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多普勒超声对正常胎儿心脏机械性PR间期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对正常胎儿心脏机械性运动PR间期的检测方法。方法将受检胎儿300例分为早、中、晚孕3组,在标准胎儿左心室流人道及流出道切面上,运用彩色多普勒引导脉冲多普勒取样容积记录左心室流人道及流出道血流频谱,测量从舒张期二尖瓣A峰起始至收缩期主动脉射血起始的心房剑心窀的传导时间(PR问期),并同时测量收缩期主动脉射血起始至二尖瓣A峰开始的时间(VA间期)。结果胎儿孕周、心率、PR间期、VA间期的数值均呈正态分布,300例胎儿的平均孕周为(21.33±9.55)周,平均心率(152.34±10.83)次/min,平均PR间期(105.63±13.35)ms,平均VA间期(283.294±23.57)ms。不同孕期组间的孕周、胎儿心率、PR间期、VA间期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经SNK—q检验显示不同孕期组间两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多普勒超卢测量PR间期和VA间期方法简便,图像清晰且重复性好,该方法可对胎儿I度房室传导阻滞捉供诊断信息,并可对胎儿房室传导阻滞的防治和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产前应用多普勒超声技术测量胎儿心脏机械性PR间期并诊断胎儿Ⅰ度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经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测出的100胎心脏疾病胎儿(疾病组),应用彩色多普勒引导脉冲多普勒取样容积记录左心室流人道及流出道血流频谱,测量PR间期及VA间期,并与120名正常胎儿(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疾病组胎儿中先天性心脏病83胎、心律失常13胎、双胎输血综合征4胎,其中多普勒超声测量PR间期延长(131~220 ms)75胎.疾病组的PR、VA间期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技术可以更好地获得房室传导时间的定位取样,且简便易行,对测量胎儿心脏机械性PR间期并诊断胎儿Ⅰ度房室传导阻滞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确立正常胎儿的心脏传导时间参考值,探讨不同孕龄及心率对该值的影响.方法 189例孕妇,分别采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和脉冲多普勒技术(PD)测量胎儿的房室传导时间(AV)和心室开始收缩到下-心动周期心房开始收缩的时间间期(VA),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两种方法测量的一致性,胎儿心脏传导时间与孕周、胎心率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TDI测量AV为(126.56±15.33)ms,95% CI(124.10~129.03)ms;VA为(285.22±24.53)ms,95% CI(281.27~289.16)ms;PD测量AV为(127.42±12.88)ms,95%CI(125.35~129.49)ms;VA为(287.42±25.19)ms,95%CI(283.37~291.47)ms.TDI、PD测量胎儿心脏传导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胎儿心脏传导时间与孕周呈正相关,与胎心率呈负相关.PD、TDI测量AV在不同心率胎儿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A在不同心率胎儿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D、TDI测量AV、VA在不同孕周胎儿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例阵发性心律失常胎儿表现为AV、VA值的改变.结论 TDI、PD均可简单快速地定量测定胎儿心脏传导时间,胎儿心脏传导时间参考值的测定对于胎儿心律失常的评估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QTVI)在胎儿心脏传导时间间歇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16例无持续性心律失常的胎儿,分别采用QTVI和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PD)测量胎儿的房室传导时间(AV)和心室开始收缩到下一心动周期心房开始收缩的时间间期(VA),采用t检验比较2种方法 测量的一致性.胎儿心脏传导时间与孕周、胎心率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QTVI测量AV为(120.45±7.00)ms(95%CI,115.67~124.67 ms),VA为(300.31±23.51)ms(95%CI,287.67~316.00 ms);PD测量AV为(122.70±7.39)ms(95%CI,118.33~127.67 ms),VA为(297.85±22.15)ms(95%CI,284.83~310.33 ms).