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比较SMILE和 LASIK术后早期视觉质量的差异性。 方法:选取2017-02/2018-02在本院进行SMILE近视患者78例156眼,选取同期在本院行LASIK近视患者80例160眼,术后随访3mo,观察患者手术疗效、高阶像差和对比敏感度(CS)情况。 结果:术后1、3mo ,SMILE组患者中央角膜厚度变化率分别为(-14.48±2.67)%、(-13.54±2.90)%,低于LASIK的(-17.92±2.85)%、(-15.63±2.71)%,眼压变化率分别为(-27.08±3.64)%、(-24.41±3.28)%,均低于LASIK组的(-29.26±3.81)%、(-27.01±3.62)%(P<0.05),SMILE组患者总高阶像差、彗差均低于LASIK组(P<0.05); 术后1mo明视下眩光CS空间频率为1.5、12.0及18.0时SMILE组(1.86±0.21、1.52±0.23、0.91±0.14)高于LASIK组(1.71±0.20、1.41±0.25、0.81±0.12)(P<0.05)。 结论:SMILE对患者高阶像差影响低于LASIK术,且患者术后早期视觉质量更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飞秒激光制瓣与角膜板层刀制瓣的LASIK术后对比敏感度变化的差异,探讨不同制瓣方式对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近视患者106例212眼。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飞秒组(后面简称FS组)与板层刀组(后面简称SBK组)。 FS ( LASIK with femtosecond laser )组接受飞秒制瓣的 LASIK 手术,共56例112眼;SBK ( LASIK with mechanical microkeratome )组接受板层刀制瓣的LASIK手术,共50例100眼。于术前及术后1wk,3mo行对比敏感度检查,比较两组之间的对比敏感度的变化及其差异。结果:FS组及SBK组术后1 wk明视下各空间频率对比敏感均较术前明显下降,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术后3 mo两组明视力下各空间频率对比敏感度较术前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均P>0.05),两组间各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 wk FS组及SBK组暗视力下各空间频率对比敏感度较术前显著下降,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SBK组较FS组下降更为显著,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术后3 mo SBK组暗视力下高空间频率(14.2c/d)对比敏感度较术前显著下降以外,其余各空间频率两组暗视力下对比敏感度较术前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术后1wk两组眩光下各空间频率对比敏感度较术前显著下降,有统计学差异(均 P<0.05),SBK组较FS组下降更为显著,有统计学差异(均 P<0.05)。术后3mo除SBK组眩光下高空间频率(14.2c/d)对比敏感度较术前显著下降以外,其余各空间频率两组眩光下对比敏感度较术前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飞秒制瓣的LASIK手术与角膜刀制瓣的LASIK手术相比,能获得更好的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3.
近20a来随着飞秒激光技术的飞速发展,眼科手术应用飞秒激光开展了许多新的应用。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和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原位角膜磨镶术都是应用飞秒激光治疗近视和散光的安全有效的方法。但由于手术机理和手术方式不同,所以在术后角膜形态学、角膜生物力学、术后疗效和并发症等方面会产生一些差异,本文就此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与飞秒激光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矫正近视及近视散光术后视觉质量的差异。方法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15年1-6月于武汉爱尔眼科汉口医院屈光手术中心行SMILE的近视患者41例(41眼)作为SMILE组,行FS-LASIK的近视患者37例(37眼)作为FS-LASIK组。所有患者于术前,术后1 d、1个月及3个月行裸眼视力(UCVA)、综合验光检查,并于术前、术后3个月行角膜像差检查。应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配对样本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卡方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组患者UCVA及等效球镜度(SE)在术后1 d、1个月和3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FS-LASIK组95%患者SE在±0.50 D范围内,SMILE组98%患者SE在±0.50 D范围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不同时间点2组间UCVA达到5.0及更好的百分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6 mm瞳孔直径下,SMILE组患者术后3个月时的角膜总高阶像差、彗差及球差分别为(0.54±0.13)µm、(0.29±0.14)µm、(0.32±0.12)µm,均显著低于FS-LASIK组[分别为(0.71±0.45)µm、(0.48±0.42)µm、(0.47±0.38)µ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0、2.00、1.66,P<0.05)。