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五更泻",顾名思义是指发生在五更时(黎明前)的腹泻,因此又叫晨泻、鸡鸣泻,这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之一。主要症状是到黎明时,肚脐周围腹部就会发生疼痛,而且是"肠鸣即泻,泻后则安"。【五更时分闹肚子,原来是"肾泻"】发生在黎明前五更时分的腹泻,一部分人多是由于暴饮暴食、饮酒过度、精神抑郁引起胃肠功能紊乱所致。另外,从中医上看,部分患者慢性腹泻大多是由肾虚引起,因此又称为"肾泻"。因为这类病人除了黎明前发病外,平  相似文献   

2.
柳言 《长寿》2009,(10):18-18
晨泻又叫五更泻、鸡鸣泻,顾名思义就是指发生在黎明前的腹泻.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之一。其主要症状是,每至黎明前,脐腹疼痛,肠呜即泻,泻后则安。这类泄泻往往积年累月,久患不愈,所以病人甚为烦恼。  相似文献   

3.
“五更泻”又叫晨泻、鸡鸣泻,是指黎明前腹痛作泻的腹泻,泻后则安,同时伴有畏寒肢冷、四肢不温、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象沉细等表现,是老年人的常见病.明代医家龚廷贤在《寿世保元》中指出,“脾肾虚弱,清晨五更作泻,或全不思饮食,或食而不化,大便不实者,此肾泻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拟止泻汤加减治疗婴幼儿腹泻的疗效。方法以自拟止泻汤为基础方,按伤食泻、风寒泻、湿热泻、脾虚泻辨证加减。结果总有效率96.88%。结论自拟止泻汤随证辨证加减治疗婴幼儿腹泻,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痛泻要方     
<正>【方歌】痛泻要方用陈皮,术芍防风共成剂,肠鸣泄泻腹又痛,治在泻肝与实脾。【组成】白术6 g、陈皮4.5 g、白芍6 g、防风3 g【功用】补脾柔肝,祛湿止泻。【主治】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泻后痛不减或减不足言,舌苔薄白,脉两关不调,弦而缓者。【方解】痛泻之证。《医方考》说:"泻责之脾,痛责  相似文献   

6.
正“五更泻”又叫晨泻、鸡鸣泻,是指黎明前腹痛作泻的腹泻,泻后则安,同时伴有畏寒肢冷、四肢不温、腰膝酸软、神疲乏力等表现,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之一。这类腹泻往往积年累月,给病人带来很大烦恼。中医认为,“五更泻”主要是由于肾阳虚衰所致。人到老年,体质衰弱,阳气日渐下降,终致肾阳不足而成。泄泻日久,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不能温煦脾阳而腐熟水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河南省致泻大肠埃希菌多重PCR分型的基线数据,分析致泻大肠埃希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在河南省郑州、登封、周口、睢县4个地区的多家医疗机构设立监测哨点,收集可疑致泻大肠菌感染样本,采用多重PCR方法进行分型,并对致泻大肠菌分型结果和病例个人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2年河南省共检测可疑致泻大肠埃希菌病例样本数1 934例,检出致泻大肠菌阳性样本为139例,检出率为7.19%。其中EPEC检出率最高为67例(3.46%),之后依次为EAEC 56例(2.90%)、ETEC 9例(0.47%)、EHEC 7例(0.36%)、EIEC未检出。致泻大肠埃希菌感染高峰在4-5月,1-2岁组腹泻患者的检出率最高(10.81%)。结论 EAEH和EPEC是河南主要的致泻大肠菌型,应用多重PCR技术能快速鉴别粪便标本中的致泻大肠埃希菌。  相似文献   

8.
正小儿秋冬季腹泻简称小儿秋泻,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小儿肠道传染病,多见于秋季,且多发于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中医认为,小儿脾常不足,感受外邪,内伤乳食,或脾肾阳虚,均可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而发生秋泻。外感风、寒、暑、湿、热邪均可致泻,其他外邪则常与湿邪相合而致泻。小儿秋泻以湿热泻最为多见,以健脾养胃、清热解毒为治。中医辨证施治一般分为以下几型。  相似文献   

9.
正帝曰:治寒以热,治热以寒,气相得者逆之,不相得者从之,余己知之矣。其于正味何如?岐伯曰:木位之主,其泻以酸,其补以辛。火位之主,其泻以甘,其补以咸。土位之主,其泻以苦,其补以甘。金位之主,其泻以辛,其补以酸。水位之主,其泻以咸,其补以苦。厥阴之客,以辛补之,以酸泻之,以甘缓之。  相似文献   

10.
刘书平 《职业与健康》2013,(21):2848-2849
综述近年来口服有机磷中毒有关导泻的临床研究进展,为临床探索简便有效的导泻方法提供帮助。查阅文献和书籍,从近年来对口服有机磷中毒常用的导泻剂及其导泻效果比较、导泻剂的合理用量、导泻剂的给予时间以及导泄剂与吸附剂的联合使用几个方面的研究进行了阐述。进一步阐述了有效导泻对于抢救口服有机磷中毒患者的重要作用。有效导泻在抢救口服有机磷中毒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在抢救口服有机磷中毒患者中,应采取积极有效的导泻措施,尽早清除患者肠道内的毒素。并与其他救治措施综合应用,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致残率。  相似文献   

