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龙江省富裕县克山病病区与非病区粮食中硒含量测定徐伯楠,石磊,庞志刚克山病是原因尚未完全清楚的地方性心肌病。研究表明,病区自然环境低硒是克山病发病的重要因素。病区低硒的自然地理特点,通过病区的农作物(粮食)。使病区农业人群饮食中硒含量不足和机体处于低...  相似文献   

2.
内、外环境硒营养水平与克山病发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克山病病区内、外环境硒水平以及与克山病发病的关系。方法 分别采集病区、非病区水,以及居民食用粮和病区、非病区人群头发、血清及尿样,用荧光法测定样品硒含量;并观察全省40年克山病病情动态变化,观察硒水平与克山病发病的关系。结果 克山病病区水硒、土壤硒含量低于非病区;居民食用粮(小麦、玉米、瓜干)硒含量显著低于非病区(P〈0.01);克山病病区水、土中硒含量与当地粮食中硒含量成正相关关系。克山病患者发硒、血清硒、尿硒含量均显著低于病区健康人和非病区健康人(P〈0.01),病区健康人的血清硒、尿硒水平低于非病区健康人,发硒也有降低趋势。从1976~2004年克山病病区居民食用小麦、玉米硒含量逐渐增高,克山病患者头发、血清及尿液硒含量逐渐增高,克山病患病率逐渐降低。结论 克山病发生于低硒地区,病区居民机体硒营养水平与克山病患病率之间呈一定的负相关关系。缺硒可能是克山病发生的地区性条件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四组儿童发硒,其含量高低依次为:非病区农户儿童>病区城镇职工户儿童>病区农户儿童>新发克山病的患者,差别均非常显著。病区农户儿童和克山病患者均处于贫硒状态状;学龄前和学龄儿童发硒无差异,而克山病却多发于学龄前儿童。因此认为低硒可能不是引起克山病发病的唯一病因;病区或非病区儿童发硒在性别上无差异,与克山病发病性别无差异相吻合。  相似文献   

4.
克山病病区人群处于低硒状态,低硒是克山病发病的主要因素。我省克山病自1989年以来已达到基本控制,为了解该间期病区人群硒的生态状况及分析其在预防克山病的意义,于1989~1990年对病区人群膳食及发、血硒含量作一调查,兹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慢型克山病与扩张型心肌病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观察慢型克山病与扩张型心肌病在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发病相关因素的异同。方法选择克山病病区自然人群170820人、非克山病病区自然人群112209人,以近5年县乡两级医院住院克山病、扩张型心肌病及两种可疑病人为线索,调查两种疾病的患病情况、临床表现和内外环境硒水平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鄄Px)活性。结果慢型克山病患病率19.32/10万,扩张型心肌病患病率4.5/10万,克山病患病率显著高于扩张型心肌病(P<0.01)。慢型克山病发病年龄集中,以女性多见;扩张型心肌病发病年龄分散,以男性多见。克山病血清硒和发硒低于亲属和病区健康人(P<0.01),GSH鄄Px活性与硒呈现一致的结果(P<0.01);扩张型心肌病血清硒和发硒也低于亲属和当地健康人(P<0.01),GSH鄄Px活性与硒变化相同(P<0.01)。克山病病区健康人血清硒低于非病区健康人(P<0.05),发硒也有降低趋势,慢型克山病发硒和GSH鄄Px活性低于扩张型心肌病(P<0.05~0.01)。克山病病区小麦、玉米硒显著低于扩张型心肌病调查地区(P<0.01)。结论慢型克山病发病与低硒相关联,患病率高,女性多见,发病年龄集中;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体内硒水平高于慢型克山病,患病率低,男性多见,发病年龄分散。二者的不同特点可为临床鉴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表明,克山病区水、土、粮中硒含量,病区居民血硒、发硒含量均低于非病区,硒预防急型、亚急型克山病取得了肯定的效果,但对硒参与克山病病理过程中的环节以及硒预防克山病的作用机制,还不清楚。本实验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用人工半合成低硒饲料喂养大白鼠,通过心肌的光镜、电镜观察,并附加于低硒大鼠冰水泳条件因素,检查心肌的病理改变,以期进一步阐明缺硒在克山病发病中的作用及我们对克山病病因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贫硒富锰致大鼠心肌损伤及其保护因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缺硒与克山病发病密切相关,但不能完全解释克山病的发病,因此,硒与其它因素在克山病发病中的作用成为进一步探讨的课题。我所从云南省病区儿童发元素连续几年测定结果看到,病区儿童除发硒低于非病区儿童外,还发现发锰高于非病区儿童。动物实验表明,动物体内锰的蓄积能促进硒的排泄,从而降低血清和心肌硒含量及谷胱  相似文献   

8.
口服亚硒酸钠对减少急型和亚急型克山病的发生。减轻病情,改善预后,减少死亡均具有较好的效果。虽然低硒不是克山病发病的唯一因素,但低硒是克山病病区共有的水土因素,也是克山病流行的必要因素,补充硒后,即使病区仍有其他致病因素存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克山病发病原因,指导克山病防治工作。方法查阅历年克山病病情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微量元素硒与克山病发病关系。结果微量元素硒与克山病发病关系密切相关,克山病病区内、外环境硒水平明显低于非病区,微量元素硒预防克山病收到了确切的效果。结论微量元素硒是克山病发病的重要因素,深入探讨微量元素硒与克山病发病的关系,对阐明克山病病因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克山病是一种地方性心肌病。大量的研究表明克山病病区人们处于低硒的环境,硒的一些生理作用和生化代谢过程对探讨克山病病因和发病机制有重要意义。但事实上,低硒地区不一定都流行克山病,缺硒者也未必都患克山病。为此我们采用质子激发 X 荧光分析法测量了四川省不同硒水平和克山病不同流行状况的四个地区近200名健康儿童的红血球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并探讨了它与克山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在克山病病因研究中,国内学者多承认硒缺乏是克山病发病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克山病病区内外环境硒含量明显低于非病区;口服亚硒酸钠对急型和亚急型克山病的发病有明显的预防效果。但是硒缺乏还不能解释克山病的全部问题,如克山病有年度多发病和季节多发现象,而病区人群之发硒含量并  相似文献   

