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糖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34例,二甲双胍联用利拉鲁肽治疗16周,测定患者治疗前后的身高、体重、腰臀比、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等,并将上述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患者治疗后的FPG、2hPG及HbA1 c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②患者治疗后BMI及腰臀比有显著差异;③患者治疗后的收缩压有显著降低。结论对血糖控制不好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联用利拉鲁肽和二甲双胍能有效的控制血糖,降低体重,改善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2.
肥胖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危害公共健康的严重疾病,约80%的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超重或肥胖,对于肥胖的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关键是减轻体重。胰高血糖素样肽1( GLP-1)类似物利拉鲁肽在降糖的同时,控制体重效果显著。本文应用利拉鲁肽治疗新诊断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其降糖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对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17例,采用利拉鲁肽注射联合二甲双胍治疗16周,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糖( 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的变化情况。结果采用利拉鲁肽治疗前后患者FPG、2 hPG、HbA1c、BM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应用,可有效降低FPG、2hPG,还可明显降低患者体重,减低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利拉鲁肽联合胰岛素治疗肥胖或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肥胖或超重(体质量指数≥24)的2型糖尿病患者40例,既往均使用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糖化血红蛋白≥7.5%),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A组加用利拉鲁肽,B组单纯调整胰岛素剂量.治疗12周后,观察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质量及胰岛素用量,并记录低血糖发生次数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2周后,A组体质量及每天胰岛素剂量明显低于B组(t =2.738、2.865,均P<0.01).A组发生低血糖6例次(30%),B组9例次(4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96,P>0.05).结论 利拉鲁肽联合胰岛素治疗肥胖或超重的2型糖尿,可明显减少体质量及每天胰岛素剂量,不增加低血糖发生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腹型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利拉鲁肽治疗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筛选2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腹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在原有降糖药物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0.6~1.8 mg皮下注射,1次/d。治疗随访观察12周,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空腹及餐后2 h胰岛素及C肽、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腰围、血压、血脂的变化情况。观察并记录其不良反应。结果对采用利拉鲁肽治疗患者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BMI、腰围、HOMA-β及HOMA-IR指数相互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到有少数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但均能耐受治疗。结论在原有口服降糖药物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能有效降低血糖,显著降低患者体重,并能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血脂、血压,且发生低血糖的风险低,是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药利拉鲁肽浓度与其不良反应相关性,确定最佳利拉鲁肽血药浓度。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巴中市中心医院接受利拉鲁肽药物治疗的80例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在用药过程中检测利拉鲁肽血药浓度;治疗时间1年,根据血糖临床控制疗效标准确定显效、有效及无效组。分别统计各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2个月不良反应及相关因子指标;ROC曲线分析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最佳血药利拉鲁肽的浓度。结果:HPLC检测利拉鲁肽血药浓度色谱图基线平稳,回归方程线性良好;显效患者42例,有效患者25例,无效患者13例,3组患者中位利拉鲁肽谷浓度分别为116.40,102.58,82.33 ng·mL-1,显效组中位利拉鲁肽谷浓度最高,有效组次之,无效组最后,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拉鲁肽分成A组(<100 ng·mL-1)、B组(100~120 ng·mL-1)、C组(120~140 ng·mL-1)及D组(>140 ng·mL-1)4个浓度区间;当高于120 ng·mL-1时,易发生低血糖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拉鲁肽血药浓度对FPG、PBG、HbA1c、TC、TG、LDL-C、ALT、Cr、AIP、IMT厚度、sICAM-1、sVCAM-1及颈动脉粥样硬化面积影响性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利拉鲁肽最佳浓度为108.44 ng·m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度调整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液中利拉鲁肽浓度可以降低药物不良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在我科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在继续服用入院前药物(二甲双胍)的前提下,加用利拉鲁肽注射液1次/d晨起皮下注射,疗程8周。治疗后观察疗效。结果患者体重减轻,2 hPBG、FBG、HbA1 c、C肽等明显下降,不良反应症状均较轻,能耐受,在1周之内症状缓解,发生低血糖3例,症状轻,适当降低用药剂量,未产生严重后果。结论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作用显著,能减轻体重,不良反应少,低血糖风险小,值得广大学者做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利拉鲁肽治疗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14例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胰岛素组54例;利拉鲁肽组58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睡前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质量指数、日用胰岛素总量、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等.结果 不同时间段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睡前血糖和日胰岛素用量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糖化血红蛋白、体质量指数、Homa-IR和Homa-β在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拉鲁肽是治疗血糖控制不良的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2型糖尿病胰岛功能及体脂率的影响。方法 纳入30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给予二甲双胍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利拉鲁肽治疗26周,分别在治疗4周和26周时随访比较血糖、胰岛功能及体脂率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4周时患者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在治疗26周时,空腹血糖、标准餐后2h血糖、Hb A1c、体重和体脂率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反映胰岛β细胞功能的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B)明显升高(P<0.05)。结论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能够有效控制血糖、减轻体重、减少体内脂肪、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同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在临床工作中合并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适合选用该方案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对初诊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初诊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经口服二甲双胍治疗后血糖仍未达标者40例,在继续口服二甲双胍的基础上联合利拉鲁肽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空腹C肽(FC-P)、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腰围及体质量指数(BMI)的变化,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患者的FPG、2 h PG、Hb A1c、腰围、BMI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C-P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患者有恶心、腹泻等症状,但均可耐受,无低血糖发生。