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责任制护理的逐渐普及,如何写出高质量的护理病历,已成为目前各医院努力探索的共同问题。针对五官科病种繁多、专科性强的特点,我们进行了护理病历书写的基本训练,并结合专科典型病例进行专题讲座、模式教学,力求每份病历均能充分反映责任制护理全过程。一、护理病历书写的基本格式鉴于目前护士普遍缺编、时间较紧,我们对书写护理病历的病例做了适当的选择。专科典型病例和危重病人,如经鼻进路行垂体瘤摘  相似文献   

2.
目前,护理队伍人员少,病人多,实施责任制护理有一定难度。而是提高护理质量,以适应现代医学代理模式的转变,满足病人更高层次的需求,就必须采取功能制护理与责任制护理相结合的方法。本文对将功能制护理与责任制护理有机结合而产生的效果进行了探讨。认为二者结合起来是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国内外对临床护理工作模式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完成了从功能制、小组责任制到整体护理模式的转变[1-4]。2010年卫生部提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国内大型综合医院普遍掀起责任制整体护理的热潮[5-9]。那么,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是用什么形式或手段来实现的?目前实施的效果如何?国内外存在着怎样的差距?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为此,本文就责任制整体护理的起源、国内外实施现状以及未  相似文献   

4.
责任制护理小组模式在外科的实践与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责任制护理小组模式在外科病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取传统护理模式200例患者和采用责任制护理小组模式200例患者.责任制护理小组将全体护士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设立一名组长,责任护士2~3名,负责该组病人所有的健康教育和治疗护理工作.结果 实施责任制护理小组后,责任制护理小组模式呼叫后护士到位时间、日均输液呼叫铃声次数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责任制护理小组模式患者的护理满意率(96%)和对疾病知识知晓率(94.5%)高于传统模式的护理满意率(81%)和对疾病知识知晓率(86%),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责任制护理小组模式体现了人性化护理的理念,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提升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康凤英  杨辉  周卫  陈晓莉  闫丽娟 《全科护理》2011,9(32):2964-2966
为探讨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的有效方式,系统回顾责任制护理、系统化整体护理、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历史沿革,分析责任制整体护理实施现状中在生活护理定位、责任制整体护理排班、效果及其评价方面存在的误区,并提出对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6.
合理分配护理资源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责任制整体模式对护理人力资源开发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经过调查研究,2010年7~12月将科室34张病床分为3组,每组分管11~12张床位,由责任护士负责11~12例病人的全部护理治疗工作,包括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治疗、病情观察、护理记录、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与科室原有的功能制护理模式进行比较,展开问卷调查,将获得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较原有护理模式在护理质量和病人家属满意度上有明显提高(P<0.01)。结论: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更能发挥护士能动性,科学合理的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与效率,提高病人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在脑梗死患者护理质量上所起的作用。 方法:对我科270例明确诊断为脑梗死的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取功能制整体护理模式和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收集患者的满意度、科室分级护理质量及护理人员整体素质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后,脑梗塞患者的满意度(χ2=5.2683,P<0.05)、护理人员整体素质(t1=2.2177,t2=2.2542,χ2=97.5850 ,P<0.05)及科室分级护理质量(χ2=4.1667 ,P<0.05)均得到显著的提高。结论:责任制整体护理对护理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小组责任制护理管理模式在骨科病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实施小组责任制护理管理模式在骨科病房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根据入院时间将420例骨科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1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责任制护理模式,实验组实行小组责任制护理模式,并对两组实施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护理质量考核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小组责任制护理模式能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及骨科护理质量,是一种有效的工作模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组责任制护理模式在优质护理示范病房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选择某医院5个科室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实施小组责任制护理模式,建立责任小组,确立不同级别人员的职责。比较实施前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医生对护士工作满意度、护理质量及护士职业认同感等。结果实施小组责任制护理模式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医生对护士工作满意度、临床护理质量、护士职业认同感均明显提高(P﹤0.01或P﹤0.05)。结论实施小组责任制护理模式可以优化临床护理工作模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医护合作型责任制护理模式对医疗护理质量和病区相关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妇科2014年1月~6月收治的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医护合作型责任制护理模式前),2014年7月~12月收治的患者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查房模式,实验组采用医护合作型责任制护理模式,比较医护合作型责任制护理模式实施前后医疗护理质量和病区相关满意度的情况。结果实施医护合作型责任制护理模式后, 患者的住院天数、甲级病历病案率、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实施前(P < 0.01)。