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魏琳 《健康博览》2008,(10):10-10
在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两种烟民:有的吸烟早,青少年时期就开始吸烟,结果一辈子都被烟圈绕了进去:有的吸烟晚,戒烟相对来说比较容易。  相似文献   

2.
罗照春 《医药与保健》2008,16(10):49-49
吸烟可导致肺癌、心脑血管和多种疾病这已为大众熟知,但许多人还不知道吸烟与结直肠癌有何关系。国内外许多学者研究发现,吸烟可增加结直肠癌癌前病变和结直肠癌发病危险及死亡危险;如果戒烟,就能降低因吸烟导致的这些危险。所以,相关专家强烈告诫:吸烟者应尽早停止吸烟,个人、家庭和全社会都应为戒烟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3.
142例肺结核戒烟成败的社会心理因素分析王俊华吸烟者患肺结核后即面临着戒烟问题,然而并非所有患肺结核的烟民都能接受戒烟的忠告,或不能彻底戒烟。作者就142例肺结核戒烟成败的社会心理因素分析如下:1.对象和方法:均为有吸烟行为的肺结核患者,其中门诊40...  相似文献   

4.
杭州市男性居民戒烟行为调查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了解杭州市男性吸烟居民中的主要戒烟动因。方法: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杭州市1922名已婚男性居民进行入户问卷调查和访谈。以过滤、排序的方式从中抽出201名曾戒烟失败的现在吸烟和203名从未戒过烟的现在吸烟共404名,分析比较其人口学特征、吸烟行为、戒烟情况、戒烟意图、戒烟失败的原因以及有关影响因素。结果:曾戒烟失败和从未试图戒烟均主要在30-50岁,多为中等化程度,多为产业工人或职员。烟龄多在6年以上,每日吸烟数为10-20支,两组间无显性差异(P<0.05)。曾戒烟但失败组和从未戒烟组内不打算戒烟的比例均高于想戒烟但未准备行动的比例和准备采取行动的比例,但从未戒烟组内不打算戒烟的比例(62.07%)高于曾戒烟失败组(38.80%,P<0.05)。曾戒烟失败组内想戒烟所占比例(36.32%)高于从未戒烟组内不打算戒烟(18.72%,P<0.05)。影响戒烟成功的主要因素与从未戒烟不想戒烟的主要原因相同,均为自控力差、他人影响和缺乏有效的戒烟方法。结论:影响戒烟成功的主要因素包括自控力差、他人影响和缺乏有效的戒烟方法。戒烟工作的重点人群应是曾戒烟但失败的现在吸烟。  相似文献   

5.
方舟子 《大众健康》2014,(3):114-115
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大部分吸烟的人也曾经想过要戒烟,但是只有少数人会戒烟成功.美国有过一个统计:80%的吸烟者想过要戒烟,但是如果不借助尼古丁替代疗法,只有3%~5%的人会戒烟成功.  相似文献   

6.
曾国藩戒烟     
戒烟是一场心瘾与灵魂之间毅力和决心的搏杀—— “吸烟容易,戒烟难”。对于吸烟成瘾的人来说,戒烟是一场烟瘾与灵魂之间毅力和决心的搏杀。染烟瘾易,戒烟瘾难。普能人戒烟痛苦,名人戒烟亦痛苦。其戒烟之苦形同炼狱。  相似文献   

7.
吸烟大学生尝试戒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了解吸烟大学生的尝试戒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有效防控大学生吸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自填式结构问卷调查广州某大学271名吸烟大学生的尝试戒烟行为、戒烟信心、吸烟情况、吸烟相关的知识与信念水平、环境因素以及相关的社会学特征。结果吸烟大学生中,40.6%曾尝试过戒烟。尝试过戒烟的学生中,50.0%曾戒烟2次,戒烟持续时间最长的1a以上,平均1个月左右。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尼古丁成瘾”、“认为戒烟困难”是大学生尝试戒烟的显著性影响因素。结论在大学校园开设戒烟干预是必要和紧迫的。戒烟干预应注重尼古丁成瘾性和戒断症状的宣传和治疗,从而提高戒烟成功率,降低大学生吸烟率。  相似文献   

