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6 毫秒
1.
刘占兵 《光明中医》2010,25(8):1468-1469
目的观察中药与西药爱西特片剂治疗慢性肾衰竭病人的疗效。方法慢性肾衰竭病人(血清肌酐168~707μmol/L)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对症支持,原发病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肾衰方和爱西特片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5.5%,血清肌酐、尿素氮、尿酸等均明显降低,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肾衰方具有益气健脾、活血化瘀、通腑泄浊的功效,爱西特直接吸附毒素,中药西药联合应用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改善症状,明显降低血清肌酐、尿素氮、尿酸。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中药复方通腑颗粒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 方法 选取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50例,随机分为标准治疗组(26例)和通腑颗粒组(24例),疗程2周,并以30名健康成年人作为正常对照。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肠黏膜通透性(尿中乳果糖/甘露醇排出率)、血浆内毒素水平及肠道菌群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肝硬化患者治疗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肠黏膜通透性、血浆内毒素水平显著升高,肠道双歧杆菌数量减少,肠杆菌数量增多(P<0.05,P<0.01)。治疗2周后,通腑颗粒组血浆内毒素水平、尿中乳果糖排出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与标准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通腑颗粒组肠道双歧杆菌较治疗前数量增多,肠杆菌数量减少(P<0.05,P<0.01),达到正常对照组水平。结论 通腑颗粒可以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纠正肠道菌群紊乱,减轻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肠源性内毒素血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通腑清毒汤保留灌肠对于湿热内蕴性肝硬化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ETM)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疗程为14天,观察治疗前后血浆内毒素、血清NO、血清IL-6水平及安全性指标检测,并进行临床症状积分。根据统计学分析,评价通腑清毒汤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有效率为75.00%,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腑清毒汤保留灌肠治疗本病具有清热解毒、荡涤肠道的功效。  相似文献   

4.
《中成药》2019,(5)
目的考察通腑泄浊法对慢性肾脏病大鼠TGF-β1/p38MAPK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 3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通腑泄浊法组、大黄配方颗粒组,灌胃给予2.5%腺嘌呤混悬液(200 mg/kg)建立慢性肾脏病大鼠模型。8周给药后,检测肾功能指标、肾脏病理变化、24 h尿蛋白、尿毒症毒素、TGF-β1/p38MAPK信号通路、肾脏纤维化程度。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通腑泄浊法组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胱抑素(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硫酸吲哚酚(IS)、24 h尿蛋白、IL-6、TGF-β1水平,α-SMA、TGF-β1、p-p38MAPK蛋白表达,肾脏纤维化程度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通腑泄浊法可通过减少尿毒症毒素、抑制被活化的TGF-β1/p38MAPK信号通路来延缓慢性肾脏病大鼠肾纤维化进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通腑泄浊法中药灌肠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6月医院收治的9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为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给予透析治疗,观察组给予通腑泄浊法中药灌肠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共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生化指标和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5.56%(χ~2=5.414,P=0.020)。观察组的腰膝酸软、气短懒言、倦怠乏力、食少纳呆等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Cr和BUN显著低于对照组,CCr和Hb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NF-α、IL-6和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腑泄浊法中药灌肠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疗效确切,可改善中医症状,提高肾功能,降低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通腑清热中药内服联合生大黄保留灌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及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2019年5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收治的9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通腑清热中药内服联合生大黄保留灌肠治疗,连续治疗7 d,评估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后临床指标转归情况及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D-乳酸、内毒素、二胺氧化酶)、血清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改善情况,并统计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5%(43/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1%(35/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血淀粉酶复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血清D-乳酸、内毒素、二胺氧化酶、MDA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SOD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各指标改善情况更为显著(P均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通腑清热中药内服联合生大黄保留灌肠能够调节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氧化应激状态,改善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促进预后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通腑化浊凉血方对于慢性肾衰竭模型大鼠硫酸吲哚酚清除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通腑化浊凉血方低、中、高剂量组、尿毒清组。运用5/6肾切除法慢性肾衰竭大鼠模型,在造模成功后3个月对大鼠血肌酐、尿素氮、24 h尿蛋白含量、血液中硫酸吲哚酚含量进行检测,观察大鼠肾脏生化指标以及血清中肠源性尿毒症毒素硫酸吲哚酚含量情况。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通腑化浊凉血方中、高剂量均可以降低模型大鼠血清BUN水平,明显降低SCr水平,三个剂量通腑化浊凉血方组大鼠24 h尿蛋白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血清IS水平较空白组明显上升。