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机体也有内生的前列腺环素(PGI_2),它是很强的血管舒张因子,作用时间为1~3 min,它还能通过增加环磷酸腺苷(cAMP)抑制血小板。临床治疗中可静脉注射人工合成的PGI_2(又名依前列醇;epoprostenol)来舒张血管和抗凝。最近,也使用PGI_2作为选择性肺血管舒张剂(SPV),治疗以低氧血症和肺动脉高压为主要病理生理改变的疾病,如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病人也可雾化吸入PGI_2(IAP),当到达肺呼吸单元后,可通过改善通气血流比(V/Q),从而改善氧合。  相似文献   

2.
雾化吸入前列环素可选择性降低肺动脉区。本文综述PGI2雾化吸入治疗肺动脉高压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雾化吸入与静脉输注米力农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肺动脉压的效果.方法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40名,年龄5~14岁,体重15~38 kg,肺动脉压(PAP)30~90mm Hg,随机分为2组(n=20):雾化吸入组和静脉输注组.体外循环结束即刻,雾化吸入组每隔30 min吸入米力农1 mg/ml 10 min,共吸入12 h;静脉输注组先静脉注射米力农负荷剂量10μg/kg,然后以0.5μg·kg-1·min-1的速率静脉辅注12 h.于给药12 h时行血气分析,记录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于术前(基础状态)、给药12 h内每隔2 h记录MAP、PAP、肺血管阻力指数(PVRI)和体血管阻力指数(SVRI);记录带管时间和给药12 h内肺动脉高压、肺部感染以及术后低氧血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静脉输注组比较,雾化吸入组PAP和PVRI降低,S(-v)O2、MAP和SVRI升高,肺动脉高压和肺部感染发生率降低(P<0.05),低氧血症发生率和带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雾化吸入米力农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肺动脉高压的效果优于静脉输注,提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更宜选择雾化吸入的方法给予米力农.  相似文献   

4.
PGI_2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GI_2是体内产生的正常物质,有扩血管、抗凝及细胞保护作用。本文就外源性PGI_2治疗ARDS和心脏术后肺动脉高压、感染性休克等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供犬术前雾化吸入二乙烯三胺/一氧化氮聚合物(DETA/NO)对犬移植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健康杂种犬18只,随机分为3 组,每组 6 只。每组动物经双腔支气管插管雾化吸入不同气体10 min。Ⅰ组:雾化吸入蒸馏水;Ⅱ组:雾化吸入蒸馏水加 DETA;Ⅲ组:雾化吸入蒸馏水加DETA/NO。采用供、受者交换移植肺的方法,行肺移植术后观察移植肺的血流动力学、气体交换功能、肺湿/干重比率、血浆NO2-/ NO3-含量以及肺组织学的改变。结果 Ⅲ组与Ⅰ、Ⅱ组比较,移植肺的平均肺动脉压(MPAP)和肺血管阻力指数(PVRI)降低,动脉血氧分压(PaO2)升高,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AaDO2)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的体循环血压(SAP)和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肺湿/干重比率、血浆NO2-/ NO3-含量以及肺组织学与Ⅰ、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雾化吸入DETA/NO能有效地改善移植肺早期肺功能,且对体循环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对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家兔的血管舒张因子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前列环素(PGI_2)及血管收缩因子内皮素(ET)、血栓素(TXA_2)以及肺平均动脉压(PMAP)的影响。方法 健康成年日本大耳白家兔在无菌操作下暴露左侧星状神经节,置入并固定硬膜外导管,使其一端开口位于星状神经节附近,另一端自颈背部穿出。置管一周后,选择恢复健康兔24只随机分为四组(每组6只),正常对照组(N)、单纯星状神经节阻滞组(G)、单纯缺氧组(H)、缺氧+星状神经节阻滞组(HG)。用开胸直接测压法测平均肺动脉压(MPAP)、用放射免疫法测 CGRP、PGI_2、ET、TXA_2。结果 H组:与N组相比,肺动脉压显著升高伴有CGRP、PGI_2下降、ET、TXA_2升高(P<0.01);HG组:与H组相比,肺动脉压显著下降(P<0.05)伴有CGRP升高(P<0.01)、ET下降(P<0.05),而PGI_2、TXA_2无明显变化。结论 星状神经节阻滞后,可降低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家兔的MPAP,其机制与CGRP升高、ET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7.
急性肺动脉高压严重威胁生命,是一种继发于鱼精蛋白使用后的罕见反应。体循环低血压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引起右心衰竭的管理具有挑战性。我们报道了此病例,即在使用多种全身性正性肌力药和血管收缩药都难以治疗冠脉搭桥术中鱼精蛋白引起的急性肺动脉高压后,进行前列环素吸入治疗,此患者的肺动脉压力在10分钟内由70/37mmHg下降至45/23mmHg。这个病例凸显了雾化吸入前列环素具有选择性地扩张肺血管,且全身性降压效应最小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雾化吸入伊洛前列素对大鼠单肺通气(one-lung ventilation,OLV)期间肺动脉压和缺氧性肺血管收缩(hypoxic pulmonary vasoconstriction,HPV)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10只。原位离体肺灌注模型建立后,调整气管导管深度致左侧肺OLV,FiO_2为100%,打开连接于呼吸回路的雾化器,A组吸入生理盐水,B组吸入伊洛前列素0.05μg·kg-1·min-1,C组吸入伊洛前列素0.1μg·kg~(-1)·min~(-1),记录灌注10min(T_1)、雾化吸入10min(T_2)和OLV 1h(T_3)的平均肺动脉压(MPAP)及左心房引流液氧分压(PaO_2)。通过测量T_1、T_2和T_3时的左心房引流液PaO_2计算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实验结束分别取双侧肺组织进行电镜检查。结果 与T_1时比较,T_2、T_3时三组MPAP明显升高(P0.05);T_2、T_3时B、C组MPAP明显低于A组(P0.05),且C组MPAP明显低于B组(P0.05)。与T_1时比较,T_2、T_3时三组OI明显降低(P0.05);T_2、T_3时C组OI明显高于B组(P0.05)。相对于B、C组通气侧,A组通气侧与A、B、C组非通气侧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核膜外突内陷,部分板层小体排空。结论 在大鼠原位肺灌注模型中,单肺通气期间雾化吸入伊洛前列素能明显降低平均肺动脉压,减少肺内分流并增加氧合。  相似文献   

