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临床军医杂志》2018,(2)
目的探讨尿酸水平与先天性心脏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1月至2016年12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收治的279例先天性心脏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预后,分为存活组257例和病死组22例,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并采用Spearman秩相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病死组患者肺动脉收缩压、肺动脉舒张压、肺动脉平均压、尿酸、红细胞分布宽度分别为(103.60±29.67)mmHg、(49.60±18.08)mmHg、(68.36±21.73)mmHg、(0.42±0.11)mmol/L、18.00%(13.93%,75.47%),均高于存活组的(85.21±30.28)mmHg、(37.85±18.90)mmHg、(55.01±21.42)mmHg、(0.26±0.17)mmol/L、13.80%(12.80%,2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酸水平与肺动脉收缩压、肺动脉舒张压、肺动脉平均压呈正相关(P<0.01)。结论尿酸水平与肺动脉压力呈正相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先天性心脏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先天性心脏病 (先心病 )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 (肺高压 )外科治疗和围术期处理的经验。方法 :2 0 0 0 - 0 4~ 2 0 0 3- 0 4共手术治疗合并重度肺高压的先心病患者 4 8例 ,男 2 0例 ,女 2 8例 ,年龄 2~ 4 7岁 ,平均 (17.0± 10 .5 )岁。术前肺动脉和体动脉收缩压比 (Pp/Ps)均 >0 .75 ,平均 0 .98± 0 .18,动脉血氧氧饱和度 (SaO2 ) 72 %~ 94 %。结果 :手术死亡 3例 (6 .2 5 % )。主要并发症 :低心排血量 14例 ,肺高压危象 4例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4例 ;死亡原因 :低心排血量 2例 ,呼吸衰竭 1例。术后SaO2 90 %~ 97% ,平均 (93± 1.3) %。随访 3个月~ 3年 ,死亡 1例 ,余患者心功能 (NYHA)均较术前改善。结论 :低心排血量和肺高压危象是合并重度肺高压的先心病患者术后的主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 ,搞好围术期的处理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肺动脉高压常见于肺血流增多的先天性心脏缺损,其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与缺损的性质有关。总体而言,肺动脉高压是一类预后很差的综合征,尽管药物治疗有所发展,但至今仍以手术治疗为主。此类手术宜尽早在婴幼儿时期施行,以免病情随年龄增长而恶化。手术及麻醉过程中的很多因素可使肺血管阻力增高,如缺氧、手术刺激、炎性介质等,对于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患者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和药物维持循环稳定,防止肺循环阻力进一步增高至关重要。现就国内对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麻醉管理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分级及性质的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鉴别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是动力型还是阻力型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的评估均具重要意义。本文综述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分级、分期及肺动脉高压性质的判断,旨在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笔者探讨了氧介入左、右侧卧位法肺灌注显像术前判断先天性心脏病 (简称先心病 )合并肺动脉高压 (PH)患儿肺血管病变程度的价值 ,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肺血增多型先心病患儿 2 4例 ,男 16例 ,女 8例 ,年龄 (7.6 9± 3.2 5 ,3~ 16 )岁 ,其中 2 0例伴PH ,14例于 1周内同时行右心导管 吸氧试验检查 (2例中度及12例重度PH)。根据超声所估测的肺动脉收缩压 (sPAP)分为 :无PH :sPAP <30mmHg(1mmHg =0 .133kPa) ;轻度PH :~ 39mmHg;中度PH :~ 6 9mmHg ;重度PH :≥ 70mmHg。行右心导管检查的… 相似文献
7.
8.
2006年8月-2010年2月,我科共收治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中高度肺动脉高压手术患儿21例。现对术后监护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婴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和围术期处理的经验。方法:2004年1月~2006年6月共手术治疗婴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72例,男性45例,女性27例;年龄2个月~1岁,平均(7.3±2.8)月,体重3.5~9.2kg,平均(6.2±3.6)kg。术前肺动脉收缩压为47.4~89.2mmHg,平均(64.3±7.6)mmHg;动脉血氧饱和度81%~98%。结果:手术死亡3例(4.17%)。主要并发症有肺动脉高压危象、低心输出量综合症、肺不张、张力性气胸、呼吸机相关肺炎、血源性感染,呼吸衰竭等。死亡原因:肺动脉高压危象2例,低心输出量综合症1例。术后SaO287%~98%。随访6个月~2年,无晚期死亡,余患者心功能较术前改善。结论:肺动脉高压危象和低心输出量综合症是婴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术后的主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早期手术及搞好围术期的处理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在先心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PH)时,肺动脉血管内超声(IVUS)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12例合并PH的先心病患儿行右心导管检查的同时进行肺动脉IVUS成像。右心导管测定mPAP、TPR、Qp/Qs,IVUS观测肺动脉管腔大小、内膜和中层的厚度,计算肺动脉管壁厚度比(WTR)以及血管的搏动性。结果:吸入纯氧后mPAP及TPR明显降低,Qp/Qs则明显增高;高阻力组与低阻力组间,肺动脉搏动性在吸氧前后未见显著性差异;在吸氧前后,WTR与TPR具有直线相关。结论:IVUS可以应用于临床,其监测结果与右心导管监测的肺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呈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13.
