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
目的探讨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上半年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原因,以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对医院2012年上半年93例药物不良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折。结果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人群中,老年居多,占37.63%;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药物以西药居多,占95.74%;心血管系统用药、抗菌药物导致药品不良反应较多。结论导致药品不良反应的因素很多,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加强药品安全监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统计并分析医院2014年收集的387例有效ADR报告。结果 387例ADR报告中,涉及药品129种,60岁以上患者发生ADR比例最高(166例,占42.89%);静脉注射(包括静脉滴注)给药引发的ADR最多(330例,占85.27%);最易引起ADR的药物为抗肿瘤及其辅助用药(163例,占42.12%),其次为中药针剂(78例,占20.16%);ADR损害类型主要以消化系统为主(93例,占24.03%),其次为血液系统损害;新的、严重的ADR 166例,占42.89%。结论临床应重视和加强ADR监测,合理用药,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某院103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随着药物种类、剂型的不断增加,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ADR)和药源性疾病已受到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的高度关注。总结分析药物ADR报告,是研究其发生、临床特征、防治措施的重要方法,是ADR监测的重要内容,对临床安全用药和ADR的防治具有积极作用[1]。笔者所在医院于2004年下半年建立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由专人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药品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发生特点、临床表现和治疗,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抽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度药品不良反应报告199份,借助统计学方法进行归纳分析。结果药品不良反应涉及药品123种,其中抗感染药物36种,占药物品种数29.3%,占病例总数的18.1%;消化系统药物17种,占药物品种数13.8%,占病例总数的8.5%;心血管系统药物11种,占药物品种数8.9%,占病例总数的5.5%;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占55.8%;常见不良反应为皮肤及其附件损伤;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占0.5%。结论药品不良反应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老年患者更易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有助于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南通市老年康复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南通市老年康复医院2000至2008年上报的276例ADR按按患者性别、年龄、季节性分布、给药途径、药品种类及其构成比、不良反应表现类型、ADR的处理及结果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76例ADR报告中,涉及药品14类74种;各年龄段均有分布,但老年人多见;抗感染药引起ADR的最多;引起ADR以静脉给药为主;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大多数预后良好。结论ADR的发生在难以完全避免,其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除科学有效地开展ADR监测工作,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和技术规范外;临床医师合理用药、药师正确审核处方、护师应规范操作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和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0年至2012年上半年9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良反应涉及的药品主要是抗精神分裂类药物,其次是抗抑郁症药物。结论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提高临床监护水平,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2008年1月-2012年3月所有住院患者中发生药品不良反应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按年龄、性别、药品种类、给药途径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0例药品不良反应患者中女性26例(52.00%),男性24例(48.00%);年龄1-87岁,平均(43.22±20.40)岁,其中年龄大于60岁27例(54.00%)。静脉给药42例(84.00%),口服5例(10.00%),肌内注射3例(6.00%)。单一用药10例(20.00%),联合用药40例(80.00%)。引起药品不良反应的药物共计22种,包括抗生素11种共33例(66.00%);中成药5种10例(20.00%),其他6种共7例(14.00%);皮肤及其附件损害39例(78.00%),泌尿系统、血液系统等其他11例(22.00%)。结论药品不良反应难以完全避免,可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需要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与监督措施以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9.
目的研究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分析其发生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对策。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针对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集的496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累及器官系统以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96例ADR报告中,60岁以上患者发生ADR的比例最高;最易引起ADR的药物为心血管系统用药,占41.53%;静脉滴注引发的ADR最多,占74.96%;皮肤及附件损害最为常见,占48.39%。结论医疗机构应加强ADR监测,充分发挥临床药师用药监护作用,合理用药,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某院2010年上报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386份ADR报告分别就患者基本情况、药品信息、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ADR报告类型、关联性评价、严重病例来源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386例ADR报告中,有既往药物过敏史的患者为50例,占12.95%。引起ADR前15位药物中,抗菌药物12种,占80.00%。药品剂型中注射剂(445种,占84.12%);ADR临床表现中皮肤及其附件损害221例,占57.25%。结论:应重视患者药物过敏史,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和注射剂,提高合理用药水平,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1.
