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胰腺炎(AP)是一种起病急、进展快、病情重、可涉及全身各个脏器组织的急腹症。在AP发病机制中,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失衡理论逐渐被重视。干预AP时信号转导通路中关键细胞因子的调控,遏制触发炎症介质的"瀑布样级联反应",达到抑制AP进展的治疗新方法正被关注。目前针对  相似文献   

2.
夏菁  丁一民 《胰腺病学》2002,2(3):162-165
目的 分析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早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ystemic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发生时间、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探讨细胞因子在AP病程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86例确诊为AP的住院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组。以SIRS诊断标准比较其在AP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应用放免法检测AP患者血液中TNF-α、IL-1β、IL-6、IL-8。结果 重症胰腺炎的SIRS发生率高于轻型胰腺炎(P<0.05),且随SIRS程度的加重,AP患者死亡率升高(P<0.01)。AP患者血液中TNF-α、IL-6、IL-8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并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一致。结论AP患者SIRS的发生率、SIRS的严重程度与预后有密切关系;细胞因子参与了AP的病理发展过程,并且是组织损伤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核因子κB在急性胰腺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特别是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病情凶险,死亡率高. 在AP从胰腺局部病变至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 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再至MODS的发展过程中,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的过度活化可引起多种炎症反应相关基因的表达上调,导致炎症递质、细胞因子的大量产生,并在细胞因子网络调节中起重要作用,直接影响着AP的发生发展和预后.  相似文献   

4.
地塞米松抑制炎症递质改善鼠重症急性胰腺炎的预后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炎症递质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病情演进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消除炎症递质将可能成为治疗AP一个有效的新途径[1].我们试图应用非特异性炎症递质拮抗剂地塞米松抑制某些炎症递质的产生和(或)阻断炎症递质的作用,降低AP的炎症反应程度,改善AP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细胞因子与急性胰腺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细胞因于在急性胰腺炎(AP)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引人关注,本文就其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细胞因子产生后,即可激发自身及其他细胞因子入量分泌,产生扩增和级联效应。细胞因子均通过结合高度特异性细胞表面受体,致靶细胞合成新的mRNA和蛋白质,使分泌大量增加而发挥作用[1-3]无论AP的病因如何,最终将产生局部和全身性过皮炎症反应。细胞因子最终可导致血管渗出、低血容量、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和多脏器功能衰竭(MOF),产生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严。细胞团于具有多效性,即可作用于不同的靶细胞;外来刺激如应激…  相似文献   

6.
急性胰腺炎(AP)的特征是可能从局部炎症发展至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最后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尽管目前提出了多种AP病理生理机制,但未完全明确。对NF-κB、ROS及细胞信号途径等信号调节的分子机制的研究,将为AP的治疗提供新的靶向和策略。  相似文献   