胎儿心脏传导时间与孕周呈正相关,与胎心率呈负相关.不同心率胎儿之间A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心率胎儿之间V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孕周胎儿之间AV及V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QTVI可简便快速地测定胎儿心脏传导时间,这在分析胎儿心律失r常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孕早期采用静脉导管多普勒血流频谱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9年10月在我院行产前检查的300例孕早期(孕11~14周)孕妇的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展开探究,所有孕妇全部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得到胎儿的静脉导管多普勒血流频谱,根据检查结果将孕妇分为两组:观察组为检查结果异常、对照组的检查结果正常,比较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在两组孕妇中的发生率。两组孕妇在孕中期(孕18~24周)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300例孕妇中,检出26例胎儿静脉导管多普勒血流频谱异常,将其作为观察组,其余274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中,先天性心脏病胎儿有12例(46.15%),对照组中有3例(1.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所有胎儿的心动周期全部表现为前向血流,心房收缩期没有反转血流。对照组中,大部分胎儿的心房收缩期都存在反转血流以及波缺损。结论:可将孕早期胎儿静脉导管多普勒血流频谱作为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多普勒超声心动描记术在测量胎儿机械性QT间期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胎儿心脏无异常的早孕期、中孕期和晚孕期孕妇各100名行胎儿多普勒超声心动描记术检查。记录左心室流入道及流出道血流频谱,测量机械性QT间期,即自二尖瓣舒张期A峰结束至下一个舒张期E峰开始的时间,同时测量胎儿心率。 结果 胎儿机械性QT间期和心率呈正态分布,早孕、中孕和晚孕组胎儿机械性QT间期均值的95%可信区间分别为225.25~231.21 ms、241.21~248.79 ms和253.23~259.45 ms;不同孕期组间胎儿机械性QT间期和心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胎儿机械性QT间期与孕周呈正相关(r=0.499,P<0.01),胎儿心率与孕周呈负相关(r=-0.628,P<0.01)。 结论 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描记术检测胎儿机械性QT间期简便易行,图像清晰且重复性好,可为临床诊断胎儿心律失常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选择较理想的指标及临界值点用于筛查胎儿Ⅰ°房室传导阻滞。方法:对62例晚孕孕妇(均大于38周),进行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检测,记录Aa-IV(心房收缩期起点至等容收缩期起点的时间间隔)及Aa-Sa(心房收缩期起点至心室收缩射血期起点的时间间隔),作为胎儿房室传导时间的评价指标。出生后一周内行新生儿心电图检查,测量PR间期。应用直线回归分析,比较Aa-IV、Aa-Sa与PR测值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比较Aa-IV、Aa-Sa的诊断准确性。结果:Aa-IV与PR的相关性更好。ROC曲线显示Aa-IV具有中等诊断意义;Aa-Sa诊断价值较低。根据敏感度及特异度分析,认为Aa-IV≥93.7 ms可作为筛查胎儿Ⅰ°房室传导阻滞的最佳临界值。结论:Aa-IV更适用于胎儿Ⅰ°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筛查胎儿Ⅰ°房室传导阻滞的最佳临界值为Aa-IV≥93.7 ms。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显像测量胎儿肺动脉与主动脉内径比值的意义方法应用超声显像对542例孕20~41周的胎儿心脏肺动脉与主动脉内径的比值进行测量。结果心脏发育正常的胎儿肺动脉与主动脉内径比值为(1.15&#±0.09)。部分先天性心脏病胎儿肺动脉与主动脉内径比值显著异常,产前检查测量胎儿主肺动脉与主动脉内径比,对产前诊断先天性心脏病有临床意义。结论超声显像测量肺动脉与主动脉比值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有意义,可作为胎儿心脏筛查的常规测量指标。  相似文献   

9.