结论医护合作型责任制护理模式改善了医护患沟通,提高了工作效率,改进医疗护理质量,有利于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强化专科护理内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医护合作型责任制护理模式在深化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在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实施医护合作型责任制护理模式,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病人满意度、医生满意度和护士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集护理质量检查结果和护理服务质量相关数据,与实施医护合作型责任制护理模式前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医护合作型责任制护理模式后,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对自身工作满意度也有所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特级护理和一级护理质量、基础护理质量、病区管理质量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满意护士的人次数、病人感谢信中点名表扬护士的人次数明显增多。结论:实施医护合作型责任制护理模式,能有效地密切医、护、患关系,充分发挥高级责任护士的作用,促进初级责任护士的成长,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达到“病人满意、医生满意、护士满意”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应用责任制整体护理对急诊输液护理质量效果观察。方法 选择2012年1-12月急诊输液病人,运用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进行输液护理,观察输液安全性,输液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改变,并与2011年急诊输液作比较。结果运用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输液护理的输液安全、输液质量,患者满意度均较2011年有大幅提高。结论 责任制整体护理可有效提高急诊输液安全性、输液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科学合理的护理排班模式,确保责任制整体护理的落实。方法对传统的"三班制"进行改革,根据护士分层管理和扁平化理念,采用护士分层下的责任制整体护理排班模式,评价改革前后6个月的患者满意度、护士对工作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结果实施护士分层下的责任制整体护理排班,患者满意度、护士满意度、护理质量较改革前显著提高。结论实施护士分层下的责任制整体护理排班模式有利于优质护理持续开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责任制在基层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设置护理岗位层级,制定各岗位职责,强化护士岗位培训,实施医护一体化责任制模式等护理方法。结果实施医护一体化责任制护理模式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医生对护士工作满意度、临床护理质量均明显提高,护理不良事件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医护一体化责任制护理模式是一种优化组合的护理工作模式,调动了护理人员工作积极主动性,密切了医护配合程度,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临床护理质量,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协同护理——一种新颖的护理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颖的护理模式——协同护理模式,即在责任制护理基础上,充分发挥患者自我护理的能力,鼓励患者参与健康护理。该模式重视患者参与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强调护士作为临床教育者、支持者、协调者的作用。因此可满足目前护理的需求,改善护士的自我满足,有益患者的预后,减少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亦有助于护士队伍的招募和稳定。故这一护理模式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吕芳  周凯云 《中国临床护理》2013,(6):529-530,547
目的探讨运用固定小组责任制整体护理排班模式提高患者及护理人员满意度的效果。方法选取2个护理单元实施固定小组责任制整体护理排班模式并进行效果分析。结果实施固定小组责任制整体排班模式后,患者及护理人员满意度均高于实施前。结论运用固定小组责任制整体护理排班模式有利于连续性整体护理工作落实,符合患者需求,可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能动性,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责任制护理是随着医学模式转变脱颖而出的新型护理制度,是护理学科发展客观的必然产物,它成为护理质量管理中一个新项目,其水平高低成为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对责任制护理质量进行评价是一新课题。我院1985年试行责任制护理,经不断摸索管理方法,根据我市1987年研讨会精神,将责任制护理纳入质控项目共十条100分。每月检查评价一次,将成果填入质控记录和护理信息板。每季综合一次并和奖金挂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工作模式,更好地发挥护理人员的工作潜能,激发护理人员工作热情,提高伤病员满意度,为伤病员提供安全、专业、全程的优质护理服务。方法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实施不同护理模式,分阶段对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比较护理服务及健康知识讲解满意度变化。结果①实施组内责任制护理模式后住院患者对责任护士服务满意度从95.73%提高到9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实施组内责任制护理模式后住院患者对责任护士健康知识讲解满意度从92.31%提高到9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实施组内责任制,患者知晓自己的责任护士得到落实,住院患者满意度提升。②实施组内责任制,健康知识讲解满意度进一步提高,能有效普及健康知识。③实施组内责任制护理模式有利于人才培养。④实施组内责任制护理模式有利于调动每位成员积极性和责任感。  相似文献   

19.
【】 目的 转变护理模式,以患者为中心,以整体责任制护理模式为病人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方法 采用医院和自制的问卷调查表,对105名住院病人进行调查。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频数、百分率的计算。结果 将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各个环节细化,调查患者对护士服务的满意度。结论 通过采用责任制护理模式的优质护理服务,提高了患者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唐翠 《全科护理》2013,11(2):162-163
[目的]探讨新形势下我院开展责任制护理的实践及效果。[方法]以普外科为试点病区,优化调整护理岗位,实施护士分层管理;改革排班模式,实行弹性排班;实行责任制护理工作模式;分阶段实施健康教育。[结果]开展责任制护理后的病房管理质量、基础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与开展前比较均明显提高(P〈0.05或P〈0.01)。[结论]开展责任制整体护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