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36例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患儿,进行肾活检分析。病理检查结果除1例急性肾小管坏死外,其余均为肾小球疾病,其中以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为主,表明引起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常见病因是肾病与急性肾炎。同时,肾活检有助于对原因不明的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明确诊断,纠正临床诊断,调整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36例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肾活检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6例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患儿,进行肾活检分析。病理检查结果除1例急性肾小管坏死外,其余均为肾小球疾病,其中以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为主,表明引起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常见病因是肾病与急性肾炎。同时,肾活检有助于对原因不明的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明确诊断、纠正临床诊断(纠正率为22.2%)、调整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激素治疗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致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淑霞 《海南医学》2001,12(10):20-21
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 (EPGN)通常为急性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炎 )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成人患者中约 2 0 %的病人尿蛋白在3 .5g d以上 ,导致肾病综合征 (NS) [1 ] 。对于急性肾炎 ,一般不主张用糖皮质激素 (GC)。EPGN表现为NS者是否需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目前意见不一 ,我们对10例成人NS病理改变为EPGN的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NS ,并排除了所有可引起NS的继发病因。肾活检经光镜和免疫荧光检查 ,病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研讨CD10和CD34免疫组化双染色在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病理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随机从该院2016年4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肾疾病患者116例进行讨论,根据患者疾病分组,对照组中共35例肾小球微小病变,研究组(81例)中包含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21例、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5例、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2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免疫组化双染色法肾活检,标记CD10和CD34,并分析检测结果。结果肾小球系膜基质和细胞CD10、CD34表现为(-),颜色为无色;肾小囊上皮细胞,壁层CD10表现为(+++),颜色为红色,脏层CD10(+++),颜色为红色;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CD34(+++),颜色为棕色。肾小球系膜基质和细胞呈显著增生状,毛细血管基膜中存在系膜基质,肾小囊脏层上皮细胞增生突出,挤压血管管腔。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CD10、CD34检测结果均与病理结果相符。结论肾活检病理光镜检查包含马松染色、六胺银染色、过碘酸雪夫反应染色、苏木精-伊红等染色,联合CD10、CD34免疫组化双染色,有利于提升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病理类型和病理变化的诊断准确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符合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诊断标准的患者 6 0例 ,其中 40例经肾活检确诊。男 3 0例 ,女 3 0例 ,年龄 2 0~ 6 4岁 ,平均 47岁 ;符合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的患者 40例 ,其中 2 4例行肾活检确诊。男 2 0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隐源性急性肾衰竭的临床表现和肾活检病理改变,揭示其病因、影响因素及转归预后,提高急性肾衰竭诊治水平。方法对80例急性肾实质性疾病所致的急性肾衰竭进行临床分析,并作肾活检进行病理研究,同时给予治疗。结果临床诊断原发性肾病综合征28例,狼疮性肾炎12例,急性肾炎综合征15例,慢性肾炎12例,紫癜性肾炎5例,药物性肾病4例,妊娠期肾病2例,血管炎2例。系膜增殖性肾炎19例,狼疮性肾炎16例,新月体肾炎10例,急性间质一小管病变7例,膜、增生性肾炎5例,膜性肾病2例,IgA肾炎6例,紫癜性肾炎7例,硬化性或增生硬化性肾炎7例,微小病变性肾病1例。治愈21例,缓解或部分缓解49例,无效5例,死亡5例。结论隐源性急性肾衰竭以肾小球病变占绝大多数,病理表现为肾小球损害且多合并肾间质一小管损害,激素疗法与透析联合治疗可使多数肾功能衰竭得到恢复,尽早肾活检明确病理诊断可显著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7.
