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研究侧咬合He型及牙接触关系,为临床应用提供He基础,材料方法:活体观察146名青年人侧咬合He型及牙齿接触关系。结果;侧咬合时,He型分组牙功能He最多,尖牙保护次之,沸合型最少。组牙功能He时,上下牙接触关系分为七种类型,其中以3456/3456最多(31.06%)。结论:青年的侧咬合时以组牙功能He最多,尖牙保护He次之,混合型最少;组牙功能He时,上下颌牙齿接触关系分为七种类型。  相似文献   

2.
重度深覆He伴牙列缺损患者的He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3例重度深覆He伴牙列缺损患者(10例兼有颅颌系统功能紊乱症)用肌位咬合垫消除深覆对下颌运动的限制,调整髁突位置,观察2月待He位稳定,患者自我感觉良好,用铸造支架咬合垫式义齿作He重修复。He重建后下颌边缘运动时水平向的位移增大,垂直向的位移减小,息止He间隙减小,快速开闭口运动速度加快,咀嚼效率提高,肌肉的收缩功能有所改善,说明He重建修复是成功的,重建了咬合,关节,肌肉的生理平衡。  相似文献   

3.
前牙反He矫治的He与颌位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42例前牙反He反应FRⅢ型功能矫治器、上颌He垫矫治器及方丝弓矫治器的矫治,探讨其功能特点和矫治原则,得出:(1)功能性反He者ICP前移,骨性反He者ICP正常,两者的临床鉴别不能单纯看下颌能否后退至对刃位;(2)前牙反He矫治的咬合重建,不能以后退接触位为基准,只有在肌位建He才是最符合生理的;(3)固定矫治对反覆He小于3mm者可不加He垫,固定矫治反覆He大于3mm者及活动矫治应加  相似文献   

4.
错He类型对矫治后牙弓与咬合关系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丁寅  陈华 《口腔医学纵横》1996,12(1):10-12,22
作者对100例不同类型错He患者矫治前,矫治前及矫治后2-5年内复查模型进行测量及分析,测量项目包括牙弓长度、宽度、腭弓高度、切牙覆He与覆盖,交牙不齐指数等15项指标,全面了解Angle Ⅰ、Ⅱ、Ⅲ类错He矫治完成以后牙弓与咬合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颌骨骨型与He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正常He个体颅面结构特征及其颌骨骨型与He型的关系。57名具有正常咬合交系的受试者,按照Haoston的方法分为三组,166名Angle错He患者也依ANB角的大小进行分类统计。  相似文献   

6.
多数和牙缺失的患者一般都存在He的垂直距离降低,余牙He面磨损,无对颌牙的余牙伸长,丧失正常的牙尖交错位等问题,目前发达国家多采用固定修复的方法(含种植义齿)进行咬合重建。本文应用He学理论,结论甸目前的条件,采用整铸基托及功能印模抚育地多数牙缺失后进行咬合重建,目换是总结临床实践经验,探讨多数牙缺失He重建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7.
作者运用电阻应变传感技术,结合大规模集成电路和液晶数字显示系统,成功研制了牙合力测定仪,其可在口腔中直接准确地测定了牙齿的咬合力,为定量研究牙体周健康状况及修复治疗效果,提供了较为客观依据。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研制的数字式He力仪,并用此He力仪对正常50名青年男女进行He力测定,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明正常He与安氏Ⅱ类1分类(安氏Ⅱ^1)错He两种不同He型时各牙根尖在ICP时的受力情况,以斯揭示咬合类型对咬合力传导的影响规律。方法:采用透明环氧树脂复制以相同牙排列而成的正常He及安氏Ⅱ^1咬合的下颌模型,2.0kg垂直加载后,在国产409-Ⅱ型投影式光弹仪上观察测量各牙根尖主应力的大小与方向。结果:正常He各牙根尖主应力谢基本均偏向远中舌侧,安氏Ⅱ类He类则更偏向远中颊侧。安氏Ⅱ^  相似文献   

