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五种不同配方试剂检测妊娠妇女和糖尿病人空腹餐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差异.方法 2012年12月募集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四组研究对象:健康志愿者用餐组20例、妊娠妇女用餐组22例、妊娠妇女喝糖组46例、糖尿病用餐组42例.所有研究对象空腹、餐后2h各抽血一次.用5种不同配方的ALT试剂(罗氏进口试剂A和B、进口分装试剂C、国产单试剂D、国产双试剂E)检测所有标本ALT值.结果 用国产单试剂D检测四组人群ALT值分别为健康志愿者用餐组:空腹14.25±9.88U/L,餐后15.99±10.92 U/L;妊娠妇女喝糖组:空腹14.55±11.31 U/L,餐后15.06±11.08 U/L;妊娠妇女用餐组:空腹16.05±14.22 U/L,餐后17.88±15.01 U/L;糖尿病用餐组:空腹16.45±7.99U/L,餐后17.29±7.38U/L.用国产单试剂D检测四组人群餐前餐后ALT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60,2.309,2.841,2.754,P均<0.05).用进口试剂B、进口分装试剂C、国产单试剂D三种试剂检测糖尿病组餐前餐后A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53,3.112.2.754,P均<0.05).结论 用双试剂检测一般正常人群、妊娠妇女空腹和餐后2 h ALT无差异,而糖尿病患者餐前餐后2hALT有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非空腹抽血检验对人体常见生化指标的影响及可行性。方法取195例志愿者,严格按照空腹、餐后2h、餐后4h抽血检测,分别检测肾功、肝功、血脂、电解质等16项常见生化指标,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空腹与餐后2h结果比较,Glu、TG、K、Na、Cl、Ca、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ea、UA、Urea、TC、HDLC、LDL-C、ALT、AST、M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与餐后4h结果比较,K、Na、Cl、Ca、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lu、Crea、UA、Urea、TC、TG、HDL-C、LDL-C、ALT、AST、M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餐后2h与餐后4h结果比较,仅有Gl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ea、UA、Urea、TC、TG、HDL-C、LDL-C、ALT、AST、K、Na、Cl、Ca、P、M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晨非空腹血检测结果对Crea、UA、Urea、TC、HDL-C、LDL-C、ALT、AST、Mg无影响,可作为临床诊疗的重要依据;Glu、TG、K、Na、Cl、Ca、P仍需进行空腹检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HCV感染患者血清HCV-RN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与发生肝癌、肝硬化的相关性。方法将感染HCV的患者(HCV-RNA>1 000copies/mL)分为实验组(肝癌、肝硬化组)和对照组(丙型肝炎组)。采用荧光定量PCR探针法测定HCV-RNA载量,速率法检测血清ALT、AST水平。结果实验组HCV-RNA载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ALT、AS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实验组ALT、AST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ALT、AST升高是HCV感染患者患肝癌、肝硬化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脂肪负荷餐对血生化肝功能指标的影响,探索临床以非清晨空腹血进行肝功能检测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试验设计,603例受试者于空腹及进食脂肪负荷餐后2、4、6、8h采集血样,分别检测血生化肝功能指标,分析进餐前后肝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进餐前、后不同时点肝功能指标的变化幅度非常小,且以餐后轻微降低多见。脂肪负荷餐对青年组与中年组、男性组与女性组、空腹血脂正常组与异常组餐后肝功能指标变化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肝功能正常组和异常组餐后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基转移酶(γ-GT)的检测值变化过程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肝功能正常组和异常组餐后2、4、6h的检测值与空腹检测值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认为此差异无临床意义,不影响餐后肝功能指标的检测结果。结论脂肪负荷餐对肝功能指标检测无影响,肝功能检查可以随时抽血进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HBV-DNA)、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肝功能的相关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401例患者的HBV-DNA、HBeA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对HBVDNA与HBeAg进行相关性分析。根据患者的HBV-DNA、HBeAg水平进行分组,比较各组的ALT、AST水平差异。结果 (1)HBV-DNA与HBeAg的阳性率存在相关性,相关系数r=0.671(P0.01);(2)HBV-DNA载量达105 copies/mL时,血清ALT、AST较HBV-DNA阴性组及低载量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HBV-DNA载量相当时,HBeAg阳性组与阴性组ALT、AST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HBeAg与HBV-DNA具有相关性;(2)HBV-DNA载量较高的患者容易出现肝功能异常;(3)HBeAg的存在情况与肝功能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析氯氮平及利培酮等抗精神病药物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确诊为Ⅰ型精神分裂症的9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药物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甲、乙、丙3组,每组31例,分别予以氯氮平、利培酮、氯丙嗪进行治疗,比较3组患者经过药物治疗后肝脏转氨酶的变化情况。