结论对于初诊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口服二甲双胍后血糖未达标,加用利拉鲁肽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减轻体重,改善胰岛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利拉鲁肽和其他降糖药治疗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成本。方法:基于针对利拉鲁肽的全球Ⅲ期临床试验LEAD项目的剂量数据与复合终点指标,结合中国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成本数据,分析达到复合终点时利拉鲁肽及格列美脲、罗格列酮、甘精胰岛素的治疗成本。结果:每日1次1.2 mg利拉鲁肽治疗达到复合终点的成本最低。结论:在治疗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药物中,每日1次1.2mg利拉鲁肽相比其他药物,疗效更好、成本更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对于口服降糖药治疗不佳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利拉鲁肽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2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肥胖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31例。对所有患者在原口服降糖药治疗的基础上追加利拉鲁肽进行治疗。结果该组患者治疗后患者各项身体及血糖指标均较治疗前对比有显著差异,且结果(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口服降糖药治疗不佳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利拉鲁肽进行治疗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彭霄霞  徐康康 《中国药房》2011,(22):2083-2086
目的:介绍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机制与临床评价。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并对其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利拉鲁肽能迅速、高效地降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保护胰岛B细胞功能,降低患者体重。利拉鲁肽治疗发生低血糖的概率非常低,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长效胰高糖素样肽-1(GLP-1)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控制血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给予长效胰高糖素样肽-1类似物利拉鲁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量指数(BMI)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在FBG、2 hPBG、HbA1c各项指标达标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14周后,治疗组患者体质量指数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两组患者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长效胰高糖素样肽-1类似物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较单用二甲双胍好,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及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将本研究中70例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试验组在利拉鲁肽治疗下和对照组在胰岛素治疗下,通过增加利拉鲁肽的使用量及胰岛素的使用量使两组患者在1个月内血糖控制达标,继续治疗6个月时为观察点1(即治疗6个月时),停试验组利拉鲁肽治疗,若患者血糖仍高,仍继续利拉鲁肽治疗,对照组持续胰岛素治疗1年后为观察终点(即治疗1.5年时)。对比治疗6个月时、1.5年后两组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差异。观察指标有:HOMA-IR、HOMA-β、FINS、FBG、2h PG、Hb A1C、BMI、TG、LDL-C。结果试验组在治疗6个月后、1.5年后HOMA-IR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对照组在治疗6个月后、1.5年后HOMA-IR水平较治疗前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治疗6个月后、1.5年后HOMA-IR水平差值较对照组变化显著(P<0.05)。结论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对胰岛素抵抗减轻明显,减轻体重,改善BMI、血糖、血脂,不发生低血糖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对其治疗安全性做出客观评价。方法 8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接受利拉鲁肽治疗为观察组,另一组接受格列美脲治疗作为对照组。分别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体重、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lc)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糖水平各指标明显下降,降糖效果显著,与对照组相比也具有明显优势(P<0.05)。且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低血糖事件概率低。结论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有很好的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值得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7.
传统2型糖尿病的治疗是在饮食、运动控制的基础上,使用多种口服药或者联合胰岛素治疗,本文着重介绍治疗成人2型糖尿病的新药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利拉鲁肽在临床应用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大型LEAD系列研究以及在亚洲尤其是中国患者中展开的临床研究结果证实了利拉鲁肽具有葡萄糖依赖性降糖的特点,兼具有保护β细胞、降低体重、血压以及低血糖发生率低的优势,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为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运用循证药学的方法评价利拉鲁肽用于治疗超重或肥胖的临床证据,为超说明书用药循证评价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万方数据库,国外药品说明书及MICROMEDEX■循证数据库,由两名评价者独立的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章,评价文献质量,提取数据并分析。结果共纳入FDA与EMA药品说明书、循证数据库MICROMEDEX■、5项国内外指南与6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利拉鲁肽与安慰剂相比可以显著降低肥胖患者的体重和BMI、提高体重减轻至少5%的患者比例。安全性方面利拉鲁肽由于不良反应而停止治疗的比率显著高于安慰剂,其中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结论利拉鲁肽用于治疗BMI>27 kg·m^-2合并至少一项肥胖并发症、或者BMI>30 kg·m^-2的单纯性肥胖的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但是需要注意患者胃肠道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利拉鲁肽和门冬胰岛素30分别与二甲双胍联合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5例新诊断以及口服降糖药物效果欠佳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利拉鲁肽组[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n=30)]和门冬胰岛素30组[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n=35)],均治疗12周。分别测定所有对象治疗前后的体重(BW)、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P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糖化白蛋白(GA)、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空腹C肽(FCP)、餐后2 h C肽(PCP)等指标,并计算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比较各组治疗前后及两组间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利拉鲁肽组治疗12周后BW及BMI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与门冬胰岛素30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FPG、PPG、Hb A1c和GA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利拉鲁肽组治疗后FCP、PCP和HOMA-IR较治疗前下降(P〈0.05),HOMA-β上升(P〈0.01);而门冬胰岛素30组治疗后FCP和PCP较治疗前上升(P〈0.05),HOMA-β上升(P〈0.01)。两组治疗后HOMA-IR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拉鲁肽组治疗后TC、TG及LDL-C较治疗前下降(P〈0.05);而门冬胰岛素30组治疗后TC和LDL-C较治疗前下降(P〈0.05)。结论利拉鲁肽或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指标控制均有效,并均可改善其β细胞功能。但在控制体重及改善胰岛素抵抗方面,利拉鲁肽更优于门冬胰岛素30。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治疗新发的血糖不稳定的1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例住院的新发的血糖不稳定的1型糖尿病患者在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C肽水平、体重及胰岛素用量的变化。结果 8例患者的血糖均逐步稳定,糖化血红蛋白及C肽水平明显改善,体重无明显变化,胰岛素用量较前减少约31.25%~53.33%。结论利拉鲁肽治疗新发的血糖不稳定的1型糖尿病,可以起到稳定血糖,减少胰岛素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