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亚平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0):5422-5423,5425
目的 分析脂蛋白(a)、超敏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在冠心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0年5月~2011年5月,分别检测146例冠心病患者,其中稳定型心绞痛组4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59例和急性心肌梗死组41例血清中脂蛋白(a)、超敏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水平变化.结果 冠心病组血清脂蛋白(a)、超敏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脂蛋白(a)、超敏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清脂蛋白(a)、超敏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P<0.05).结论 血清脂蛋白(a)、超敏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水平在冠心病患者中明显升高,并且其水平与冠心病的病情发展密切相关,可以作为冠心病早期发现的指标,用于临床检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 R P)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用金标固相免疫法测定3种类型的冠心病患者CRP的浓度,并探讨其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的相关性,以期评价CRP诊断冠心病的应用价值。结果3种类型的冠心病患者CRP浓度均高于健康人,且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 R P浓度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后者高于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绞痛患者CK-MB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MI患者CK-MB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证实,CRP与CK-MB含量呈正相关关系(r=0.452,P<0.05)。心绞痛患者中,C R P持续增高的患者心肌梗死发生率为20.0%,明显高于一过性增高患者的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浓度增高可能是冠心病发病新的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冠心病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97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被分为3组:稳定型心绞痛组3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47例和急性心肌梗死组19例,又根据血管病变程度分为单支血管病变组54例及多支血管病变组43例.同时以冠状动脉造影排除冠心病的2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间血浆hs-CRP浓度.结果 冠心病患者各组hs-CRP浓度均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0.05).在冠心病各亚组中,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浆hs-CRP浓度依次增高.多支血管病变组hs-CRP含量亦高于单支血管病变组(P〈0.05).结论 血浆hs-CRP浓度与冠心病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C!reactiveprotein,hs!CRP)与冠心病(Coronaryheartdisease,CHD)的相关性。方法54例冠心病患者和对照组46例测定血清hs!CRP浓度含量。结果稳定型心绞痛(SA)组与对照组相比,两者的血清hs-CRP浓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血清hs!CRP浓度与对照组及稳定型心绞痛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水平升高,是冠心病的一项独立危险因子;冠心病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的炎症反应有关;血清hs!CRP水平对冠心病的病变程度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清CRP测定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心绞痛为冠心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其各型的发病机理至今尚未完全了解。近年来,国外学者研究表明此病的发病机理可能由于冠状动脉的炎症反应。炎症在心血管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据估计;不稳定型心绞痛,(UA)炎症率约60%,稳定型心绞痛(sA)炎症率约为21%。本文通过测定血液中耐炎症反应最为敏感的急性时相蛋白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分析在不同型心绞痛患者中血清水平的改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血浆丙二醛和高敏C-反应蛋白在冠心病人群中的变化,并深入探讨血浆丙二醛(MDA)、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选择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不稳定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组)各40例,以及正常对照(正常对照组)20例,分别收集各组人群一般资料,并检测血浆常规生化指标、丙二醛、高敏C-反应蛋白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其余各组BMI、HDL-C、ApoA-1、ApoB水平显著升高(p<0.05);各组间血浆hs-CRP、MDA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从对照组,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性心绞痛组,到急性心肌梗死组呈递增趋势;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hs-CRP、MDA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hs-CRP、MDA水平之间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偏相关分析显示血浆hs-CRP与MDA水平之间具有直线相关性。结论这提示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可能参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病理生理过程,而抗炎、抗氧化治疗可能对急性心肌梗死有益。  相似文献   

7.
目的 测定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浆C -反应蛋白 (CRP)水平 ,探讨CRP与冠心病 (CHD)病变程度的关系 ,为指导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测定 1 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 (UA)者、2 0例稳定型心绞痛 (SA)和 1 9例对照者血浆CRP含量。结果 血浆CRP水平UA组明显高于SA组和对照组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 ,SA组和对照组相比 ,亦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血浆CRP水平在对照组、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依次增高。结论 提示CRP浓度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及严重程度有明确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其对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我院43例符合标准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和治疗组(2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治疗(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抗凝剂及阿司匹林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进行心电图检查,记录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每次心绞痛发作的时间,同时检测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C-反应蛋白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可明显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显著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CRP水平。  相似文献   

