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 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下壁导联 ST段改变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 对 81例冠状动脉左前降支 (L AD)单支病变所致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 ,依其早期心电图下壁导联 ST段改变的形态将患者分为 3组 ,即压低组、抬高组、无改变组 ,并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下壁导联 ST段压低组中73.3%患者为 L AD非优势近端病变 ;抬高组中 6 2 .5 %患者为 L AD优势远端病变 ;无改变组中 L AD优势近端病变与 L AD非优势远端病变所占比例近似。结论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下壁导联 ST段改变与 L AD形态及病变的部位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病人下壁导联ST段改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对93例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单支病变所致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病人,根据早期心电图下壁导联ST段改变将其分为压低组、抬高组、无改变组3组,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下壁导联ST段压低组中71.4%为LAD非包绕型近端病变;抬高组中61.5%为LAD包绕型远端病变;无改变组中LAD包绕型近端病变和LAD非包绕型远端病变所占比例相近.结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病人下壁导联ST段改变与LAD形态及病变部位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结合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肢体导联ST段改变对判断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冠脉闭塞部位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84例因急性前壁梗死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对其发病后心电图肢体导联ST段改变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前降支近端病变(伴或不伴远端病变),肢体导联Ⅱ、Ⅲ、aVF多表现为ST段压低≥0.1 mV;前降支远端病变(不伴近端病变),肢体导联Ⅱ、Ⅲ、aVF的ST段多表现为抬高或无明显压低。结论对于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肢体导联ST段改变可以预测冠状动脉闭塞部位,对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案选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回顾性地分析了急性前壁心梗而且在30天内行冠脉造影的42例病人,其中12倒入院时心电图合并下壁导联阿段压低,30例无下壁导联ST段压低。通过比较两组冠脉造影的结果以及对心电图Ⅱ、Ⅲ、avF导联ST段压低与V1-V6及I、avL导联ST段抬高的直线相关关系。得出结论:急性前壁心梗早期下壁ST段压低代表高侧壁ST段抬高的镜像反应,提示对角支开口近端前降支病变。  相似文献   

5.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时下壁导联ST段压低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下壁导联 ST段压低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 2例首发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冠状动脉及左室造影资料。结果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时下壁导联 ( 、 、a VF) ST段下移≥ 0 .0 5 m V组与 <0 .0 5 m V组的 、a VL导联 ST80 值有显著性差异 ( P <0 .0 5 ) ;两组的左前降支 6段 ( LAD6 )或 LAD始部病变的发生率也有显著性差异 ( P <0 .0 5 ) ;下壁导联 ST段压低≥ 0 .0 5 m V对 L AD6 或 LAD始部病变预测价值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是 : 导联 5 9%、5 0 % ; 导联 83%、70 % ;a VF导联 83%、70 %。结论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时下壁导联ST段压低预示 LAD6 或 L AD始部病变是高前侧壁发生透壁性心肌缺血的“镜像”反应 ,表现为 、a VL导联 ST段抬高 ;它与右冠状动脉、左旋支、多支病变以及胸前导联 ST段抬高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时下壁ST段改变与左前降支(LAD)长度和病变部位的关系。方法 对75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心肌梗死初期是否伴有下壁ST段改变而将患者分成3组,即伴有下壁ST段压低者为I组,伴有下壁ST段抬高者为Ⅱ组,下壁ST段无改变者为Ⅲ组,并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I组中72%患者为LAD非优势近端病变。Ⅱ组中60%患者为LAD优势远端病变;Ⅲ组中LAD优势近端病变与LAD非优势远端病变所占比例相似。结论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时下壁ST段改变可能与LAD长度和病变部位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体表心电图对老年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左前降支(LAD)闭塞部位的预测价值。方法对62例老年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的入院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寻找可以预测LAD闭塞部位的心电图改变。结果62例老年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均为LAD闭塞,其中近段闭塞者45例(72.6%),远段闭塞者17例(27.4%)。经χ2检验,STⅠ抬高、STaVL抬高、STaVF压低或至少2个下壁导联ST段压低等指标提示LAD近段闭塞(P均〈0.05)。其中,STaVF压低或至少2个下壁导联ST段压低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最高,为94%左右,灵敏度以STaVL抬高最高,为56%;反之,STaVL压低和STⅢ抬高则在预测LAD远段闭塞上有显著意义(P均〈0.05),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以STaVL压低为最高,均为100%。