9.
将自行设计的超声雾化吸入器空气加热装置用于临床 32 5例 (观察组 ) ,并与应用普通雾化吸入器的 2 0 3例(对照组 )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病人坚持雾化吸入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提示采用改进的雾化吸入器进行雾化吸入 ,能够提高病人的耐受性 ,并减少和减轻雾化吸入的不良反应 ,为落实雾化吸入治疗措施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10.
不同雾化吸入方式对婴幼儿支气管肺炎治疗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氧气雾化吸入与超声雾化吸入对婴幼儿支气管肺炎治疗效果的影响,为选择合适的雾化吸入方式提供依据.方法 将12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氧气雾化组(氧气组)和超声雾化组(超声组)各60例,两组雾化药物及其他治疗相同.结果 氧气组症状/体征改善时问较超声组显著缩短(P<0.05,P(0.01).两组雾化吸入中HR、RR较雾化前显著增快(均P<0.05),超声组雾化吸入中SpO2较雾化吸入前、吸入后1 h显著降低(均P%0.05);氧气组雾化治疗不良反应如哭闹、冶疗中止发生率显著低于超声组(均P<0.05).结论 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对支气管肺炎患儿刺激性小,患儿耐受性好,适用于下呼吸道疾病治疗.  相似文献   

11.
不同雾化吸入方式对婴幼儿支气管肺炎治疗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氧气雾化吸入与超声雾化吸入对婴幼儿支气管肺炎治疗效果的影响,为选择合适的雾化吸入方式提供依据。方法将12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氧气雾化组(氧气组)和超声雾化组(超声组)各60例,两组雾化药物及其他治疗相同。结果氧气组症状/体征改善时间较超声组显著缩短(P〈0.05,P〈0.01)。两组雾化吸入中HR、RR较雾化前显著增快(均P〈0.05),超声组雾化吸入中SpO2较雾化吸入前、吸入后1h显著降低(均P〈0.05);氧气组雾化治疗不良反应如哭闹、冶疗中止发生率显著低于超声组(均P〈0.05)。结论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对支气管肺炎患儿刺激性小,患儿耐受性好,适用于下呼吸道疾病治疗。  相似文献   

