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诊科集院内急救、门诊输液于一体。抢救室危重患者多,病情急,复杂多变,突发事件多,意外死亡率高,工作繁忙,急诊护士由于紧张繁忙的护理工作承受着很大的工作压力。过大的工作压力会引起身心疾病,而良好的应对方式是缓解工作压力的最主要因素。本文分析急诊科护士压力产生的原因及预防应对措施,可有利于急诊护士保持良好心态,防止护理差错和纠纷的发生,提高急诊科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2.
寇美俊  孙丽霞 《现代保健》2009,(28):108-108
护理工作属于科学性、技术性、服务性行业,集高风险、人文关怀于一体,尤其是急诊护士,每天面对的都是危重患者,24h患者的救治和护理,责任重大,都给从业人员身心带来巨大的压力,因此护士的心理健康是十分重要的,为此笔者把近几年有关急诊护士心理健康维护讲述一下。  相似文献   

3.
护理服务具有复杂性、多专业性、多需求性,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是医疗、护理工作的最前线,是医院急危重患者集中、突发事件多,抢救和管理任务重的科室。每天救治的多为突发疾病及突发事件中的患者,并面对众多的病人家属,急诊护士需具备承受繁杂、责任大以及压力大等工作的良好心态。除提高急救护理技能外,对自身不良情绪进行有效管控和调整,以保持最佳身心状态给患者进行更好的人文护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4.
马志君 《工企医刊》2009,22(6):85-86
职业紧张是个体特征与工作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工作需求超过了个体的应对能力而发生的紧张。急救护理对象多为急危重症患者,其工作特点可概括为急、忙、多学科性、涉法及暴力事件多,突发事件多、人员流动性大。急诊科护士职业紧张程度显著高于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手术室、门诊和其他科室。近年来,我院急诊护士流动性大,心理状态相对不稳定,造成急诊队伍的紧张,笔者就造成急诊科护士职业紧张的因素及缓解做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我院儿外科的特点是:急诊多、重病人多、婴幼儿多、陪客多、周转快等。因此,护士的工作十分繁忙,且思想压力大,有资料显示儿科护士心理状况不佳检出率分别为30%和25%,是最易发生医护纠纷的部门之一。近一年来,由于我们狠抓了安全护理措施实施,加强护理技术的训练和法律知识的学习,无1例护患纠纷发生和护理服务性投诉发生。  相似文献   

6.
戴冬梅 《工企医刊》2009,22(3):F0003-F0003
护理工作具有较高的应激性,尤其是急诊护士。持续高水平应急对护士身心健康及护理工作有着显著的影响。急诊的工作对象和工作环境有其特殊性,护士工作负荷重,紧张程度高,病人病情急且变化快,尤其遇到集体受伤和中毒,可控性及问题可预见性低,导致急诊护士精神高度集中和应急水平高,造成急诊护士的精神压力大,从而影响护士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急诊护士工作疏离感现状,并探讨心理资本在工作压力和工作疏离感之间的作用,为急诊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18年2—5月在北京市7家三级综合医院工作的203名急诊护士进行调查,采用中国护士工作源表(CNSS)、心理资本量表、工作疏离感量表(WA)对急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急诊护士工作压力条目得分为2.22±0.56,心理资本条目得分为3.06±0.75,工作疏离感条目得分为2.65±0.74。急诊护士心理资本与工作疏离感呈负相关(r=-0.436,P0.01);工作压力与工作疏离感呈正相关(r=0.519,P0.01);心理资本与工作压力呈负相关(r=-0.522,P0.01),心理资本在急诊护士工作压力与工作疏离感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3.92%。结论急诊护士心理资本在工作压力上对工作疏离感的影响起部分中介作用,提高护士的心理资本水平有助于降低护士的工作疏离感,降低护士离职率,有助于急诊护理队伍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8.
急诊观察室病人的健康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急诊观察室病人的健康需求,提高急诊护理质量,本采用问卷式的方法,对106名急诊观察室病人进行调查;并提出了应根据工作特点制定急诊科的工作计划,提高急诊护士,以满足急诊观察室病人的健康需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军队三甲医院聘用制护士工作压力的程度和特点,为有效的护理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护理工作压力源量表,于2014年8月对某军医大学附属三甲医院的162名聘用制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军队三甲医院护士的工作压力源处于较高水平;护士的压力源维度以“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的问题”得分最高,护士具体的工作压力前3位依次是;非护理性工作太多、护理操作会引起患者的疼痛、工资太低;不同月收入护士间的工作压力具有差异性。结论军队护理管理者应对临床护士的工作压力引起重视,并引导或采取措施帮助护士应对同工作压力,以期提高护士健康水平,并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儿科护士是护士中特殊的群体,在工作中除了具有普通护士所承受的压力外,还要承受一些人们想不到的心理压力。儿科平常护理工作量大且繁琐,目前大多数宝贝都是独生子女,陪护家长的情绪多不稳定心态偏激,激惹性高加之小儿病情变化快等特点,这些均增加了护理工作的难度。同样治疗工作中儿科护士付出的劳动往往要比其他科室护士多,并且看不到工作量,因此护士不选择或根本不安心于儿科护理工作,造成儿科护理工作更加被动,压力更大。现就儿科护士面临的心理压力与应对措施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领域发展迅速,医学模式也随着时代步伐不断转变,其中,护理工作成为当下衡量医学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护理工作具有责任高,压力大,操作性多,时间无规律等特点。也有很多研究此方面的文献证实,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是其它职业的几倍,很容易造成护理人员心理健康出现问题。长时间在压力巨大的环境下,不仅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严重者造成护理错误,危及患者生命。本文就以护士工作压力问题为研究方向,总结原因,找出对策。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急诊患者就诊特点,探讨量化管理模式应用于急诊护理管理工作中的效果。方法:以2015年12月在我院急诊科工作的28名医生、38名护士以及收入急诊治疗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医院急诊科实际情况,对医生、护士实施量化管理,比较实施前后患者满意度、医护人员配合满意度以及护士自身满意度。结果:量化管理模式实施后患者满意度、医护人员配合满意度以及护士自身满意度分别为95.0%、96.43%、97.37%,分别高于实施前的80.0%、71.43%、84.2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护理工作中实施量化管理模式不但可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使医护人员在工作中的配合度提高,同时还可提高护士自身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急诊护士心理压力与人才流失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急诊护士心理与身体状况,应对急诊护士的流失采取相应的措施。方法:通过对7年来3家三级医院128名急诊科护士的问卷调查,分析护士工作压力与人才流失的关系。结果:98%的急诊护士存在着不同的健康问题,大部分由于身体原因而选择离开,有部分是因为承受不了急诊工作压力而离开,两方面的原因是急诊护士流失的主要原因。结论:改善急诊工作环境,提高护士的待遇是减少急诊护士流失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急诊护士自我保护意识、证据意识,举证能力、综合知识水平,护理职业特殊性,急诊护理人员的配置,医学的复杂性、双重性、特殊性,急诊护理记录的书写与管理等6个方面阐述了护理侵权诉讼中急诊护士举证困难所在。分析了举证责任倒置对急诊护理工作积极和消极的影响,提出应正确认识举证责任倒置,改进急诊护理工作方法的具体措施,为急诊护士适应举证新规则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无锡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护士的工作压力源及影响因素,为护理管理者临床干预提供参考。方法:整群抽取无锡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1 193名护士,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护士工作压力源总分73.47±12.96,各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患者护理、管理及人际关系和护理专业及工作。结论:护士工作压力较大,自身工作满意度不高。护理管理者应针对工作压力源采取有效措施,应充分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护士的工作满意度,维持护理队伍的稳定。  相似文献   