结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时,体表心电图对预测LAD闭塞部位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电图的ST段改变与冠状动脉阻塞部位的关系。方法对34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例患者中19例为前降支病变,15例为前降支合并多支血管病变,心电图STⅠ、aVL抬高,STⅡ、Ⅲ、aVF压低,STaVL>STⅠ,STV2>STaVR,STV3/Ⅱ<-2.3,均为前降支近端狭窄,STⅡ、Ⅲ、aVF、V5、V6抬高,STV5>STⅡ,STV6>STaVF,均为前降支远端狭窄。结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病人进行心电图常规检查,可以预测梗死与冠状动脉阻塞部位的关系。STⅠ、aVL抬高,Ⅱ、Ⅲ、aVF压低>1mm,为前降支近端病变。Ⅱ、Ⅲ、aVF、V5、V6抬高>1mm为前降支远端病变。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部位呈“镜象“的心电图导联ST段改变的临床意义,回顾性分析166例首次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心电图改变情况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发现,发生下壁急性心肌梗死时,伴有胸前导联V4-V6ST段压低者比不伴有ST段压低者血清肌酸激酶水平、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左室射血分数明显为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和多支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的发生率也明显升高。发生前壁急性心肌梗死时,伴有下壁导联ST段压低者较无ST改变者梗死相关动脉左前降支近端病变的发生率明显升高,但血清肌酸激酶水平、左室射血分数和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均无显著性。提示下壁急性心肌梗死伴胸前导联V4-V6ST段压低者下壁心肌梗死范围可能较大,或合并存在左前降支和多支冠状动脉的病变,且并发症较多;前壁急性心肌梗死伴下壁导联ST段压低者可能多为左前降支近端病变,早期再灌注治疗将有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下壁ST段压低与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心电图下壁导联ST段压低与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AMI)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评价 6 3例前壁AMI病人 ,选择病人就诊初始 4h心电图测量其ST水平。住院 1~ 2周行冠状动脉造影 (CAG)同位素心肌灌注显像检查结果对照分析 ;结果 ①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无显著差异 ,左心室造影下壁运动无明显减弱 ;②同位素心肌灌注显示下壁ST段压低组 86 2 1%无下壁心肌缺血表现 ;③下壁导联ST压低组V1 3 导联ST抬高的平均值明显高于不伴下壁导联ST压低组 ,ECG下壁ST段压低明显与V1 3 导联抬高有相关性 ,(r =- 0 5 2 ,P <0 0 5 )。结论 下壁导联ST段压低可能是前壁AMI时V1 3 导联ST抬高的镜影反映而不是下壁心肌缺血表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前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伴下壁导联ST段不同改变,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以及对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08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表现,根据下壁导联心电图ST段变化分为两组:A组为Ⅱ、Ⅲ、aVF中至少2导联抬高;B组为Ⅱ、Ⅲ、aVF中至少2导联压低。比较两组之间心肌梗死面积,左心室重构指标,梗死相关动脉相关性以及近期预后。结果:与B组相比,A组CK-MB最大值较低[(111.46±64.65)vs.(179.79±96.06)IU/L,P<0.0l];左心室射血分数较高,为[(52.28±12.62)vs.(46.81±5.79)%,P<0.01];室壁运动分数低[(20.38±5.65)vs.(38.48±5.28),P<0.01]。两组梗死相关血管(infarct related artery,IRA)A组患者中30例(35.29%)为包绕心尖部前降支(wrapped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WLAD),55例(64.71%)为非包绕心尖部前降支(non-wrapped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NWLAD),B组患者中7例(3.14%)为WLAD,216例(96.86%)为NWLAD,两组梗死相关血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下壁导联ST段抬高幅度较大,并伴有ST段抬高幅度V1>V3导联。室壁运动分数与左心室功能呈负相关;与心电图抬高导联数呈负相关,与Ⅱ、Ⅲ、aVF导联抬高幅度呈负相关;与sumSTE呈负相关;并与血浆尿素氮、LDL、TG及体质量呈负相关。主要心血管事件(major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RA为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LAD)的急性前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时,下壁导联ST段改变可能与LAD长度和病变部位有关;前壁导联合并下壁导联ST段同时抬高的患者若IRA为WLAD,其梗死面积较小,心功能较好。  相似文献   

12.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伴下壁导联ST段下移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时心电图下壁导联 ST段下移与临床预后及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罪犯”血管病变部位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 1998年 1月~ 2 0 0 2年 10月住院诊治并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 5 9例 ,依据冠状动脉造影所示左前降支“罪犯”血管病变部位与第一对角支起始部的关系分成两组 , 组 36例病变部位位于第一对角支发出前 , 组 2 3例病变位于第一对角支发出后。结果  组 36例占 6 1.0 1% , 组 2 3例占 38.98%。 组病人多数合并下壁导联 ST段下移≥ 1mm ,在 、 、a VF导联分别为 81% ,92 % ,79%。 组多数 ST段位于等电位线或 ST段下移 <1m m,在 、 、a VF导联分别为 6 0 % ,6 1% ,5 3%。结论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时心电图下壁导联 ST段下移可以预测“罪犯”血管病变部位位于第一对角支起始部近端 ,而 ST段位于等电位线或 ST段下移 <1mm预示病变部位位于前降支远端  相似文献   

13.