结论SMILE与FS-LASIK矫正近视及近视散光均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且SMILE术后高阶像差的改变比FS-LASIK小,术后视觉质量更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与飞秒激光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矫正近视及散光术后的视觉质量。方法: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15 年11 月至2016 年2 月在长沙爱尔眼科医院屈光中心接受飞秒激光屈光手术的近视散光患者162 例(324 眼),按患者选择的手术方式不同分为SMILE组78例(156眼)和FS-LASIK组84例(168眼)。术后随访6个月,分别比较2组患者术后1 d、1个月、6个月的裸眼视力(UCVA)、等效球镜度(SE)以及术后3个月的角膜像差及切削中心偏移量。在术后1、6 个月时对2 组患者进行视觉质量问卷调查,调查问卷为简化后的视觉质量量表。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秩和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SMILE组术后1 d的UCVA低于FS-LASIK组(t=4.555,P < 0.001),术后1、6 个月2组间UC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 d SMILE组SE大于FS-LASIK组(t=-2.952,P=0.003),术后1、6个月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术后3个月角膜总高阶像差、球差、彗差、三叶草差均较术前增加(均P < 0.05),SMILE组术后3个月球差、三叶草差大于FS-LASIK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5.633,P < 0.001;t=2.586,P=0.010)。SMILE组术后3个月切削中心偏移量为(0.17 ± 0.09)mm,FS-LASIK组为(0.18 ± 0.10)mm,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术后1 个月相比,SMILE组术后6 个月光晕发生比例明显减轻(χ2=5.547,P=0.019),程度明显减轻(Z=-2.283,P=0.022),而FS-LASIK组各项症状发生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6 个月2 组间各项症状发生眼数及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FS-LASIK手术相比,SMILE术后早期视力恢复较慢,球差和三叶草差增加更多,偏中心切削和不良视觉症状的发生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飞秒激光以脉冲宽度短、瞬间功率高、重复频率高、单脉冲能量低、热效应小等特点应用于眼科屈光手术领域,成为屈光手术的未来新航向。其基本原理为光致破裂作用,在角膜组织中介导等离子切除,精细而稳定。本文就飞秒激光LASIK手术的参数选择、瓣质量评估、术后角膜创伤愈合与炎症反应以及最新术式FLEx/SMILE的新进展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飞秒激光和角膜板层刀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的视觉质量。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选取2011-06/09我院完成的LASIK手术病例150例300眼,根据制瓣方式分为飞秒激光组和板层刀组各75例150眼,所有手术均采用EC5000CX-Ⅱ(日本Nidek公司)行基质切削,且都由同一手术医师完成。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wk;1,3mo的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屈光度、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波前像差及明视和暗视状态下的对比敏感度。结果:术后1wk;1,3mo两组患者的UCVA和屈光度(等效球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术后1mo时,飞秒组C7的绝对值、RMSh,RMS3和RMS6值均低于板层刀组(P<0.05);术后3mo时飞秒组C7的绝对值、C14和RMS6的值均显著低于板层刀组(P<0.05)。明视和暗视对比敏感度在术后1wk时,飞秒组和板层刀组均较术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mo时,明视和暗视对比敏感度较术后1wk有所提高,至术后3mo略高于术前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的LASIK手术在治疗近视和散光方面具有安全性、有效性的特点。飞秒激光在提高UCVA的同时,还能减少高阶像差的产生,并且不会导致术后对比敏感度的下降,能够提高了患者的视觉质量。其术后效果优于角膜板层刀制作角膜瓣的LASIK手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治疗近视性屈光参差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01/2022-12于本院行SMILE或FS-LASIK治疗的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76例146眼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SMILE组(39例77眼)和FS-LASIK组(37例69眼)。