12.
黄龙县克山病病区硒含量变化与克山病发病的关系杨杰,朱参胜,孙金魁,马长安黄龙县是陕西省克山病历史重病区,病史长,病情重、发病急、死亡率高.采用综合性预防措施后,病情得到控制.根据陕西省克山病防治效果考家计划,在该县进行克山病现患调查,并测定病区十个病...  相似文献   

13.
已有研究证实,口服亚硒酸钠能有效地预防克山病急性发病;用施钼肥的方法也可明显降低克山病病区人群发病率。但是有关硒和钼预防克山病发病的机制目前还不十分清楚。我们以前的研究证明,用克山病病区粮喂养的大白鼠心肌细胞膜通透性显著增大,表明病区粮中存在着可致心肌细胞膜损伤的因素。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克山病病区粮补充硒或钼对大白鼠心肌细胞膜通透性变化的影响,并藉以了解硒、钼与克山病发病之间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比测定了克山病病区和非病区儿童血硒含量、血浆血栓素和前列环素水平以及血小板聚集性和血栓素形成。结果显示,全血和红细胞硒水平低的病区儿童血浆血栓素明显高于非病区,而血浆前列环素无明显差异;病区儿童血小板对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聚集反应和血栓素的产生显著高于非病区。同时还观察到,血栓素与聚集性呈显著正相关,两者分别与全血或红细胞硒水平呈显著负相关。研究结果提示,克山病病区低硒人体血小板功能与花生四烯酸代谢的改变,在克山病心肌围血管性灶状坏死的形成中可具有重要的发病学作用。  相似文献   

15.
低硒与克山病有关已经得到公认,但是低硒不是克山病发病的唯一因素。许多研究工作表明,一些克山病病区水、土、粮、人血和发锰含量显著高于非病区。孟宪忠等的研究表明,锰可以抑制大鼠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作者进一步的实验表明,经腹腔注射外源性锰,可以使大鼠红细胞  相似文献   

16.
克山病病区分布于相对缺硒地带,经有关研究及报道,确有理由认为缺硒在克山病病因学及发病学中,是一个重要因素。但仍存在着诸如低硒地区不一定都是病区等一些重要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鉴于心脏是克山病的主要受累器官,而对克山病病人心肌中硒的含量,迄今还缺乏系统研究。为此,本项研究对克山病人、病区非克山  相似文献   

17.
楚雄州克山病病区3年人群发硒监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楚雄州是历史克山病重病区。80年代以来,克山病发病逐年下降,以学龄前儿童为主的亚急型发病明显降低,而以学龄儿童及成人的潜在型、慢型病例散在发病。据报道克山病发病与低硒营养有关[1]。为了观察病区人群的硒营养水平,笔者每年采集服硒点及未服硒点儿童发样,进行人群硒营养监测,观察病区发硒水平及发病动态。现将近3年监测发测与全州发病动态报道如下。1材料及方法1.1口服亚硒酸钠预防克山病 全州10县(市)均在发病乡预防服硒片年7万人,以1~14岁儿童为对象。每年采样观察儿童的发硒含量。1.2克山病发病以县…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克山病、大骨节病区小麦不饱和脂肪酸及硒水平,结果表明两种病病区小麦在硒低的同时,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都明显高于非病区,多不饱和脂肪酸与硒含量之间呈负相关。并讨论了多不饱和脂肪酸相对过负荷在此两种病发病过程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陕西省克山病考核达标后病情消长趋势和现状,为病因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整群随机分层抽样法,选择我省重病区富县、旬邑县;中等病区永寿县、凤县;轻病区耀州区、陇县作为调查县。每个县(区)抽取能代表该县基本病情的重发病村和历史病情相对较轻或非发病村各一个村,进行临床、心电图检查,慢型及疑似克山病患者拍摄后前位2m距离X线胸片;并采集克山病人及健康人群粮、发、血样进行硒等微量元素含量测定;病区居民经济收入及膳食构成;调查点所在县克山病发病线索调查等项目。结果6县(区)共检出潜在型克山病131例,检出率2.30%,慢型克山病8例,检出率0.14%。粮、发、血硒含量测定结果显示克山病患者和病区健康人硒水平已接近非病区居民硒水平。结论目前,陕西省克山病病区病情呈低发稳定趋势。  相似文献   

20.
对比研究了克山病病区和非病区居民的硒状态、血栓素(TXA_2)水平以及血小板聚集性形态,并观察了补硒的影响。发现:(1)血硒水平低的病区居民血小板GSH-Px活性也低;血浆TXA_2、血小板TXA_2生成和聚集性均显著高于非病区;血小板形态有异常,出现变形和团聚血小板。(2)给病区居民补硒(亚硒酸钠,200μgSe/d)12周后,红细胞硒和GSH-Px活性显著增高,血浆TXA_2、血小板TXA_2生成和聚集性均显著低于未补硒居民,但血浆前列环素和β-血小板球蛋白(βTG)、血小板βTG含量和释放率无显著变化;补硒可明显减轻病区居民血小板的形态改变。提示,病区低硒居民血小板的高活化反应是克山病发病的一个危险因素;补硒预防克山病发病的机理之一,在于缓解病区人体血小板的高反应性,从而消除心肌围血管病变发生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