7.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是一种复杂的炎症反应性疾病,可导致多器官损伤甚至衰竭,急性发作时死亡率高,炎症介质所致全身炎症反应是该病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对AP发病机制的研究取得了深入性进展,同时对AP的严重程度评估及临床诊治提供了新的策略。在本文中我们对AP发病机制的最新研究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8.
许春方  沈云志 《胰腺病学》2006,6(4):252-254
急性胰腺炎(AP)的病理生理机制极为复杂,发病早期及病程中涉及许多因素。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腺泡细胞内胰蛋白酶原的异常激活是AP发生的最早期事件,进而激活腺体中其他酶原形成瀑布式级联反应,最终导致胰腺自身消化。近年来的研究显示,许多炎症细胞参与AP的发生、发展,前炎症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chemokines)对局部组织和远处脏器的损伤起着重要的作用。前炎症因子(TNFa、IL-1β、IL-6等)与AP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多,本文就近几年来趋化因子在A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急性胰腺炎(AP)常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可发展为脓毒血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2003年5月~2004年2月,我们检测了54例AP患者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旨在探讨其水平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急性胰腺炎(AP) 的病理生理机制极为复杂,发病早期及病程中涉及许多因素[1-3].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腺泡细胞内胰蛋白酶原的异常激活是AP发生的最早期事件,进而激活腺体中其他酶原形成瀑布式级联反应,最终导致胰腺自身消化[4,5].近年来的研究显示,许多炎症细胞参与AP的发生、发展,前炎症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chemokines)对局部组织和远处脏器的损伤起着重要的作用[6-8].前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等)与AP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多,本文就近几年来趋化因子在A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史薇  朱人敏  张晓华 《胃肠病学》2007,12(6):369-371
急性胰腺炎(AP)是一种非感染性内源性胰腺损伤,表现为局部、胰周、全身性炎症反应和远处器官损伤,如肝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肝功能损害是判断AP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对预测AP的临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研究认为细胞因子在AP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异常激活并产生过量细胞因子是AP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SOCS3在急性胰腺炎(alute pancreatitis,AP)早期炎症反应过程中与NF-κB的关系,为AP早期炎症反应过程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48只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假手术组(8只)、AP造模组(40只)。假手术组开腹后翻动肠管;AP造模组以4%牛磺胆酸钠胰胆管逆行注射诱导模型。各组分别于术后3 h、6 h、12 h、18 h、24 h抽血检测血清淀粉酶(AMY),并测定腹水量;光镜下观察胰腺病理形态学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SOCS3和NF-κBp65在胰腺中定位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AP各组胰腺病理损伤程度随病情进展逐渐加重,淀粉酶(AMY)水平均明显升高,腹水量明显增多(P0.05);在AP病程进展的不同时段,SOCS3和NF-κBp65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且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OCS3和NF-κB均参与AP早期胰腺损伤及炎症反应过程,并与AP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密切相关,可能在胰腺局部及全身炎症反应的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胰腺细胞内胰蛋白酶原激活是引起急性胰腺炎(AP)的起始因素,然而决定病程转归及严重程度的机制并未明确。研究显示,胰酶激活后的炎症反应与AP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环氧合酶-2(COX-2)受各种炎症因子调节,在炎症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已有研究证实,AP时胰腺细胞中COX-2表达增加。我们在5%牛磺胆酸钠诱导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模型中,用特异性COX-2抑制剂(NS-398)干预,观察胰腺组织COX-2变化及这一变化与胰腺组织学之间的关系,探讨COX-2在AP中的可能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4.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作为临床上常见的急性病症之一,对人们健康的危害性极大.调查显示约1/5的病例会发展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障碍阶段,伴随高死亡率.早期学者们对该病发病机制的认识仅限于胰酶在胰腺内被异常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近年来,随着医学界对该病重视程度的增高,研究逐渐深入,方向集中于其发病过程中的免疫炎症反应,以下对其中研究比较热门的磷脂酰肌醇-3激酶信号通路与AP免疫炎症之间的关系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5.
急性胰腺炎(AP)发病机制极为复杂,已知胰酶自身消化、胰腺微循环障碍、细菌移位、炎症介质、细胞因子、氧化应激、一氧化氮、细胞凋亡等参与了作用.随着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概念的提出,进一步发现AP的发生与白细胞过度激活导致大量细胞因子级联反应引起的SIRS密切相关[1].  相似文献   

16.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近年来发病率有所上升[1].大部分患者是轻症胰腺炎,但约有25%的患者发展成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并伴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衰竭(MOF),死亡率达30% ~ 50%[2,3].AP的最早期病理变化为胰腺腺泡细胞损伤,随后炎症介质和炎性细胞浸润.AP病情的严重程度与腺泡细胞凋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激活蛋白与急性胰腺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念林  陈垦 《胰腺病学》2004,4(2):124-125
急性胰腺炎(AP)发病机制极为复杂,已知胰酶自身消化、胰腺微循环障碍、细菌移位、炎症介质、细胞因子、氧化应激、一氧化氮、细胞凋亡等参与了作用。随着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概念的提出,进一步发现AP的发生与白细胞过度激活导致大量细胞因子级联反应引起的SIRS密切相关。激活蛋白(AP-1)是近年来发现的重要转录因子,可以调控炎性蛋白的合成,在AP中有高表达并与其他因子如核因子-κB(NF-κB)共同对AP的发生及转归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洪亮 《山东医药》2008,48(7):20-20
血清降钙素原(PCT)是临床重症感染的监测指标,对全身炎症反应(SIRS)和全身性感染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本研究通过检测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PCT的变化,探讨其在AP发病过程中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近年大量的研究证实,AP局部、全身炎症反应与肿瘤坏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等多种细胞因子有关,而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在其基因表达上起着关键作用.NF-κB是一种具有基因转录调节作用的核蛋白,调控多种细胞因子的表达.因此,研究如何抑制NF-κB的活化,减少促炎基因的表达,从而减轻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在AP治疗上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急性胰腺炎(AP)是以胰腺局部炎症反应为主要病理特征,伴或不伴有其他器官功能改变的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尽管AP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但白细胞在胰腺的招募以及过度激活被认为是引起AP并使胰腺病情加重、多器官功能衰竭以致死亡的重要原因。趋化因子是一类能够调控细胞定向迁移的细胞因子,通过与相应的趋化因子受体结合从而介导对白细胞的趋化作用。近年来,许多研究显示,趋化因子在AP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因此,靶向阻断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信号通路可能为AP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