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鼻窦炎患者筛窦骨质的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Wang T  Han DM  Zhou B  Cui SJ  Fan EZ  Li Y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17):1183-1186
目的观察评价慢性鼻窦炎(CRS)筛窦骨质的病理变化特点和病变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CRS患者及16例正常对照组筛窦黏膜标本,采用HE、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VanGieson等染色观察筛窦黏膜及骨质的病理学改变,分别对黏膜炎症、黏骨膜及筛骨的组织学改变和骨组织重新塑型活性进行观察评分。结果CRS筛窦标本黏膜炎症程度平均评分为2.30±0.88,显著高于对照组评分1.38±0.81(P=0.001);CRS筛窦标本黏骨膜和骨质组织病理改变评分1.65±0.84,显著高于对照组评分1.00±0.73(P=0.004);CRS筛窦标本骨质重塑活性评分2.15±0.74,显著高于对照组评分1.56±0.63(P=0.007)。CRS患者的黏膜炎症评分与黏骨膜和骨组织病理评分(R=0.047,P=0.772)、骨组织的重新塑型活性(R=0.021,P=0.897)无明显相关性。结论CRS筛骨的组织学观察发现筛骨有显著的纤维化,重新塑型和编织骨结构的特征。CRS筛骨发生了类似于慢性骨髓炎的病理学改变,其中突出的是骨吸收,新骨形成和纤维化。  相似文献   

2.
慢性鼻-鼻窦炎筛窦黏膜和筛骨的病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凤珠 《医学综述》2013,19(6):1032-1034
慢性鼻-鼻窦炎(CRS)患者筛窦黏膜和筛骨均发生不同程度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并且与临床分型和预后相关。随着临床分型的增加,筛窦黏膜和筛骨病理形态学改变的严重程度也随之加重;随着筛骨病理严重程度的增加,其预后越差,这可能是难治性或复发性CRS的根源。筛窦黏膜和筛骨病理学改变特征充分体现出CRS的特征和发生、发展及转归的机制,并为CRS临床分型、分期提供科学的病理学依据。该文就慢性鼻-鼻窦炎筛窦黏膜和筛骨的病理学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真菌性鼻-鼻窦炎(Fungal sinusitis ,FRS )与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 , CRS)患者局部骨质及CT值的研究,了解其病变特征和发生、发展及转归,为FRS的手术提供临床的依据。方法选取临床上FRS、CRS患者各30例,非鼻-鼻窦炎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术前CT 检查对其值测算。术中对于鼻窦炎患者切除筛骨,送病理检查,得出病理评分。然后比较病理评分及CT值;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FRS筛骨的CT值随筛骨病理等级的增高明显增高;FRS筛窦骨组织的病理等级高于CRS患者;CRS患者CT值高于非鼻-鼻窦炎患者,FRS患者CT值高于CRS患者。结论 FRS及CRS患者中均有一部分患者存在筛骨病变,这种病变包括筛骨黏膜增厚、骨吸收、骨破坏、炎性细胞的浸润以及新骨形成。且 FRS筛骨病理等级高于CRS。FRS及CRS患者筛骨CT值与病变范围和筛骨病理分级显著相关,可客观评价患者筛骨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鼻内镜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所接收的37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传统手术治疗;选取同期在我院接收治疗的37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作为观察组,予以其鼻内镜治疗.比较这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复发情况等.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及复发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一鼻窦炎,不仅能彻底清除病变组织,同时可以保留鼻腔的正常组织结构,有助于促进临床症状及鼻黏液纤毛清除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洗鼻剂冲洗治疗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患者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100例行鼻内镜手术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术后采取高渗盐水冲洗鼻腔,观察组采用洗鼻剂(由无碘海盐和碳酸氢钠组成)冲洗鼻腔。评估术前及术后1、3、6个月两组鼻黏膜纤毛运输速率,并在术后6个月时,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术后1、3、6个月,观察组鼻黏液纤毛运输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生存质量各项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洗鼻剂冲洗治疗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患者的效果优于高渗盐水冲洗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50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孝江  张长征  李晓帆  苏宏  冯善顶 《西部医学》2009,21(12):2153-2154
目的观察经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50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均采用Messerklinger术式,术中根据病变程度决定钩突切除的多少和筛窦切除的范围,并同时纠正鼻腔结构异常;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并对并发症进行分析,术后随访1~3年。结果治愈267例(53.4%),好转198例(39.6%),无效35例(7%),总有效率为93%。并发症27例,发生率为5.4%。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效果良好。手术的关键是解除鼻腔、鼻窦的引流和通气障碍。术中应同时纠正鼻腔的各种解剖异常,重视钩突的生理功能,妥善处理围手术期的各种问题,有利于提高手术的疗效和减少并发症、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7.