结果 3组患者治疗前ALT、AS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治疗后,甲、乙2组ALT、AST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组治疗后ALT、AST值均有明显升高(t=6.90,P0.05;t=6.00,P0.05)。1个疗程治疗后,3组患者《精神阳性症状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一般精神病理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氮平、利培酮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患者肝脏功能影响较小,长期药物治疗安全性相对较高,有效提高了患者治疗依从性,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湛江师范学院2010级新生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AST/ALT进行检测,在健康新生中筛查肝功能异常及无症状慢性乙型肝炎.方法 采用日立7020全自动生化仪测定2010级新生血清中AST、ALT及AST/ALT的变化,并对AST、ALT异常的新生进行乙型肝炎两对半的检测.结果 检测出血清ALT和AST异常者42例,占0.80%.无症状慢性乙型肝炎56例,占1.06%.血清ALT和AST升高者,男生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0,P<0.01);AST/ALT升高者,男生高于女生,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6.63,P<0.01);慢性乙型肝炎男生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7,P<0.01),3项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新生体检中进行血清AST、ALT及AST/ALT检测,并对肝功能异常者进行乙型肝炎两对半检测,有利于肝功能异常及无症状慢性乙型肝炎的早期发现和诊治.男生血清AST和ALT、AST/ALT、慢性乙型肝炎异常者高于女生,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8.
空腹静脉血标本放置时间对常规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空腹静脉血标本放置时间对常规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对72例住院患者采其空腹静脉血,对同一标本分别在3个时间段测定生化指标.结果 采血后标本放置2 h和3 h血糖检测结果比采血后1 h结果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血后标本放置3 h,氯检测结果与采血后1 h结果比较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采血后标本放置2 h和3 h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钾、钠检测结果与1 h采血后检测结果相比略有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尿素氮、肌酐、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采血后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一患者血液标本在不同时间测定,其结果有差异,因此,血液标本采集后应及时送检,实验室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及时对标本进行处理,以保证结果的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0):3632-3633
目的探讨血液标本存放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生化检验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集空腹静脉血,于采血后1、3、6及24h对15项生化项目[血尿酸(UA)、尿素氮(BUN)、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蛋白(TP)、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CHOL)、直接胆红素(DBIL)、血糖(GLU)、碱性磷酸酶(ALP)、白蛋白(ALB)]进行检测,以采血后1h检测结果作为基准,进一步分析检测结果。结果采血后1h,UA、BUN、AST、TP、TBiL、ALT、TG、CHOL、DBIL、GLU及ALB均低于采血后3、6、2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血后1h,GGT低于采血后2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血后1h,ALP低于采血后6、2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标本存放时间可对生化检验结果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临床应尽可能在采血后短时间内给予检测,以进一步控制误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患者血清中乙肝病毒(HBV)载量与肝功能主要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变化的关系.方法 对56例乙肝患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血清中HBV载量(以HBV DNA拷贝数的对数表示),并同时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ALT和AST活性.结果 HBV载量和ALT活性的相关系数(r)值为0.134,HBV载量和AST活性的r=-0.045,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V载量的高低与ALT、AST活性强弱不相关,HBV DNA阳性只说明HBV在复制,其值高低主要与机体免疫状态有关,与肝功能损伤程度不成正比,肝功能损伤情况应检测肝功能,并结合肝脏B超和临床症状、体征作出准确判断,以免延误病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线粒体同工酶(m-AST)在酒精性肝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该院在2015年1~12月期间收治的61例酒精性肝病患者(A组)和50例非酒精性肝病患者(B组)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6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采集所有受检者的血清样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受检者血清中m-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γ-谷氨酰转移酶(GGT)水平,并比较2组间的差异。