14.
64层CT对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发育异常的术前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前瞻性研究64层CT心血管造影评价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发育异常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资料与方法对心脏超声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并临床怀疑有肺动脉发育异常的49例患儿于手术前7天内行64层CT心血管造影榆查.对所有各向同性扫描的薄层图像行任意方向多平面重组(MPR)及容积再现(VR)重组以显示肺动脉形态及密度,并与手术所见对照分析.结果 49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前心血管CT造影诊断肺动脉发育异常42例,其中肺动脉扩张6例,肺动脉广泛变细8例,肺动脉局限性狭窄18例,肺动脉闭锁6例,肺动脉部分缺如4例.与手术结果对照,64层CT造影诊断肺动脉发育异常的敏感性为96.2%,特异性为99.3%,阳性预测值为96.2%,阴性预测值为99.3%,准确性为98.8%.结论 64层CT心血管造影是评价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发育异常的可行和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脏不停跳加单向活瓣补片法在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先心病手术中的应用。方法13例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先心病患者采用心脏不停跳加单向活瓣补片法手术治疗,对手术适应证的把握,围术期的处理,特别是术中采用心脏不停跳方法应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全组均顺利脱离体外循环机,无空气栓塞并发症。1例室缺患者并发肺部感染死亡。其余患者均于术后2~5 d脱离呼吸机顺利恢复。术后1周复查心脏彩超9例无分流,Pp/Ap为0.45~0.63。3例有右向左单向分流,Pp/Ap为0.76~0.82。术后3个月复查仅1例存在分流,Pp/Ap为0.74,术后6个月分流消失。12例生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心功能为Ⅰ~Ⅱ级。结论采用心脏不停跳加单向活瓣补片法拓宽了治疗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先心病的适应证,同时极大程度地降低了术中的心肌损伤,取得了良好的心肌保护效果,为患者安全度过围术期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与分析我院近年来 2 6例婴幼儿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病人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情况 ,以提高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术前常规准备 ,同时氧疗 ,术中常规应用血管扩张剂硝普钠 ,术后保持呼吸道通畅 ,应用呼气末正压 (PEEP) ,适当延长插管时间 ,严格拔管指征 ;同时静脉应用硝普钠。结果 全组 2 6例 ,2 3例治愈出院 ,3例死亡 ,占 11.5 4% ,死亡原因为术后低心排 ,呼吸衰竭。结论 术后正确选用呼吸机 ,合理调整各种参数 ,加强呼吸道管理 ,可以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256-MSCT对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婴儿(1岁内)心脏成像时的冠状动脉检出情况。方法从789例行256-MSCT检查的<1岁的患儿中随机抽取100例,评价冠状动脉节段的成像情况(按10个节段计算),包括检出的节段数目及血管清晰度。结果总节段检出率为51.7%,左主干(LM)及右冠状动脉(RCA)近段检出率分别为96%和99%,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RCA各支血管的节段检出率分别为53.33%、33.67%、53.33%。左、右冠状动脉近段血管清晰度评分(4分/3分/2分/1分)分别为LM(62例/22例/12例/4例)和RCA(56例/20例/17例/7例)。患儿平均接受的有效剂量为(0.898±0.282)mSv。结论 256-MSCT对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婴儿(1岁内)心脏成像时的冠状动脉检出情况较为满意,尤其对左、右冠状动脉近段检出率很高,且血管清晰度明显提高,能够满足临床诊断需求。 相似文献
19.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狭窄的影像学对照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笔者应用盲法测定16例小儿肺动脉狭窄磁共振成像、超声心动图和心血管造影图像上右室流出道和肺动脉的宽度,经相关回归分析发现:磁共振成像同心血管造影测量值相关性最好,而超声心动图同心血管造影仅在右室流出道和肺动脉主干宽度上具良好相关。结果表明,磁共振成像作为一种无创性技术,可代替或部分取代心血管造影来评价肺动脉发育状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