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的退黄保肝作用及其与胆汁酸代谢转运的相关性?方法:采用α-萘异硫氰酸酯(ANIT)致大鼠胆汁淤积性肝损伤模型,观察白藜芦醇退黄保肝的作用;原代大鼠三明治肝细胞模型上,观察白藜芦醇对ANIT损伤的肝细胞胆汁排泄,肝细胞内总胆固醇?总胆汁酸和总胆红素,以及对胆汁酸排泄相关代谢酶?转运体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白藜芦醇能显著降低ANIT所致胆汁淤积性肝损伤大鼠模型中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及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和间接胆红素(IBIL)的含量?在原代大鼠三明治肝细胞模型上白藜芦醇可恢复ANIT所致原代肝细胞胆管外排指数(BEI)的降低;显著降低ANIT所致的肝细胞内总胆汁酸和总胆红素的升高,恢复ANIT所致的总胆固醇水平的降低?白藜芦醇可显著改善ANIT所致的胆汁外排转运体Bsep?Mrp2?胆汁酸摄取转运体Ntcp及胆汁酸代谢相关酶Cyp7a1?Cyp8b1 mRNA表达的降低?结论:白藜芦醇具有退黄保肝?改善胆汁淤积的作用,其机制与调节肝细胞上胆汁酸排泄相关代谢酶和转运体相关?  相似文献   

2.
熊去氧胆酸(ursodeoxycholic acid,UDCA)是一种无毒亲水性胆汁酸,主要用于治疗慢性肝内胆汁淤积性疾病。大量研究表明UDCA在慢性肝病中具有细胞保护、抗凋亡、免疫调节和利胆作用。可能涉及的机制包括以下几点:对有毒内源性胆汁酸的置换作用;对肝细胞和胆管上皮细胞的细胞保护作用;免疫调节作用;肝细胞和胆管上皮细胞刺激胆汁分泌的作用;本文结合近几年相关文献对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胆汁淤积导致的慢性肝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胆汁淤积症是由于肝细胞不能正常地合成胆汁酸,或由于胆管系统功能异常,不能有效将胆汁排泄而导致的胆汁物质例如胆红素、胆酸及胆固醇在血液及肝外组织蓄积的临床过程,临床表现为高直接胆红素血症、黄疸持续时间延长、白陶土样大便和  相似文献   

4.
肝细胞性黄疸和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是较常见的两类黄疸。肝细胞是胆红素代谢的主要器官,肝细胞的损伤会影响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分泌和排泄,导致血清胆红素增高出现肝细胞性黄疸。肝细胞内和(或)胆小管及肝内胆管胆汁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婴儿胆汁淤积型巨细胞病毒性(CMV)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0例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UDCA治疗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两组病例均予抗病毒、保肝及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UD,观察临床表现及肝生化指标,判断药物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患儿氨酸ALT、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碱性磷酸酶AKP、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用UDCA治疗组TBA、TBIL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婴儿胆汁淤积型CMV肝炎,辅助应用UDCA,促进胆汁酸排泄、加速黄疸消退,改善肝功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熊去氧胆酸(UDCA)对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淤胆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0例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重度淤胆病人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用熊去氧胆酸治疗,对照组用门冬氨酸钾镁治疗。疗程为一个月。结果:UDCA具有促进黄疸消退,降低谷丙转氨酶(ALT),改善肝功能的作用,总有效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UDCA可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重度淤胆。  相似文献   

7.
三、反映肝脏胆排泄、分泌及解毒功能的代谢指标肝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之一,无论是体内代谢物如胆红素和胆汁酸,或是外源性药物,它们都是首先由肝细胞摄取,然后在肝细胞内转化或结合,最后经肝细胞微细胆管转运系统排泄至胆管,或经肝细胞分泌至血中。肝实质受损时,肝脏排泄分泌功能发生相应变化,影响相应物质的排泄。检测这些物质在血液中的水平,有助于了解肝脏  相似文献   

8.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腺体器官,其参与人体的消化、代谢、解毒等重要生理活动。其中胆红素主要通过肝脏结合、转运、排泄,当肝细胞发生严重坏死或胆系梗阻时,可出现高胆红素血症,导致胆汁性肝硬化、顽固性皮肤瘙痒、心脏及其他系统损害。本文回顾性分析了血液透析滤过和血液灌流对胆红素的清除效果,以指导临床实践。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09年至今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20例高胆红素血症病例,胆红素均大于5倍正常上限(TBiL≥171μmol/L),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39.1±12.5)岁。其中慢性重度乙型肝炎10例,丙型肝炎3例,药物性肝炎5例,胆汁淤积患者2例。  相似文献   

