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对比不同给药方案(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wAMD)的疗效差异,探讨影响再治疗时机的因素。方法选择32例(32只眼)wAM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每月进行玻璃体腔内注射Lucentis 0.5 mg 1次。B组:最初每月1次进行玻璃体腔注射Lucentis 0.5 mg,连续3个月,后续再根据再治疗标准决定是否注药。随访时间为12个月。结果两组组间平均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央区平均视网膜厚度(CMT)、黄斑中央区平均视网膜厚度(CMT)、平均病灶区视网膜厚度(CLT)、眼底荧光造影(FFA)5 min时视网膜新生血管渗漏面积(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注药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治疗影响标准中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结果所占比较视力标准所占比高。结论两种给药方案(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wAMD均安全有效。评价病灶活动性决定注药时机时,OCT检查结果较视力更敏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眼科经眼底检查、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确诊的DME患者50例50眼给予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注射方式采取每月注射1次,连续注射3个月。于术后第4个月复查FFA和OCT,分析患者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厚度(CMT)、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的变化。结果 DME患者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3次后FFA显示黄斑水肿和渗漏明显减轻,BCVA明显提高(P0.05),CMT明显降低(P0.05),SFCT无显著变化(P0.05)。随诊期间未发现全身或局部严重并发症。结论 OCT检查对DME的诊断和治疗观察有重要意义。玻璃体腔内连续3次注射康柏西普,可以降低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减轻黄斑水肿,提高患者的视力,具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对老年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继发黄斑水肿(ME)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8年1月—2019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眼科收治的37例(37眼)老年RVO继发ME确诊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3+PRN治疗方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3、6个月时,检测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分析患眼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黄斑区平均视网膜厚度(MMT)及黄斑中心体积(CMV)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3和6个月患者的平均BCVA改善(χ2=37.70,P<0.05),CMT(F=22.06,P<0.01)及MMT变薄(F=30.75,P<0.01),CMV减小(F=27.57,P<0.01)。研究期间2例患者出现球结膜下出血,未见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能一定程度上提高老年RVO继发ME患者的视力,减轻ME,有助于恢复患者的视网膜正常结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治疗中老年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临床确诊RVO继发黄斑水肿患者60例(60只患眼)。将患者随机分为康柏西普组和雷珠单抗组,康柏西普组、雷珠单抗组玻璃体腔内分别注射10.0 mg/ml康柏西普0.05 ml、10.0 mg/ml雷珠单抗0.05 ml,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6个月后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黄斑中心凹厚度(CMT);记录初始治疗至6个月后玻璃体腔注射次数,比较两组治疗过程中眼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康柏西普组总有效率高于雷珠单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康柏西普、雷珠单抗组BCVA、CMT值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6个月后BCVA、CMT值显著低于治疗3个月后(P0.05),各时间点康柏西普组与雷珠单抗组BCVA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康柏西普组治疗6个月后CMT显著低于雷珠单抗组(P0.05)。康柏西普组平均注射次数显著低于雷珠单抗组(P0.05);康柏西普组眼部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雷珠单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治疗中老年RVO继发黄斑水肿效果相当,但康柏西普对CMT的降低作用更为明显,且能减少患者的注射次数。  相似文献   

5.
目的系统评价激光联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与单独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通过检索PubMed、CNKI、万方等数据库收集有关治疗BRVO继发黄斑水肿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RCT)。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9年5月。采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包括108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注药组相比,联合治疗组黄斑中心凹厚度(CMT)在随访1、3、6个月时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CI(-135.44^-15.54),P<0.001];但对于最佳矫正视力(BCVA)的提高,2组间无统计学差异[95%CI(-1.75~0.80),P>0.05];2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OR=1.50,95%CI(0.97~2.30),P=0.07]。结论激光联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能够显著降低BRVO继发黄斑水肿患者的CMT,早期疗效优于单纯注药组。但两种方式对于治疗后BCVA的影响及不良反应的发生尚需要大样本的随机对照双盲研究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6.
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94例(105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按单盲法平分为对照组46例(52眼)采用激光治疗,在此基础上试验组46例(53眼)采用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6个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视网膜厚度(CMT)高,并发症发生率、最佳矫正视力(BCVA)低,(P<0.05)。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采用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联合激光治疗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视力,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老年黄斑变性合并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疗效。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该院收治的老年黄斑变性合并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患者62例62眼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31眼。对照组接受视网膜光凝治疗。观察组每月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0.5 mg,1次/月,连续治疗3个月。统计分析两组治疗期间和治疗后半年内的最佳矫正视力、眼压、黄斑中心凹厚度(CMT)、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黄斑区荧光渗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前最佳矫正视力为3.32±0.58,低于治疗1、2 w、1、2、3个月及治疗后1、3、6个月的3.58±0.67,3.65±0.62,3.68±0.66,3.71±0.95,3.76±0.73,3.79±0.75,3.80±0.77和3.81±0.65;对照组治疗1、2、3个月及治疗后1、3、6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亦高于治疗前,且治疗2个月和3个月及治疗后1、3、6个月观察组最佳矫正视力均高于对照组;治疗2 w内两组患者的眼压出现升高后逐渐下降和CMT变薄,且治疗2个月和3个月及治疗后1、3、6个月观察组眼压均低于对照组,CMT亦较对照组薄(P<0.05)。两组治疗后FFA黄斑区荧光渗漏情况均得以改善,且观察组无明显渗漏的患者比例较对照组升高(P<0.05)。两组结膜下出血、视网膜脱离、细菌性眼炎等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均为9.38%,两者无差异(P>0.05)。结论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老年黄斑变性合并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可有效提高患者视力、控制眼压、促进黄斑消退和视网膜出血的吸收且不会明显增加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值得推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玻璃体腔内注射Conbercept后视力改善程度及黄斑下脉络膜新生血管隆起度及视网膜厚度变化情况。方法总结我院2015年1月~10月诊断为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并接受玻璃体腔内康柏西普(Conbercept)注射的患者52例(52眼),其中男性23例,女性29例,年龄45~76岁,比较注射前后患者的视力及黄斑下脉络膜新生血管吸收的程度。结果注射后2周,31例(60%)患者最佳矫正视力有2行的增长,OCT显示脉络膜新生血管隆起度及视网膜厚度较注射前均有下降。19例患者(38.5%)患者最佳矫正视力有2行的增长,OCT显示脉络膜新生血管隆起度及视网膜厚度较注射前无明显变化,2例(1.5%)患者无应答。但于注射后1个月复查时18例(38%)患者视力较注射后2周降低,需再次注射。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效果显著,但部分患者需重复注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临床效果。方法 32例(32眼)NVG患者,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3 d后应用多波长激光进行PRP。结果 32眼PRP顺利完成,眼压不同程度下降,眼痛头痛症状缓解。结论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联合PRP治疗NVG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 DME)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7月期间芜湖市眼科医院收治的40例DM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20,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和研究组(n=20,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3、6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 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macula fovea thickness,CMT)、平均黄斑容积(average macular volume, AMV)、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ubfoveal choroidal thickness, SFCT),并统计两组6个月的重复用药次数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BCVA值均升高,AMV、CMT值降低,且研究组治疗1、3、6个月的BCVA值均高于对照组,AMV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两组CM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3、6个月的CMT值低于对照组,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