8.
卫生系统981名吸烟人员吸烟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卫生人员吸烟情况及吸烟的心理,采用问卷形式对云南省5地区从事卫生工作的吸烟人员进行了吸烟情况调查分析。结果:卫生人员开始吸烟的年龄主要集中在青少年;吸烟的量以每日10-20支为主;绝大多数卫生人员自己认识到了吸烟的危害而戒烟,但戒烟成功率较低。建议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人们对吸烟危害的认知,纠正吸烟的不良心理。  相似文献   

9.
英措卓玛 《中国保健》2009,(16):793-793
吸烟已成为一种国际健康公害,吸烟所致疾病的患病率及死亡率比不吸烟的人明显要高。护士的角色及其具有的多种能力,使之处于鼓励和帮助吸烟者戒烟,并提供有用信息的最佳岗位。帮助吸烟者戒烟的干预仅对吸烟者个人有益,对社会也有普遍的意义。吸烟给医疗保健机构造成了巨大的负担。调查显示,各个年龄段吸烟者保健护理开支均高于非吸烟者。大半生都持续吸烟的人大多死于与吸烟相关的疾病,  相似文献   

10.
吸烟与控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吸烟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我市成人的吸烟率为42.38%,平均吸烟量为14支/人.天,消费支出约占个人收入的20%左右。虽然绝大部分人认识到吸烟对个人和他人的健康有害,也有63.72%吸烟者曾有过一次或多次的戒烟行为,但戒烟的成功率只有25.69%。失败的原因:戒断反应占24.30%,周围吸烟人影响占43.73%。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杭州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实施后的控烟效果及对吸烟行为产生的影响,为进一步制订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Mitofsky--Waksberg二阶段抽样方法,电话调查杭州市2010年以来有吸烟史的15岁以上市民的吸烟行为及其变化情况。结果:杭州市民吸烟率为35.8%,吸烟者戒烟率为13.8%;2010年条例实施后,无人因控烟条例实施而戒烟,吸烟量减少者中有9.5%的吸烟者因为条例实施而减少吸烟;有42.9%的吸烟者因为条例实施而改变吸烟地点。结论:《杭州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实施一年以来对吸烟者戒烟无影响,但对吸烟量和吸烟场所有影响。相关部门要加强对该条例以及戒烟知识的宣传普及和执行力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吸烟行为的耗散结构原理与健康相关行为(HRB)的发生动力学机制。方法 以耗散结构理论为依据,综合应用典型分析、比较分析、本质分析以及归纳演绎等理论研究方法,分析尝试吸烟、戒烟等行为发生的耗散结构动力学机制。结果 吸烟行为采用常规理论解释困难,青少年尝试吸烟和戒烟后复吸问题是控烟痛点。尝试吸烟行为、戒烟行为等偶发行为具有耗散结构特征,其发生过程符合耗散结构动力学机制:一个正常的人,当某种/些行为意愿足够强烈时,受某些行为线索的引发而发生行为,之后个体对该行为的认知和意愿会形成一种新的平衡状态,后续行为需要耗散各种正反馈(正向支持或回报)才能维持。基于此机制提出针对青少年尝试吸烟和中老年人戒烟行为的耗散结构干预策略。结论 基于耗散结构原理提出的尝试吸烟、戒烟行为发生动力学机制为解释和干预其他偶发行为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为控烟相关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撑,为进一步研究复杂行为的发展、演化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吸烟是人类健康的杀手。目前全球有ll亿人吸烟,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西太区吸烟人数一直呈上升趋势,烟草危害已成为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国际戒烟竞赛是一个旨在通过奖励来鼓励人们戒烟的国际戒烟项目,是由多国合作并参与的一种具有低成本高效益的国际控烟活动。郑州市2004年5月首次参加了国际戒烟竞赛,郑州市报名人数达2042人,为了评价这次戒烟竞赛活动的效果,于2005年5月竞赛一年时对参赛者进行了随访调查。  相似文献   

