.05),但与HbA1C均呈负相关(均有P<0.05)。骨质疏松组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均高于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均有P<0.05);骨质疏松组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生率高于骨量正常组(χ2=6.168,P=0.01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HbA1c及糖尿病肾病与糖尿病骨质疏松发生相关(均有P<0.05)。结论 低BMI,血糖控制不佳和糖尿病肾病是老年男性T2DM患者OP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北京市昌平区2型糖尿病(T2DM)患者骨质疏松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20年10月在北京市昌平区16个街镇社区服务中心中招募T2DM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对符合研究条件的T2DM患者进行资料收集、体格检查、血生化指标检测及骨密度检测。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T2DM患者骨质疏松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T2DM患者骨质疏松发生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招募符合研究条件且数据有效的T2DM患者2 126例,年龄22~76岁,病程以1~9年为主,占68.53%。2 126例T2DM患者骨质疏松发生率为10.1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2.512)、病程(OR=1.956)、BMI(OR=0.399)、吸烟(OR=2.895)、体育锻炼(OR=0.459)、血糖监测情况(OR=2.533)、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OR=3.517)、甲状旁腺激素水平(PTH)(OR=2.777)、碱性磷酸酶(ALP)水平(OR=3.452)、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OR=1.982)均为T2DM病例合并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结论 北京市昌平区T2DM患者骨质疏松发生风险较高,其影响因素包括年龄、病程、BMI、吸烟、体育锻炼情况、血糖监测情况、HbA1c、PTH、ALP、25(OH)D水平,据此完善临床防治体系,有利于降低T2DM患者骨质疏松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门诊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中骨质疏松的患病率,并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有关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6月 ~2017年6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体检的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205例(包括既往已诊断骨质疏松9例,未诊断骨质疏松196例).196例患者再根据骨密度测定分成骨量正常97例,骨量减低43...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骨质疏松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测患者的睡眠状况,使用自行设计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及相关因素调查表于2014年7-12月对就诊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的412例骨质疏松老年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骨质疏松老年患者PSQI得分为(8.71±5.03)分,睡眠障碍者占50.0%;单因素分析显示,女性(52.9%)、离异或丧偶(69.9%)、从事体力劳动(54.9%)、月收入1 000~1 999元(58.7%)、骨质疏松程度严重(68.3%)、继发性骨质疏松(56.3%)、疼痛(55.7%)、疼痛程度重(71.9%)、自感乏力(63.7%)、肌肉痉挛(59.1%)、脊椎压缩变形(60.5%)、自评健康差(68.9%)、自理能力差(78.5%)、焦虑(83.3%)、抑郁(89.7%)患者睡眠障碍率较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力劳动(OR=2.168)、离异或丧偶(OR=2.461)、骨质疏松程度重(OR=2.419)、疼痛程度中度以上(OR=5.740)、自感乏力(OR=3.902)、肌肉痉挛(OR=1.923)、抑郁情绪(OR=8.120)是骨质疏松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OR=0.334)是骨质疏松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的保护因素。结论 应重视患者自身疾病及心理状况的治疗,降低睡眠障碍的发生,提高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江苏省中老年居民预防骨质疏松相关知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社区开展骨质疏松健康教育活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择试点地区6 577名40~69岁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居民骨质疏松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较低,对骨质疏松的特征表现、易感人群、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的膳食、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每日钙摄入推荐量的知晓率分别为12.7%、1.2%、3.7%和3.1%。居民知识得分中位数为4分(总分19分)。男性得分高于女性;年龄越大,得分越低;文化程度越高,得分越高;机关企事业人员得分高于其他职业劳动者。影响中老年居民骨质疏松知识水平的因素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食用奶类及制品、食用豆类及制品、服用钙和/或维生素D补充剂、有氧运动频率和曾测量骨密度。结论社区中老年居民骨质疏松相关知识知晓率有待提高,应将妇女、老年人、低文化程度、体力劳动者作为骨质疏松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并采取综合干预措施,降低骨质疏松的危害。  相似文献   