肖军  唐发宽  王龙 《心脏杂志》2007,19(3):318-319,325
目的探讨前壁导联ST段压低与急性下壁心肌梗死(MI)冠脉病变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根据MI初期是否并发前壁导联ST段压低将96例急性下壁MI分为两组即前壁导联ST段压低组(A组,56例)和前壁导联ST段无压低组(B组,40例),将两组冠脉造影结果、梗死部位及预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组多支血管病变(52%)、梗死相关血管近端病变(82%),下后壁MI(88%)、下后壁+右室MI(90%),心力衰竭(16%)、心源性休克(14%)、室速(21%)。B组多支血管病变(30%)、梗死相关血管近端病变(22%),下后壁MI(12%)、下后壁+右室MI(10%),心力衰竭(2%)、心源性休克(2%)、室速(8%)。两组分项比较差异均显著(均P<0.05)。结论并发胸前导联ST段压低的急性下壁MI多为多支血管病变,梗死相关血管多为近端病变,梗死部位多,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4.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ST段改变与相关冠状动脉阻塞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心电图ST段改变与相关冠状动脉阻塞的关系。方法对30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ST段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比分析。结果急性心肌梗死部位下壁12例、下壁+正后壁5例、下壁+右心室8例、下壁+前壁5例。其中单支病变10例,双支病变12例,三支病变8例。右冠状动脉狭窄87.7%,左回旋支狭窄12.2%。ST段抬高Ⅲ>Ⅱ,压低aVL>Ⅰ,诊断右冠状动脉阻塞,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5.0%、93.4%。V4导联ST段压低与Ⅲ导联ST段抬高比值>0.5,可诊断左回旋支阻塞,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4.9%和79.4%,ST段抬高Ⅰ>aVL、压低Ⅱ>Ⅲ,提示左回旋支阻塞,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52.1%和78%。结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ST段抬高Ⅲ>Ⅱ、ST段压低aVL>Ⅰ,提示右冠状动脉阻塞,V4导联ST段压低与Ⅲ导联ST段抬高比值>0.5,ST段抬高Ⅰ>aVL、ST段压低Ⅱ>Ⅲ,提示左回旋支阻塞。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胸前导联ST段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CAG)所见冠状动脉病变部位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187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按入院时18导心电图胸前导联ST段改变分为3组,ST段无变化组(47例),ST段抬高组(16例),ST段压低组(124例);所有患者均行CAG。结果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胸前导联ST段抬高时多为右冠状动脉(RCA)近段闭塞(14例,82.3%),尤其是伴圆锥支动脉闭塞,与RCA中远端闭塞(2例,5.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14例(73.7%)伴有右心功能不全和血流动力学障碍。下壁心肌梗死胸前导联ST段压低者可见于RCA、回旋支(LCX)闭塞及RCA、LCX闭塞与前降支(LAD)、对角支(D)病变的不同组合,其中LCX闭塞伴RCA病变者多表现为朐前ST V_4~V_6的压低,RCA闭塞伴LAD近端病变多有胸前ST V_1~V_6的压低,RCA伴D病变胸前ST V_1~V_3压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胸前导联ST段抬高表明为RCA近段或丌口闭塞且多伴右心室心肌梗死和心功能不全;下壁心肌梗死伴胸前导联ST段压低提示为多支病变,ST V_1~V_3压低多伴有对角支严重狭窄,STV_1~V_6压低多伴有前降支的严重狭窄。  相似文献   

16.
