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神经肽Y对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神经肽Y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应用快速自动微量MTT比色法和荧光免疫组化定量观察缩血管物质神经肽Y对体外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的MTT比色吸光度和细胞核增殖抗原(PCNA)表达的平均荧光值。结果:神经肽Y作用下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活度和PCNA表达比对照组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2.
干扰素—γ,一氧化氮与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干扰素γ与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及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不同质量浓度的干扰素-γ(250-1000U.ml^-1)作用于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中,采用(^3H)TdR掺入,细胞生长曲线和定量RT-PCR等方法检测血管平滑细胞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表达,一氧化氮产生及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结果;干扰素-γ可以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表达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及酶蛋白,产生一氧化氮并呈质量浓度依赖。  相似文献   

3.
黄色素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黄色素(SY)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以培养的家兔VSMC为材料,采用细胞计数和^32P掺入法,研究了SY对VSMC的增殖及VSMC中酪氨酸蛋白激酶(TPK)活性的影响。结果 SY对血清刺激的VSMC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1.0g/L达到最大抑制,抑制率为54.6%,4d(1.0g/L SY)达到最大抑制,抑制率为52.0%,超过4d  相似文献   

4.
随着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研究的不断深入,逐步意识到细胞凋亡的存在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对动脉粥样硬化的认识亦由从形态结构和生化组成等描述病变,发展为在细胞乃至分子基因水平上的深入研究,发现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牛磺酸抑制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茶多酚对离体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 ,应用不同剂量的茶多酚作用 2 4 h后 ,采用 MTS/ PES法确定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状态。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茶多酚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P<0 .0 0 1)。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 ,茶多酚可以使血管平滑肌细胞大部分处于 G0 / G1 期 ,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 (P<0 .0 5 ) ,并且可以诱导其凋亡。结论 茶多酚可明显抑制离体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7.
8.
观察雌二醇对血管平滑肌增殖的影响,探讨雌激素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去卵巢大鼠模型,使用鼠氚标记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技术,在体观察不同雌激素水平对大鼠胸主动脉中膜组织3H-TdR掺入量的影响。结果:切除卵巢后血管组织中膜3H-TdR掺入量极显著增加,补充大剂量E2后掺入量极显著下降,并已低于假手术组水平(Sham180.4±106.26cpm/mgOVX612.90±262.22cpm/mg,OVZX+E241.22+14.45cpm/mg,P<0.05)。结论:雌二醇对血管平滑肌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这可能是其抗AS和减少绝经后冠心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黄榕  许力舒 《医学综述》2005,11(7):597-598
1994年肥胖(ob)基因被成功克隆,随后发现了其蛋白质产物瘦素(leptin)。瘦素是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脂源性内分泌多肽激素,由167个氨基酸组成,在分泌入血的过程中,N末端的21个氨基酸的信号肽被去除,形成活性瘦素,含146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为16×103。它主要由白色脂肪组织产生,以单体形式存在于血浆中,但需与载体蛋白结合才能在血液中运输。其生理作用主要是抑制食欲,减少能量摄取,增加能量消耗,抑制脂肪合成。影响瘦素分泌的主要因素有:体内脂肪含量、年龄、性别、胰岛素等,其中体内脂肪含量与瘦素呈正相关。女性的瘦素水平几乎是男性的2倍…  相似文献   

10.
社会正逐步进入老龄化,血管增殖性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等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目前认为血管平滑肌(vascular smoth muscle cell,VSMC)的异常增殖和迁移在冠心病等血管增殖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对引起VSMC异常增殖和迁移的分子学机制正在不断深入,为血管增殖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对细胞周期素(Cyclins)和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cyclins delay kinase,CDK)及其复合物的抑制作用来调控细胞周期的进程.对P27蛋白的研究将有助于血管增殖性疾病的治疗.本文就P27与VSMC增殖和迁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对瘦素刺激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a)增殖效应的影响.方法:采用原代细胞培养方法建立大鼠VSMCs细胞模型;以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观察不同浓度的瘦素及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对VSMCs增殖的影响.结果:瘦素能显著促进VSMCs增殖.促增殖效应在72 h末达峰值且瘦素浓度在0-100ng/ml之间呈剂量依赖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能抑制瘦素诱导的VSMCs的增殖效应,最佳浓度在100 umol/L时(P<0.01).结论:瘦素能刺激VSMCs增殖,而PPAR-γ激动剂能够抑制瘦素的促增殖作用,有望用于干预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上述实验结果可能与纠正瘦素抵抗的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2.
