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989年3月~1991年3月我科使用上颌窦内窥镜对X线片示上颌窦密度增高的22例37侧鼻息肉患者术前行上颌窦腔检查,为鼻息肉的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提高了手术治愈率。现予报告并浅谈体会。 一、临床资料 本组鼻息肉患者22例,男女各半,年龄19~57岁。共37侧(右20,左17),15例为双侧。在21侧多发性息肉中,“复发性”息肉10侧(双侧4例,  相似文献   

2.
正常上颌窦的细菌学是一个令人十分感兴趣的问题。以往认为健康上颌窦是无菌的 ,Brook于 1981年首次报告正常上颌窦有厌氧菌、非厌氧菌的存在。不同作者采用不同的方法、标准确认正常上颌窦 ,如病史、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大多数作者常规采用鼻窦 X线检查确认正常上颌窦。近来鼻窦内窥镜技术渐趋普及 ,鼻窦内窥镜可全面检查上颌窦粘膜。该作者采用鼻内窥镜技术确认正常上颌窦行细菌学检查。鼻内窥镜确认正常上颌窦的标准有三条 ,首先 ,上颌窦腔内没有分泌物 ;其次 ,粘膜没有病变 ;再者 ,上颌窦口开放良好、没有阻塞。 69例病人 ( 83侧 )…  相似文献   

3.
本文目的是确定慢性上颌窦炎的诊断标准,研究慢性上颌窦炎与牙感染和鼻息肉之间的关系。慢性上颌窦炎的诊断依据应为:(1)持续3个月以上的面颊部痛,鼻粘膜充血或分泌物异常;(2)X线或鼻镜检查见有持续存在的局限性或弥漫性粘膜肿胀,有的且有分泌物;(3)鼻源性慢性上颌窦炎为牙科检查正常,用适当的抗生素10天,滴用或口服血管收缩剂,上颌窦穿刺冲洗等保守治疗无效者;(4)牙源性慢性上颌窦炎有口腔-上颌窦瘘管,X线照相或口腔科检查发现上颌窦粘膜与坏死牙根、牙周或尖周感染,或阻生牙及牙周尖周感染相邻近或接触。作者在5年中对198例244个上颌窦炎进行了观察,其发病率占人口的0.02%,牙源性者占40.6%,  相似文献   

4.
长期反复患上感的儿童应疑有上颌窦炎,小儿上颌窦炎的诊断一般靠X线照片,但因窦腔相对较小,能见到液面的机会少,兼之粘膜增厚、窦腔昏暗等亦可由变态反应致成,故X线诊断的假阳性率高。作者们发现窦粘膜轻度增厚患儿的穿刺阳性率为32%,中度或明显增厚者为77%。Axelsson等用4个标准投照位发现窦内有分泌物的成人病例中仅24%有液面存在,加照枕颏位(平卧、患侧在下)后阳性率可提高到88%,窦内无分泌物者的X线片符合率可达95%,X线片有异常发现者中,上颌窦穿刺阳性率占41~86%(本组为62%)。超声检查是诊断上颌窦炎的有效手段,Mann等发现成人患者的符合率达90%,作者们发现  相似文献   

5.
大约四分之一的病人在鼻内窥镜鼻腔检查时可在上颌窦后囟门发现副口。 CT检查发现副口并非罕见。分泌物可从副口排出 ,也可通过副口进入上颌窦 ,然后再从自然口排出。已有两篇报道鼻内窥镜发现上颌窦副口与自然口间分泌物循环。CT所见粘液循环则很少见。报告 1例鼻窦冠状位 CT所见的上颌窦副口与自然口间的粘液循环。2 8岁的男性病人因为鼻漏而就诊 ,该患者 5年内先后 3次行鼓膜置管并因为鼻息肉在他院行鼻内窥镜手术。鼻内窥镜检查发现右侧中鼻道粘脓性分泌物从副口流入上颌窦。鼻窦 X线摄片可见双侧上颌窦粘膜下囊肿。鼻窦冠状位 CT扫…  相似文献   