急性前壁心肌梗塞下壁导联ST段压低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44例急性前壁心肌梗塞患者,将冠脉造影结果与体表心电图ST段改变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急性前壁心肌梗塞患者38.6%有下壁导联ST段压低,这些导联ST段压低与多支血管病变无关,而与前降支近端病变有关,可能反映高侧壁导联心肌缺血时心电图对应性改变.  相似文献   

17.
心电图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相关血管判断的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心电图(ECG)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相关血管(IRA)判断的价值。方法筛选2002年7月~2004年7月我院心内科住院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60例,回顾性分析其症状发作后24小时内ECG改变。结果Ⅰ导联ST段抬高,ST段抬高Ⅲ导联>Ⅱ导联,导联V4RST段抬高≥0.5mm,V1和V2导联ST段抬高或压低,aVR导联ST段压低。5项标准可用于判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IRA,而aVR导联ST段压低为一项新的标准。结论aVR导联ST段压低为判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相关血管(IRA)的新标准。  相似文献   

18.
常规心电图对前壁下壁心肌梗死罪犯血管的预测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常规心电图对急性前壁下壁心肌梗死罪犯血管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41例急性前壁合并下壁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冠脉造影资料将梗死罪犯血管分为右冠病变(RCA)组24例和左前降支病变(LAD)组17例,分别测量常规心电图12导联ST段偏移程度及发生的导联数,以计算比较两组间的差异及对不同冠脉之间的预测价值。结果:(1)两组的基线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性;(2)RCA组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幅度总和高于LAD组[(2.46±1.24)vs(1.77±0.61)mm,P0.01],ST段抬高III/II1(66%vs 28%,P0.01)或V1/V31(75%vs 12%,P0.05)在RCA组高于LAD组;LAD组V3导联ST段抬高幅度总和高于RCA组[(1.60±0.36)vs(4.44±2.65)mm,P0.01)。结论:Ⅱ、Ⅲ、aVF、V3导联ST段抬高幅度总和及V1/V3比值在诊断急性下壁前壁心肌梗死中对梗死罪犯血管有重要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9.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下壁导联ST段压低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急性前壁透壁性心肌梗死时下壁导联ST段压低的临床价值。方法 比较任一下壁导联ST段压低≥1.0mm的17例与压低均<1.0mm的16例的CK-MB值、超声心动描记术、冠状动脉造影等结果。结果 前组CK-MB值更高,射血分数减低更显著,左室收缩与舒张末期容积更大,造影术示致梗死狭窄病变多位于左前降支近端或呈多支病变。结论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下壁导联ST段压低≥1.0mm时,其梗死面积较大,会发生较严重的左室射血功能损害及左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ST段抬高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简称心梗)伴不同下壁导联ST段改变患者的梗死相关血管以及梗死面积及心功能情况。方法73例急性前壁心梗患者,根据入院时心电图下壁导联ST段改变情况将患者分为3组:A组为Ⅱ、Ⅲ、aVF中至少两个导联ST段抬高;B组为Ⅱ、Ⅲ、aVF中至少两个导联ST段压低,C组为Ⅱ、Ⅲ、aVF中少于两个导联ST段有改变。比较三组CK最大值,左室射血分数以及梗死相关血管(IRCA)。结果CK最大值3组比较A组最低(1280±531IU/Lvs2034±911,1677±630IU/L,P<0.01);左室射血分数A组最高(0.54±0.09vs0.48±0.07,0.47±0.08,P<0.01);三组IRCAA组中85.7%的患者位于“绕过心尖的左前降支(LAD)”的中远段,有14.3%的患者位于右冠状动脉(RCA)的近段;B组的患者中全部为非“绕过心尖的LAD”,其中有70.4%的患者位于非“绕过心尖的LAD”的近段;C组中有96.7%的患者为非“绕过心尖的LAD”,其中有73.3%的患者位于非“绕过心尖的LAD”的近中段,三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IRCA为LAD的急性前壁心梗时下壁ST段改变可能与LAD长度和病变部位有关;前壁合并下壁ST段同时抬高的患者若IRCA为“绕过心尖的LAD”,其梗死面积较小,心功能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