9.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变化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老年2型糖尿病人骨密度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对94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52例)及100例健康者检测其馒头餐前后C肽和血糖水平.及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L2-4、Wards区、股骨颈、大转子的骨密度。结果:①糖尿病各组L2-4、Wards、股骨颈、大转子骨密度显著降低。②男性和女性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患病率分别为38%和65.3%,糖尿病患者骨密度与病程、空腹及餐后2h血糖呈负相关.与平均体重指数呈正相关,女性患者骨密度与绝经时间负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人易患骨质疏松,骨密度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 ,糖尿病患病人数特别是老年人患病率的增加 ,使其危害日渐明显〔1〕。本文对 977例老年及老年前期 (5 5岁以上 )干部进行糖尿病普查的情况及有关影响因素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1998年 1月~ 1999年 12月在我所行健康查体的 977名干部 ,年龄均在 5 5岁以上 ,其中男性 90 2人 ,女性 75人。 6 0岁以上有 889人 ,占 91%。1.2 方法 过筛试验以 10 0 g馒头餐后2 h血糖≥ 7.2 mmol/ L者 ,择期统一安排行 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无论是馒头餐还是 OGTT试验均要求过夜空腹 10 h,晨 0 6~ 0 8时参加检查。同时空…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患病的有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控制糖尿病,根据湖北地区9836人的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对糖尿病患病率与性别、年龄、职业、肥胖及并发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DM)、糖耐量减低(IGT)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显著增高;知识分子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工人、农民;肥胖者患病率明显高于非肥胖者;糖尿病并发高血压、高血脂者明显增多;而DM、IGT的患病率与性别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糖尿病患病现况与流行因素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以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20228人糖尿病患病情况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总患病率为10.93‰,IDDM占4.5%,NIDDM占95.5%;总患病率随年龄递增,≥60岁达55.6‰;城市患病率(23.5‰)最高,其次为海岛、沿海居民(21.4‰),农村最低(4.22‰);男、女患病率差异无显著性;调查中新诊断的病人占病人总数33.5%。对211例NIDDM患者进行的流行因素的病例对照分析发现:最终进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有意义的因素有家族史系数、BMI、喜素食和高血压,OR值分别为3.32、2.89、0.38和1.67。交互作用分析表明,阳性家族史与体重超重或不良饮食习惯二因素并存者,特别是该三因素并存者为NIDDM社区干预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并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35,自引:9,他引:35  
目的探讨糖尿病医院感染状况与危险因素,为有效地防治糖尿病医院感染,降低其发生率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对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回顾性的调查和分析.结果糖尿病并发医院感染的病例占住院病例的0.45%,占住院糖尿病患者的36.82%,占全院医院感染构成比的13.64%;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病死率为38.27%;糖尿病医院感染患者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糖尿病病程、住院天数、抗菌药物的压力、血糖的控制程度、手术及侵袭性操作、糖尿病患者的慢性基础性疾病、糖尿病的并发症等;糖尿病医院感染的感染部位主要为肺部感染、泌尿道感染、切口感染、血液感染及肠道感染;主要病原体为真菌和革兰阴性菌.结论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病死率高,必须引起重视;积极治疗原发病、缩短住院时间、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注意无菌操作、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及侵袭性操作是预防糖尿病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以便为糖尿病的治疗与预防提供依据.[方法]2007年,对在大庆市5个社区已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476例及480人对照,采用糖尿病患者特异的生存质量量表(SF-36)进行评价,对2组的生存质量进行对比并对影响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476例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总分为(54.35±9.11)分,总分和8个维度得分均低于对照组;患病后饮食改变、积极进行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较高,有肥胖史、离退休的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较差.[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较低,减肥、改变饮食、积极治疗、改善社会功能是提高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糖尿病低血糖患者再发低血糖的几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8月辽宁省人民医院接收的糖尿病低血糖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症状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低血糖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可获得较好的护理效果,降低其再发低血糖的几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比较男女糖尿病患病危险因素的异同,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浙江省15个县(区)17437名居民进行血糖检测和糖尿病危险因素调查,对不同性别糖尿病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调查发现糖尿病患者1529例,粗患病率为8.77%,其中男性683例、女性846例,男女粗患病率分别为8.36%和9.1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4mmol/L的比例、职业强度为中重度的比例、静息活动时间长的比例和主食摄人量大的比例均大于女性(P〈0.05);而中心性肥胖的比例女性大于男性(P〈0.05)。结论不同性别糖尿病患者危险因素存在差异,应针对不同性别人群制定糖尿病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7.