6.
慢性鼻窦炎患者上颌窦粘膜微循环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患者上颌窦粘膜微循环血流量的变化。方法:在鼻窦内窥镜引导下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计检测10例慢性单纯性鼻窦炎患者(慢性单纯性鼻窦炎组),10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组)及10例健康者(正常对照组)上颌窦粘膜微循环血流量的状况。结果:慢性单纯性鼻窦炎组和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组上颌窦粘膜的微循环血流量均下降,分别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其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P<0.05和P<0.01),但两组间比较,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慢性鼻窦炎患者上颌窦粘膜微循环血流量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7.
后鼻孔息肉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鼻息肉,乃息肉样变的上颌窦粘膜经窦口或副孔坠入鼻腔而成,较筛窦息肉明显少见,文献记载约占全部鼻息肉患者的3~6%(成人)至33%(儿童),故多见于儿童。作者统计在162名伴鼻息肉的慢性筛、颌窦炎患儿(4~14岁)中,49例(30.5%)有后鼻孔息肉,大多单侧,仅1例11岁患儿有双后鼻孔息肉,1例有二息肉,28例伴单侧鼻窦炎,病程在2年以内,21例伴有病程3年以上的双侧鼻窦炎。诊断靠症状、前及后鼻镜检查、鼻咽指检、上颌窦穿刺和造影、鼻咽部侧位 X 线片及碘油造影片。因多系小儿,咽反射敏感和腭扁桃体肥大故不易行后鼻孔镜检,常将后鼻孔息肉误诊为腺样体增殖、下甲后端肥大、囊肿、乳头状瘤、鼻  相似文献   

8.
在鼻窦的各种发育畸形中最常见者是额窦缺如(未发育),但罕有无上颌窦者。作者们报道1例经X线照片和手术证实左侧上颌窦未发育而右侧上颌窦正常的罕见病例。患者男,30岁,因头痛、鼻阻、粘脓性鼻溢10余年就诊。检查见外鼻形状无改变,鼻腔粘膜稍充血,左鼻腔可见息肉,X线相显示左上颌窦区气化度显著降低。入院后三天行左鼻息肉摘除及  相似文献   

9.
在接受鼻窦X线检查的64例慢性荨麻疹中,11例(17%)有鼻窦炎的X线征象,慢性3例,急性8例。3例慢性鼻窦炎都有明显的双侧上颌窦粘膜肥厚,另有1例筛窦受累。8例急性鼻窦炎在上颌窦内均有空气-液平面,1例双侧性,7例单侧性。作者认为某些发现,如粘膜增厚,可能对诊断不够有力,但空气-液平面是鼻窦炎的可靠征象,不需要其他检查佐证。  相似文献   

10.
CT影象上颌窦壁肥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T在鼻窦疾患诊断上的价值已经肯定。作者研究CT影象上颌窦壁肥厚的意义,辨明炎症引起的骨壁肥厚或人为假象。对X线平片和CT影象上颌窦壁的厚度进行比较;对比手术采取的上颌窦前壁和CT影象上颌窦前壁的厚度。观察慢性上颌窦灸11例(17侧)、正常上颌窦2例(2侧)。以眶下孔下方10mm处为中心取上颌窦前壁骨片,直径约10mm,测量骨片厚度为0.1mm。CT层面通过眶下孔下方10mm处,测定影象中上颌窦前壁的厚度,并探讨上颌窦内容物CT值对测量结果有何影响。结果:一侧慢性上颌窦炎,患侧骨壁较健侧为厚  相似文献   

11.
鼻内窥镜双径路治疗上颌窦病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扩大鼻内窥镜治疗上颌窦病变的适应范围,我院1992年以来应用易内窥镜双径路,治愈.-‘些依传统需行上颌窦根治术的病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37例中男19例,女18例;年龄17~68岁。慢性筛窦,上颌窦炎伴多发性鼻息肉12例(其中8例同时有上颌窦后鼻孔息肉,有手术史的10例);全具窦炎伴多发性息肉者11例,其中10例有手术史。以上病例术前均经临床及鼻窦CT诊断并经上颌窦镇检查证实,L颌窦粘膜病变广泛,粘膜呈重度息肉样变的范围均在全b颌窦粘膜的SO%以上,上述23例中双侧病变着20例,属!型三期…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69岁。因鼻塞、流脓涕伴头痛10余年,于1997年12月22日入院。近10d来头痛加重,伴头晕恶心,右眼疼痛,视物模糊。检查:一般情况尚可。外鼻及鼻前庭(一);鼻腔粘膜充血,鼻中隔无偏曲,两中鼻道有脓性分泌物,左侧中鼻道有一灰白色息肉,大小不清晰。眼科会诊,右眼内斜视。鼻窦CT冠状位示:双侧额窦、筛窦及上颌窦粘膜肥厚,两上颌窦内有积液,左中异道软组织密度灶,CT值25HU。诊断:①左侧鼻息肉;②慢性鼻窦炎;③有限内斜视。于29日在局麻下行鼻内窥镜手术,摘除左侧鼻息肉,刮除两侧筛窦,扩大两侧颠窦底及上颌窦自然…  相似文献   