结论:通腑化浊凉血方可降低大鼠血清中硫酸吲哚酚含量,表明此方对此类蛋白结合型尿毒症毒素的清除具有一定优势,从而达到延缓肾损害进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通腑泄浊汤灌肠配合前列地尔治疗重症急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102例急性肾衰竭(AFR)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并前列地尔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通腑泄浊汤灌肠,连续治疗2周后评价疗效;同时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SCr、BUN水平的变化,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1%,优于对照组的76.5%;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足患者治疗后肾功能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肾功改善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提高(P0.05)。结论:通腑泄浊汤联合前列地尔治疗重症ARF,可发挥协同作用,延缓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涤毒灌肠方对慢性肾衰大鼠粪便吲哚酚、对甲酚含量的影响。方法 SD大鼠70只,随机抽取8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其余62只行5/6肾切除术复制慢性肾衰模型,将造模成功的50只大鼠随机分为病理对照组、涤毒灌肠方大、中、小剂量灌肠治疗组,用药周期为56天。观测大鼠血清肌酐、尿素氮,粪便吲哚酚、对甲酚的含量。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涤毒灌肠方各剂量治疗组血肌酐、尿素氮明显降低(P0.05)。灌肠方各剂量组粪便吲哚酚含量显著下降(P0.01),且大、中剂量组比小剂量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灌肠方各剂量组粪便对甲酚含量明显下降(P0.05),各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涤毒灌肠方减少慢性肾衰大鼠粪便中的吲哚酚、对甲酚产生可能是其干预肾衰竭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益肾清利、和络泄浊方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脏病(CKD)4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CKD4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CKD基础治疗,治疗组予基础治疗联合自拟益肾清利、和络泄浊方口服及中药通腑泄浊方灌肠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肾功能[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酸(UA)]、24h尿蛋白定量(UTP)、血红蛋白(Hb)、血钾(K)、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指标的变化情况,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1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8.89%(P0.05);2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Scr、BUN、UA、UTP指标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明显改善(P0.05,P0.01);2组患者治疗后安全性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清利、和络泄浊方联合中药保留灌肠对CKD4期患者具有安全可靠的临床疗效,可延缓肾功能减退,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肾衰宁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88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中药肾衰宁颗粒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肾功能指标改善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保留灌肠组患者治疗后血尿素氮和血肌酐水平均明显降低,而内生肌酐清除率明显增加(P0.05),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降低,但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肾衰宁联合中药保留灌肠可作为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通腑泄浊方灌肠治疗脾虚湿浊型慢性肾衰竭的疗效及对中医证候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脾虚湿浊型慢性肾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西医常规治疗及生活干预,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通腑泄浊方灌肠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肾功能相关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26/30),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21/3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各项评分及总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血肌酐(Cr)、24 h尿蛋白定量、尿素氮(BUN)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Cr、24 h尿蛋白定量、BUN均低于对照组(P<0.05),Ccr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腑泄浊方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能改善患者中医症状和肾功能,缓解病情进展,提高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通腑泄浊法治疗兼有便秘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兼有便秘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单纯应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腑泄浊中药汤剂。2组均以7日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心脏功能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心脏功能相关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在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血浆BNP水平以及中医证候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腑泄浊法可有效改善兼有便秘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药口服加灌肠治疗慢性肾衰(CRF)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52例慢性肾衰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单纯应用西医方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合用中药口服加灌肠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6.2%,对照组总有效率76.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肌酐(Cr)、血尿素氮(BUN)、24h尿蛋白定量、血红蛋白(Hb)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口服加灌肠佐治慢性肾衰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和理化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基于补虚通腑泄浊法探讨中药复方肾衰泄浊汤及其拆方(补虚方、祛邪方)对UUO模型大鼠细胞外基质的影响。