9.
李招兵  刘扬 《现代保健》2009,(36):36-37
目的 探讨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水平与冠心病病程的关系。方法 对106例不同类型的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进行Gensini评分,应用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水平。结果不稳定性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三组患者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浓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三组患者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水平与冠状动脉硬化Gensini积分呈显著正相关性(r=0.326,P〈0.05)。结论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水平增高与冠状动脉硬化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性,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水平与冠心病病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王静 《现代保健》2011,(17):137-138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抽取本院2009年1月-2009年6月老年(年龄i〉60岁)冠心病心绞痛住院患者55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5例,选择同期健康老年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检测3组血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脂四项、高敏CRP数值。结果老年心绞痛患者的CRP、TC、LD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CRP水平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组(P〈0.05)。结论老年心绞痛患者血清CRP水平可作为心绞痛诊断和提示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杨宇虹 《智慧健康》2023,(2):181-184
目的 探讨冠心病与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本校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05例冠心病患者和35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冠心病患者为研究组,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研究组又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心肌梗死组。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LSA)法,检测各组血清VEGF和hs-CRP水平。结果 研究组血清VEGF和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显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VEGF和hs-CRP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心肌梗死组患者的VEGF和hs-CRP明显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稳定型心绞痛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VEGF和hs-CRP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血清VEGF和hs-CRP联合检测对于冠心病的诊断﹑病情的评估和疗效的判定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血液中C-反应蛋白(C-RP)浓度与冠心病病情轻重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冠心病(CHD)组200人,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7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66例,稳定型心绞痛(SA)组58例.对照组200例.血液C-RP浓度测定采用免疫比浊法.结果冠心痛组血液C-RP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AMI组、UA组显著高于SA组(P<0.01).结论血液C-RP浓度与冠心病发生密切相关,同时反映冠心病病情的严重程度,对冠心病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3.
CK,CK-MB与Hs-CRP联合应用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超敏C-反应蛋白与CK、CK-MB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变化情况,评价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测定44例急性心梗,4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1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CK、CK-MB、Hs-CRP浓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Hs-CRP,CK在AMI升高最明显,不稳定型心绞痛次之;CK-MB在AMI升高最明显,而稳定型心绞痛及不稳定犁心绞痛两组问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较对照组有显著升高。结论 Hs-CRP、CK、CK-MB显著升高可辅助临床诊断急性心梗,而对稳定型心绞痛及小稳定型心绞痛的鉴别诊断无明显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刘娟 《中国医师杂志》2001,3(11):866-867
近年来 ,国外学者研究表明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病机制可能由于冠状动脉的炎症反应[1] 。本文通过测定血液中对炎症反应最为敏感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CRP的水平 ,并与其它两种心肌损伤的血清标志物cTnI、CK -MB相比较 ,研究其在不同型心绞痛患者中血清水平的改变及其与预后的关系。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选取 1998年至 2 0 0 0年间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 114例 ,按WHO 1979年规定的冠心病分型标准 ,将患者分成两组 :⑴不稳定型心绞痛组 (UA组 ) ,65例 ,男 4 2例 ,女 2 3例 ,年龄 4 2~ 81岁 ;⑵稳定型心绞痛组 (SA…  相似文献   

15.
李荷英 《现代保健》2010,(34):30-31
目的通过记录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 2, MMP - 2)在冠心病不同病变程度中的变化,研究二者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根据临床分型和心电图的不同,选取3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etoris,UAP)20例、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20例,同时选取非冠心病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4标准差表示,两组比较采用£检验。结果AMI和UAP组hs—CRP、MMP-2的血清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AP组hs—CRP、MMP-2的血清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轻度升高,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变化与冠心病患者病变程度有关,病变越严重,变化越明显,为诊治及预防冠心病提供了可靠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不同类型冠心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将145例胸痛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Stable angina pectoris SAP)和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ACS)组和健康对照组,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并测定血清hs-CRP水平,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冠心病组hs-CRP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ACS组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组(P﹤0.001)。结论 hs-CRP可以作为评价冠心病患者斑块稳定性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王勉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7):1273-1274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的冠心病患者凝血、纤溶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CA-1500型血凝仪检测60例冠心病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抗凝血酶Ⅲ(AT-Ⅲ)等凝血和纤溶指标的改变。结果:冠心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浆PT、APTT、TT、D-D、FIB均增高,t-PA活性降低,AT-Ⅲ降低(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D-D、FIB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及稳定型心绞痛组(P〈0.01);急性心肌梗死组D-D、FIB含量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P〈0.05):对照组、稳定型心绞痛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体内存在着高凝状态和继发性纤溶活性增强,提示凝血纤溶系统的变化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凝血、纤溶指标对探讨其发病机制及判断预后可能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8.
血清hs-CRP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血清高敏 C反应蛋白 (high- 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hs- CRP)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稳定性的相关性 ,探讨 hs- CRP对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 方法 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病的 82例患者 ,其中稳定型心绞痛 34例 ,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 4 8例 ,对冠脉造影结果采用 Gensini积分系统定量评定冠脉血管病变狭窄严重程度 ,以冠脉造影正常者 (32例 )为正常对照组 ,均采血用颗粒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 hs-CRP。分析血清 hs- CRP与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以及临床冠心病稳定情况的关系。 结果 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Gensini积分与 hs- CRP呈正相关 (γ=0 .4 72 ,P<0 .0 5 ) ;而且冠心病临床分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较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清hs- CRP有明显升高 ,有统计学差异 (P<0 .0 5 )。 结论  hs- CRP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及稳定性密切相关 ,有助于临床评估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FI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尿酸(UA)对冠心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选择87例冠脉造影已经确诊的冠心病(CHD)患者且无严重感染、外伤、肿瘤等疾病为CHD组,根据临床分类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急性心肌梗死(AMI)三组。133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标本中FIB、hs-CRP、UA浓度。结果 CHD组血清FIB、hs-CRP、UA均高于对照组(P<0.05);FIB、hs-CRP、UA在SAP组、UAP组、AMI组依次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IB、hs-CRP、UA血清浓度测定有助于指导临床医生CHD诊断、治疗、病情评估。  相似文献   

20.
单黎丽 《职业与健康》2000,16(10):109-110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心肌梗塞之间的病理状态。如不积极治疗,约有9%到25%的病人演变成心肌梗塞。现将我院自1993年以来,用肝素治疗难治型不稳定心绞痛21例病人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 1993~1998年因冠心病心绞痛住院的病人,诊断均按1979年《冠心病诊断标准》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21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