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薛峰  报道 《肝脏》2014,(2):107-107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药物性肝病(DILI)学组于2014年1月17日在上海召开工作会议。学组成员和致力于DILI研究的制药业同道共5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学组顾问曾民德、胡锡琪教授出席会议,贾继东教授请假。会议的主题是“组中国队,聚中国力,做好药物性肝病的研究”。 曾民德教授建议,今后DILI学组需要优先考虑完成以下四个方面工作:(1)开展中国DILI的流行病学研究;(2)建设好中国的DILI协作网络(HepaTox);(3)开展相应组学研究力求使成果能顺利转化;(4)制定出中国的DILI诊疗指南或共识。  相似文献   

2.
药物性肝病(DILI)、酒精性肝病(ALD)、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发病率不断增高,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在其综合治疗中,保肝抗炎一直具有重要的地位。聚焦药物性肝病和脂肪性肝病,  相似文献   

3.
孙双双  傅青春 《肝脏》2014,(6):464-466
药物性肝损伤(DILI)为最主要的药物不良反应之一,是指在治疗过程中,应用治疗剂量的药物,由药物本身及其代谢产物而引起不同程度的直接或间接的肝脏损伤、药物性脂肪肝是DILI的基本临床病理类型。近几年随着药物应用种类增加, DILI的发生率逐渐增高,药物性脂肪肝的发病率也明显上升。多种药物可导致脂肪肝,如胺碘酮、丙戊酸钠、四环素、阿司匹林、糖皮质激素、三苯氧胺和它莫昔芬等,临床上有时很难区分是药物导致的脂肪变或脂肪性肝炎还是药物使潜在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恶化[1]。药物与脂肪性肝病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广大临床医生的关注。本文就药物性脂肪肝的病理学类型、发病机制、诊断等方面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近10年来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的疾病特点及变化趋势。方法回顾分析解放军第302医院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明确诊断为 DILI 的3135例患者资料,观察患者的疾病特点及变化趋势。结果急性 DILI 2278例,占72.7%;慢性 DILI 473例,占15.1%;药物性肝硬化236例,占7.5%;药物性肝功能衰竭148例,占4.7%。住院 DILI 患者占总的住院肝病患者的比例,从2002年的1.39%上升至2006年的2.31%,2011年上升至3.17%,10年间上升约2.3倍。3135例 DILI 患者中,男女之比为1∶1.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药物性肝硬化患者平均年龄为55岁;药物性肝衰竭患者平均年龄为41.01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患者的分布以华北地区最多,占35.1%,其次为华中地区,占22.6%,北京和东北地区均为13.1%。急性和慢性 DILI 预后好,治愈好转率分别为91.3%及88.8%,药物性肝衰竭患者预后较差,治愈好转率为56.1%,病死率为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DILI 患者占总的住院肝病患者的比例不断上升,10年间上升2.3倍。临床 DILI 患者中急性 DILI 占多数,要重视 DILI 的早期诊断。药物性肝衰竭患者预后差,需重视 DILI 的规范治疗。  相似文献   

5.
<正>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disease,DILI)在全球的发病率日益攀升,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已成为药物不能获准上市或被撤市的主要原因。但目前DILI的发病机制远未阐明,诊断策略很不完善,诊断标准模糊不清,发生DILI后的处理方法也存在很大争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14中美DILI论坛暨中国HepaTox发布会在上海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药物性肝病学组主办,《肝脏》杂志  相似文献   

6.
药物性肝损伤(Drug induced liver injury, DILI)是目前国际肝病研究领域的新热点。美国定期举办的全球性DILI研讨会至今已经有15年的历史。由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药物评价与研究中心(CDER)、关键路径研究所(C-Path)以及医药研究与制造商协会(PhRMA)共同主办的第14届DILI研讨会于2014年3月19日~20日在美国华盛顿马里兰大学召开,会议同时得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药物肝损伤研究网络(DILIN)以及美国肝病研究学会(AASLD)专家的支持,专家们就DILI的学术问题展开了充分讨论,积极并深入地推动了该领域的学术发展。现将本次会议中的几个亮点和热点内容向大家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陈成伟 《肝脏》2011,16(1):1-1
本期“热点论坛”两篇文章介绍了药物性肝病研究方向取得的进展。目前,关于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研究在两个领域取得了长足进展:一是新技术的应用能较好识别基因风险因素,使得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成为可能;二是新DILI概念强调药物初始特异损伤肝细胞的“上游”事件和紧接着发生的线粒体中细胞损伤途径和细胞保护途径间的平衡破坏的非特异“下游”事件。此外,基因风险因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也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8.
2005年亚特兰大药物性肝病临床专题研讨会介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向晓星  于乐成  陈成伟 《肝脏》2006,11(2):123-127
2005年9月16~18日在美国亚特兰大市召开了药物性肝病临床专题研讨会,现将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药物性肝病(drug-induced liver disease,DILI)是临床医生和患者共同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药物性肝损伤(DILI)是重要的药物不良反应,严重者可导致急性肝衰竭甚至死亡。目前,DILI的诊断仍是排他性的策略,因此,详细的病史采集、全面仔细地排除肝损伤的其他潜在病因,是建立正确诊断的关键。本指南根据最新研究进展提供的循证医学证据制定,旨在为临床医师在实践中如何及时识别疑似DILI患者,规范诊断和管理提供专业的指导。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指南也专门重点阐述了慢性肝病基础上的DILI、药物导致的肝炎病毒再激活、DILI的常见病因(草药和膳食补充剂、抗结核药物、抗肿瘤药物),以及临床试验中DILI的信号和评估等内容。  相似文献   

10.
药物性肝损伤(DILI)是重要的药物不良反应,严重者可导致急性肝衰竭甚至死亡。目前,DILI的诊断仍是排他性的策略,因此,详细的病史采集、全面仔细地排除肝损伤的其他潜在病因,是建立正确诊断的关键。本指南根据最新研究进展提供的循证医学证据制定,旨在为临床医师在实践中如何及时识别疑似DILI患者,规范诊断和管理提供专业的指导。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指南也专门重点阐述了慢性肝病基础上的DILI、药物导致的肝炎病毒再激活、DILI的常见病因(草药和膳食补充剂、抗结核药物、抗肿瘤药物),以及临床试验中DILI的信号和评估等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