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治疗和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宫颈癌筛查的广泛开展,临床上浸润性宫颈癌已相对少见,而宫颈癌前病变即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不断增加。根据对CIN的自然病史的研究,57%的低级别CIN(即CINⅠ)会自然消退,只有0.3%会发展为浸润癌,而高级别CIN(即CINⅡ和CINⅢ)已知为潜在的癌前病变,未经治疗的CINII的自然消退率为43%,22%将发展为原位癌或浸润癌,CINⅢ的自然消退率为32%,14%将发展成浸润癌[1]。CIN的处理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继2003年美国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协会  相似文献   

2.
3.
莫艳丽  高雅茹 《海南医学》2020,31(19):2497-2499
目的比较宫颈冷刀锥切术(CKC)和宫腔镜下宫颈锥切术(TCRC)治疗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12月汉中市铁路中心医院收治的136例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分别接受TCRC和CKC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病理符合及切缘情况、住院时间等;随访2年,记录两组患者的宫颈狭窄和术后复发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15.02±3.96) 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3.38±6.28) m L,住院时间为(4.38±1.20) 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73±0.97)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病理符合率(76.47%vs 73.53%)及切缘阳性率(5.88%vs 4.4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年,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宫颈狭窄发生率(5.88%vs 7.35%)、复发率(4.41%vs 2.9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宫颈冷刀锥切术(cold knife conization,CKC)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Ⅲ,CINⅢ)的意义及价值.方法 采用CKC对135例经电子阴道镜多点活检病理确诊为CINⅢ的患者进行治疗,再次病理检查后分析其病理分级变化.结果 与CKC术前电子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的诊断结果相比,135例CKC术后患者病理诊断级别升高者7例,符合者75例,降级者53例,电子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宫颈病变病理与CKC术后宫颈病变病理的符合率为55.56%,同时发现宫颈腺上皮内瘤变18例及宫颈癌7例并进一步扩大手术范围.结论 CKC是治疗CINⅢ安全、有效的手段,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宫颈锥切术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治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07年12月因宫颈病变细胞学检查阳性及阴道镜下活检为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患者109例行冷刀宫颈锥切术。结果:宫颈锥切术后病理诊断完全符合58例(53.2%),不符合51例(46.8%),其中病理级别升高占18.01%(19/105),病理级别下降占28.70%(31/108),病理早期浸润癌2例,二次行广泛子宫切除术(1.83%),CINⅢ累腺合并功血、多发子宫肌瘤或微小浸润癌13例(11.93%),行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94例患者保留了生育功能,随访12-18个月中无1例发现宫颈细胞学检查异常,有2例已经妊娠,目前无先兆流产症状。结论:冷刀宫颈锥切术对宫颈上皮内瘤变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手段,具有安全、治愈率高、术后并发症少、保留生育功能、及早防治宫颈癌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治疗现状 CIN的治疗方法有两大类:保守性物理治疗如宫颈电熨、电凝、冷冻疗法和激光等;手术治疗包括宫颈锥切术和子宫切除术。CINⅠ宜采用物理治疗;CINⅡ可行物理治疗,亦可根据情况行宫颈锥切术,一般采用宫颈环型电切除操作(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al procedure,LEEP)或冷刀锥切术。CINⅢ国内以手术为主,年轻者有生育要求、病灶局限可行宫颈锥切术,术后密切随访,年龄较大无生育要求可行单纯子宫切除。术前应先行宫颈锥切排除浸润癌。全子宫切除术是宫颈原位癌最常用而彻底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子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柳 《广西医学》2006,28(12):1951-1952
子宫颈癌是全球妇女恶性肿瘤中仅次于乳腺癌的第二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妇女的健康.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一组癌前病变,它反映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连续过程,故积极处理及治疗CIN可以预防宫颈癌的发生,而子宫颈锥切术既是治疗CIN的一种方法,又是一种诊断手段,在CIN的诊治中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主要讨论使用普通电手术刀行宫颈锥切术在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行冷刀锥切术治疗后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 将行冷刀锥切术治疗的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冷刀锥切术手术切除方式以及病理类型、手术指标、术后情况、患者病理特征与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CINⅡ患者64例,CINⅢ36例,CINⅢ患者中宫颈癌ⅠA1期患者3例,宫颈癌≥ⅠA2期患者2例,9例患者合并子宫腺肌症、子宫肌瘤、卵巢肿瘤等疾病的手术指征,因此同时切除子宫,病理升级诊断为ⅠA2、ⅠB1期宫颈癌患者2例,均进行宫颈癌根治性手术治疗;并发症包括术后宫颈狭窄3例,切缘阳性18例。术后复发患者14例,未复发86例。病理特征中宫颈锥切术切缘、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等级、是否广泛累及腺体、HPV持续感染、宫颈锥切术深度与术后复发具有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性分析表明广泛累及腺体是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其与术后复发呈正相关,宫颈锥切术切缘、HPV持续感染、宫颈锥切术深度非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宫颈锥切术切缘、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等级、是否广泛累及腺体、HPV...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宫颈冷刀锥切术与宫腔镜下宫颈锥切术治疗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5月商丘市睢阳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70例CIN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宫腔镜下宫颈锥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统计术前经阴道镜活检结果和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多,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前术后病理结果一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冷刀锥切术与宫腔镜下宫颈锥切术对CINⅡ、Ⅲ级患者的治疗效果相当,后者能够进一步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但需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分析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与冷刀锥切术(CKC)治疗宫颈上内瘤变(CI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CIN患者169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LEEP术(LEEP组,89例)和CKC术(CKC组,80例)治疗,观察两组疗效、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与CKC组比较,LEEP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减少(P<0.05).两组的组织活检、病理检查符合率,CIN级别下降率、浸润癌的发生率差异性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EEP组术后宫颈管粘连的发生率较CKC组低(P<0.05).结论 LEEP术治疗CIN安全有效,较CKC术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1.