结果 A组患者血清m-AST、AST、ALT和GGT水平明显高于B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中脂肪肝患者、肝炎患者及肝硬化患者血清m-AST、AST、ALT和GG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和B组患者m-AST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AST、ALT和GGT(P0.05)。结论临床上检测酒精性肝病患者血清中m-AST在内的血清标志物水平对疾病的治疗和监测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 研究磷酸吡哆醛(PLP)对测量表观健康人群(未排除脂肪肝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催化活性浓度的影响,初步建立血清ALT和AST的参考值。 方法:以问卷调查方式收集研究对象基本资料,并分为脂肪肝组和非脂肪肝组;将ALT、AST参考测量程序转移至生化分析仪;检测试剂含和不含PLP 时的ALT、AST:ALT1(PLP)、ALT2(PLP-)、AST1(PLP)、AST2(PLP-);分析PLP对研究对象血清ALT和AST活性测定的影响,并建立参考值。 结果: 总人群、非脂肪肝组男、女间ALT1、ALT2、AST1、AST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总人群男、女间ALT、AST激活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分别为17 985.5、19 111.0,P<0.05);非脂肪肝组男、女间ALT激活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9 616.0,P>0.05),AST激活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8 947.0,P<0.05);脂肪肝和非脂肪肝人群的ALT激活程度和AST激活程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分别为8 552.0、16 502.5,P<0.01)。若排除脂肪肝人群,试剂中加入PLP,男性ALT参考值为9.6~43.6 U/L,女性为7.0~30.2 U/L;男性AST参考值为19.8~39.6 U/L,女性为17.9~34.3 U/L。 结论:若在纳入参考人群时严格排除脂肪肝患者,试剂中添加PLP后ALT及AST参考值与现行参考值较接近,可考虑推广加入含PLP的试剂。  相似文献   

13.
目的在"全时段采血"实施的背景下探讨餐后采血对临床化学检测项目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志愿者30名,分别于餐前和餐后2、4h采集静脉血检测肝脏功能、心肌功能、肾脏功能、血脂、电解质等相关的47个临床生化指标,分析其差异。结果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的餐后2h和4h结果显著低于餐前(P0.05),且餐后4h结果低于餐后2h(P0.05);餐后2h和4h的肌酸激酶(CK)和三酰甘油(TG)结果显著高于餐前(P0.05),且餐后4h结果高于餐后2h(P0.05);餐后2h的葡萄糖(GLU)结果显著高于餐前(P0.05),4h后降至餐前水平。其他大部分临床化学指标在餐前和餐后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餐后4h内采血检测临床生化指标,其大部分检测数据能满足临床诊治的需求,"全时段采血"值得在更多类型患者和更大范围时间内进行实践。  相似文献   

14.
精神分裂症患者相关酶联合测定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联合测定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肌酸激酶(CK)、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AST/ALT,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233例初诊入院的男性精神分裂患者于入院次日测定CK、AST、ALT等酶活力,比较患者在3组CK水平分布(<200、200~1 000、>1 000 U/L)的AST、ALT水平.在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中选择肝酶AST、ALT组合异常(二者任一或同时>40 U/L)者196例进行CK活力测定,比较患者在3组CK水平分布(<200、200~1 000、>1 000 U/L)的AST/ALT.结果 精神分裂患者CK活力升高者伴有AST、ALT不同程度的升高,3组CK水平的AST、AL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肝酶AST、ALT组合异常者在3组CK水平的AST/A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ST/ALT与CK活力呈正相关(r=0.621,P<0.001).结论 联合测定精神分裂症患者CK、AST、ALT、AST/ALT对于患者肝病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99例男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载量与肝功能指标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99例CHB患者空腹血清标本;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定各组HBV DNA载量;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进行临床相关性分析。结果男性CHB患者HBV DNA载量与ALT和AST水平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278、0.300;P0.05);男性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CHB患者HBV DNA载量与ALT水平呈正相关(r=0.286,P0.05);男性HBeAg阳性CHB患者HBV DNA载量与AST水平也呈正相关(r=0.341,P0.05);男性HBeAg阴性CHB患者HBV DNA载量与ALT和AST水平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HBeAg阳性男性CHB患者的HBV DNA载量与肝损伤程度密切相关,对于评估CHB病情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回顾分析234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甲胎蛋白(AF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检测结果及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比我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6月间收治的234例HIV检测阳性和217例HIV检测阴性患者AFP、ALT和AST检测结果;并采用Pearson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34例HIV阳性中AFP阳性37例,平均11.52±4.19(ng/mL);ALT和AST平均分别为79.45±14.12(U/L)和67.56±12.36(U/L)。