陈琳  喻明  顾新刚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10):1930-1932
目的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胃排空和病程、血糖、血管病变及血清维生素B12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0年5月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100名及糖调节正常者40名,口服胃助显剂后超声检测15、30、45、60、759、0 min胃排空率,并计算半排空和全排空时间。每位受试者测空腹及早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清维生素B12。分析糖尿病患者胃排空影响因素。结果口服胃助显剂后,病程5年以上糖尿病患者胃半排空和全排空时间较糖调节正常者和病程小于5年患者显著延长;15、30、456、0 min胃排空率明显小于糖调节正常组和5年以下糖尿病患者。大量白蛋白尿患者较尿白蛋白阴性患者45、607、5 min胃排空率下降、全排空时间延长。糖尿病患者胃排空时间与血清维生素B12水平和早餐后2 h血糖负相关。结论超声方法可反映糖尿病患者胃排空。长期高血糖患者胃排空明显减慢。糖尿病胃轻瘫可能与微血管病变及维生素B12缺乏有关。胃排空减慢可能通过延缓糖尿病患者碳水化合物吸收降低餐后血糖波动。  相似文献   

18.
较富裕农民糖尿病患病率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抽样调查北京市近郊区四个村镇1259人结果表明,糖尿病患病率为4.04%,糖耐量低减为6.32%,肥胖者占41.86%。肥胖者糖尿病患病率和糖耐量低减分别为11.80%和15.90%,分别是体重正常者的4.1倍和4.0倍。糖尿病患病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当农民人均年收入达到3000元左右时,糖尿病患病率出现第一次陡梯度上升,人均年收入在5000元左右时,糖尿病患病率出现第二次陡梯度上升。警示,对经济较发达地区和人群要特别注意加强对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预防。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型糖尿病人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在娄底市3家医院出院诊断为2型糖尿病人1137例,以合并急性心肌梗死者72例作为病例组,无合并急性心肌梗死者106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危险因素的差异。结果 住院2型糖尿病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病率6.33%。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控制血糖用药不规则(OR1.78,95%可信区间1.07~2.97)、血糖控制欠佳(OR 1.89,95%可信区间1.15~3.11)、高血压(OR 1.68,95%可信区间1.01~2.81)、甘油三酯≥2.82mmol/L(OR 2.26,95%可信区间1.37~3.72)、体质指数≥25kg/m^2(OR 1.79,95%可信区间1.06—3.02)是2型糖尿病人急性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血糖控制欠佳、用药不规则、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肥胖等因素的控制对预防2型糖尿病人的急性心肌梗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人群体位性低血压的患病率,并探讨其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以2010年8月-2011年4月256例30—80岁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直立倾斜床连接心电监护仪测量静息状态下患者坐位、卧位以及立位即刻、1、2、3及5min末的血压、心率;并记录详细病史、检测生化指标及进行自主神经功能检查等。结果住院2型糖尿病人群体位性低血压患病率为31.1%,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提示,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体位性低血压风险与糖尿病肾病(OR=3.979,95%CI:1.606~9.859)、HbA1C水平(OR=1.222,95%CI:1.005~1.486)、卧位收缩压(OR=1.073,95%Ch1.021~1.128)呈正相关,与坐位收缩压(OR=0.929,95%CI:0.888.0.971)呈负相关。结论体位性低血压在住院2型糖尿病人群中有较高的患病率,其危险因素包括合并糖尿病肾病、HbA1C水平升高、卧位收缩压升高等,故应尽早控制好血糖、保护肾功能,阻止和延缓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及改善糖尿病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