12.
人工气道建立后气道钠负荷对呼吸道分泌物清除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人工气道建立后气道不同钠负荷对呼吸道分泌物清除的影响。方法对45例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应用0.9%氯化钠或2.0%氯化钠溶液进行雾化吸入。比较2种浓度雾化吸入后示踪物首次出现时间和雾化吸入前后BP、HR及SpO2的变化。结果2.0%氯化钠溶液雾化吸入后示踪物出现时间为(1.05±0.51)h,0.9%氯化钠溶液雾化吸入后为(1.22±0.44)h,前者示踪物出现时间显著早于后者(P<0.01);两者BP、HR及SpO2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2.0%氯化钠溶液雾化吸入安全,有利于呼吸道纤毛转运,使排痰速度加快。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肝素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2010年9月~2011年8月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对照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采用肝素钠150 U/(次.kg)+生理盐水2 mL雾化吸入,2次/d,共用3 d。对照组采用特布他林2.5 mg/次+生理盐水2 mL雾化吸入,2次/d,共用3 d。雾化吸入方式为氧气驱动雾化。结果两组比较,治疗组在喘憋、呼吸困难改善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可缩短病程(x2=5.3,P〈0.05)。结论肝素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符合毛细支气管炎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经氧气雾化吸入用于支气管镜检查前气道麻醉的最佳浓度、剂量。方法将80例行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A、B、C、D四组各20例,均以中心供氧5L/min进行雾化吸入麻醉,分别雾化吸入1%利多卡因2ml、5ml,2%利多卡因2ml、5ml。结果D组麻醉效果显著优于其他各组(均P0.01),B组次之。结论支气管镜检前经氧气雾化吸入1%或2%利多卡因5ml可达到较满意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5.
肺叶切除术患者雾化吸入后不同时间叩背排痰效果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比较肺叶切除术患者雾化吸入后不同时间叩背排痰效果。方法将90例肺癌肺叶切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三组术后按常规行雾化吸入,3次/d,15min/次;A组雾化吸入后立即予叩背,B组雾化吸入后15min予叩背,C组雾化吸入后30min予叩背。比较三组日均咳痰量、SpO2的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日均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A组的痰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最佳;三组患者Sp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患者排痰后SpO2维持在较好水平。结论雾化吸入后立即叩背是肺叶切除术后患者排痰最有效及最佳的时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持续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对减少肺切除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将60例肺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0例)采用持续氧气驱动雾化吸入3 d。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雾化吸入,每日2次。两组均于干预3 d后评价效果。结果观察组排痰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肺切除术后持续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较常规雾化吸入能更有效帮助排痰,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持续氧气驱动雾化吸入预防肺切除术后肺部并发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持续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对减少肺切除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将60例肺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0例)采用持续氧气驱动雾化吸入3 d。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雾化吸入,每日2次。两组均于干预3 d后评价效果。结果观察组排痰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肺切除术后持续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较常规雾化吸入能更有效帮助排痰,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胃肠减压患者两种雾化吸入频次雾化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肠减压患者在两种雾化吸入频次下的雾化效果。方法对270例胃肠减压后患者(观察组)采用雾化吸入频次3次/d,并与雾化吸入频次2次/d的390例患者(对照组)进行雾化效果比较。结果观察组非计划性拔管、不易排痰、口鼻黏膜红肿溃疡、不能耐受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对胃肠减压患者给予雾化吸入3次/d,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增加患者舒适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经氧气雾化吸入用于支气管镜检查前气道麻醉的最佳浓度、剂量。方法将80例行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A、B、C、D四组各20例,均以中心供氧5L/min进行雾化吸入麻醉,分别雾化吸入1%利多卡因2ml、5ml,2%利多卡因2ml、5ml。结果D纽麻醉效果显著优于其他各纽(均P〈0.01),B组次之。结论支气管镜检前经氧气雾化吸入1%或2%利多卡因5ml可达到较满意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20.
老年COPD病人不同方法吸入β2激动剂疗效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期住院病人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用压缩雾化吸入机吸入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5mg/2ml,对照组用定量吸入装置吸入硫酸特布他林气雾剂0.5mg/2喷。结果观察组FEV1%、PEF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用药后呼吸困难的改善亦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COPD老年病人急性期用压缩雾化吸入机吸入β2受体激动剂,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