吴海燕  韦炳华 《中国药事》2013,(10):1103-1106
目的 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特点及引发的相关因素,为临床用药安全与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统计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1~2012年上报的241例ADR报告,按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引起ADR的药品类型、ADR涉及器官或系统,以及ADR临床表现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1例ADR报告中涉及的药品共12大类,其中抗菌药物引发的ADR最多,其次是心脑血管类药物;静脉注射给药引发的ADR最多;ADR累计的器官及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其次是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结论 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应坚持不良反应的报告和监测,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2.
123例儿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我院2015年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情况,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类统计我院2015年收集的123例ADR报告,分别从患儿的一般资料、给药途径、药品种类、ADR累及的系统或器官、主要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3例ADR中,0 ~3岁患儿比例最高,为54.47% (67例);与抗感染药物有关的80例,占68.04%,其中万古霉素16例;与抗肿瘤药物有关的18例,其中门冬酰胺酶14例;ADR累及的系统或器官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系统(93例,75.61%)。结论:医院应加强儿童ADR的监测及相关知识的宣传,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静脉注射频率,以保障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和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与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选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收集和上报的228例ADR报告资料,分别按照患者性别、年龄、引发ADR的药品种类、及临床表现等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我院上报的228例ADR,男性和女姓ADR发生比例为1:1.38;共涉及106种药品,包括多种心血管药品、抗生素、中成药等,其中降血压药、抗血栓药、调脂药及冠脉造影剂等心血管类药品ADR占较大比例;严重ADR的临床表现多样,其中造影剂所致过敏样反应较多,并有1例死亡.结论 重视分析ADR报告资料,并将信息及时反馈给临床,这是做好ADR监测工作和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4.
我院10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兴德  田静 《中国药业》2011,20(1):45-46
目的 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原因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汇总100例ADR,分析患者年龄、性别、用药过程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00例患者中,男46例,女54例;60岁以上患者33例;涉及药物45种;单一用药38例,联合用药62例.抗菌药物引起的ADR居首位,占57.28%;皮肤及软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分析肿瘤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规律及特点。方法收集我院37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按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不良反应临床表现、涉及的器官或系统、涉及药品、因果评价及转归、报告质量等因素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药品不良反应涉及中老年人最多,抗感染类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居首位,其次为抗肿瘤药、中药注射剂和生物制品;静脉给药为主要途径;紫杉醇、奥沙利铂、氟尿嘧啶、巴曲亭、高聚生可导致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和报告工作是提高临床用药安全的重要内容,尤其应对易引发严重不良反应的药品进行重点监测。  相似文献   

16.
892例抗癫痫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 了解抗癫痫药物(AEDs)致不良反应(ADR)情况,探讨并分析规律,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 对浙江省基层医院2008年—2012年上报的892例AEDs致ADR进行统计、分析及评价。结果 在892例AEDs致ADR中,男女患者比例为1.07∶1;传统及新型AEDs分别以41~50岁、21~30岁年龄段最多;其中以传统AEDs中丙戊酸钠及卡马西平占比例较多,分别为35.09%和24.55%,其次为新型AEDs奥卡西平,占14.01%;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最常见临床表现,占39.13%,其次为消化系统及神经系统损害。结论 临床应重视AEDs引起的ADR,定期监测与分析ADR情况,加强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7.
95例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抗肿瘤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为深入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5年2月至2007年9月收集的95例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静脉滴注给药引发的不良反应为71例,占74.74%;阿糖胞苷引发的不良反应最多见,有42例,占44.21%;神经系统损害最常见;重度药品不良反应14例,占14.74%,表现为速发型过敏反应。结论临床应重视抗肿瘤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须定期监测与报告,其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资料,减少或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和规律,减少ADR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医院2012年度发生的385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统计和分析。结果385例报告中,静脉给药较其他给药途径更易引发ADR(87.59%);抗微生物药物引起的ADR最多(26.33%),其次为中药注射剂(18.23%);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和消化系统最常见。结论应加强ADR监测工作,促进抗微生物药物及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以减少ADR发生。  相似文献   

19.
186例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我院2002年1月至2006年6月自发呈报的186例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ADR报告进行分类.结果:186例临床ADR报告中男性61例,女性125例,性别间发生率差异显著;高年龄段(>60岁)发生率高;A类(剂量相关性)ADR病例63例,B类(剂量非相关性)123例,B类显著大于A类;静脉给药引起的ADR(占92.5%)最多;ADR以轻中度为主,所有患者转归较好.结论:应将ADR监测放在与治疗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ADR的重复发生,提高医院临床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