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龚善初 《中国药房》2012,(42):4002-4004
目的: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和进一步评价药品安全风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的ADR报告142份,分别从ADR报告来源、患者性别及年龄分布、ADR关联性评价、ADR涉及药品种类、给药途径、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主要临床表现、ADR分级及转归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42份ADR报告中,涉及药品以抗感染药居多(占30.99%);静脉给药方式是导致ADR的主要给药途径(占71.83%);ADR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42.25%)。结论:临床应充分评估用药安全风险,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减少或避免ADR的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本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本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集的236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236例ADR报告中涉及药品共75种。其中抗菌药物引起的ADR所占比例最高(22种,43.22%),其次是中药制剂(19种,25.85%);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为主(202例,85.59%);主要的ADR类型是皮肤和附件损害(120例,50.85%)。结论需进一步加强本院ADR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解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R)的规律及特点,发挥临床药师在ADR监测工作及合理用药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2011年收集到的295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情况、ADR级别、报告人、使用药品分类、给药途径及临床表现等项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95例ADR中,新的严重的ADR占23.05%(68例);临床药师上报的ADR占27.46%(81例);老年患者引发的ADR居多,占33.90%。抗菌药物引起的ADR居首位,占46.10%(136例),其次为中药制剂,占12.54%(37例);主要的ADR类型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49.83%(146例),其次为消化系统损害;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引起的最多,占75.93%(224例)。结论:临床药师应协助医生做好合理用药工作,重视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李梅玲 《海峡药学》2014,(7):185-186
收集本院2013年上报的ADR报告107例,分别从患者的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物种类、不良反应涉及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分析。107例ADR中,静脉给药引发的ADR最多,占86%;以维生素及营养药物使用发生最高,占29%,其次为抗感染药物,占20.56%;累及器官中以皮肤损害最多,占34.58%,消化系统及全身性损害次之。分别为27.1%、20.56%;年龄上以60岁以上人群发生最多。占39.2%。  相似文献   

5.
14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07年10月收集的147例ADR报告从年龄分布、药品种类、给药途径、累及器官或系统和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47例ADR报告中,药物以抗茵药物居多(占52.38%)。≥60岁的老年患者居高(占46.94%)。静脉给药是引起ADR的主要给药方式(占55.10%)。ADR的主要临床表现以皮肤损害为主(占51.02%)。结论:合理用药,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分析本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ADR)的规律与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本院2010~2011年收集上报的250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的性别、年龄、给药途径、ADR涉及药品种类、抗感染药物类别、涉及器官或系统以及具体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250例ADR中,男性患者较多(占56.8%);静脉给药方式引发的ADR最多(占72.8%);引起ADR的抗感染药物最多(156例,62.4%),以头孢菌素居多(94例,60.26%);ADR涉及系统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常见(174例,占69.6%)结论 应加强ADR监测,确保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7.
60例儿童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某县各医疗单位2007年1月-2008年12月收集到的60例小儿ADR报告进行回顾性汇总分析。结果:60例ADR中男性多于女性;1~6岁患者比例最高占60.0%;静脉给药引发ADR占80.0%;中药制剂所致ADR居多,占45.0%。ADR的主要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占50.0%。结论:应加强ADR的监测,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325例儿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我院儿童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情况以及引发ADR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及正确评价ADR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收集的2010~2012年的325例ADR进行分类汇总,并加以分析。结果在325例儿童ADR中,男性患儿占230例(70.77%),女性患儿占95例(29.23%)。静脉给药者居多,占296例(91.08%)。抗微生物药引起的ADR居首位,共40种抗微生物药物,引起156例ADR,占总例数的48.00%。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是ADR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占总例次的77.41%。结论ADR的发生与给药途径、药品种类等多种因素相关,应加强ADR的监测及相关知识的宣传,以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熊锋  张惠黎 《广东药学》2013,(12):829-831
目的通过药品不良反应(ADR)病例的分析,了解本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与规律,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2011~2012年收集到的216例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6例ADR中,男性84例,女性132例,年龄1/2~90a,多发生于60a以上的人群(占31.9%),以静脉给药为主,156例(占72.2%);共涉及药物83种,抗菌药物发生例数最多,有71例(占32.9%);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和消化系统损害为主,分别占44.5%、19.4%。结论临床应加强ADR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0.
尼富苓 《首都医药》2009,16(16):60-61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2008年收集到的111例ADR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1例ADR中,男性患者较多(占62.16%);静脉给药方式引起的ADR最多(占61.26%);引发ADR药品共57种,其中以抗病毒药及抗感染药居多;ADR涉及系统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常见(占27.86%)。结论应加强ADR的监测和报告工作,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1.