朱定  李劼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8):44-46
目的探讨宫颈锥切在诊治不同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42例行宫颈锥切手术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前后组织病理诊断结果变化及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变化,评价宫颈锥切诊断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 LEEP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均少于冷刀锥切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电子阴道镜下活检结果与宫颈锥切术后病理结果诊断一致率为71.12%(101/142)。宫颈锥切术后病理结果级别升高15例(10.56%),手术前后HPV-DNA负荷量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宫颈锥切手术较电子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的宫颈浸润癌检出率更高,宫颈锥切在切除病变的同时可以有效消除高危型HPV感染,是一种诊断、治疗CIN的非常理想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宫颈锥切术对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的诊断价值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4年5月间在该院采用宫颈锥切术治疗的宫颈皮上瘤样变患者52例,使用常规的自身对照法,对比宫颈锥切术和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的病理结果。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2例患者全部采用Leep锥切,阴道镜活检为CINⅡ的30例患者中,与锥切病理结果相符的有26例,符合率为86.6%;阴道镜活检为CIN芋的22例患者中,锥切术后18例与病理结果相符,符合率为81.8%。总体符合率为8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跃0.05)。病变级别均有所减轻。随访中,除了锥切后备确诊为宫颈癌的患者外,其他人并无复发现象。结论宫颈锥切术对宫颈上皮瘤样变有很好的诊断和治疗效果,术后需定期、严格的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3.
宫颈冷刀锥切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Ⅲ级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与宫颈冷刀锥切对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Ⅲ级(CINⅢ)病理诊断的符合情况。方法1995~2005年间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92例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诊断为CINⅢ的患者进行宫颈冷刀锥切治疗,比较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与宫颈冷刀锥切的病理结果之间的差异。结果92例中有52例多点活检与冷刀锥切的病理结果一致,符合率为56.5%,40例多点活检与冷刀锥切的结果不同,其中11例多点活检诊断为CINⅡ/Ⅲ,而冷刀锥切诊断为微小浸润癌。结论宫颈椎切走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一种重要诊断与治疗方法。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提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Ⅲ级并伴随腺体受累可能是存在宫颈浸润癌的一个高危因素。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病变有关,但未发现HPV高危型检测数值高低与患者病理级别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张丽  陈礼梅 《现代医学》2021,(3):303-306
目的:研究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和宫颈冷刀锥切术(CKC)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或CINⅢ合并累及腺体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我院收治的132例CINⅢ及CINⅢ合并累及腺体患者的资料,根据术式分为两组,72例行宫颈LEEP为LEEP组,60例行CKC为CKC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三种术式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1月的152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Ⅱ级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宫颈冷刀锥切术(CKC)组53例,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A式组24例和LEEP B式组75例。比较三组手术情况及住院时间、切缘阳性率、12个月内的复发率、术后12个月的人乳头瘤病毒(HPV)转阴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LEEP A式组和CKC组出血量、病变最深处距离切缘的距离均明显高于LEEP B式组,且CKC组高于LEEP A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KC组的住院时间明显长于LEEP A式组、LEEP B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KC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LEEP A式组、LEEP B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手术时间、切缘阳性率、复发率及术后HPV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术式治疗子宫颈上皮内瘤样CINⅡ级病变的效果存在差异,采用LEEP B式的治疗效果更显著,且有明显的微创优势,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辽宁省北票市中心医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治疗的45例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术后3个、6个、9个月转阴率分别为71.1%,82.2%,95.6%。结论:宫颈冷刀锥在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上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冷刀锥切术后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SIL)?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对269例因HSIL行宫颈冷刀锥切术的患者进行分析.根据术前宫颈活检病理或术后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HSIL累腺组?(n?=?94)?和非累腺组?(n?=?175),随访开始时间为2015年7月,随访至2019年1月,终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方法:选取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冷刀宫颈锥切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手术指标(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95.56%(43/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3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切口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4.44%(2/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78%(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优于冷刀宫颈锥切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姚恒  李静文 《医学综述》2013,19(12):2252-2254
目的对宫颈活检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CIN)Ⅲ的围绝经期妇女治疗方法进行研究。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孝感市中心医院诊断为CINⅢ的围绝经期妇女152例进行研究,按照患者意愿分为两组:宫颈冷刀锥切术(CKC)组65例、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组87例,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特点。结果 LEEP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切口愈合时间均小于CK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EEP组切缘阳性率16.1%(14/87),CKC组切缘阳性率4.6%(3/65),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33,P=0.026)。两组患者全子宫切除术后病理均未升级,其中LEEP组残留宫颈阳性率为24.3%(17/70),CKC组残留宫颈阳性率为8.2%(4/4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55,P=0.023)。结论两种方法均可用于诊断为CINⅢ的围绝经期妇女,但对于随访条件差的CINⅢ的围绝经期妇女,建议选择CKC。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