16.
急诊创伤患者发病突然,变化快。颅脑损伤、多发复合伤伴重度休克时,如抢救不及时患者可迅速死亡。严重创伤患者进入急诊科首先接诊的是护士。因此,急诊护士在抢救重伤患者时,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及迅速分诊的能力,熟练的急救技术,以能在短时间内积极主动实施初步抢救措施,为下一步抢救做好准备工作。急诊护士积极主动有效的护理配合对抢救成功极为重要。2003年1月至2005年6月我们抢救了急诊创伤患者51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急诊护理工作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的急诊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反映医院的整体水平.医疗制度的改革给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在本科急诊护理工作存在着以下的现状和问题:1.急诊工作日益繁重,护士工作压力大,心理负担重;2.护理队伍年轻化,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还相对很弱,应变能力差,经验不足;3开放式的就医环境,造成医疗纠纷呈上升趋势;4.急诊理论和实践技能较为缺乏.鉴于这些问题工作中对此提出相应对策,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1.更新观念,提高急诊、急救的服务意识2.强化法律意识和加强法律教育;3.培养护士良好的综合能力,以提高服务质量;4.合理利用人力资源,理顺就诊环节,提高整体护理队伍素质,从而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5.成立科室护理质量监控小组,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摘 要:目的:调查天津市护士工作压力现状,并分析工作压力的影响因素,为医院管理者有效缓解护士工作压力提供 参考。方法:2022年6—7月采用便利抽样法,应用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对天津市各医院的26 201名护士进行横断面调 查研究,并通过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法分析护士工作压力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回收25 931份有效问卷,护士工作压力得分为 (77.79±21.91) 分,每个条目均分为 (2.22±0.86) 分,其中“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护理专业工作”“患者护理”3个维度的 护士工作压力得分最高。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每月夜班数、职称、用工形式、岗位和婚姻状况是护士工作压力的影响 因素(P<0.05)。结论:护士工作压力处于中等程度,护理管理者要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多样化培训机制和弹性化排班与岗 位调动机制,通过宣传引导等方式增强护士职业荣誉感,以降低护士工作压力。  相似文献   

19.
王艳杰 《中国保健》2009,(21):907-907
观察伴随着疾病的始终,专科疾病的观察有一定的针对性,而急诊疾病的观察,要求护士不但要有针对性,还应具备全面性,因为急诊患者往往具备了数量多、病种繁杂、病情危重而紧急、变化迅速而多样的特点,有时甚至难以预料结果。作为一名急诊护理工作者,能否胜任这项挑战性工作,能否对急诊患者的病情做出准确判断与及时有效地处理,对于争取时间,挽救每一位患者生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就急诊护理工作回顾性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不同临床科室护士工作压力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调查临床护士的工作压力来源,并比较各科室护士压力程度,为护理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调查351名注册护士的工作压力来源,采用描述法列出护士压力的主要来源、T检验法比较不同科室问护士的压力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法探讨护士压力与护士一般资料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护士压力的最主要来源为时间分配及工作量问题,压力源得分为(2.57±0.60)分,压力总分与护士的年龄、工作年限、职称呈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191,0.227和0.277.急诊和儿科护士的压力明显高于内、外科;合同护士和正式护士的工作压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适当增加护士的人力配置,改善护士的工作条件,加强护士培训力度,尤其是急诊和儿科,能缓解护士的压力,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