腺病毒介导gax基因转染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以腺病毒介导gax基因转染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 ,探讨gax基因表达增强后VSMC增殖的变化。方法 以携带大鼠gax基因表达序列的复制缺陷型 5型腺病毒载体 (AdCMV gax)常规转染VSMC后 ,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gax基因表达的变化 ;应用四唑盐 (MTT)比色试验、3H标记的胸腺嘧啶核苷 ( 3H TdR)掺入试验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观察gax基因表达增强对VSMC增殖的影响。结果 ①AdCMV gax转染前 ,PDGF BB下调Gax蛋白的表达 ,接近正常生理浓度的PDGF BB( 2ng ml)即可使VSMC的Gax蛋白表达率由 3 6.42 %显著降低至 2 2 .83 %(P <0 .0 5 ) ,随着PDGF BB浓度的升高 ,gax基因表达下降程度更加显著 ;AdCMV gax转染后 ,无论有无PDGF BB刺激 ,VSMC中gax基因的表达均比转染前显著增高。②AdCMV gax转染使VSMC表达gax增强后 ,VSMC的MTT吸光度值和3H TdR掺入量均较未转染组显著降低 ,G0 G1期的VSMC比例较未转染组显著增高 (P <0 .0 1) ,G2 M期和S期细胞比例显著降低 (P <0 .0 1)。结论 增强gax基因表达可抑制由有丝分裂原刺激所引起的VSMC增殖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重组海葵溶细胞素(Src)对离体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CMC),应用不同浓度的Src分别进行刺激VCMC并设立对照进行比较,采用非放射性的MTS/PES法确定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状态。结果各组的细胞增殖率分别为对照组:0.802±0.055;Src100μg/ml组:0.115±0.014;Src10μg/ml组:0.213±0.016;Src1μg/ml组:0.335±0.097,Src100ng/ml组:0.663±0.060;Src10ng/ml组:0.678±0.129;Src1ng/ml组:0.738±0.072。统计分析显示100ng/ml以上浓度的Src能明显抑制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P<0.05),并呈现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重组海葵溶细胞素Src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兔血管内皮细胞与平滑肌细胞体外增殖的相互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潘勇  艾玉峰  黄蔚 《医学争鸣》2001,22(1):12-15
目的 研究在体外培养条件下血管内皮细胞条件培养基(ECCM)、内皮素-1(ET-1)、内皮素转化酶抑制剂phosphoramidon对血管平滑肌细胞(SMC)增殖的影响,同时研究了血管平滑肌细胞条件培养基(SMCCM)对血管内皮细胞(EC)增殖方面的影响. 方法 EC和SMC均来源于兔主动脉,在获得了EC和SMC的条件培养基(CM)后,分别用两者以及ET-1进行实验,细胞的增殖率通过3H掺入法进行测定. 结果 ECCM和ET-1可明显促进SMC的增殖,并呈现剂量依赖性. 其最大效应分别为(190±11)% (100% ECCM)和(166±9)% (100 ng*L-1 ET-1). 而phosphoramidon存在条件下的ECCM使其分裂作用降低了(33±2)%. SMCCM抑制EC的增殖,这种抑制作用并非剂量依赖性,其最大的抑制效应为基本水平的(78±3)%. 结论 ECCM和ET-1可促进SMC的增殖作用. phosphoramidon可明显地抑制ECCM对SMC的增殖作用.同时SMCCM对EC的增殖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张萍  高云华  刘平  谭开彬  刘政 《重庆医学》2005,34(10):1475-1477
目的观察超声造影剂对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影响.方法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刺激大鼠VSMC建立细胞增殖模型.在培养基中加或不加脂质体微泡(1μl/ml),采用台盼蓝排斥染色、MTT法和3H-TdR掺入法检测不同强度、时间的连续波超声辐照对VSMC的毒性作用以及增殖和DNA合成的抑制作用.结果频率1MHz、声强0.3W/cm2的超声联合造影荆辐照VSMC,未见细胞溶解,24h后细胞核蓝染率较辐照即刻显著降低(P<0.01);辐照30s即可显著抑制PDGF-BB所致的VSMC增殖和DNA合成(P<0.05),随着辐照时间延长,抑制作用增强,60s时抑制程度最强(P<0.01).结论低强度超声辐照下超声造影荆的空化效应可抑制VSMC增殖,并对细胞膜有暂时性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6.