9.
<正> 慢性丙型肝炎较易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因而其治疗问题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作为慢性丙型肝炎基础治疗的干扰素(IFN)疗法,至少有20%的患者无应答效果,而且不论用药剂量和疗程如何,停药后6个月内的复发率高达30—50%,因此其疗效远不能令人满意。熊去氧胆酸(UDCA)是一种亲水性胆汁酸,它能逆转由疏水性胆汁酸潴留所引起的肝细胞损伤。目前已有报道,UDCA不仅对慢性胆汁淤积性疾病患者,而且对病毒性或非病毒性慢性肝炎患者均能有效地降低血清转氨酶水平。因此,随着内型肝炎检测方法的建立,相继有用UDCA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报道。本文就这方面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胆汁酸在病毒性肝炎慢性重度患者病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 1999年 3月至 1999年 11月本院住院 40例病毒性肝炎慢性重度患者用BECKMAN CX5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清晨空腹静脉血总胆红素 (TB)、直接胆红素 (D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总胆汁酸 (TBA)水平 ,并对结果进行 χ2 检验或t检验分析。结果 :病毒性肝炎慢性重度患者入院前TBA水平是标准值的 (17.6± 10 .5 )倍 ,与TB、DB、ALT及AST相应值比较 ,有显著差别(P <0 .0 5 ) ;住院后TB达高峰时 ,ALT、AST、TBA的倍数值有所下降 ,TB、DB有所升高 ;出院时 ,TBA倍数值为 5 .3± 4.2 ,与其它几个指标相应值相比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病毒性肝炎慢性重度患者出院时TBA复常较晚 ,用其评价肝细胞损伤恢复比TB、DB、ALT和AST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11.
观察复方熊去氧胆酸口服液(C-UDCA)对大鼠肝内胆汁淤积型肝炎的影响。采用灌胃α-萘异硫氰酸酯(ANIT)诱发大鼠淤胆型肝炎模型,检测经口给予C-UDCA后对大鼠胆汁流量、肝功能各项生化指标、肝组织生化指标及肝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影响。结果显示,C-UDCA能明显减轻ANIT导致的胆管损伤、胆汁淤积和肝细胞损伤。与单方熊去氧胆酸(UDCA)比较,C-UDCA 高、中剂量组能显著降低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升高肝组织Na+-K+-ATPase、SOD酶活性。提示C-UDCA对ANIT诱导的急性肝内胆汁淤积型肝炎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且C-UDCA的作用优于UDCA。  相似文献   

12.
疏水性胆汁酸诱导肝细胞损伤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疏水性胆汁酸又称毒性胆汁酸,在胆汁淤积性肝病中,毒性胆汁酸在肝内滞留,可通过氧化应激反应诱导细胞线粒体功能紊乱和内质网应激、刺激促炎性介质产生以及激活死亡受体等方式导致肝细胞的损伤、坏死和凋亡。毒性胆汁酸在胆汁淤积所致肝损害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文中就疏水性胆汁酸诱导肝细胞损伤的几种常见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胆汁淤积是指胆汁流的障碍使正常数量的胆汁不能抵达十二指肠,伴有胆汁内成分,如结合胆红素、胆汁酸、胆固醇和碱性磷酸酶等返流至血液。可分为肝内肝细胞胆汁分泌功能障碍和肝外胆管系统机械性梗阻,前者为内科性黄疸,后者为外科性黄疸。由于两者处理不同,因此,鉴别诊断十分重要,我们就目前常用、具有一定诊断和鉴别诊断意义的实验室指标及影象学检查分述如下。1实验室检查1.1血清胆红素胆汁淤积时血清总胆红素增高,胆红素总量可超过342μmol/L,有达855μmol/L者,其中结合胆红素占50%或更多。血清胆红素随病情变化而波动,胆…  相似文献   

14.
妊娠性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主要特征是:母体难以忍受的瘙痒症,血清胆汁酸升高(≥10μmol/L)以及胎儿死亡风险的增加。最近,确定了一个与影响胎儿损害相关的界值,即血清胆汁酸≥40μmol/L。在一项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中,作研究了熊脱氧胆酸(UDCA)和地塞米松对瘙痒症、胆汁淤积的生化指标和胎儿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为此,选取了130例患有ICP的妇女,随机分到UDCA组(1g/d,使用3周),地塞米松组(12mg/d使用1周,第2周、第3周使用安慰剂)和安慰剂组(使用3周)进行治疗。在治疗期间和治疗3周后对瘙痒症和胆汁淤积的生化指标进行分析。在分娩时记录胎儿的并发症(自发性早产,新生儿窒息,羊水、胎盘、胎膜的胎粪染色)。意向治疗分析显示仅在UDCA组中,丙氨酸转氨酶(ALT)(P=0.01)和胆红素(P=0.002)明显减少。在血清胆汁酸≥40μmol/L的ICP妇女的亚群分析中发现(n=34)UDCA对瘙痒症(减轻75%)、胆汁酸(下降79%)、ALT(降低80%)和胆红素(降低50%)也有明显效果,但对胎儿并发症发生率无影响。地塞米松并无减轻瘙痒症或降低ALT的作用,在降低胆汁酸和胆红素方面比UDCA效果差。  相似文献   