儿童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30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佳  李秋 《重庆医学》2005,34(10):1453-1454,1458
目的探讨儿童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相关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我院2000年3月~2005年3月经肾活检诊断为HBV-GN 30例的临床表现及肾活检组织光镜和免疫组化特点.结果HBV-GN发病年龄(8.4±2.9)岁,男:女比为9:1.30例患儿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NS)25例(83.3%),孤立性血尿2例(6.7%),孤立性蛋白尿2例(6.7%),急性肾小球肾炎1例(3.3%);病理表现膜性肾病(MN)18例(60%),系膜增生性肾炎(MsPGN)8例(26.7%),膜增生性肾炎(MPGN)3例(26.7%),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EnPGN)1例(3.3%).免疫组化检查可见多种免疫复合物的沉积,73.3%(22/30)患儿在肾组织中检测出乙肝病毒标志物,乙肝病毒标志物与免疫复合物沉积部位一致.结论儿童HBV-GN以学龄期儿童多见,男性明显多于女性.临床表现多为NS,病理类型多样,以MN为主.临床表现及肾组织的病理特点及提示HBV-GN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8.
报告了经光镜及免疫荧光检查的51例儿童肾活检病例。原发性肾小球肾炎37例(72.6%),继发性肾炎9例均为过敏性紫癜肾炎(17.6%),急性肾小管坏死5例(9.8%)。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占原发性肾炎的86.5%,其中IgA肾病(IgAN)21例占65.6%(/32)。IgAN12例临床表现为肉眼血尿,7例表现为肾病综合征。5例急性肾小管坏死,3例临床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对检查结果及小儿肾活检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刘琼  冯学亮 《陕西医学杂志》1998,27(10):620-621
<正>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Rapidly progresslveglomerulonephritis,RPGN)是指一组以急性肾炎综合征为临床表现但呈进行性少尿性肾功能衰竭,以肾小球囊内大量新月体形成为病理学特征的肾小球疾病。现对我院1987年1月至1996年12月收治的25例RPGN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作一简要分析。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本组25例中男16例,女9例,年龄5~52岁,其中5~15岁5例,16~40岁18例,41~52岁2例;从发病开始到就诊时间为12d至6月,病程2~7月。 2 临床表现 本组病例发病前有上感史10  相似文献   

10.
我科自1987年1月至1990年4月共收治了非少尿性急性肾功能衰竭患儿10例,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男5例,女5例。发病年龄1~15岁,平均9.4±5.3岁。原发病急性肾炎4例,肾炎性肾病1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3例(2例为急进性肾炎伴肾小管—间质疾病,其中1例肾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病理类型及病因分布,进一步评价肾活检在肾脏病诊治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3例血肌酐>178μm o l/L且具有肾穿刺适应证的患者行B超引导下经皮肾活检,并作光镜、免疫病理检查及结合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23例肾功能衰竭患者肾穿刺均能成功取得肾小球,标本合格率为95.7%。经病理分析,硬化性肾炎仅3例(13.0%);原发性肾小球肾炎12例(52.2%),其中IgA肾病6例、轻微病变性肾炎1例、膜性肾病1例、增生硬化性肾炎2例、新月体肾炎2例;继发性肾小球肾炎6例(26.1%),其中狼疮性肾炎5例、高血压性肾损害1例;另外急性间质性肾炎及急性排斥反应各1例(各4.35%)。并发症为肉眼血尿2例,肾周血肿1例。未发生误穿其他脏器、感染及严重大出血等并发症。结论:对肾功能衰竭患者行肾活检是可行的,它有助于明确病因及病理类型,对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谭焕源 《医学文选》2000,19(5):699-699