朱琦 《华西医学》2006,21(3):500-501
目的:回顾性探讨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185例16周以上,具有高危因素的孕妇进行多切面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对疑有或诊断先天性心脏病的胎儿进行动态追踪观察。结果:发现胎儿心脏异常146例(12.3%,包括心律失常等),其中疑诊或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59例(4.9%),超声成功随访及尸检证实45例。产后超声检查发现3例房间隔缺损为假阳性,占检出先天性心脏病的5%;另外,漏诊2例室间隔缺损,产后超声检查发现患儿心脏有<2mm的室间隔缺损,为假阴性2例,占检出先天性心脏病的3.4%。结论:超声心动图筛查胎儿心脏疾病,减少出生缺陷是可行的,具有确切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静脉导管的多普勒血流频谱在孕早期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检测800例孕11~14周随诊的单胎孕妇胎儿的静脉导管血流频谱。对静脉导管血流频谱异常的胎儿分别于孕18~20周和孕22~24周进行详细的超声心动图检查,其余孕妇则于孕18~24周行一次详细的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1.正常胎儿静脉导管的血流频谱为心室收缩期波峰(S)、心室舒张期波峰。(D)和心房收缩期波谷(A)在整个心动周期中均为前向血流;2.22例先天性心脏畸形胎儿中18例静脉导管的A波出现反转,2例出现A波消失,2例无明显变化;3.静脉导管血流频谱异常在孕早期(11~14周)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的敏感性为91%,特异性为93.2%,阳性预测值为13.1%,阴性预测值为100%,准确性为83%。结论 静脉导管血流频谱异常可作为孕早期(11~14周)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的一个筛查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二维联合动态三维超声时空关联成像(STIC)技术诊断胎儿完全型心内膜垫缺损(CTECD)的价值。方法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查28 388例孕18~40周的胎儿,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以胎儿四腔心切面为常规扫查切面,多切面扫查观察胎儿心脏大小、形态、房室结构、房室瓣开闭、左右心室流出道及其血流动力学改变,发现心脏解剖结构异常后应用动态三维超声STIC技术实时、动态观测胎儿三维房室结构及其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本组28 388例孕妇中,超声心动图明确存在先天性心脏病胎儿861例,其中诊断CTECD 68例。结论二维联合动态三维超声STIC技术可诊断胎儿CTECD,可在短时间内直观地显示胎儿CTECD的大小、形态及其血流动力学改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在妊娠早期末和妊娠中期初联合应用二维超声和多普勒超声观察胎儿心脏结构、心内 和心外血流,探索在此阶段多普勒超声在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发育异常中的价值.方法 在妊娠11 +0 ~ 14 +6周进行常规胎儿产前超声检查,结合颈项透明层厚度(NT)和颈部软组织厚度(NF)测量,观察胎儿心脏 大体结构,应用脉冲多普勒超声获取胎儿二尖瓣、三尖瓣和静脉导管血流频谱,并进行相应的血流频谱分析.所有胎儿在妊娠中期进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或在出生后进行新生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正常胎儿 335 例,NT 或NF 增厚者9 例,其中1 例在妊娠13 周诊断心脏永存动脉干畸形,引产后病理证实,2 例选择14 周前终止妊娠,2 例妊娠中期超声筛查胎儿其他结构异常选择中期引产,无心脏结构异常,4 例足月分娩,无 心脏结构异常.正常胎儿舒张早期时间(EADT)较舒张晚期时间(ENDT)短,左右心室之间无统计学差异.NT 增厚不伴心脏畸形胎儿仅部分胎儿静脉导管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期峰值流速与舒张期最 低流速比值(S/D)增高.永存动脉干胎儿左右心室E/A 比值较正常胎儿异常增高或下降,EADT 缩短,ENDT 延长,EADT/ENDT 比值缩小,静脉导管血流波形异常.结论 妊娠13 周后,随着胎儿心脏各个切面的显示 率不断增高,可有针对性地对特殊群体进行早期的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筛查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畸形.分析 二尖瓣和三尖瓣的血流频谱,判断左右心室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并结合观察静脉导管的血流波形,可以辅助 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如果仅二维超声怀疑心脏结构异常,而心内和心外血流动力学未发生改变者,应 慎重诊断先天性心脏畸形,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胎儿静脉导管多普勒血流频谱异常及颈项透明层(NT)增厚在早期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CHD)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562例孕11~14周的孕妇行常规产前检查,进行胎儿静脉导管多普勒血流频谱和NT检测,对静脉导管血流频谱异常或NT增厚胎儿于孕18~20周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以确诊或除外CHD,对静脉导管血流频谱和NT正常的胎儿于20~24周行胎儿常规系统筛查,对可疑胎儿心脏异常者再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所有活产儿于出生后1周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引产胎儿进行尸检.