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骆科允  汪彦屿 《贵州医药》2007,31(8):735-735
引起外周血三系减少的血液病很多,其中较常见的是再生障碍性贫血(AA)和巨幼细胞性贫血(MA),这两类疾病的血常规检测结果相似,确诊依赖于骨髓穿刺检查。现在由于血液分析仪的日益普及与广泛应用于临床,检测结果中提供了更多的血小板参数,如ADVIA120血液分析仪有8项血小板参数,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分类计数LUC(large unstained cell,大的未染色细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SIEMENS ADVIA 212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分别对100例健康体检者及300例明确诊断白血病患者的全血标本分类计数LUC,同时手工镜检分类计数幼稚细胞,以手工镜检为参考标准,对两者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00例健康体检者全血标本应用血细胞分析仪分类计数的假阳性率(误诊率)是4%,真阴性率(特异度)是96%,假阴性率(漏诊率)是0。300例白血病患者全血标本应用血细胞分析仪分类计数的真阳性率(灵敏度)是77.8%,假阳性率(误诊率)是32.2%,真阴性率(特异度)是67.8%,假阴性率(漏诊率)是22.2%。结论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健康者分类计数LUC可作为一种筛查手段,但还不能完全替代手工计数,当仪器计数提示有LUC%异常时,一定要行手工镜检核实。应用ADVIA 212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白血病患者分类计数LUC时,每份全血标本均需要做手工镜检核实。  相似文献   

3.
ADVIA 12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液病患者68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永伦  黎兵 《贵州医药》2005,29(12):1084-1085
ADVIA 12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简称ADVIA 120分析仪)具有自动化、快速、应用参数多等优点,在作好仪器校准和样本质量控制的前提下,能获得准确性较高的结果。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应用ADVIA 120分析仪作全血细胞计数对(CBC)血液系疾病如果不借助血涂片染色镜下观察,仍然存在着一定的漏诊率。为了探讨ADVIA 120分析仪在检测血液系疾病中的复核指征,我们对68例血液病患者,应用ADVIA 120分析仪进行CBC分析,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ADVIA2120型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细胞形态异常提示功能的可靠性.方法 将395例仪器提示异常参数的标本和268例无异常提示的标本作血涂片,经瑞特-姬姆萨染色镜检后比较结果.结果 真阳性率,未成熟粒细胞(IG)、血红蛋白浓度不等(HC-VAR)、小红细胞(MICRO)、核左移(LS)、大红细胞(MACRO)...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中免疫球蛋白重链 (IgH)基因、T细胞受体δ(TCRδ)基因重排的发生率及其临床特征。方法  88例儿童ALL采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检测IgH、TCRδ 重排 ,结合流式细胞仪 (FCM )检测免疫表型和细胞形态学FAB分型。结果 IgH基因重排 2 8例 ,阳性率 31 81% ;TCRδ 基因重排 31例 ,阳性率 35 2 3%。两者均表达者 10例 ,阳性率 11 36 %。在 73例B系ALL中IgH基因重排 2 8例 ,阳性率 38 36 % ,TCRδ 表达 2 5例 ,阳性率 34 2 5 % ,两者均表达者 10例 ,阳性率 5 6 8%。在 15例T系ALL中未检出IgH基因重排 ,仅 5例为单纯表达TCRδ 基因重排 ,阳性率 33 33%。在B系ALL中IgH表达高水平与T系ALL中IgH未表达相比 ,( χ2 =13 74 ,P <0 0 0 5 ) ,有显著性差异。 88例儿童ALL中的 85例获完全缓解 (CR) ,缓解率 96 6 % ,对其中 5例患儿IgH基因重排PCR动态观察 ,结果分别在完全缓解 (CR) 15个月、18个月、2 0个月、2 4个月时转阴。结论  ( 1)TCRδ 基因重排在儿童ALL中为高表达 ,在B系与T系ALL中表达相比 ,( χ2 =1 0 7,P >0 0 5 ) ,无显著性差异。 ( 2 )IgH、TCRδ 基因重排是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特异性基因重排 ,该项检测有助于ALL克隆性诊断和基因分型。 ( 3)监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ABX PENTRA 60血细胞分析仪的白细胞分类结果对白血病提示诊断的价值.方法 用白血病患者的EDTA-K2抗凝静脉血在ABX PENTRA 60血细胞分析仪上检测,收集其分类结果,同时涂片染色镜检对照.结果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异型淋巴细胞(ALY)均升高,均值为8.42%;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中,除M1类似于ALI,以ALY升高显著外,其它病例均可见巨大不成熟细胞(LIC)明显升高.结论 ABX PENTRA 60血细胞分析仪对异常细胞提示的灵敏度高,识别能力强,对不同类型的白血病,提示诊断价值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自动血细胞分析仪WBC测定多种室内质控方法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自动血细胞分析仪WBC测定多种室内质控方法进行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德国BayerADVIA 120血细胞分析仪(ADVIA 120仪)及进口配套试剂;瑞士AC 970血细胞分析仪(AC 970仪)及特康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配套试剂;日本Sysmex KX-21血细胞分析仪(KX-21仪)及进口配套试剂;MEK-8118K血细胞分析仪(MEK-8118K仪)及特康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配套试剂.以上仪器经性能评价符合要求,所有试剂在有效期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C)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联合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2例确诊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包括6例难治性急性白血病),将培养后的DC与CIK回输及行淋巴结区皮下注射,监测治疗前后的效果.