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 wk,1、3 mo裸眼视力(UCVA)、屈光度、屈光参差度、角膜像差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术后UCVA均较术前改善,彗差、三叶草、球差、总高阶像差均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且FS-LASIK组患者彗差、三叶草、球差、总高阶像差显著高于SMILE组(P<0.05)。随访至术后3mo,SMILE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FS-LASIK组(5.2% vs 15.9%,P<0.05)。 结论:SMILE与FS-LASIK均可有效提高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UCVA,改善视觉质量,但SMILE术后角膜高阶像差更低、并发症发生率更小,整体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的有效性、安全性、稳定性、可预测性已经在多方研究和实践中得到肯定,然而其术后视觉质量始终是医患双方共同的关注热点。近年来影响SMILE术后视觉质量的因素在不断发现和明确,为进一步提高术后视觉质量提供方向和思路,故本文从术前、术中及术后三个方面对SMILE矫正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术后视觉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飞秒激光微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切除术(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和飞秒激光制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近视术后的视觉质量。方法:选取11例22眼近视和近视散光患者为全飞秒组(SMILE组),同期23例43眼飞秒激光制瓣LASIK的近视和近视散光患者为飞秒激光制瓣的LASIK组(LASIK组)。使用双通道系统(OQAS)检查、记录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mo内的结果,对比二者的调制传递函数截止空间频率(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 cutoff frequency,MTF cutoff)、斯特列尔比(strehl ratio,SR)和眼内客观散射指数(objective scattering index,OSI),分析并评价两种手术方式术后早期的视觉质量。结果:SMILE组和LASIK组术后1mo时的MTF cutoff分别为34.835±10.113c/deg和38.362±10.623c/deg(t=0.925,P=0.362);SR分别为0.204±0.077和0.218±0.072(t=0.557,P=0.582);OSI分别为0.608±0.291和0.545±0.405(t=-0.473,P=0.640)。结论:双通道客观视觉质量分析显示SMILE和飞秒激光LASIK两种术式对视觉质量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分析FEMTO LDV飞秒激光与Hansatome机械角膜刀制瓣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高阶像差和对比敏感度(CS)。方法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接受飞秒激光制瓣46例(92眼)作为观察组,同期用Hansatome微型角膜刀制瓣52例(104眼)作为对照组,制瓣后均行波前像差引导的准分子激光切削术。对术后高阶像差、CS及眩光CS进行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视力:术后1周,观察组裸眼视力(UCVA)达到或高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BCVA)59眼(64.1%),对照组76眼(73.1%);术后1个月2组分别为82眼(89.1%)、96眼(92.3%),术后3个月时分别为86眼(93.5%)和96眼(92.3%)。各时间点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²=1.423、1.112、0.183,P>0.05)。屈光度:术后1周观察组为(+0.49±0.24)D,对照组为(+0.35±0.32)D;术后3个月观察组为(+0.10±0.18)D,对照组为(-0.14±0.22)D;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566、1.178,P>0.05)。高阶像差:术后1周及3个月时全眼球总高阶像差及彗差的均方根值观察组低于对照组(t1周=-2.422、-2.295,t3个月=-1.957、-1.926,P<0.05),球差及三叶草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S:明视下2组术后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暗视下观察组CS值术后1周时最低,但对比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时CS值已达到术前水平,尤其1个月和3个月时3.0和18.0 c/d处CS值高于术前(F=3.602、3.216,P<0.05)。术后1周时6.0 c/d处观察组高于对照组(t=2.326,P<0.05),术后1、3个月时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眩光CS:明视下术后1周时3.0、12.0 c/d处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t=2.173、2.327,P<0.05),术后1、3个月时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暗视下眩光CS值术后1周时在空间频率为3.0、6.0 c/d处观察组高于对照组(t=2.124、2.691,P<0.05);术后3个月时,在中低空间频率为1.5、3.0、6.0 c/d处观察组高于对照组(t=2.428、2.416、2.507,P<0.05)。结论飞秒激光辅助LASIK手术后CS结果优于机械角膜刀制瓣LASIK。 相似文献
