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3-02-2010-08收治的88例腰椎结核患者,其中23例行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简称前路手术组(A组);25例行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后路内固定术,简称前后路联合手术组(B组);40例行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简称后路手术组(C组)。随访8~24个月,平均15个月。通过记录和观察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及手术前后的Frankel分级、Cobb’s角、ESR值变化情况,进行相互比较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切口均I期愈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在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平均住院天数上,A/C、B/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A/B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术前术后的Frankel分级、Cobb’s角及ESR值变化程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的基础上,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结核与前路及前后路联合术式均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后路术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是一种安全可行、更方便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不同手术入路治疗腰椎结核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入路治疗腰椎结核手术效果。方法手术治疗158例腰椎结核患者,分别采用侧前路入路手术病灶清除植骨钢板内固定59例(A组)、后路病灶清除减压内固定49例(B组)、前路减压病灶清除后路内固定50例(C组)。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截瘫缓解情况、植骨融合情况、后凸畸形矫正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A组(170.5±18.3)min,B组(130.3±26.8)min,C组(208.5±18.3)min;平均出血量:A组(520.4±53)ml,B组(535.8±62)ml,C组(750.6±91)m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9-24个月。3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A组1例出现结核脓肿复发,窦道形成,经前路脓肿清除后治愈,1例术中损伤髂总静脉,行修补术。末次随访时所有植骨均获骨性融合,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出现。3组的ASIA分级、Cobb角变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期侧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以及前后路联合术式均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手术入路的选择应根据病灶侵蚀的范围、节段、患者的耐受能力以及手术者的习惯来决定。  相似文献   

3.
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经前路病灶清除植骨一期前路/后路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4例胸腰椎结核患者,经3~4周正规抗结核治疗,行前路病灶清除、椎间大块自体髂骨/肋骨植骨、一期前路/后路内固定术,术后继续抗结核治疗18~24个月.[结果] 1例脊柱结核复发(3%).23例植骨融合,植骨融合率为96.9%,植骨愈合时间 4~8个月(平均6个月).无窦道形成.脊柱后凸畸形平均矫正80%.[结论] 经前路病灶清除植骨一期前路/后路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能彻底清除结核病灶,对脊髓及神经根进行彻底减压,促进脊髓及神经功能恢复,矫正脊柱后凸畸形,同时一期建立和恢复脊柱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促进脊柱植骨融合,提高脊柱结核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一期单纯后路和前后联合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71例胸腰椎结核患者资料,行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37例(A组),行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并后路内固定术治疗34例(B组)。2组患者术前均给予标准抗结核治疗2~3周,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手术前后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Cobb角和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术后随访8~22个月,平均随访14个月。2组在手术前后Cobb角、ESR、CRP、ASIA分级、Cobb角纠正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天数方面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融合,未出现结核复发及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结论一期单纯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与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并后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均可取得满意疗效,但单纯后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天数上均低于前后路联合入路,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短程化疗联合病灶清除、一期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采用短程化疗、病灶清除、一期植骨及前路或后路内固定术治疗70例胸腰椎结核患者。结果 70例均获随访,时间1~5(3.5±0.8)年。患者神经症状得到改善,植骨骨性融合,后凸畸形矫正较满意。结论短程化疗联合病灶清除、一期植骨及前路或后路内固定术,对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病椎的融合、脊柱稳定性的重建等方面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胸腰椎结核一期手术入路与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对22例胸腰椎结核患者采用3种不同术式:胸、腰椎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同期钢板内固定;胸椎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同期经椎弓根内固定后凸畸形矫正;腰椎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同期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结果通过8~12个月的随防,内固定无松动、断裂,植骨融合,后凸畸形矫正无丢失。结论采用合理的手术入路,彻底清除病灶,正确地使用内固定,一期手术可以提高胸腰椎结核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加后路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9-01-2011-06诊治的30例胸腰椎结核,术前正规抗结核治疗后行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加后路内固定术.观察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植骨融合情况及手术前后的ASIA分级、Cobb角、血沉及CRP变化情况.结果 手术时间(229.8±32.1)min,术中出血量(707.3±75.6)ml,住院时间(24.2±5.5)d.30例获得随访4~36个月,平均18个月,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结论 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加后路内定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疗效满意,尤其在矫正后凸畸形、防止术后Cobb角的丢失、恢复脊柱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面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8.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21):1943-1946
