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察辛伐他汀加甘利欣治疗高脂症并脂肪肝肝功能异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将21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08例口服辛伐他汀片40mg,每日1次,加服维生素B620mg,每日3次。治疗组108例辛伐他汀片40mg,每日1次,加服肝利欣胶囊0.15,每日3次,疗程为3个月。治疗前、治疗后的30d、60d、90d检测血脂,肝功能和肝脏B超。治疗3个月后,两组ALT、AST及TC比较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TG、LDL-C及HDL—C比较显著性差异(p〈0.05),降酶降脂总有效率为94.45%;对照组为16.65%,(P〈0.01),B超图像好转率治疗组为88.89%,对照组为11.1%。结论对高脂血痘并脂肪肝乙功能异常者,辛伐他汀和甘利欣联合服用疗效显著高于单用辛伐他汀且未见明显毒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膝痛康胶囊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人,治疗组口服膝痛康胶囊,每次5粒,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壮骨关节丸,每次6g,每日3次。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4%,治疗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膝痛康胶囊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补益肝肾、活血通络为治疗原则是治疗骨性关节炎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长期辅助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观察其危险事件发生率。方法:选取中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每日口服一次阿司匹林肠溶片75~100mg,观察周期为3年,比较两组危险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危险事件发生2例,发生率3.3%,对照组发生14例,发生率23.3%,二者相差显著(P〈0.05)。结论:阿司匹林肠溶片能有效预防和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危险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刘洪 《现代保健》2010,(7):23-23
目的探讨应用药物甲氨蝶呤、米非司酮加止痛化症胶囊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甲氨蝶呤单次肌注或5日疗法;米非司酮50mg,每日2次,口服4d;止痛化症胶囊5粒,每日3次。结果有效100例,占75.7%;手术结局(开腹或腹腔镜)32例,占24.3%。结论在有急诊手术条件,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血β—hCG变化、彩超监测附件包块及盆腔积液变化的情况下,异位妊娠的药物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并可根据患者要求及病情扩大药物治疗异位妊娠的范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冠脉综合征患者动脉粥样斑块的影响。方法将160例血脂异常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盐酸肌醇酯片0.2g每日3次,疗程为6周;治疗组口服辛伐他汀20mg每晚一次。通过治疗前后血脂变化观察冠脉综合征患者动脉粥样斑块的情况。结果观察TC、TG、HDL-C、LDL-C,治疗组显效50例,有效19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8.3%;对照组显效34例,有效20例,无效26例,总有效率56.7%。结论辛伐他汀对冠脉综合征患者动脉粥样斑块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王丽  张俊平  孙晓荣 《中国校医》2014,(4):276+278-276
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 70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口服脑心通胶囊4粒,每日3次,尼莫地平40 mg,每日3次,口服,3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尼莫地平40 mg,每日3次,口服,3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心通胶囊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联合复方玄驹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4例,对照组42例,治疗组口服阿奇霉素500mg,每日1次;复方玄驹胶囊4粒,每日3次,连续5周为一个疗程;对照组单纯服用阿奇霉素500mg,每日1次,疗程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7%,对照组总有效率73.7%,两组疗效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23,P=0.0016)。结论阿奇霉素联合复方玄驹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起效快,能迅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总体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降脂治疗对缺血性脑梗死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择92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5mg,每日1次口服,疗程3年。对两组脑梗死复发率、血脂水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管腔狭窄程度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脑梗死复发率、血脂水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管腔狭窄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辛伐他汀能显著降低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对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101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1例,予氢氯噻嗪25rag日1次口服、地高辛O.125mg日1次口服、卡托普利25mg日2次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日1次口服常规治疗,15日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实验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100m1日3次口服,15日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对比治疗前后患者心功能指标:FS%、SV、EF%值及两组有效率的比较。结果:①治疗后两组患者心功能均改善,且实验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两组患者均具有临床疗效,且实验组的有效率较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能够明显改善慢性心衰的症状,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益血生胶囊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疗效。方法 治疗组38例,益血生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疗程2个月;对照组19例,口服VitB4每次20mg,每日3次。结果 治疗组38例中,显效11例,有效2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1.6%;对照组19例中显效4例,有效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47.4%,两组比较,P〈0.01,有高度显著性差异。结论 益血生胶囊治疗白细胞减少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汪国良 《现代保健》2009,(33):61-62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与阿司匹林联用对偏头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2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单用尼莫地平组31例,40mg,每日3次口服;B组:单用肠溶阿司匹林组30例,每天100mg顿服;C组:联合尼莫地平与肠溶阿司匹林组31例,其服用方法与前两组相同。疗程均为1月。结果A组治愈15例,显效6例,总有效率67.74%;B组治愈6例,显效5例,总有效率36.67%;C组治愈19例,显效10例,总有效率93.55%。结论尼莫地平加用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可有效治疗偏头痛。  相似文献   

12.