12.
背景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是目前矫正近视和近视散光的主要手术方式之一,研究表明飞秒激光制瓣LASIK的安全性、精确性及可预测性明显优于微型角膜刀制瓣LASIK,但飞秒激光制瓣LASIK对患者视觉质量的影响仍是关注的焦点. 目的 比较Intralase FS60飞秒激光和Moria M2微型角膜刀制瓣LASIK矫正屈光不正的临床疗效及术后视觉质量. 方法 采用前瞻性非随机临床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12年3-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拟行LASIK治疗近视及近视散光并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共102例204眼.根据自愿的原则将患者分为2个组,各组患者基线特征匹配.飞秒激光制瓣组50例100眼行飞秒激光制瓣的LASIK,微型角膜刀制瓣组52例104眼行微型角膜刀制瓣的LASIK.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个月、6个月和1年采用波前像差仪分析6 mm瞳孔下Zernike系数及高阶像差的均方根值,采用Optec 6500视功能测试仪测定暗视及暗视+眩光状态下1.5、3.0、6.0、12.0和18.0 c/d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CS).结果 飞秒激光制瓣组术后3个月、6个月和1年裸眼视力达到及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BCVA)者分别占95.1%、94.2%和93.9%,微型角膜刀制瓣组分别为94.2%、93.8%和93.2%.术前、术后3个月和术后1年,飞秒激光制瓣组等效球镜度(SE)分别为(-6.37±2.12)、(-0.26±0.45)和(-0.45±0.51)D,微型角膜刀制瓣组分别为(-6.25±2.05)、(-0.44±0.64)和(-0.35±0.59)D,术后3个月和1年2个组间SE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u=l.194、1.429,均P>0.05).术后3个月、6个月及1年飞秒激光制瓣组总高阶像差(RMSh)及各项高阶像差均明显低于微型角膜刀制瓣组(均P<0.05).术后3个月和6个月飞秒激光制瓣组术眼在暗视及暗视+眩光状态下各空间频率的LogCS值均明显优于微型角膜刀制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年,2个组间术眼在暗视状态下1.5 c/d空间频率的LogC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飞秒激光制瓣组术眼在暗视及暗视+眩光状态下12.0 c/d和18.0 c/d空间频率的LogCS值均明显优于微型角膜刀制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飞秒激光制瓣的LASIK术后产生的高阶像差低于微型角膜刀制瓣的LASIK,视觉质量优于微型角膜刀制瓣的LASIK.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飞秒激光制瓣LASIK(飞秒LASIK)联合波前优化治疗近视及散光术后角膜像差的特性.方法 回顾性研究.行飞秒LASIK手术的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30例(30眼),平均年龄(20.9±2.8)岁;术前平均等效球镜度(-6.48±1.61)D.应用Pentacam眼前节分析仪测量角膜前表面6、7、8、9 mm直径下的Q值,采用Keratron角膜波前像差分析仪测量6 mm瞳孔直径下角膜波前像差.随访时间为术后3个月,手术前后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角膜像差、Q值与其他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6 mm瞳孔直径下角膜高阶像差、总球差、总彗差、水平彗差、垂直彗差、初级球差、x-向次级像散、次级水平彗差、次级垂直彗差、次级球差均较术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54、-7.385、-6.108、-5.651、-2.195、-7.565、-4.628、-2.974、-2.748、-7.068,P<0.05).角膜前表面4个直径范围内Q值均较术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999、-19.208、-21.502、-22.197,P<0.05).6 mm瞳孔直径下手术前后Q值变化量(△Q6mm)与高阶像差变化量、总球差变化量、初级球差变化量、总彗差变化量呈正相关(r=0.736、0.792、0.788、0.383,P<0.05),△Q6mm与总三叶草变化量、次级球差变化量无相关性(r=0.099、-0.348,P>0.05).结论 飞秒LASIK联合波前优化治疗近视及近视散光是安全、有效的,但术后角膜高阶像差仍有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比和评价SMILE和飞秒激光制瓣的LASIK (FS-LASIK)矫正近视的效果.方法 前瞻性对照研究.71例患者(142眼)分为2组:SMILE组36例和FS-LASIK组35例.术前及术后1d、7d、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检查记录2组患者的UCVA和屈光度,并用Zywave波前像差仪检查总高阶像差、球差、三阶垂直彗差、三阶水平彗差.