[目的]研究脊柱结核的不同术式选择,并评价其疗效和预后。[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脊柱结核患者147例,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分为四组进行对比研究,包括: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及前路内固定术(A组),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及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术(B组),胸腰侧前方病灶清除及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术(C组),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及后路内固定术(D组)。从创伤指标、影像学指标、化验指标及脊髓神经功能损伤的恢复情况进行手术后疗效的评价。[结果]C、D组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相当,且远远小于A、B组,而B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其他三组;采用前路固定术式的A组患者脊柱后凸畸形的矫正率低于采用后路固定的B、C、D组患者,而矫正角度丢失率明显高于B、C、D组。A组术后并发症最多,各组植骨融合时间差异较小。各组脊髓神经功能损伤的恢复情况(Frankel分级)均较好。以上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不同患者的适应证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有明显的临床意义,有助于在清除病灶、矫正畸形的基础上维持正常脊柱功能,建议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一期前路病灶清除、后路内固定并横突间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后路内固定并横突间植骨融合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患者17例,按照Frankel分级评定患者手术前后的神经功能,根据X线片评价植骨融合时间,测量术前、术后后凸角度及随访期内的角度丢失。结果:17例患者结核病灶清除彻底,切口均Ⅰ期愈合、无窦道形成,结核治愈无复发。后凸畸形平均矫正19.2°;在随访期内,后凸畸形矫正有1°~4°丢失。X线片示植骨界面骨性融合时间平均5个月。3例出现并发症,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一期前路病灶清除、后路内固定并横突间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确切,具有迅速缓解症状、早期离床活动和较理想的脊柱矫形等优点,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内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段椎体结核。方法2003年2月至2011年2月手术治疗胸腰段椎体结核23例,应用一期后路内固定联合经前路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体结核,根据术前、术后X线片分析植骨融合及术后畸形矫正效果。结果经14~54个月随访,脊髓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植骨融合满意,无内固定失败和脊柱结核病灶复发。结论一期后路内固定联合经前路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段椎体结核具有脊柱后凸侧弯畸形易于矫正、前路结核病灶减压彻底、内固定远离病灶等优点,是治疗脊柱胸腰段结核的一种有效手术方法。其缺点是手术创伤较大、时间较长、操作相对繁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胸腰椎结核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及内固定术后复发的原因及再手术治疗的策略。方法对136例胸腰椎结核患者行一期经前路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及内固定,对其中15例术后复发合并窦道形成并经过保守治疗无效患者的复发原因进行分析,并均采取一期前路病灶清除、内固定取出、植骨融合、后路植骨融合内固定的翻修术治疗。结果 15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2~48个月。14例治愈,影像学检查显示植骨融合;1例再次复发,再次复发率为6.67%(1/15),经抗结核及换药4个月治愈。结论胸腰椎结核一期前路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与病灶清除不彻底、耐药性结核菌株出现、非活性异物过多放置、内固定松动失效、长期营养不良及不正规化疗有关;前路病灶的彻底清除及良好的植骨支撑、后路坚强的内固定结合有效的化疗可明显减少翻修术后结核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颈椎布鲁杆菌病的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手术治疗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2年6月本院收治的15例颈椎布鲁杆菌病性脊椎炎患者,男11例,女4例;年龄48~78岁,平均54岁。病程6~21个月,平均10个月。其中3例合并腰椎病变;6例合并不同程度神经功能损伤,采用一期颈前路病灶清除及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比较手术前后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JOA) 评分,评价预后及植骨融合情况。 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患者术后JOA评分较术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无复发及严重并发症发生,内固定可靠,植骨融合良好。 结论 颈椎布鲁杆菌病需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如有骨质破坏、神经功能损害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内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理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的临床处理方法和疗效。方法2003年1月至2010年6月一期手术治疗多节段胸腰椎结核患者28例,均有脊柱后凸畸形,Cobb角16.2°~52.6°,平均32.1°,伴有神经功能损害症状20例。术前应用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四联药物抗结核并全身支持治疗2~3周,平均15d。手术采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前路病灶清理植骨融合。结果住院时间平均11d,切口均I期愈合,2例术后半年结核复发。脊柱后凸Cobb角恢复至9°~16°,平均12.2°。结论一期后路内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理植骨治疗胸腰椎结核,安全有效,可以缩短病程,提高疗效,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后路Ⅰ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椎、胸腰段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6年1月~2009年1月共治疗胸椎及胸腰段脊柱结核37例,对其中椎体破坏较严重、有明显后凸及侧弯畸形的17例患者采用后路Ⅰ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矫正畸形。术前神经功能评价按Frankel分级标准:B级1例,C级8例,D级7例,E级1例。结果随访12~36个月,平均18个月。局部疼痛和下肢放射性麻痛症状均缓解,术后Frankel分级明显改善(C级1例,D级5例,E级11例),植骨均达骨性融合标准。脊柱后凸Cobb角从术前的(36.8±9.0)°降至术后的(17.5±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未见明显矫正丢失(与术后比较,P0.05)。结论后路Ⅰ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能够彻底清除病灶,矫正后凸畸形,可用于治疗部分重度胸椎、胸腰段脊柱结核。  相似文献   

15.