14.
本文调查了北京市昌平县4620名大、中、小学生的吸烟情况,结果如下:大学生吸烟率为41.7%,中学生吸烟率为9.5%,小学生吸烟率为4.4%。男生吸烟率随年龄增长和年级的升高而上升。从小学时的7.6%,上升到大学时的41.7%.来自农村或城镇的中、小学生的吸烟率不同,农村学生吸烟率明显高于城镇学生,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5)学生戒烟情况:大学生戒烟率为8.7%,中学生戒烟率为76.8%,小学生戒烟率为80%;戒烟的学生中以仍然吸烟者居多,发展到经常吸烟时已经成痛,戒烟就很困难了.昌平县大、中、小学生吸烟情况调查@崔永…  相似文献   

15.
简介医生指导吸烟者戒烟的原则和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吸烟是造成人类多种重要疾病发生和早死但可以预防的因素。医生在预防和控制烟草工作中起着极其重要和特殊的作用,在经常与吸烟病人的接触和诊疗中,医生对其吸烟行为给予一定的关注和指导,就会对吸烟病人的吸烟行为发生实质的改变。实践也证明,医生是协助人们戒烟的最合适的人。介绍了美国近几年来,医疗卫生部门和医务人员预防和治疗吸烟患者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的方法、步骤,为吸烟者提供有效、合适、经济的戒烟指导和干预,提高戒烟的成功率,促进大众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6.
张洪 《健康人生》2005,(1):45-45
常听人说,自己反正吸烟已多年,戒也晚了。但不久前英国研究者公布的一项长达50年的医学研究结果表明,任何时候戒烟都是有效的。研究发现,至少一半甚至2/3的从年轻时开始就一直吸烟的人,将来会因为这个不良习惯而导致死亡。吸烟者的寿命比不吸者平均少10年左右。但研究同时还发现,与一直不戒烟者相比,在60岁时戒烟,可以增加3年的寿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长期吸烟及运动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对照、配对处理的方法,对150名老年吸烟、不吸烟、已戒烟于13年前后追踪观察其肺功能。结果吸烟组的通气功能、小气道功能、弥散功能均下降,各项指标与不吸烟组相比差异性非常显(P<0.01)。已戒烟组各项指标有下降,FEV1%与不吸烟组差异性不显(P>0.05)。结论戒烟可延缓肺功能的损害,长时间戒烟小气道功能有所恢复,戒烟年龄越轻,改善越明显,40岁以前戒烟的肺功能变化与不吸烟无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对吸烟者来说,认知损害常常是他们戒烟失败的一个原因。目前,由美国国家戒毒研究院Heishman领导的小组正在研究戒除尼古丁对大脑功能的影响。Heishman及其同事要求20名长期吸烟者做两项实验:一是寻找字母的试验,用以测定基本的注意力;另一是逻辑性的试验,检测复杂的识别功能。试验分别在吸烟前和吸两支烟后进行,一次发生于志愿者按常现方式吸烟时,另一次在戒烟18、h后进行。该小组假设戒烟将影响到两个试验中的行为,而研究者只发现了戒烟对寻找字母试验的损害,而对逻辑性试验并没有损害,戒断后再吸烟可使受损伤的应答改善到基本…  相似文献   

19.
女人的事只有女人自己知道,尤其像滴尿这种发生率很高、却又难以言传的事情还是得由女人告诉女人该怎么办,怎么调整对身体最好0一、流产:怎么办?——戒烟“吸烟有害健康”是人人皆知的道理,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吸烟会增加流产的几率。不仅如此,有研究表明,不孕、早产、胎儿畸形都与长期的吸烟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宝宝的健康,快快丢掉吸烟的坏习惯吧。  相似文献   

20.
戒烟很难,有人说是难于上青天。一项调查表明:吸烟者中,知道吸烟有害的占95%,但愿意戒烟者则为50%,而戒烟成功者仅为5%。其落差之大说明了戒烟的难度。1984年我国50万人吸烟,调查报告显示戒烟率仅为3.85%,其结果与上述调查相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