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回顾性研究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合并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995年1月-2009年12月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确诊为SLE,起病年龄为50周岁以上的158例患者,收集性别、临床表现、疾病活动度、实验室检查指标、合并症以及并发症等进行单因素分析或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所纳入的158例患者中,合并感染53例(占33.5%),采用单因素分析显示疾病活动性(P=0.001)、低蛋白血症(P=0.030)、糖尿病(P=0.003)、肺间质病变(P=0.000)与老年SLE患者感染发生有关。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疾病活动性(OR=7.533,P=0.000)、肺间质病变(OR=19.762,P=0.000)、糖尿病(OR=6.862,P=0.025)是老年SLE患者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积极控制老年SLE的疾病活动度,减少危险因素的发生是控制老年SLE患者并发感染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特点,并与女性 SLE临床特点比较。【方法】回顾分析同期52例男性及52例女性SLE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血清学和治疗情况。【结果】男性患者关节痛、蝶形红斑、脱发、雷诺现象、贫血少见,而肾脏损害、盘状红斑,脾肿大、神经精神症状多见。男性 ANA、dsDNA、Sm阳性率低于女性,而SSA、SSB、Rib阳性率高于女性。男性患者治疗效果相对女性为差。【结论】男性与女性SLE表现有一定区别,男性SLE病情重预后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脑梗死临床特点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3月至2013年6月间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的28例并发脑梗死的SLE患者临床资料,并与性别、发病年龄相匹配的84例无脑梗死的SLE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28例并发脑梗死的SLE患者中,男6例,女22例,平均年龄(47.7±12.6)岁,SLE病程(11.6±11.1)年。患者脑梗死表现包括瘫痪(60.7%)、头晕(25.0%)、感觉异常(25.0%)、头痛(17.8%)、失语(17.8%)、意识障碍(17.8%)、抽搐(7.1%)、视力损害(3.6%);CT/MR显示腔隙性脑梗死(67.8%),小面积脑梗死(28.6%),大面积脑梗死(3.6%);脑梗死部位在大脑半球(100%)、小脑(17.8%)、脑干(10.7%)、丘脑(3.6%)。部分患者存在脑萎缩(46.4%)、脑白质变性(17.8%)、脑出血(10.7%)、脑血管狭窄(60%,3/5)、脑血管瘤(40%,2/5)。并发脑梗死的SLE患者和无脑梗死的SLE患者比较,两组SLE病程、高血压、糖尿病、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血压为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OR 5.814,95%CI 2.077~16.276,P=0.001)。结论应重视SLE合并脑梗死患者临床特点:临床表现多样,瘫痪是最常见表现;主要类型为腔隙性脑梗死和小面积脑梗死;常伴其他脑病变包括脑萎缩、脑白质变性、脑血管狭窄、脑血管瘤等。高血压是发生脑梗死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合并弥漫性肺泡出血(diffuse alveolar hemorrhage,DAH)患者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SLE患者660例,其中13例合并DAH者为合并DAH组,随机选取39例未合并DAH的SLE患者为未合...  相似文献   

5.
应琴飞  林华志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0):1885-1887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自身免疫介导的,以免疫性炎症为突出表现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临床上对于SLE患者的治疗常需大量和(或)长时间应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导致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受损,使机体易受多种病原体感染,尤其是结核菌等细胞内寄生菌的感染。文献报道,SLE患者并发结核感染的发病率、病死率高,临床表现不典型,重症结核感染和肺外结核感染多见。因此,如何加强SLE合并结核患者的临床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眼部病变发生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分析SLE眼部病毒感染患者(13例,感染组)和无感染的SLE眼病患者(34例,无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眼部受累局部表现、临床特点及糖皮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用量,并对SLE眼部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①感染组眼部表现以结膜炎、角膜炎为主,而非感染组主要以视网膜渗出/出血、玻璃体混浊、视神经炎为主;②贫血、低白蛋白、低C3及大剂量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使用合并病毒感染的相对危险性增高。结论SLE眼部病毒感染与SLE本病眼部受累者临床表现不同,眼部病毒感染与激素用量和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有关。  相似文献   

7.