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后路短钉固定治疗腰椎间隙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后路短钉固定治疗腰椎间隙的手术疗效.方法 2008年6月-2013年6月对19例单个腰椎间隙感染的患者采取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后路感染间隙相邻椎体短钉固定术.所有患者均有椎间盘穿刺史.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患者术前、术后腰痛情况,记录术前、术后红细胞沉降率及C-反应蛋白变化情况.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比较使用配对t检验.末次随访时评估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24个月,所有患者腰痛症状消失,术前腰痛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8.42±0.40)分,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2.27±1.60)分,术前、术后腰痛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红细胞沉降率及C-反应蛋白均降至正常范围.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植骨已融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且无感染复发.结论 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的同时行后路感染间隙相邻椎体短钉固定,不仅能有效的重建脊柱的稳定性,还能最大范围的保留脊柱的运动节段,该方法是治疗腰椎间隙感染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不同入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92例胸腰锥爆裂性骨折患者根据病情和患者知情同意分为两组: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融合术47例,前路减压钛网植骨内固定术45例.对两种治疗方式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均获满1年随访.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均好转;两组患者治疗1年后较治疗前的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两组间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顽固性腰痛及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融合术和前路减压钛网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均可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前后路联合内固定治疗复发性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09—2014-09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前后路联合内固定术治疗的46例复发性胸腰椎结核。比较术前、术后2周、末次随访时VAS评分、ODI指数、Cobb角、C7矢状位铅垂线(SVA值)。按Brantigan标准评价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46例均获得(29.7±5.1)个月随访。术后抗结核药物治疗(21.8±3.4)个月。按Brantigan标准,46例植骨融合时间(8.5±2.4)个月,其中D级21例,E级25例。术后2周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与术后2周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ODI指数明显低于术前,且末次随访ODI指数明显低于术后2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SVA值、Cobb角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末次随访时均未丢失。结论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前后路联合内固定治疗复发性胸腰椎结核不但可以有效缓解胸腰背部疼痛、恢复患者自主生活能力并使脊柱结核达到临床治愈标准,还可以矫正后凸畸形、恢复脊柱矢状面平衡并重建脊柱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前后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腰骶脊柱结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采用前后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腰骶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加前路病灶清除植骨治疗腰骶椎结核10例,术后抗痨治疗。结果切口均一期愈合,无窦道形成。随访1-4年,植骨块均在4—6个月融合,无植骨块松动移位发生,所有患者腰痛、下肢麻痛症状消失。结论采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加前路病灶清除植骨是治疗腰骶椎结核的一种稳定可靠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路椎间打压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后路椎体间打压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1年1月-2008年7月,采用后路椎体间打压植骨融合术治疗36例腰椎滑脱患者,观察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滑脱角、滑脱率、椎间盘高度指数,计算术后滑脱复位率和融合率;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进行临床疗效评估。结果所有患者获得13~25个月随访,平均随访16.8个月。术后JOA评分和ODI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与术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的滑脱角、滑脱率和椎间隙高度指数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末次随访与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术后与末次随访的JOA好转率和滑脱复位率分别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滑脱节段全部融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及神经并发症。结论后路椎体间打压植骨融合术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