我院自 1988年至 1998年应用血液透析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 34例 ,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4例中 ,男 2 4例 (占 70 .6 % ) ,女 10例(占 2 9.4% )。年龄 16~ 6 9岁 ,平均 38岁。原发疾病 :鱼胆中毒 13例 ,药物中毒 6例 ,急性胃肠炎 ,急性肾炎、红斑狼疮、挤压综合征、双肾梗阻、产后大出血各 2例 ,溶血性尿毒症、过敏性紫癜肾炎、颅脑外伤各 1例。1.2 临床表现  34例均为少尿或无尿型 ,少尿无尿期为 3~ 15天 ,平均 6 .8天 ,伴不同程度浮肿、纳呆、恶心呕吐及原发病表现。1.3 实验室检查 尿蛋白 ~ ,尿红血球 0…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尿单核细胞计数作为一种非创伤性检查手段判断肾炎细胞增生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27例肾性血尿患者巨噬细胞计主尿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幽会并与肾活检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27例肾性血尿患者经肾活检分为不同的增生性肾炎组(19例)和非增生性肾炎组(8例),发现尿巨噬细胞计 增生性肾炎组明显高于非增生性肾炎组,并且尿巨噬细胞计数随着肾炎增生程度的加重而明显升高;同时观察到增生明显的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孤立性蛋白尿(IP)患儿的病理组织学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1例IP患儿进行肾组织病理活检,根据其病理类型分别给予相应治疗,并进行0.5~10年的随访。结果:21例患儿肾活检结果示,系膜增生性肾炎(MsPGN)13例(轻度系膜增生3例,中度系膜增生6例,重度系膜增生4例),轻微病变型(MCN)2例,IgA肾病(IgAN)3例(病理分级Ⅰ级1例,Ⅱ级2例),局灶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FSGS)2例,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炎(EnPGN)1例。间质-小管病变主要见于MsPGN和FSGS两种病理类型,主要表现为间质纤维化及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管萎缩、上皮细胞空泡变性。21例中除1例EnPGN外,余20例均给予了药物治疗。21例中症状消失无复发15例,蛋白尿持续存在者3例(病理表现为MsPGN和FSGS),蛋白尿持续不消并伴肾功能损害(病理表现为重度MsPGN)者2例,血压增高者(病理表现为FSGS)1例。结论:本病表现为持续性蛋白尿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肾脏病理损害,大多数经治疗可有良好预后,严重的MsPGN和FSGS患儿预后较差,对此应以护肾为主,适当应用延缓肾功能损伤的药物。  相似文献   

15.
对11例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合并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临床资料及病理类型进行了分析。结果提示:小儿紫癜肾炎起病年龄较大,从起病到发生CRF平均为4.2年,临床表现多有水肿、高血压、呕吐、蛋白尿及尿改变。11例CRF的肾活检有3种病理改变:5例系膜增殖型;3例肾小球增生伴毛细血管袢纤维素样坏死;3例弥漫增殖病变伴新月体形成(CCT)。第一种类型痊愈1例,好转4例,第二、三种类型均死亡。提示:小儿紫癜肾炎合并CRF的顶后同病理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16.
肾外症状性肾炎(非典型急性肾炎)系指无血尿、蛋白尿的急性肾炎,主要表现为水肿、高血压,可伴有心力衰竭及高压脑病等肾外症状,临床诊断困难,我院自1992-2008年共收治急性肾炎389例,其中肾外症状性肾炎11例,占同期住院急性肾炎患儿2.82%,大多以抽搐、昏迷、头痛、呕吐、视力障碍与首发症状,容易误诊,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儿童肾活检患儿疾病转归情况.方法 对我科1993年1月至2008年1月218例经皮肾活检儿童的随访资料进行整理.结果 218例儿童肾活检病例随访3~17年,其中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2例均临床痊愈.微小病变肾小球病26例均临床痊愈.肾小球轻微病变16例中15例临床痊愈,1例并发水痘死亡.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76例中66例临床痊愈,8例尿常规异常,2例死亡(1例并发淋巴瘤死亡,1例并发脂膜炎合并肺部感染死亡).IgA肾病23例中18例临床痊愈,尿常规异常5例.IgM肾病3例均有尿常规异常.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10例中7例尿常规异常,3例出现氮质血症.