结果:DC与CIK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较小,所有患者均能耐受,治疗前后复查骨髓象,共3例获得完全缓解(3/12),其中1例从难治性白血病(1/6)获得完全缓解,骨髓中原始幼稚细胞比例下降者共6例(6/12),3例无效(3/12).结论:DC与CIK联合治疗急性白血病安全有效,为急性白血病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的免疫治疗手段,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C)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联合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2例确诊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包括6例难治性急性白血病),将培养后的DC与CIK回输及行淋巴结区皮下注射,监测治疗前后的效果.结果:DC与CIK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较小,所有患者均能耐受,治疗前后复查骨髓象,共3例获得完全缓解(3/12),其中1例从难治性白血病(1/6)获得完全缓解,骨髓中原始幼稚细胞比例下降者共6例(6/12),3例无效(3/12).结论:DC与CIK联合治疗急性白血病安全有效,为急性白血病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的免疫治疗手段,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王言利 《河北医药》2002,24(3):237-237
近年 ,我科在强化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过程中 ,发现 9例骨髓原始淋巴细胞和幼稚淋巴细胞有不同程度地升高 ,尔后骨髓象又恢复正常。1 临床资料9例中 ,男 8例 ,女 1例 ,年龄 2 .5~ 12岁。其分型诊断 :T细胞型 2例 ,B细胞型 7例。化疗方案参照小儿急性白血病诊疗建议[1 ] 具体实施。而早期强化治疗中根据年龄、免疫分型及FAB分型的不同而略有不同 ,见表 1。表 1  9例ALL患儿化疗方案及相关检查结果 x±s病例完全缓解后早期强化治疗方案骨髓原幼细胞百分比 (原淋+幼淋 ) ( % )周期外周血象WBC(× 1 0 9) HBG(…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7月沂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120例,按照分子生物学(MICM)分型法,结合相关危险因素,将所有患儿分为低度危险组(LR组)33例、中度危险组(IR组)49例、高度危险组(HR组)38例。患儿均接受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观察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比较LR组、IR组和HR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以不低于Ⅱ级作为不良反应判断标准,120例患儿中,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丙氨酸氨基转肽酶升高、血红蛋白降低、血小板减少、血肌酐升高、心肌酶升高、黏膜损伤、呕吐、腹泻发生率分别为67.5%、31.7%、50.0%、9.2%、5.0%、7.5%、41.7%、20.8%、8.3%。3组危险度分级不同患儿呕吐与黏膜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患儿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丙氨酸氨基转肽酶升高、血红蛋白降低、血小板减少、血肌酐升高、心肌酶升高、腹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需规范使用大剂量甲氨蝶呤,提前采取针对性措施,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广州地区成人静脉血新型血细胞分析仪ADVIA 120的参考范围.方法 收集ADVIA 120血细胞分析仪在1年内检测健康成人静脉血的结果数据.结果 少部分结果与常用的参考范围差异显著:明显偏高的是男LYMPH%参考上限47.9%、女LYMPH%参考上限48.0%、男PLT(149~353)× 109/L、男PDW(36.9~64.7)%、女PLT(155~369)×109/L和女PDW(31.2~64.9)%;明显偏低的是男NEUT%参考下限40.5%和女NEUT%参考下限41.3%;略偏高的是男性的WBC(4.36~10.53)×109/L、RBC(4.30~5.71)×1012/L和Hb(133~171)g/L.结论 不同地区的环境条件和检测手段会对参考范围产生较大影响,故应建立不同地区和不同性别的血细胞参考范围.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血清饥饿法诱导K562细胞凋亡,比较K562细胞与人白血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LMSC)共培养前后,K562细胞凋亡的变化,并进一步探讨其可能涉及到的信号转导通路(PI3K/Akt/Bad),为临床靶向治疗白血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膜联蛋白V/碘化丙啶(Annexin V/PI)荧光标记法检测血清饥饿后和与LMSC共培养后K562细胞凋亡的变化。蛋白印迹法检测与LMSC共培养后及加入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特异性阻断剂LY294002后,K562细胞中Akt、p-Akt、Bad、p-Bad蛋白的变化。结果 10%胎牛血清(FBS)培养时,K562细胞凋亡率为(4.87±0.09)%,FBS饥饿培养24h后,K562细胞凋亡率为(10.14±0.50)%,较10%FBS培养明显升高(P<0.05)。与LMSC共培养后,K562细胞凋亡率为(7.15±0.06)%,细胞凋亡率较FBS饥饿培养下降(P<0.05)。进一步蛋白印迹法检测发现,K562细胞在单独悬浮培养条件下,即有Akt、p-Akt、Bad、p-Bad蛋白的表达;与LMSC共培养后,p-Akt、p-Bad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在共培养体系中加入PI3K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后,p-Akt、p-Bad的表达量明显下降(P<0.05);而3组间Akt、Bad蛋白的表达量未见明显变化(P>0.05)。结论①LMSC能够抑制血清饥饿诱导的K562细胞凋亡。②其涉及到的信号转导通路可能为PI3K/Akt/Bad。③PI3K/Akt/Bad可作为白血病靶向治疗的新的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14.