潘解萍  谢雯 《临床荟萃》2006,21(22):1631-1632
无菌性骨坏死(osteonecrosis,O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受累部位以股骨头多见。发生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是无菌性骨坏死的肯定危险因素,但并不是惟一因素。现对本院SLE并发ON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进一步了解ON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冠心病(CHD)、糖尿病(DM)、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血浆中的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EPCR)水平,以探讨sEPCR在不同疾病患血浆中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检测34例CHD、42例DM、63例SLE患及20名正常人(NC)血浆中的sEPCR水平。结果sPECR在DM患血浆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血浆(P〈0.05);SLE合并血栓及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合并心脏损害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探讨SLE患者出现心脏损害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169例SLE患者,根据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估的心脏损害情况将患者分为心脏损害组(n=78)和非心脏损害组(n=91).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SLE患者心脏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 心脏损害...  相似文献   

10.
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与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不同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60例男性SLE及同期住院,年龄和病程相匹配的60例女性SLE的临床表现及血清学和治疗反应。结果:男性SLE肾损,盘状红斑,间质性肺炎发病率较高(P<0.05),而蝶形红斑,口腔溃疡,关节疼痛,抗dsDNA,SmiAb的阳性率低于女性;男性SLE治疗效果差。结论:男性与女性的SLE表现有区别,男性SLE病情重,预后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微量白蛋白尿在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早期肾损害中的意义及其与疾病活动性的相关性。方法检测10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24小时尿白蛋白定量,分析其与临床病程、疾病活动性及免疫学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104例患者中72例(69.2%)24小时尿白蛋白升高。在尿常规检测尿蛋白阴性患者中,47.5%(29/61)的患者24小时尿白蛋白升高(微量白蛋白尿),其中在初治和复治患者中分别有48.7%(19/39)和45.5%(10/22)的患者24小时尿白蛋白升高;初治患者尿白蛋白升高组的SLEDAI评分[(10.2±3.6)分]和血沉[(62.9±37.1)mm/1 h]较尿白蛋白正常组[分别为(6.6±2.9)分和(40.2±29.5)mm/1 h]显著升高(P均<0.05),且伴有血白蛋白降低(10/19)和免疫球蛋白升高(5/19)的比例较正常组(分别为3/20和0/20)显著增加(P均<0.05);复治患者尿白蛋白升高组的SLEDAI评分[(6.5±3.5)分]也较正常组[(3.3±2.7)分]显著升高,且伴有贫血(4/10)和血清补体降低(7/10)的比例较正常组(分别为0/12和2/12)显著增加(P均<0.05)。结论检测微量白蛋白尿有助于早期发现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肾损害,并与疾病的活动度及严重性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持续性低补体血症的临床特点与复发的关系。方法 76例SLE病人 ,C3 或C4 低于正常持续6个月或以上称持续性低补体血症 ,按SLEDAI活动积分增加6点或以上称复发 ,分析SLE持续性低补体血症的临床特点及与复发的关系。结果 76例SLE病人中 ,共有28例(36.8%)存在持续性低补体血症,其发生与病人性别 ,年龄、确诊时SLEDAI积分 ,肾脏受累及免疫抑制剂应用等无关 ,持续性低补体血症期间 ,28例中12例 (42.9% )有器官受累 ,而无持续性低补体血症的48例中 ,仅6例 (12.5% )有上述器官受累 ,p<0.01;共有26例SLE病人29例次复发 ,持续性低补体血症有11例(37.9 %)出现14例次SLE复发 ,而无持续性低补体血症组有15例 (31.2 % )出现15例次SLE复发 ,p>0.05。结论 SLE病人出现持续性低补体血症期间 ,器官受累较多见 ,持续性低补体血不是预测SLE复发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3.
14.