膜性肾病36例中29例临床痊愈,尿常规异常7例.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2例均于两年内死亡.薄基底膜病4例,均有镜下血尿.Alport综合征2例均于两年内死亡.结论 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微小病变肾小球病、肾小球轻微病变和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预后较好,膜性肾病、IgA肾病、IgM肾病预后次之,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膜增生性肾炎和Alport综合征预后最差.严重并发症或合并症是肾小球疾病重要的死亡原因.病理类型对评估临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贺西南  向少伟 《广西医学》2004,26(7):963-965
目的 探讨狼疮性肾炎 (LN)肾功能衰竭期的临床、实验室特点、治疗措施 ,提高其肾存活率。方法 收集 1990年~ 2 0 0 2年符合狼疮性肾炎肾功能衰竭期者 4 2例 ,与其条件相当的狼疮性肾炎肾功能正常者 4 2例对比分析。结果  (1)LN肾功能衰竭者肾外表现如发热、皮疹、关节痛、光敏感发病率低于肾功能正常组 ,尤以皮疹、光敏感明显 (P <0 0 5 ) ;(2 )肾功能衰竭组贫血、血尿、管型尿的发病明显高于肾功能正常组 (P <0 0 1) ,免疫学检查ANA、抗ds DNA、狼疮细胞检出率明显低于肾功能正常组 (P <0 0 5 ) ,补体C3、C4 下降亦更显著 (P <0 0 5 ) ;(3)使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治疗 ,总有效率达 73 81% ,而用甲基强的松龙、环磷酰胺冲击治疗达 80 %以上。结论 狼疮性肾炎肾功能衰竭期其肾外表现减轻 ,与尿毒症相关的其他脏器受损症状表现明显 ,免疫学检查ANA、抗ds DNA、狼疮细胞检出率降低 ,但补体C3、C4 明显下降。使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治疗 ,可改善预后 ,提高病人肾存活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101例IgA肾病的临床与病理的分析来观察IgA肾病的临床病理特点与其内在联系。方法经皮肾穿刺活检获取IgA肾病患者的病理结果,并将临床表现及病理结果进行分类分型,同时获取IgA肾病的病理资料,并进行分组讨论。结果IgA肾病的临床表现以无症状性血尿/尿检异常及慢性肾小球肾炎为常见分别占35例(34.7%)和32例(31.7%),其次为肾病综合症26例(25.7%),其中成人IgA肾病临床表现以慢性肾炎为主伴有肾功能不全,有急进性肾炎的表现,而青少年IgA肾病以无症状性血尿/尿检异常为主不伴有肾功能不全且无急进性肾炎的表现。病理类型以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最常见,成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青少年,而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局灶节段硬化性肾小球肾炎、新月体肾炎及硬化性肾炎较青少年多见。慢性肾小球肾炎、无病状血尿/尿检异常和肾病综合症主要表现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其次为局灶节段性硬化。IgA肾病以轻系膜增生为主,成人的重度系膜增生、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肾小球硬化大于20%、球囊粘连、新月体形成、肾缺血改变、血管葱皮样改变、肾间质小管慢性化的比率均高于青少年。结论成人IgA肾病临床表现较青少年严重,病理类型比青少年差,病理特点显示预后较青少年差,但仍有少部分的青少年IgA肾病存在慢性化表现,提示预后较差,建议早期行肾活检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20.
我院 1997— 2 0 0 2年共收治右旋糖酐 4 0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9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共 9例 ,男 7例 ,女 2例 ,年龄 30~ 6 9岁 ,平均 5 0 .7岁。原发病为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2例 (肾活检病理均为系膜增生性肾炎 ) ,2型糖尿病并糖尿病性肾病Ⅳ~Ⅴ期1例 ,慢性肾炎并发慢性肾功能衰竭氮质血症期 1例 ,风湿性心脏病并发心力衰竭 2例 ,高血压并发脑动脉硬化症 2例 ,截瘫并发梗阻性肾病慢性衰竭肾功能代偿期 1例。9例患者均使用 2 5 0~ 5 0 0ml右旋糖酐 4 0静滴 ,1/d ,其中 4例在右旋糖酐 4 0中加复方丹参 ,2例加脉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