《中国医药科学》2017,(15):224-226
目的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成人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16年12月76例成人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各38例。标准组采用标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强化组实施强化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比较两组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存活率;生存时间、血小板(PLT)重建时间、中性粒细胞绝对数(ANC)重建时间;患者复发率、死亡率。结果强化组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存活率高于标准组(P<0.05);强化组生存时间显著长于标准组(P<0.05);强化组患者PLT重建时间、ANC重建时间和标准组相近(P>0.05);强化组复发率、死亡率低于标准组(P<0.05)。结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成人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延长生存时间,降低复发率和死亡率,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sysmex-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在在血常规检测时对异常细胞报警的可信性。方法通过对226例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报警有原始细胞、未成熟粒细胞、异形淋巴细胞、有核红细胞的全血标本做手工血涂片,经瑞氏染色后用显微镜目测分类,以无异常报警的200例标本为对照组,分析异常报警的可信性。结果仪器异常报警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原始细胞65%(17/26)、幼稚粒细胞58.1%(36/62)、异形淋巴细胞54.6%(41/75)、有核红细胞73.0%(46/63)。结论 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对异常细胞的检出性能较高,检测结果有异常细胞报警的标本均应该进行手工涂片染色,显微镜镜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在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治疗中对合理应用抗生素发挥的作用。方法对社区站门诊首诊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652例,使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测,参考检测结果指导抗生素的合理应用。结果上呼吸道感染652例,白细胞正常或减低502例(77%),白细胞总数升高150例(23%),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0.73)247例(38%)。结论推广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在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使用,提高血常规监测率,可以促进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浆细胞白血病(PCL)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PCL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患者经4线药物治疗,在第三次复发后病情快速进展,接受靶向B细胞成熟抗原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后获得持续14月的无进展生存,未发生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结论:抗B细胞成熟抗原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可能为潜在的PCL患者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尹永玲 《中国医药指南》2012,(36):45+59-45,59
目的探讨大剂量阿糖胞苷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治疗组采用常规化疗联用大剂量阿糖胞苷强化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化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3、5年的无病生存率。结果治疗组1、3、5年的无病生存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阿糖胞苷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延长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ph+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临床特点.方法6例初诊ph+ALL患者,经DOLP、DAP等不同联合方案化疗.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免疫标记分析和G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结果6例中2例外周血WBC>100×109/L,4例外周血原始细胞>0.80,6例均为单纯t(9;22).FAB分型除1例3杂合型白血病外,余均为L2型.细胞免疫学标记均提示B-细胞性ALL,且2例伴髓系抗原表达.中位生存期为7.1个月.结论ph+成人ALL是一组预后不良的、独特的临床细胞遗传学亚型,ph染色体是ALL最重要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20.
吴新珏 《江苏医药》1990,16(5):287-288,F003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淋)是一种低度恶性淋巴细胞克隆增殖性疾病,主要累及B 淋巴细胞。近年来,慢淋的细胞遗传学研究受到重视,普遍采用了多克隆B 细胞丝裂原(PBAs)进行研究,使慢淋染色体异常检出率大大提高,发现了一些规律性变化,为临床估计疗效、判断预后和深入研究发病机理积累了不少有价值的资料,兹综述如下。一、慢淋染色体研究方法学的重要进展尽管七十年代垃带技术的问世,染色体制备技术的提高,发现了慢粒和一些类型的急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