9.
对探讨儿童及少年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MJD)患者的He接触状况,本研究利用He接触点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32例少年儿童TMJD患者正畸治疗前后正中He位的硅橡胶咬合记录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正畸治疗减少了前牙He接触点数目;减小了每个He接触点的平均面积;增加了正中止接触部位的He接触点;减少了斜面接触类型。作者认为,正畸治疗可以提高少年儿童TMJD患者He型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随机选择60名无牙He患者,各制作两副全口义齿,分别采用圆形He曲面板排牙和平面板排牙,在其他相关条件一致的前提下进行自身对照和双盲法检验。本文报告了实验方法及其设计原理,比较了两法排牙义齿的正中He平衡效果。通过正中咬合He印数的多少及两侧He印对称性观察,显示两法排牙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说明圆形He曲面板排牙法的正中He平衡效果优于平面板排牙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定量研究创伤,确定可以协助临床诊断咬合病人的客观指标及鉴别正常与创伤的依据。方法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自行编制计算机软件程序及硬件系统用于光分析,可全面提取,分析咬合信息。结果可识别每个牙及全牙列的咬合接触区数目、面积、接触应力和接触力等定量指标,能准确、迅速地评价咬合的性质与状态。结论创伤有以下特点。①与正常比较,创伤有明显的异常接触区,该区的接触面积或接触力明显增大。②从牙列远—近中向分析,会有某项观察指标梯度颠倒的表现,违反由磨牙区向切牙区逐渐递减分布的规律。③牙弓两侧存在有严重的不协调、不对称现象。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牙根纵裂(vertical root fractures,VRF)发生的牙合因素。方法:应用T-ScanⅢ咬合分析仪对8例VRF患者及个别正常牙合者分别进行正中及侧方咬合记录,定量数据牙合力百分比值(tooth occlusal force percent-ages,T-FP)、双侧牙合力百分比值(two sides force percentages,TS-FP)、牙合力不对称指数(asymmetry index of occlusal force,AOF)、闭合时间(occlusion time,OT)、侧方牙合分离时间(disclusion time,DT)采用配对资料的符号秩和检验分析,定性数据早接触、牙合力中心点 (center of force,COF) 位置及偏移方向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分析,检验水准α=0.0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VRF组T-FP、AOF、OT、DT大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COF位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S-FP、早接触发生率、COF偏移方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RF患者全口牙合力分布不均衡,双侧 牙合力分布不对称,牙合接触稳定性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不同牙合接触形式对前牙桩冠牙本质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 :运用三维有限元法构建解剖标准前牙桩冠修复体模型 ,并模拟不同牙合接触形式进行加载以分析剩余牙本质应力。结果 :牙合接触形式变化时前牙桩冠牙本质相应呈现不同应力分布状态。结论 :前牙桩冠设计制作应该充分考虑牙合接触形式 ,优化牙体制备和桩的设计使修复体应力分布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楔状缺损牙He接触力学特征及其与楔状缺损牙临床状况的关系,探讨牙楔状缺损形成的原因。方法 采用临床物理检查和石膏模型测量,确定楔状缺损牙轴倾度、磨损指数、牙缺失等指标;采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自行编制软件程序及硬件系统,测试被检光He片,分析并提取楔状缺损牙接触He力、面积、接触点He应力等数据和图形信息。结果 楔状缺损牙He接触数据和图形符合创伤He特征,42.97%轴倾度增大,96.09%有不同程度的磨损,46.29%前牙缺失,57.03%后牙缺失;楔状缺损牙中触He力增大者占78.91%。结论 研究结果说明,牙轴倾度增大、牙列不完整和牙齿磨损导致的He力异常分布,可能是楔状缺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YUN  PARK  钱玉芬 《口腔医学研究》2015,31(12):1240
目的:了解不同人群ICP咬合接触特征的差异以及正畸治疗对咬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0名个别正常牙合者(A组)、20名错牙合畸形者(B组)、30名正畸治疗结束者(C组),通过Tee-test咬合分析系统对全牙列总接触面积(Total contact area,TCA)、全牙列咬合总力值(Total occlusion Force, TOF)、单位面积力值、咬合力中心点位置(Centre of Force, COF)、牙合不对称指数(Asymmetry index of occlusal force, AOF)、全牙列牙合力分布等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A组TCA、TOF显著大于B、C组(P<0.05);C组的单位面积力值略小于A组,COF、AOF略大于A组,其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与A、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的最大咬合力分布在第二磨牙区,C组的最大咬合力分布在第一磨牙区(P<0.05);不同性别间3组咬合测量项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正畸治疗,咬合接触明显改善,咬合均衡性好,但未达到个别正常牙合的理想状态,提示正畸治疗后期的精细调整很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明正常牙合与重度磨耗牙合两种不同牙合型时各牙根尖应力分布的特征 ,以期揭示牙的解剖形态及牙尖高度的改变对咬合力传导的影响规律。方法 :采用透明环氧树脂复制相同牙排列而成的正常牙合及重度磨耗牙合的下颌模型 ,2 .0kg垂直加载后 ,在国产 40 9-II型投影式光弹仪上观察测量各牙根尖主应力的大小与方向。