对数据进行卡方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术后1 d FS-LASIK组UCVA较SMILE组好,术后7d、1个月时2组UCVA相近,术后3个月后,SMILE组显示出较FS-LASIK组更好的UCVA,术后不同时间点2组UCVA≥术前BCVA的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7d和6个月时2组等效球镜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56、0.41,P>0.05);2组术后早期总高阶像差均较术前明显增加,术后3个月有所下降,术后6个月SMILE组低于FS-LASIK组;2组术后1d、7d、1个月、3个月球差均较术前明显增加,术后6个月有所下降,但仍高于术前水平;术后2组垂直彗差均较术前增加,术后3个月开始有所下降,术后6个月时接近于术前;术后各时间点2组水平彗差较术前均明显增加.术后不同时间点2组总高阶像差、球差、垂直彗差、水平彗差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MILE和FS-LASIK矫正近视安全、有效,术后均有较好的视力矫正效果;2种手术都会造成总高阶像差、球差、彗差的增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飞秒激光制瓣LASIK矫正近视合并高度散光的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收集接受飞秒激光制瓣LASIK的高度散光患者53例(76眼)(柱镜≥-2.0 D),所有患者均有完整的术前检查和术后3个月的检查结果,将术前和术后的屈光度转化为屈光度的极值参数,对相关指标进行计算分析和评估,数据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术后3个月平均球镜度为(+0.37±0.50)D,平均柱镜度为(-0.57±0.44)D。等效球镜度和术前预留等效球镜度之间的偏差是(+0.18±0.48)D,散光欠矫了(0.30±0.43)D(t=6.17,P<0.01),手术诱发的平均柱镜旋转量是(0.09±0.34)D(t=2.22,P<0.05),预期矫正等效球镜度和实际矫正等效球镜度之间显著相关(R2=0.96)。结论飞秒激光制瓣LASIK矫正近视合并高度散光的短期疗效确切,预测性好,但散光有轻度的欠矫,柱镜发生了轻微的逆时针旋转。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应用IntraLase FS60飞秒激光和Femto LDV飞秒激光制作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蘑镶术(LASIK)角膜瓣的特点.方法 前瞻性对照研究.拟行LASIK手术的近视患者60例(120眼),根据角膜瓣制作方法不同分为两组,IntraLase FS60飞秒激光和Femto LDV飞秒激光组,每组各30例(60眼).两组均制作预计110 μm厚度的角膜瓣.术前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检查并记录相关资料,包括年龄、屈光度、角膜曲率、角膜厚度等.术后1周,应用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Visante OCT)分别测量每个角膜上0°、45°、90°和135°四条经线所在截面上特定5个点的角膜瓣厚度,并对每个角膜瓣上20个测量点的瓣厚度进行对比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角膜瓣的重现性、规整性和精确性.结果 角膜瓣重现性:术后1周,IntraLase FS60组和Femto LDV组中央区角膜瓣厚度均值分别为(111.2±3.3)μm和(108.1±3.0)μm,全角膜瓣厚度为(110.8±2.3)μm和(109.0±2.2)μm,变异范围为(22.0±6.6)μm和(23.7±5.8)μm,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角膜瓣均一性和规整性:两组角膜瓣厚度的均值均匀分散在预计值110 μm周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IntraLase FS60组中央、旁中央、周边区域的角膜瓣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213,P=0.300);Femto LDV组中央和周边区域角膜瓣厚度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F=3.925,P=0.021),其他区域角膜瓣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中各自双眼鼻侧和颞侧角膜瓣厚度对比,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角膜上四条经线所在截面的平均角膜瓣厚度差异也无明显统计学意义.角膜瓣精确性:角膜上每个对应点的角膜瓣厚度与预计值110 μm差值的最大均值,IntraLase FS60组为6.2μm,Femto LDV组为6.7 μm.两组中与预计值差值≤5 μm的测量点,IntraLase FS60组有694个(占57.83%),Femto LDV组有646个(占53.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飞秒激光制作LASIK角膜瓣,具有较好的重现性和较高的精确性,角膜瓣形态均一、规整.IntraLase FS60飞秒激光和Femto LDV飞秒激光制作的角膜瓣形态特点相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SMILE、飞秒激光制瓣LASIK(FS-LAISK)以及机械法去瓣LASIK(Epi-LASIK)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干眼参数的变化情况,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泪膜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行SMILE者(SMILE组)33例(66眼),行FS-LAISK者(FS-LAISK组)24例(48眼),行Epi-LASIK者(Epi-LASIK组)31例(61眼).分别在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采用眼前节OCT测量患者的泪河高度(TMH)、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量(SIT).