15.
肝内胆汁淤积包括肝门部及肝内胆管梗阻性病变及主要由于功能性障碍所致者。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实为肝细胞性黄疸的一种,在组织病理检查找不到肝内小胆管机械性阻塞,而是由于肝细胞排泌胆红素的功能障碍所致。  相似文献   

16.
胆汁分泌是肝脏的重要功能,由于各种有害因素致使胆汁分泌和排泄发生障碍,形成胆汁淤积.引起胆汁淤积的疾病很多,它涉及参与胆汁排泄的微器到小胆管一胆管胆汁的分泌,以及流人十二指肠有障碍的疾病与功能障碍.临床上常表现为黄疸、瘙痒、尿色深、粪色变浅和黄斑瘤等,实验室检查可有血清胆红素、碱性磷酸酶、5-核苷酸酶和γ谷氨酰转移酶升高,血清ALT和AST 升高提示有肝细胞损伤,慢性胆汁淤积常有总胆固醇水平升高.胆汁淤积严重而持续,则最终将发展为胆汁性肝硬化;慢性胆汁淤积可发生脂肪泻和脂溶性维生素、钙吸收障碍而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原发疾病的治疗是治疗胆汁淤积的根本,改善胆汁淤积患者营养不良状态,对缓解临床症状及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甘草酸(GL)、甘草次酸(GA)、苦参碱(MT)、氧化苦参碱(OMT)、丹参酚酸B(SAB)、水飞蓟素(SI)和地塞米松(DEX)对异硫氰酸-1-萘酯(ANIT)致急性肝内胆汁淤积的作用。方法:应用灌胃ANIT(50 mg/kg)建立大鼠急性肝内胆汁淤积病理模型,观察上述药物对大鼠肝功能各项生化指标、肝组织病理改变、2 h胆汁流量和酮洛酚葡萄糖醛酸结合物(KPG)的累计胆排泄率的影响。结果:GL、GA和MT均能明显减轻ANIT导致的胆管损伤、胆汁淤积和肝细胞损伤。DEX减轻胆管损伤,对肝细胞损伤无保护作用。OMT、SAB和SI不能减轻ANIT的肝脏毒性。结论:GL、GA、MT和DEX对ANIT诱导的急性肝内胆汁淤积型肝炎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而且GL、GA和MT的保护作用优于DEX。  相似文献   

18.
<正>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是婴儿肝病中常见疾病,若在新生儿时期发病称之为“新生儿胆汁淤积症”。美国儿科学会推荐若健康足月儿血总胆红素<85μmol/L时,结合胆红素>17μmol/L,或总胆红素>85μmol/L,结合胆红素占总胆红素的比例>20%,应考虑胆汁淤积症的可能~[1]。发生在婴儿期(包括新生儿期),伴有黄疸,粪便颜色变浅而尿色加深,血总胆汁酸值增加(在先天性肝细胞合成或分泌胆汁酸缺陷者常正常)及瘙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硬化病人血清胆汁酸增高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73例住院的肝硬化病人,分析他们的血清胆汁酸、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的变化情况。结果:血清胆汁酸在肝硬化病人中显著异常,异常率61.64%,胆红素增高者中胆汁酸增高率84.90%,显著高于谷氨酰转肽酶(58.49%)与碱性磷酸酶(41.50%),且先于这两种酶增高,其增高程度随胆红素增高而增高。结论:血清胆汁酸的测定更能及早反映肝细胞的损伤和灵敏反映毛细胆管排泌胆汁障碍。这对预测及判断肝硬化预后及病情的严重程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腺苷蛋氨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淤胆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腺苷蛋氨酸在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淤胆的治疗作用。方法40例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淤胆患者随机分为腺苷蛋氨酸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即用维生素C、门冬氨酸钾镁、硫普罗宁及葡萄糖静滴,治疗组在以上综合治疗基础上,将1g腺苷蛋氨酸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mL静滴,每日1次,疗程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检测血清转氨酶、胆红素、碱性磷酸酶、腺苷蛋氨酸谷氨酸转肽酶、胛活动度等指标。结果腺苷蛋氨酸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检测血清转氨酶、胆红素、碱性磷酸酶下降均较对照组显著(P〈0.05),腺苷蛋氨酸总有效率为90%。显著高于对照组(60%),P〈0.05。结论腺苷蛋氨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淤胆在肝功能改善、黄疸消退上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