结果 ①3562例胎儿中静脉导管多普勒血流频谱异常胎儿CHD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静脉导管多普勒血流频谱正常的胎儿(P < 0.01),其敏感性、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55.22%、96.97%和25.87%;②NT增厚的胎儿CHD发生率明显高于NT正常胎儿(P < 0.01),其敏感性、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49.25%、98.03%及32.35%;③静脉导管多普勒血流频谱异常和NT增厚的胎儿CHD发生率明显高于静脉导管多普勒血流频谱及NT均正常的胎儿(P < 0.01),其敏感性、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43.28%、99.46%和60.42%.结论 胎儿静脉导管多普勒血流频谱异常和NT增厚可作为CHD的早期筛查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超声监测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常规产前超声检查在胎心四腔观中疑有异常,临床发现胎儿心律不齐,以及母体有高危因素共20例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以观察胎儿四腔观为基础,酌情增加长轴、短轴、主动脉弓等切面观,并适当配合彩色多普勒及脉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超声检查发现的20例先天性心脏异常中,17例先天性心脏病,其中1例右位心并完全性内脏转位,1例为单纯性室内隔缺损(生后证实其染色体为21三体),15例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3例心脏肿瘤,其中2例为室间隔横纹肌瘤,1例为心室壁横纹肌瘤。20例心脏异常病例中4例同时合并其他器官结构异常,7例右位心及不同程度内脏转位,8例脐动脉A/B值异常,4例心律紊乱。结论 产前超声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切实可行。对有高危因素、胎儿心律失常及其他内脏畸形者,应重点行超声心动图检查。  相似文献   

15.
超声多普勒对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患者心功能的评估。方法选择DHF患者108例(DHF组),其中心功能分级Ⅲ级69例、Ⅳ级39例,另选健康对照组34例。应用频谱多普勒结合组织多普勒成像测定两组患者心腔大小、左室舒张功能及左室舒张末压。结果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HF组左房内径(LA)、室间隔厚度(IVS)、左室后壁厚度(LVPw)较对照组增厚,二尖瓣口舒张早期流速峰值/二尖瓣口舒张晚期流速峰值(E/A)〈1者占80.6%,E/A〉1者占19.4%;对照组组织多普勒成像检测二尖瓣环运动频谱正常,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峰值大于二尖瓣环舒张晚期运动速度峰值(Em〉Am);DHF组组织多普勒成像检测二尖瓣环运动频谱异常,Em〈Am,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是目前无创评价心室舒张功能最常用和最重要的方法,应用频谱多普勒和TDI联合评价心室舒张功能,纠正了频谱多普勒评价心室舒张功能的“假性正常化”。  相似文献   

16.
胎儿超声心动图评价胎儿心动过速的诊断及治疗干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应用胎儿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快速心律失常并对宫内干预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SVT)进行跟踪评价。 方法对已检出的1910例心律失常胎儿中的125例快速心律失常者,分为窦性心动过速、SVT、SVT合并心力衰竭(心衰)3组,对后两组胎儿进行宫内地高辛转律治疗。 结果胎儿心动过速125例(心率≥180O次/min),其中SVT29例(含房颤、房扑7例);余为窦性心动过速96例。SVT组中合并复杂先天性心脏病者7例,胎儿水肿7例。合并先心病均于检查后中止妊娠,其余22例行常压氧治疗或经胎盘给药,首选药物为地高辛。新生儿随访期最长16个月,头颅CT、超声心动图等各项生理指标均正常。 结论胎儿超声心动图是目前唯一可迅速检出胎儿心律失常并明确性质的诊断手段,且重复性好。地高辛经胎盘给药治疗可有效转律并同时控制胎儿心衰减轻水肿且无致畸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超声检测胎儿肝静脉频谱在胎儿期外收缩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 139例心律不齐胎儿,超声检查其肝静脉和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分别于2周后、分娩时和出生后3 d内复查。结果超声检查示124例(89.8%)胎儿室上性期外收缩,15例(10.2%)室性期外收缩;分娩时室上性期外收缩14例(11.3%),室性期外收缩3例(20.0%);出生后3d内16例心律恢复正常,1例室上性期外收缩发展为室上性心动过速。结论超声检测胎儿肝静脉频谱可鉴别室上性期外收缩与室性期外收缩,室性期外收缩更易在整个妊娠期持续存在,只有极少数期外收缩病例发展为心动过速或伴有先天性心脏畸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