结果 :近远中方向上 ,重度磨耗牙合下颌牙列中各牙均受到冠向远中、根向近中的转矩力作用。颊舌方向上 ,两种咬合的牙根尖主应力方向相差不显著。重度磨耗牙合各牙根尖应力水平普遍高于正常牙合的相应各牙。结论 :牙齿咬合面正常解剖形态及牙冠高度的丧失对由牙齿向下颌骨传导的生物力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楔状缺损牙牙合接触力学特征及其与楔状缺损牙临床状况的关系 ,探讨牙楔状缺损形成的原因。方法 采用临床物理检查和石膏模型测量 ,确定楔状缺损牙轴倾度、磨损指数、牙缺失等指标 ;采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 ,自行编制软件程序及硬件系统 ,测试被检光牙合片 ,分析并提取楔状缺损牙接触牙合力、面积、接触点牙合应力等数据和图形信息。结果 楔状缺损牙牙合接触数据和图形符合创伤牙合特征 ,42 .97%轴倾度增大 ,96 .0 9%有不同程度的磨损 ,46 .2 9%前牙缺失 ,5 7.0 3%后牙缺失 ;楔状缺损牙中接触牙合力增大者占 78.91%。结论 研究结果说明 ,牙轴倾度增大、牙列不完整和牙齿磨损导致的牙合力异常分布 ,可能是楔状缺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文通过计算机辅助咬合分析的方法,观察全口义齿修复后的咬合接触特征,定量研究咬合接触分布的变化。方法戴用3个月及30个月的全口义齿修复患者各14例。采用T-ScanII咬合分析仪进行体内咬合分布特征及咬合时间的测定。记录全121义齿左右侧咬合面积不对称指数,咬合力中心值,咬合力前后向分布比率,咬合时间,最大负载时间。结果戴用全口义齿30个月的患者,咬合面积不对称指数、咬合时间及最大负载时间略有缩短,咬合力中心略有前移,但2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全口义齿戴用30个月后,患者对全口义齿有较好的适应能力,咬合平衡性稳定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针对单个第一磨牙缺失的病例,研究种植及可摘局部义齿(RPD)种不同修复方法所恢复的牙列咬合接触特征。方法 选择15名单个第一磨牙缺失的患者作为实验组,15名正常牙列人群作为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每位患者同时进行种植及RPD修复,应用TeeTester咬合分析仪,测试对照组和实验组在未修复、RPD修复及种植义齿修复后3种状态下分别做正中咬合及咀嚼运动,分析其咬合接触特征(总咬合力、总接触面积、不平衡指数、单次咀嚼循环时间,OT/DT比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患者做正中咬合时,在总咬合力、总接触面积、不平衡指数方面,患者未修复时分别为(48.76±12.82)kg,(317.59±58.47)mm2,(24.78±7.40),行RPD修复时分别为(54.36±10.59)kg,(355.81±77.43)mm2,(18.29±8.42),行种植修复时分别为(61.94±12.36)kg,(398.17±83.86)mm2,(17.80±6.69);患者咀嚼运动时在总咬合力、总接触面积、不平衡指数、单次咀嚼循环时间及T0/Td方面,患者行种植修复时分别为(52.14±16.53)kg,(348.08±81.76)mm2,(15.69±9.16),(0.4072±0.10)s,(1.718±0.26)。统计学分析表明,RPD、种植义齿修复和对照组的部分咬合接触特征结果无显著性差异,但与未修复前结果有显著性差异。单次咀嚼循环时间及T0/Td在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恢复咬合力及咬合接触面积方面,种植义齿优于RPD,较接近天然牙列,并明显优于不修复。正中咬合时全牙列的总咬合力及总接触面积明显大于咀嚼运动时,但不平衡指数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20.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bite force, occlusal contact area and masticatory efficiency before and after sagittal split ramus osteotomy in 27 patients with mandibular prognathism, in comparison with 27 control subjects with normal occlusion. Bite force and occlusal contact area were simultaneously measured with a computerized occlusal analysis system, the Dental Prescale system. Masticatory efficiency was estimated by a low-adhesive colour-developing chewing-gum system. The data were collected at initial medical consultation, immediately before surgery, and at 6 weeks, 3 months, 6 months, 1 year and more than 2 years after surgery. Both bite force and occlusal contact area of the patients before surgery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s. Although all three parameters had improved after orthognathic surgery, the bite force and occlusal contact area did not reach the values of the controls within 2 years postoperatively; masticatory efficiency at 2 years after surgery drew near to control levels. Bite force correlated with occlusal contact area in the patients postoperatively, whereas masticatory efficiency did not correlate with either of the other two parameter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further adjustment of occlusion and mechanical advantage should be considered before the end of treat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