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藻酸双酯钠致过敏性休克32例文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藻酸双酯钠致过敏性休克的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藻酸双酯钠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检索<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1990年1月-2008年3月国内公开发表的医药学期刊中有关藻酸双酯钠致过敏性休克的病例报道26篇中32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2例中男性13例(40.62%),女性19例(59.38%);年龄40岁以上占90.62%;全部患者均为静脉滴注方式给药;65.62%的患者在用药中发生过敏性休克,并且在各时间段均有出现,34.38%的患者在用药后发生休克,并且主要在用药后30 min内;过敏性休克的发生与原患疾病和药物剂量无关.结论:掌握藻酸双酯钠所致过敏性休克的特点将有助于临床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藻酸双酯钠致过敏性休克的特点及相关因素,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依据。方法检索1989年9月至2007年9月的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的中国医院知识仓库(CHKD)中有关文献16篇,并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16篇文献共涉及21例患者,其中男10例,女11例,年龄24-72岁。超剂量使用者9例,占42.9%。发生过敏性休克时间最短者仅5min,最长者达7d。结论临床应高度重视藻酸双酯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剂量使用,全程监护,尽量采用日服给药,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3.
酚磺乙胺致过敏性休克13例文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酚磺乙胺引起过敏性休克的特点和转归,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医药信息镜像系统",对1994~2007年9月国内医药学期刊发表的文献进行全面检索,检索到酚磺乙胺致过敏性休克病案13例,对病例的资料进行整理、统计与归纳。结果男性8例(61.5%),女性5例(38.5%);均为常规剂量静脉滴注、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过敏反应多发生在用药后5min以内(58.3%);13例患者经抢救治疗后全部恢复。结论通过本文文献分析,为酚磺乙胺用药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奥美拉唑致过敏性休克的特征及规律,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以“奥美拉唑”和“休克”检索词进行组合,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按照设定的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提取病例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23篇,提取病例23例。主要累及心血管系统一般损害(21.65%)、皮肤及其附件损害(16.88%)、呼吸系统损害(11.69%)、心率及心律紊乱(11.69%)、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10.39%)。结论 奥美拉唑致过敏性休克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早期发现并给予对症治疗可将损害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临床某些药品诱发的不良反应(ADRs)一过敏性休克进行监察分析。方法 搜集中国临床药理学、中国医院药学杂志文摘1999—2002年共4年刊载有关药物致过敏性体克的药物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30例ADRs报表中由西药针剂、胶囊剂诱发的为21例,占总例数的70%;中药针剂、口服液诱发的为6例,占总例数的20%;其中穿琥宁针剂占4例,占总数的13%。结论 对临床常用的西药、中药针剂、血液及生物制品诱发和ADRs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探讨破伤风抗毒素致过敏性休克的特点和规律。方法:对1993~2012年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有关破伤风抗毒素致过敏休克的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结果:破伤风抗毒素致过敏性休克在用药的三个时间段均能出现,且多发生在30 min以内。结论:用药前应询问过敏史,密切观察用药后反应,做好急救准备,确保用药安全,药房应配备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减低过敏性休克风险。  相似文献   

7.
69例维生素类药物致过敏性休克文献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许静  李燕  徐进 《中国药房》2007,18(17):1343-1344
目的:探讨维生素类药物致过敏性休克的一般规律和特点。方法:利用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的中国医院知识仓库(CHKD),检索1994~2006年3月收载的中文医药卫生期刊,筛选维生素类药物致过敏性休克69例,并查找原文,建立相关数据库以统计、分析。结果:69例过敏性休克中,女性显著多于男性(P<0·05);致过敏性休克共涉及11种维生素类药物,以静脉注射方式给药的发生率最高(44·93%)。结论:维生素类药物可致过敏性休克,临床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丁利  许静 《中国药师》2009,12(6):810-811
随着临床左氧氟沙星应用范围的扩大,有关其不良反应的报道也逐渐增多。为了解左氧氟沙星致过敏性休克的特点,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查阅了1998~2008年国内相关文献,对左氧氟沙星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及死亡的报道进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9.
计建军  王长江 《中国药房》2015,(9):1192-1194
目的:探讨红花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为相关不良反应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收录的相关文献,对红花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统计的17例病例中,红花注射液所致过敏性休克在女性患者中的发生比例为70.59%;在40岁以上中老年患者中的发生比例为70.59%;用药30 min内发生的比例高达76.47%;58.82%的病例存在超说明书剂量用药;6例有联合用药情况;经抢救治疗后均恢复,无一例死亡。结论:红花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与诸多因素有关,临床医护人员应予以重视,在用药过程中应缓慢滴注、密切观察,如有异常应立即停药并采取积极措施救治。  相似文献   