我院259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珊珊  赵平  张藜莉  李静 《中国药房》2013,(18):1704-1706
目的:分析探讨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高参考。方法:对我院2007-2012年收集到的259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59例ADR报告中,65岁以上老年患者ADR的发生率最高(40.15%);以静脉滴注给药引发的最多(75.68%);引发ADR的药物中抗菌药物品种和例数最多;ADR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36.94%);有38例ADR由药师直接上报。结论:ADR虽不可避免,但医、药、护、患要共同努力,加强ADR的报告和监测工作。在这项工作中,临床药师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分析其发生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对策。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针对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集的496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累及器官系统以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96例ADR报告中,60岁以上患者发生ADR的比例最高;最易引起ADR的药物为心血管系统用药,占41.53%;静脉滴注引发的ADR最多,占74.96%;皮肤及附件损害最为常见,占48.39%。结论医疗机构应加强ADR监测,充分发挥临床药师用药监护作用,合理用药,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1—2012年我院上报的287例ADR报告,按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涉及药品种类、累及器官和(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87例发生ADR的患者中,60岁以上者居首位,为126例,占43.90%;引发ADR的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为150例,占52.26%;由抗感染药引发的ADR最多,为73例,占25.44%;ADR累及器官和(或)系统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常见,为98例次,占总共302例次数的32.45%。结论:临床应该重视ADR监测和报告工作,合理用药,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2009年我院87例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我院2009年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情况,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009年上报的87例疑似药品不良反应,分别从患者的一般情况,药物种类、用药途径、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与评价。结果87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中,涉及51种药品,由抗菌药物引起的疑似药品不良反应最多,共54例(占62.07%);由中药制剂引起的疑似药品不良反应其次,有6例(占6.90%);由静脉滴注用药途径引起疑似药品不良反应最多见,有61例(占70.11%);发生ADR的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1:0.64),65岁以上患者发生ADR多于其他年龄段;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见,占57.47%。结论我院抗菌药物静脉注射引发的不良反应较多,应予以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宁德市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相关因素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对策。方法:对我院2009—2011年收集到的482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82例ADR报告中共涉及药品166种,男性发生率(265例,占54.98%)略高于女性(217例,占45.02%);60岁以上患者发生ADR的比例最高(144例,占29.87%);静脉滴注给药途径最易引发ADR(295例,占59.48%);抗感染药引发的ADR例数最多(197例,占37.03%);ADR累及器官和(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165例,占30.05%);严重的ADR有16例(占3.32%);所有ADR均治愈和好转。结论:ADR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医疗机构应完善医、药、护合作的ADR监测体系,加强ADR监测,发挥临床药师用药监护作用,合理用药,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药物不良反应146例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张天栋  刘世峰 《中国医药》2010,5(2):174-175
目的探讨我院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以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上报的146份不良反应的报告人、药物种类、给药途径等进行分析。结果90.4%(132/146)的不良反应由医护人员报告;42.5%(62/146)的不良反应由抗微生物药引起;79.5%(116/146)的不良反应通过静脉滴注给药发生;药物不良反应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结论不良反应的发生和很多因素有关,必须规范加强药物使用管理和完善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湖南省肿瘤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肿瘤患者发生药品不良反应( ADR)的特点和规律。方法:收集我院2012—2013年上报的393例ADR报告,按患者年龄、性别、所涉及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累及器官和(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1~65岁中老年患者ADR发生率较高(297例,占75.5%);抗肿瘤药(98例,占24.9%)、中药注射剂和中成药(54例,占13.7%)、免疫调节剂(43例,占10.9%)发生ADR的例数居前3位;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382例,占97.2%);51.8%(213例次)的患者表现为全身性症状。结论:医院需重视临床用药合理性,加强ADR监测工作,降低药品使用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余靖华  潘志强  邓冲 《今日药学》2012,22(6):359-360,364
目的 对本院呈报给国家ADR中心的280例药物不良反应(ADR)监测报告进行分析.方法 收集2009 - 12 ~2010 - 12南海人民医院呈报给国家ADR中心的280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对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ADR的发生率女性比男性高;老年人较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药物类型中抗生素所占比例最大(48.21%);用药途径中静脉滴注所占比例最大(71.79%);ADR发生部位中皮肤系统最多(58 93%),其次是中枢神经系统(13.21%).结论 应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的预防和监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我院2011年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减少ADR的发生。方法回顾性汇总分析我院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上报的ADR报告。结果全年上报共266例,女性占55.6%,60岁以上患者占48.5%,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最多,占95.1%,ADR以抗肿瘤药物最多,其次是抗微生物类药,临床表现皮肤变态反应多见,无新的ADR报告。结论继续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20.
我院39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本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和一般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2004年~2008年收集到的397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经、ADR出现时间、ADR涉及药品种类、涉及器官或系统及具体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397例ADR中,60岁以上患者和10岁以下的患者较多,占总例数的29.21%(116例)和16.88%(67例);涉及药品133种,抗菌药物居首位(30.88%),其次是抗肿瘤药;给药途经以静脉滴注为主(70.03%);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44.84%);严重的ADR有9例。结论:应高度重视ADR工作,加强合理用药特别是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教育,慎用静脉注射剂,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