血管平滑肌细胞异常增殖是血管增殖性疾病的病理基础,自噬是真核生物维持细胞内环境稳态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自噬参与多种细胞因子、血管活性物质、剪切应力、ncRNA等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一些抗血管增生性疾病的药物往往通过调节自噬通量和自噬活性发挥抗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作用。本文综述了自噬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为探索血管增生性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EPCs)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s)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6%羟乙基淀粉沉降红细胞和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脐血单个核细胞,EGM-2细胞培养基进行培养,诱导单个核细胞贴壁并向EPCs分化;采用荧光显微镜双染色、流式细胞术鉴定EPCs,间接免疫荧光检测VSMCs收缩表型标志物α-SM-actin和calponin的表达;Transwell培养板建立早期EPCs和大鼠VSMCs共培养模式,以20%胎牛血清刺激VSMCs增殖,分别共培养6,12,24,48,72 h后收集VSMCs,采用BrdU标记法、蛋白定量、流式细胞术分析VSMCs DNA合成能力、细胞总蛋白含量以及细胞周期进程。结果:从脐血单个核细胞成功培养了EPCs。EPCs和大鼠VSMCs共培养12,24,48,72 h后,VSMCs DNA合成能力、细胞总蛋白含量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其中以48 h最明显;流式细胞术显示,共培养组VSMCs细胞周期中S期细胞所占百分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而细胞周期中G1期细胞所占百分率均相应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均以48 h最明显。结论:早期EPCs能够抑制VSMCs增殖。  相似文献   

18.
ORC1基因RNA干扰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以RNA干扰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 lar smooth musc le cells,VSMCs)ORC1基因,探讨ORC1基因表达抑制后VSMCs增殖的变化。方法实验设置正常对照组、阴性siRNA组及阳性(ORC1 A、ORC1 B、ORC1 C)siR-NA组。应用W estern b lot检测ORC1基因表达的变化;应用MTT比色试验、3H-TdR掺入试验检测VSMCs增殖的情况。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 lear antigen,PCNA)表达。结果①siRNA转染后,3个阳性siRNA转染组ORC1基因表达水平均降低,尤以第2对阳性siRNA抑制效果最为显著,而空白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间ORC1基因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②siRNA转染使ORC1表达减弱后,VSMCs的MTT吸光度值3、H-TdR掺入量和PCNA表达量均较空白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显著降低。结论RNA干扰介导的ORC1基因沉寂可显著抑制VSMCs增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不同增殖状态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 lar smooth musc le cells,VSMCs)中起始识别复合物1(origin recogn ition comp lex 1,ORC1)的表达。方法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培养大鼠胸主动脉原代培养VSMCs;提取细胞总RNA,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测定不同增殖状态VSMCs中ORC1 mRNA表达;采用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不同增殖状态VSMCs中ORC1蛋白表达。结果经光镜、免疫荧光鉴定证实分离培养的细胞为VSMCs;处于静止状态的VSMCs无ORC1 mRNA表达,血清刺激6 h后ORC1 mRNA表达量明显增加,12~24 h达到高峰,继后逐渐减少;处于静止期的VSMCs无ORC1蛋白表达,处于增殖状态的VSMCs中有大量ORC1蛋白表达。结论ORC1可能在VSMCs增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