10.
许静  丁利  王爱宇  徐康康 《中国药房》2009,(26):2063-2065
目的:探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致过敏性休克的一般规律和特点。方法:利用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检索1985~2009年收载的中文医药卫生科技期刊,筛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致过敏性休克78例,并查找原文,建立相关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致过敏性休克涉及7种药品,阿奇霉素、红霉素、吉他霉素分列前3位;以静脉滴注方式给药的发生率最高(88.46%);致死病例4例。结论:临床应高度重视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以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1.
王珊珊  罗琳  许静 《中国药房》2012,(32):3032-3034
目的:探讨葡萄糖酸钙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以供临床用药参考。方法:检索1979年1月-2011年8月相关数据库收载的中文医药卫生期刊中涉及葡萄糖酸钙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的文献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索到葡萄糖酸钙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47例,男性22例,女性25例,其中死亡2例;43例发生在给药30 min以内;38例年龄在40岁以下,占全部病例的80.85%。结论:葡萄糖酸钙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的相关因素很多,包括给药途径、配伍等,且后果严重,临床应对其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2.
许静  罗琳  王珊珊  徐康康 《中国药房》2011,(32):3029-3031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的特点及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及维普资讯网,筛选1995-2010年收载的中文医药卫生期刊中黄芪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的报道21例,建立相关数据库以统计、分析。结果:21例过敏性休克中,有16例年龄在40岁以上,占调查病例的76.19%;男性11例(52.38%),女性10例(47.62%),均为静脉滴注给药;首次用药即出现过敏性休克症状的有14例(66.67%);过敏性休克发生的时间多在用药5min内,共8例(38.10%)。结论:临床应高度重视黄芪注射液引起的过敏性休克不良反应,以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3.
崔蔚 《首都医药》2006,13(20):45-47
目的了解中药注射剂所致过敏性休克情况。方法检索2000~2005年国内医药文献,获得相关资料进行分类统计。结果中药注射剂所致过敏性休克103例,其中死亡3例。结论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易引起过敏性休克,应引起临床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4.
清开灵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58例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叶圣春  陆彩虹 《中国药业》2008,17(11):50-51
目的探讨清开灵注射液引起过敏性休克的原因与规律。方法检索1994年1月至2007年6月国内医学期刊报道的清开灵注射液所致过敏性休克病例文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收集到58例清开灵注射液所致过敏性休克患者的资料,其中男26例(44.83%)。女32例(55.17%),18~44岁的患者数量最多(53.45%);原发疾病以上呼吸道感染比例最高(79.31%);用药剂量多在20~40mL范围内;有输入时间记载的过敏性休克均发生在给药后30min内,其中72.92%发生在10min以内;58例中有3例死亡,其余患者经积极抢救治疗均好转、痊愈。结论清开灵注射液可引起较严重甚至危及生命的过敏性休克反应,其发生机制可能与患者体质、药物本身成分和辨证不准等因素有关,临床应用中应遵循中医理论辨证施治,减少不必要的配伍联用,并加强用药监护,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中药注射剂致过敏性休克448例文献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中药注射剂所致过敏性休克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促进中药注射剂在临床的合理应用。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对中药注射剂所致的过敏性休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致过敏性休克448例,涉及的中药注射剂品种38个,死亡例数19例。结论: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给药后,易引起变态反应,因此应加强对中药注射剂安全用药知识的普及,规范临床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的因素、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1998年1月—2014年12月相关数据库中收载涉及参麦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的病例资料,对获得24例过敏性休克病例相关信息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参麦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以循环系统损害为主;静脉滴注为常见给药途径;5%葡萄糖注射液为主要稀释溶媒;24例病例经治疗后均恢复正常。结论:应当合理使用参麦注射液,以有效避免和减少过敏性休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熊运珍  雷招宝 《中国药房》2014,(32):3017-3019
目的:探讨利巴韦林致过敏性休克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相关数据库收载国内期刊中涉及利巴韦林致过敏性休克的病例资料,对获得的31例不良反应病例的相关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31例利巴韦林致过敏性休克均为静脉滴注和肌肉注射给药,未成年患者占比较高;以速发型过敏性休克为主;循环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损害较多见;存在较多的不合理联合用药情况;8例患者死亡,23例患者经治疗后恢复正常。结论:利巴韦林致过敏性休克可造成严重后果,临床应加强对此种严重不良反应的监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致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为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6年至2015年国内公开报道的64例左氧氟沙星致过敏性休克病例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4例休克患者年龄分布主要介于21~50岁(67.19%),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用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92.19%),给药剂量集中于200~400 mg (73.44%)。发生于30 min以内的速发型过敏性休克占76.56%。休克患者恢复时间与用药类型没有关系,但与血压的高低有关。舒张压越低,恢复时间越长(rs=-0.389,P=0.003)。不同舒张压患者恢复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1.151,P=0.004,0~20 mmHg组患者恢复时间明显长于21~40 mmHg组(Z=2.274,P=0.023)和41~60 mmHg组(Z=3.116,P=0.002)。结论:左氧氟沙星致过敏性休克日益多见,且速发型比例较高,应尽早发现及快速救治。  相似文献   

19.
喹诺酮类药物致过敏性休克165例文献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杨晓  杨烨 《中国药房》2006,17(5):372-374
目的探讨喹诺酮类药物致过敏性休克的一般规律及特点。方法对近10年国内文献报道的有关喹诺酮类药物致过敏性休克165例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致过敏性休克涉及10种药物,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和诺氟沙星分别位居前3位,占总例数的69.70%;以静脉方式给药的发生率最高,占总例数的64.85%;主要发生于用药30min内,其占总例数的70.30%;致死病例占总例数的2.42%。结论临床应重视喹诺酮类药物的严重不良反应,以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0.
李悦  魏晓晨 《海峡药学》2010,22(9):220-222
通过检索《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1979年1月~2010年2月国内公开发表的医药学期刊中有关荧光素钠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的病例报道27篇,共计31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1例中男性9例(29.03%)、女性22例(70.97%);年龄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上(80.65%);全部患者均为静脉注射方式给药;93.55%的患者在用药后30min内发生并且主要集中在5min(64.51%)以内;过敏性休克的发生与原患疾病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