不同组别一般资料及干眼参数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同一组内手术前后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 SMILE组术后各时间点TMH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225,P>0.05);FS-LASIK组TMH在术后1个月内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于术后3个月逐渐恢复(F=3.806,P<0.05);Epi-LASIK组TMH在术后3个月内较术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直至术后6个月恢复术前水平(F=4.564,P<0.05).术后各时间点,3组间TM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749、8.173、3.850、2.830,P<0.05).SMILE组和FS-LASIK组BUT在术后3个月内,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在术后6个月恢复至术前水平(F=2.860、3.590,P<0.05).Epi-LASIK组术后各时间点的BUT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800,P<0.01).3组间BUT在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966、0.115、0.991,P>0.05),而术后3、6个月,3组间BU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448、6.634,P<0.05).SMILE组和FS-LASIK组SIT在术后1周、1个月均较术前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于术后3个月恢复至术前水平(F=14.160、13.323,P<0.01);EPi-LASIK直至术后6个月才恢复至术前水平(F=10.085,P<0.01).除术后3个月外(F=10.021,P<0.01),术后其余时间点3组间SI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05、2.210、1.054,P>0.05).结论 3种屈光手术后早期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干眼参数改变.SMILE术后干眼参数最佳,恢复最快.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FEMTO LDV飞秒激光制瓣的LASIK(飞秒LASIK)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寻求相应对策。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总结2009年12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行FEMTO LDV飞秒LASIK手术治疗近视及近视散光的患者共1187例(2352眼),对其手术并发症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术后3个月,UCVA达1.0以上者为94.64%,等效球镜度在±0.5 D内者为92.81%。共发生并发症35例(38眼,1.6%),术中并发症有角膜瓣偏心或超小瓣11眼(0.47%),角膜瓣形成不全2眼(0.08%),游离瓣1眼(0.04%),角膜瓣边缘切割不完全3眼(0.13%),角膜瓣边缘切割不规整3眼(0.13%),角膜瓣层间切割不完全而掀瓣困难2眼(0.08%),术中角膜上皮剥脱2眼(0.08%),气体垂直爆破3眼(0.13%),角膜缘气泡或层间气泡4眼(0.17%)。术后并发症有黄斑出血1眼(0.04%),病毒性角膜炎复发2眼(0.08%),角膜上皮下混浊4眼(0.17%)。以上并发症经过恰当的术中和(或)术后处理均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FEMTO LDV飞秒LASIK手术虽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预测性,但仍需防范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系统评价飞秒激光制瓣的LASIK(FS.LASIK)和SMILE治疗近视术后角膜敏感性的差异。方法Meta分析。采用严密设计的检索策略检索Medlin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对比较FS—LASIK和SMILE术后角膜敏感性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中央角膜敏感性。采用RevMan5.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加权均数差(WMD)(95%CI)为疗效分析统计量。对检索文献的证据等级按照Jadad量表进行评价。结果共有4篇文献符合本研究的纳入标准,共198例(316眼)。Meta分析结果显示:术前FS.LASIK和SMILE中央角膜敏感性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WMD=O.28.95%CI:-0.73~1.29,P〉0.05);然而,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两者差异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WMD-14.56,95%CI:-23.79~-5.34。P〈O.01;WMD=-15.29。95%CI:-22.46--8.11,P〈0.01;WMD=-13.12,95%CI:-18.77~-7.46,P〈O.01;WMD-3.45,95%CI:-5.72~-1.18,P〈0.01)。结论与FS.LASIK相比,SMILE术后角膜敏感性下降幅度可能更小,恢复更快:术后6个月时。SMILE术后角膜敏感性仍高于FS-LASIK。 相似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