11.
正时值秋冬交替时节,外界气候转凉,加上受到冷空气的频频侵袭,正是一年中"五更泻"好发多发阶段,尤其是一些老年人(特别体弱多病者)这个时候稍不注意,更容易发生"五更泻"。所谓"五更泻",顾名思义是指发生在黎明时分的腹泻。主要表现为:黎明时分,肚脐周围发生疼痛、肠鸣即泻;大便稀薄,常混杂不消食物,但泻后症状可缓解。中医认  相似文献   

12.
豫东睢县住院腹泻患者致泻病原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住院腹泻患者致泻病原情况,1990年1~12月对豫东睢县住院腹泻患者372例进行了致泻细菌,轮状病毒,致泻寄生虫的一次性同步调查分析。结果:201例(54.03%)检出致泻病原,共检出12种病原体计数237株,检出率63.71%,其中致泻细菌检出率44.35%,轮状病毒检出率12.10%,致泻寄生虫检出率为7.26%,主要致泻病原为鼠伤寒沙门菌和轮状病毒,其构成比为44.30%及18.99%  相似文献   

13.
五更泻以黎明泄泻而得名,诸书皆谓肾阳虚衰,火不暖土而致,陈修园认为:“五鼓后泻者,肾虚也。泻有定时者,土主信,脾虚也”。成都中医药大学编著的《方剂学》认为:“在黎明肝气萌动的时候,肝气乘虚来犯,就会产生腹泻”。证属脾肾阳虚治何不用干姜附子,脾主信为何信在五更,既是肝气乘脾,治方何不脂痛泻?  相似文献   

14.
·食泻· 吃多一点食物就拉肚子,这是脾胃不健、消化不良的表现。用白扁豆炒食或煮食,可健脾助消化、化湿止泻。 ·虚泻· 肠子咕咕作响,头晕目眩,有时泻稀水,这是胃肠虚弱的表现。用桂圆100克,食肉后可食一小部分壳。桂圆有强心、健胃、补虚的作用。壳有涩肠止泻的作用。 ·冷泻· 因贪吃冷食所致,表现出恶寒怕冷,水泻。用鲫鱼一条250克左右,加入韭菜煮汤食,可以温胃止泻。 ·热泻· 发热泻痢,类似肠炎。  相似文献   

15.
马荫笃 《医药与保健》2003,11(11):37-37
秋季是小儿腹泻的多发季节,尤其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症状是排便次数增多,粪便溏稀呈蛋花汤样或水样。由于泄泻最易耗伤津液损伤元气,失治误治常导致脱水、气脱液竭的危险,腹泻日久会严重影响婴幼儿的发展成长。 中医在辩证治疗婴幼儿腹泻中,一般分为四种类型:即脾虚泻、伤食泻、湿热泻与脾肾两虚泻。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住院腹泻患者致泻病原情况,1990年1-12月对豫东睢县住院腹泻患者372例进行了致泻细菌、轮状病毒、致泻寄生虫的一次性同步调查分析.结果:201例(54.03%)检出致泻病原,共检出12种病原体计237株,检出率63.71%,其中致泻细菌检出率44.35%、轮状病毒检出率12.10%、致泻寄生虫检出率7.26%。主要致泻病原为鼠伤寒沙门菌和轮状病毒,其构成比为44.30%及18.99%。住院腹泻患者主要为0~1岁婴幼儿(占67.60%),各季度病原检出率差别不显著,发病人数以第3、4季度为多。还对流行病学主要特征、临床诊断及发病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张丽英 《健康必读》2009,8(4):56-57
口服农药中毒是急诊科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早期正确彻底的洗胃和导泻是抢救成功的关键之一。我科自2003年10月~2008年10月共收治农药中毒患者200余例,均给予胃管洗胃和导泻,抢救成功率98%以上。现将洗胃和导泻的几项要点及体会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食源性疾病监测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方法采集2017年-2018年无锡市梁溪区食源性疾病监测标本272份,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可疑菌落的挑选,比较大肠埃希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检出率。结果 2017年、2018年分别检测食源性疾病监测标本170份、102份,筛选出大肠埃希菌100株、96株,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分别为58. 8%和94. 1%;采用多重实时荧光PCR分别检出致泻性大肠埃希菌15株、32株,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分别为8. 8%和31. 3%。2018年在ECC显色培养基上呈蓝色和无色菌落中分别检出致泻性大肠埃希菌28株和4株。结论 ECC显色培养基用于食源性疾病监测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筛选,用多重实时荧光PCR进行食源性疾病监测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确认试验,2018年大肠埃希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检出率较2017年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9.
乳糜泻是什么?乳縻泻是一种种消化系统紊乱性疾病,是饥体对谷蛋白的一种反应。  相似文献   

20.
有机磷农药中毒导泻剂的应用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采用适宜导泻剂和应用导泻剂的重要性。方法9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洗胃后随机分成三组,A组是洗胃后未向胃内注入任何导泻剂。B、C组洗胃后分别注入250ml硫酸镁和甘露醇导泻。观察对有机磷农药中毒病情的影响。结果应用导泻剂对患者的病情及转归有显著影响。甘露醇导泻优于硫酸镁。结论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宜选择甘露醇导泻,导泻作用快,对病情影响小,能提高有机磷中毒患者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