而217例HIV阴性中AFP阳性12例,平均3.12±1.05(ng/mL);ALT和AST平均分别为35.92±9.46(U/L)和37.92±7.87(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显示HIV检测S/CO值与AFP、ALT和AST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1)。结论与HIV阴性者相比,HIV感染者AFP阳性率及转氨酶水平显著升高,HIV感染与AFP阳性和肝功能异常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肝素锂抗凝管制备的血浆和分离胶促凝管制备的血清对4种常见酶活性测定的影响。方法用肝素锂抗凝管制备的血浆和分离胶促凝管制备的血清在HITACHI 7080生化分析仪上进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胺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4种酶活性测定,以普通干燥管为对照。结果肝素锂抗凝管制备的血浆和分离胶促凝管制备的血清对ALT、AST、GGT、ALP 4种酶活性检测时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述2种真空采血管在ALT、AST、GGT、ALP 4种酶活性检测上均可使用,检测结果无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及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清蛋白(ALB)水平与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细胞炎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该院治疗的CHB患者100例为CHB组,按照病理分级(炎症程度)将患者分为G0级8例,G1级45例,G2级20例,G3级16例,G4级11例,同期选取健康志愿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CHB患者RDW、ALT、AST、ALB水平,分析RDW、ALT、AST、ALB水平与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 CHB组RDW、ALT、AS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CHB组AL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DW、ALT、AST水平:G0级G1级G2级G3级G4级。ALB水平:G0级G1级G2级G3级G4级。CHB患者不同病理分级RDW、ALT、AST、ALB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0级RDW、ALT水平明显低于G1级,G0级、G1级RDW、ALT、AST水平明显低于G2级、G3级、G4级,G0级、G1级ALB水平明显高于G2级、G3级、G4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2级RDW、ALT、AST水平明显低于G3级、G4级,G2级ALB水平明显高于G3级、G4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3级RDW、ALT、AST水平明显低于G4级,G3级ALB水平明显高于G4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分析,CHB患者的RDW水平与AST水平呈正相关(r=0.693,P0.001),CHB患者的RDW水平与ALB水平呈负相关(r=-0.198,P=0.048)。结论 RDW、ALT、AST、ALB水平均能够反映CHB肝细胞炎症程度,但AST、ALB水平在G0级、G1级之间无显著差异,说明可为不同病理分级CHB的防治提供参考,但AST、ALB水平在G0级、G1级之间不能够区分炎症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和分析乙型肝炎(乙肝)患者血清中HBeAg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总胆红素(TBIL)间的关系,为临床乙肝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桂阳县中医院269例HBsAg阳性患者和40例健康体检者的HBeAg;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ALT、AST、γ-GGT、TBIL水平,并应用t检验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HBeAg阳性组患者ALT、AST、γ-GGT、TBIL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和HBeAg阴性组(P〈0.05);HBeAg阴性组患者ALT、γ-GGT、TBIL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AST水平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功能指标ALT、AST、γ-GGT、TBIL与HBeAg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乙肝的诊断及肝功能评估中应予以综合考虑,这样才能准确反映HBV感染及肝功能损伤程度,从而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本地区健康成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正常参考值。方法选择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成人3308例,在全自动生化仪Dimension测量ALT,AST。结果按年龄,性别分组经检验发现不论男女在20~29岁、60~69岁、≥70岁这3组的ALT、AST的酶活力水平低于30~39岁、40~49岁、50~59岁,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30~39岁、40~49岁、50~59岁组与年龄关系无统计学意义。且男女ALT、AST酶活力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建议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应使用不同的正常参考值。本院ALT、AST健康成人参考值分别为:男,ALT≤51U/L,女,ALT≤37U/i,。AST参考值的波动性,男≤41U/L,女≤33U/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