13.
内窥镜下经鼻腔手术治疗鼻窦真菌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鼻窦真菌病的报道,近年来有增加的趋势。该文报告7例鼻窦真菌病在内窥镜下经鼻腔扩大上颌窦自然孔,保留鼻窦粘膜的手术效果。男3例,女4例。主要症状鼻塞、面额部疼痛。内窥镜下6例可见中鼻道炎性物堵塞。CT示一侧上颌窦密度增高,密度不均认为是钙质沉着而出现高吸收区域。6例进行MRI检查,T1与T2加权像上均显低信号。术中切开中鼻道粘膜,插入吸引管,吸出干酪样物质后,见窦内粘膜充血、肥厚、易出血。病理组织学检查上颌窦内容物中可见真菌,上颌窦粘膜组织内未见到真菌。术后未出现面额部或眼周围的肿胀。撤纱条时无出血,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新的鼻内窥镜上颌窦手术径路.方法:采用鼻前庭径路鼻内窥镜上颌窦手术治疗鼻息肉、囊肿、慢性化脓性鼻窦炎40例、46侧病变窦腔.结果:随访6个月~2年,46侧病变治愈38侧、好转8侧,有效率100%,无手术并发症.结论:本术式可作为鼻内窥镜上颌窦手术一种新的手术进路,具有术野清晰,明视下操作方便,去除病变彻底,有利于恢复鼻窦的解剖与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5.
作者对100例并无耳鼻喉病史的非鼻窦疾病患者所摄X线片进行研究。发现50%显示鼻窦异常,其中粘膜增厚46例;上颌窦腔阴影增深2例;上颌窦内液平面/息肉4例。其它鼻窦异常14例(一侧额窦缺如11例;一侧上颌窦发育不良3例;额窦骨瘤1例)。鼻窦X线检查依据鼻窦内空气含量,窦内病变可导致窦腔透过性改变,但如两侧鼻窦发育不对称则较小一侧阴影也可增深。狭窄的外侧隐窝可显为粘膜增厚。作者认为X线片显示鼻窦异常意义可疑。难怪临床上不乏X线片提示有明显病变而  相似文献   

16.
鼻内窥镜下中鼻道上颌窦开窗术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内窥镜鼻窦手术中经中鼻道行上颌窦开窗术可重建上颌窦通气和引流,为符合鼻窦生理的功能性手术方法。对75例接受内窥镜鼻窦手术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各行中鼻道上颌窦开窗术94侧,下鼻道上颌窦开窗术64侧,开窗孔开放情况经3~15个月随访观察,术后6个月时窗口开放者为86.7%,闭合者为13.3%,下鼻道开窗孔开放者为54.7%,闭合者占45.3%,两者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性,表明中鼻道上颌窦开窗术优于下鼻道上颌窦开窗术。并从解剖、生理方面讨论中鼻道上颌窦开窗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鼻窦真菌病少见,但近年来有增多倾向,据认为可能与经常使用抗生素和激素有关。本文报告一例。患者62岁,女性。主诉鼻塞、流涕,一周前上感后出现血涕。检查见左鼻腔粘膜苍白,伴鼻息肉。X线摄片:左上颌窦有弥漫性阴影增强,但未见块状阴影,无骨质破坏。该窦穿刺造影显示斑纹状不规则阴影。CT检查:左上颌窦、鼻腔及筛窦粘膜均有密度轻度增加的阴影,左侧  相似文献   

18.
鼻息肉与上颌窦窦口阻力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自制的上颌窦窦口阻力测定仪,测定了271侧上颌窦窦口阻力。其中,单纯鼻息肉53例,慢性上颌窦炎105侧,慢性上颌窦炎伴息肉55侧;正常上颌窦58侧(进行对照)。结果提示,慢性颌窦炎及慢性上颌窦炎伴 有鼻息肉才的窦口阻力,明显高于单纯鼻息肉者,说明只是鼻息肉引起窦口粘膜病变时才影响窦口的阻力。  相似文献   

19.
鼻内窥镜术上颌窦自然开口的处理   总被引:53,自引:0,他引:53  
探讨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上颌窦中鼻道开口的重要性及处理方法。方法 配对研究56例双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比较同一患者术中扩大或不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的术后情况。结果 窦口的开放率在不扩大和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的术侧中分分别为92.9%和80.4%。  相似文献   

20.
鼻内窥镜术上颌窦自然开口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上颌窦中鼻道开口的重要性及处理方法。方法配对研究56例双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比较同一患者术中扩大或不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的术后情况。结果窦口的开放率在不扩大和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的术侧中分别为92.9%和80.4%(随访6个月时)。回顾性观察51例施CaldwelLuc术的患者,下鼻道造口的术后开放率仅为40.6%。分析38张单侧鼻窦炎或鼻息肉的鼻窦CT片,测量对照侧与病变侧的上颌窦口膜样部的上下径和前后径,差异无显著性。病变侧上颌窦口周围的中鼻甲气化、增生及钩突偏曲、筛泡骨性增生等解剖结构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侧(P<0.05)。结论鼻内窥镜下处理上颌窦自然开口的关键是窦口周围的解剖异常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