潘英华  方蘅英 《全科护理》2011,9(13):1134-1136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带状疱疹病人的临床表现,总结其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41例SLE合并带状疱疹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SLE病人并发带状疱疹的发生率为18.6%,皮疹类型多为寻常型,其次为大疱型、出血型以及坏死型;皮损部位以腰腹部最常见,其次为胸背部、头面部、四肢以及会阴部;本组病人基本痊愈135例,遗留神经痛4例,由于SLE死亡2例。[结论]SLE病人易并发带状疱疹,以寻常型为主,并在腰腹部感染发生率较高;应了解病人的临床表现,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带状疱疹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带状疱疹(HZ)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方法。方法 给予36例SLE合并HZ患者改善全身血液循环,抗病毒治疗,止痛,调节免疫等,并根据SLE患者疱疹的部位、性质和伴随症状,分别给予换药及预防感染等护理干预。结果 36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病程在2—3周。结论 指导患者预防皮肤感染,密切观察疱疹特点并给予针对性的换药处理,及时处理皮疹侵犯头面部神经而出现头痛、面瘫、视力模糊等,加强心理护理及疾病相关知识教育,对于缩短病程、减少复发、提高治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多发性骨髓瘤(MM)临床上十分少见。本文旨在通过分析SLE合并MM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诊治经验,以推断SLE和MM二者间的联系。方法本文报道了1例68岁女性同时被诊断为SLE和MM。通过检索PubMed近35年来国外发表的SLE合并MM 的病例共15例,列表和归纳其临床特点。结果文献报道的15例患者中女性明显多于男性(男∶女=1∶14),诊断为M M 时中位年龄49岁,明显早于一般人群中MM的诊断年龄。其SLE的症状以关节炎/关节痛、红斑/光敏性皮疹和血液系统损害的发生率较高,分别占80.0%、60.0%和66.7%,与单纯SLE患者的症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有1/3的患者诊断为MM 时其SLE稳定或血清学检查阴性。有12例患者血液中检出M蛋白。结论 SLE患者中可能出现意义未明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可能使进展为MM的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52例SLE患者,收集整理其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并将有感染患者和无感染患者进行比较。结果352例SLE患者中有158例发生了187例次感染,其中89例为医院感染,29例发生了2种或2种以上的感染,细菌感染最常见,其次是真菌和病毒感染.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最常见,其次为泌尿道。合并感染的SLE患者治疗后,121例好转,20例死亡,未愈者17例。结论SLE患者容易发生感染,且感染是SLE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积极采用综合防治措施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系统性红斑狼疮心脏受累85例超声心动图的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俞烜华  李忆农 《临床荟萃》2010,25(13):1119-1122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心脏影像学的临床特征与影响因素,了解SLE患者心脏结构与功能的变化及其与病程、病情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7月我院诊断SLE的住院患者85例.结果 ①室间隔(IVST)、左心室后壁(LVPWT)、左心室等容舒张时间(IVRT)与病程关系密切(r=0.224、0.213、0.321,P<0.01或<0.05);②左心房前后径(LA)、LVPWT、每搏射血量(SV)与SLEDAI积分相关(r=0.323、0.217、0.222,P<0.01或<0.05);③病程5年以上组充盈早期速率/舒张晚期速率(E相似文献   

19.
目的:构建可行性强的系统化和规范化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骨质疏松症病人护理指标体系,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骨质疏松病人的护理提供借鉴和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回顾案例,以相关指南为依据,初步拟定指标体系初稿。经过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按照专家咨询意见并结合临床实践,对指标进行修改。结果:15名专家经过2轮咨询后意见趋于一致,专家权威系数为0.835;第一轮、第二轮专家咨询整体指标的重要性和可行性肯德尔(Kendall′s)和谐系数(W)值分别为0.285、0.244和0.306、0.312。构建的指标体系最终确定8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105个三级指标。结论:本研究构建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骨质疏松病人护理指标体系包括药物治疗相关指导、皮肤护理、健康教育、营养饮食干预、运动干预、生育指导、心理社会干预、疼痛护理干预。具有可靠性、科学性、实用性及针对性,对指导临床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骨质疏松病人的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甲状腺疾病的发生率以及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自身抗体、狼疮肾炎(LN)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6例SL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甲状腺疾病及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将患者分为SLE组(未发生甲状腺疾病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45例)与合并组(发生甲状腺疾病或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2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水平、自身抗体阳性率及LN发生率。结果 66例患者中,18例(27.27%)发生甲状腺疾病,3例(4.55%)发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合并组的T_3、T_4、FT_3、FT_4、TSH水平均高于SLE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nRNP、Sm、SSA、Scl-70、Jo-1、RIB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LE组的SSB抗体阳性率与LN发病率均低于合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SLE患者中,甲状腺疾病存在一定的发生率,也有部分患者存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而此部分患者的自身SSB抗体阳性率及LN发生率均较高。因此对SLE患者进行自身抗体SSB与甲状腺功能的检测,可以辅助临床对患者疾病发生的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