方法:将SD雌性大鼠72只按体重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UUO模型)、肾衰泄浊汤组、补虚方组、袪邪方组、贝那普利组,每组12只,各组大鼠分别于灌胃给药后第7、14d处死,检测大鼠24h尿蛋白、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取肾脏组织行HE、Masson染色,并对肾小管损伤程度、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评分;免疫组化法检测肾脏组织中ɑ-SMA、FN、PAI-1的表达情况。结果:同期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大鼠24h尿蛋白明显升高(P0.05),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24h尿蛋白定量减少(P0.05);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血尿素氮、血清肌酐均升高(P0.05),经治疗后各组血尿素氮、血清肌酐均有所下降,肾衰泄浊汤组疗效最显著(P0.05)。经HE、Masson染色后,从不同时间段观察模型组及各治疗组的病理表现,术后7d以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术后14d以纤维化和炎症为主,特别是模型组更为明显。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各治疗组ɑ-SMA、FN、PAI-1蛋白阳性表达均低于模型组,同时期各蛋白阳性表达强弱在中药各治疗组中依次为:补虚方组祛邪方组肾衰泄浊汤组,且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衰泄浊汤及其拆方均可改善UUO大鼠肾功能,这种改善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ECM沉积实现的,ECM沉积的中医病机可能是本虚标实,补虚通腑泄浊法是治疗的基本大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益肾泄浊方灌肠治疗慢性肾脏病(CKD)的疗效,为治疗慢性肾脏病提供新的参考方案。方法将60例CK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药低浓度组与高浓度组各30例。两组分别以不同浓度的益肾泄浊方灌肠,观察治疗前后症状变化,检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酸(UA)、前白蛋白(PA)的水平。结果高浓度组总有效率高于低浓度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均得到改善(P0.05或P0.0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Scr、BUN、UA水平均下降,PA含量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泄浊方灌肠能改善CKD患者临床症状,保护肾功能,提高患者营养状况,延缓病情进展,高浓度组疗效优于低浓度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回顾性分析通腑泄热逐瘀汤灌肠联合耳穴压豆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9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灌肠组、联合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治疗,灌肠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通腑泄热逐瘀汤灌肠治疗,联合组采用通腑泄热逐瘀汤灌肠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各组均治疗7 d。结果治疗后各组症状评分、胰腺炎CT严重指数评分、白细胞介素-6、血浆内毒素、胰脂酶、血淀粉酶均低于治疗前(P <0.05),且联合组均低于对照组、灌肠组(P <0.05)。联合组、灌肠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联合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症状、炎症因子、淀粉酶、胰脂酶及内毒素水平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和灌肠组,临床疗效与灌肠组相当。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通腑泄热复元汤对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肠道功能、炎症反应水平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75例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8例、对照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通腑泄热复元汤治疗,治疗7 d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肠道功能障碍症状评分、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指标、炎症反应水平,并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肠道功能障碍症状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指标D-乳酸、二胺氧化酶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炎症反应指标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及各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4.74%,对照组78.38%,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腑泄热复元汤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肠道功能及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减轻患者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通腑泄浊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腑实证患者,观察该法对心脏功能及中医症候疗效的影响,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力衰竭的循证医学积累依据,为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拓展新思路和新方法。方法将符合慢性心力衰竭腑实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单纯应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应用常规西药基础上加用通腑泄浊中药汤剂,并随症加减,保证通腑效果,7日为1疗程,治疗两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在心功能恢复、腹胀、水肿等中医症候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腑泄浊法可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腑实证患者的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腑泻浊方结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63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通腑泻浊方口服加中药灌肠,对照组3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包醛氧淀粉口服,观察治疗前后SCR、BUN、血浆总蛋白、白蛋白、24h尿蛋白定量。结果:治疗组显效12例,有效16例,共有效28例,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显效4例,有效14例,共有效18例,总有效率58.06%,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SCR,BUN均较前有所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红蛋白及白蛋白均较治疗前有所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红蛋白高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白蛋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24h尿蛋白定量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腑泻浊方结合中药灌肠可有效降低BUN、SCR,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