《现代医院》2016,(5):688-690
目的应用自拟的益气活血降浊汤,配合小剂量辛伐他汀片治疗缺血性中风患者的血脂异常,观察其调节血脂、减少缺血性中风复发及改善预后等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43例,用自拟的益气活血降浊汤口服,每日1剂,2周为1疗程,连服3疗程后,改为2日1剂至治疗1年。同时口服辛伐他汀片(舒降之)10 mg,1日1次,晚上临睡前服,疗程1年。对照组44例,口服辛伐他汀片(舒降之)20 mg,1日1次,晚上临睡前服,疗程1年。治疗前、治疗6周及治疗1年后各查一次血脂四项。并记录治疗1年内缺血性中风复发例数和预后不良例数,计算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的缺血性中风复发率及预后不良率。结果从血脂水平变化情况可以看出,两组药物均能有效降低缺血性中风患者血清中LDL-C水平(P<0.05,P<0.001)。对照组的调脂效果优于治疗组(P<0.05)。随访后比较显示,两组患者治疗一年内缺血性中风的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的发生预后不良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自拟的益气活血降浊汤对缺血性中风后遗症患者血脂异常进行辨证治疗,即使口服小剂量的辛伐他汀片,也可显著改善血脂状况;调脂效果虽然与口服中等剂量的辛伐他汀片仍存在明显差异,但治疗期间在预防缺血性中风复发上,两组却无显著性差异,而且治疗组可更好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硝苯地平加氨茶碱治疗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160例临床疗效;方法在抗感染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硝苯地平片,首次10~20mg舌下含化,以后改口服每次10mg,每日3次;结果显效132例(占82.5%),有效28例(占17.5%);结论应用氨茶碱并用小剂量硝苯地平治疗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饶瑛 《现代保健》2010,(35):95-96
目的探索裸花紫珠胶囊治疗过敏性紫癜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本研究将103例随机分为试验组52例,应用裸花紫珠胶囊3粒,每日3次,对照组51例,采用盐酸左西替利嗪胶囊,每日口服1粒(5mg)。两组均为2周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试验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6.15%、86.54%,对照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21.57%、43.14%,相互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纯中药制剂裸花紫珠胶囊治疗过敏性紫癜疗效满意,复发率低,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降脂治疗对缺血性脑梗死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92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5 mg,每日1次口服,疗程3年.对两组脑梗死复发率、血脂水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管腔狭窄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两组脑梗死复发率、血脂水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管腔狭窄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辛伐他汀能显著降低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6.
1 临床资料笔者应用西比灵与阿司匹林治疗偏头痛患者58例。患者年龄17岁~48岁。病程半年~15年。典型偏头痛者11例,普通型偏头痛者47例。另选同期偏头痛患者32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年龄、病程及病情严重程度均无明显差异,有可比性。治疗方法:治疗组给予西比灵10mg,每晚1次日服,阿司匹林25mg,每日3次,30天为1疗程。有效者停服阿司匹林,西比灵改为5mg,每晚1次,连服3个月。对照组口服颅痛定30mg,每日3次,谷维素20mg,每日3次,4天~6天后仅服谷维素20mg,连服1个月为1疗程。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见附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治疗期前收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6月至2008年9月的期前收缩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口服稳心颗粒,每次1包,每日3次,联用口服普罗帕酮(心律平)每次150mg,每日3次,4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口服普罗帕酮每次150mg,每日3次,共观察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期前收缩次数、疗效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期前收缩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抗期前收缩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普罗帕酮联用稳心颗粒治疗期前收缩疗效明显优于单用普罗帕酮。  相似文献   

18.
白依拉 《医疗装备》2008,21(6):34-35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氯吡格雷、辛伐他汀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UAP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治疗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休息、戒烟以及根据病情给予硝酸脂类、β-受体阻断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阿司匹林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5000u每日2次,口服氯吡格雷75—豫、辛伐他汀20mg,睡前服用,以14天为1疗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0.00%,治疗组为93.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氯吡格雷、辛伐他汀联合治疗不稳定型的心绞痛疗效显著,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联合阿司匹林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血栓前状态指标的影响。方法60例NVA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口服肠溶阿司匹林150mg/d,同时口服通心络胶囊3粒,次,3次/d;对照组30例,给予单纯口服肠溶阿司匹林150mg/d。所有患者均给予基础疾病治疗,观察服药期间症状、体征及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血栓素B2(TXB2)、有无左心房血栓形成及栓塞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均无脑卒中发生。对照组有1例患者发生左股深、浅静脉内血栓栓塞。治疗组TXB2、FIB明显降低,PT、TT、APTT均较对照组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阿司匹林在改善NVAF患者血栓前状态指标方面优于单纯用阿司匹林,能有效预防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关会涛 《中国保健》2010,(8):102-103
目的比较中药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西药慢心律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120例性早搏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参松养心胶囊联合慢心律治疗组60例和慢心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口服参松养心胶囊4粒,3次/d及慢心律每次150mg,3次/d,疗程4周;对照组口服慢心律每次150mg,3次/d,疗程4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3%,症状改善率为91.7%;对照组慢心律总有效率为61.7%,症状改善率58.3%。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参松养心胶囊与漫心律联合治疗室性旱搏有协同作用,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