项先高  曹桂霞  季阳  李云川 《重庆医学》2013,(22):2578-2581
目的探讨和分析不同年龄段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影响因素。方法对2010~2012年收住院的9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进行术前和术后调查,并采用生存质量量表(SNOT-20)评分。结果少儿患者、青年患者和中老年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水平同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少儿组改善最显著的依次为第一维度(鼻塞70%)、第二维度(记忆力下降30%)、第三维度(担忧病情30%)和第四维度(影响社交40%)。青年组改善最显著的依次为第一维度(鼻塞73.3%)、第四维度(影响社交43.3%)、第二维度(影响睡眠质量20.0%)和第三维度(烦躁易怒16.7%)。中老年组改善最显著的依次为第一维度(鼻塞66.7%)、第三维度(担忧病情20%)、第二维度(影响睡眠质量20.0%)和第四维度(造成经济负担40.0%)。术前生存相关影响因素主要为并发症、年龄、性别、病程和城乡,术后主要为并发症、病程、年龄、围术期处理、性别和城乡。结论不同年龄段患者鼻内窥镜术后生存质量改善方面有所差异。提高患者围术期的处理的依从性可以显著改善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慢性鼻-鼻窦炎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58例鼻内镜下手术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行术前、术后针对性护理。结果本组158例患者术前心理状态稳定,术后恢复良好,未发生失明、复视、脑脊液鼻漏、继发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提高鼻内镜手术的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临床路径在慢性鼻-鼻窦炎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将100例慢性鼻-鼻窦炎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试验组按制定好的医、护、患临床路径实施每13诊疗、护理、康复工作,对照组采用传统医疗护理方法。结果:试验组住院日、住院费、使用药费比例等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术前、术中、术后满意度、医护人员满意度等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按临床路径实施诊疗、护理可以减少平均住院日,降低住院费用,有利于患者主动参与诊疗和护理,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推行临床路径是一种符合国情、顺应民心的医疗服务模式。不仅使患者减轻经济负担,而且使诊疗护理有序,减少漏项,降低医疗成本。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慢性鼻-鼻窦炎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16例鼻内镜下手术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行术前、术后针对性护理。结果本组316例患者术前心理状态稳定,术后恢复良好,未发生失明、复视、脑脊液鼻漏、继发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提高鼻内镜手术的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12.
由于慢性鼻-鼻窦炎(也称慢性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的病因学和发病机制等方面的研究结论尚不十分清晰,在诊断定义、分型及选择治疗方案等方面尚存有争议。近年来,以欧美为主的学者们相继组织制定了一系列有关鼻-鼻窦炎诊疗方面的指导性文件。这些指导性文件的出台,反映了各国学者们对慢性鼻-鼻窦炎诊疗研究的重视。1997年制定的海口标准对我国开展鼻内镜外科手术、评价手术后疗效、进行学术交流等均起到了有益的促进作用。为尽可能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与国际通行惯例接轨,制定、修改并不断完善适合国情的慢性鼻-鼻窦炎诊疗指南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鼻内镜手术治疗霉菌性鼻-鼻窦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霉菌性鼻一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其诊断、治疗方法。方法总结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耳鼻咽喉科2000年1月至2007年6月收治的31例霉菌性鼻一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CT资料及手术方法与疗效。结果CT对霉菌性鼻一鼻窦炎的诊断和治疗有很高的价值,其特征性表现为病变窦腔密度不均匀增高,内有局灶性点状、絮状、砂粒状、小斑片状高密度影,可有窦壁骨质破坏。所有患者均行鼻内镜手术治疗,术后定期冲洗、清理术腔,随访12~18个月,均获治愈。结论霉菌性鼻一鼻窦炎以上颌窦多发,筛窦、蝶窦次之,其CT表现有特异性,鼻内镜手术可达到根治和微创的临床效果,关键是彻底清除病灶,建立足够的鼻腔鼻窦通气引流通道,从而避免或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鼻渊通窍颗粒辅助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2019年10月-2021年1月收治慢性鼻-鼻窦炎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鼻内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在鼻内镜手术基础上加服鼻渊通窍颗粒.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鼻内镜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并总结影响其疗效的因素.方法 选择本院2015年4月~2016年9月收治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共116例为对象.所有患者均行鼻内镜治疗.在治疗6月后进行疗效评价,并采用二分类Logistic多元回归法进行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经治疗后,病情完全控制102例,部分控制10例,病情未控制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55%.经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病程、变应性鼻炎、伴鼻息肉、鼻窦炎手术史、鼻腔粘连、VAS评分、Lund-Kennedy评分、Lund-Mackay评分、复查及依从性是影响鼻内镜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疗效的因素(OR分别为1.051~2.067,2.863~20.182,1.681~10.350,1.862~11.348,1.165~3.567,1.162~3.085,1.169~2.083,1.035~3.127,1.034~1.352,P<0.05).结论 鼻内镜治疗慢性鼻-鼻窦炎具有较好的疗效,但是多种因素可能影响鼻内镜治疗效果.在临床中,宜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更细致的方案,以改善鼻内镜治疗结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鼻窦灌洗辅助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重庆市南岸区人民医院、重庆市大渡口区人民医院及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94例,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两组均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应用中药鼻腔灌注液进行鼻窦腔灌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复方氯化钠注射液灌洗(50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5 mg地塞米松+16万U庆大霉素)。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测定黏膜纤毛传输功能(MTR)、嗜酸粒细胞(EOS)数目、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2(IL-2)、IL-4以及IL-5水平。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7%(45/47)比80.9%(38/47),P<0.05];治疗后,观察组MTR显著高于对照组[(6.3±1.3)mm/min比(5.7±1.1)mm/min,P<0.05],且两组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EOS、IFN-γ、IL-4以及IL-5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11.4±2.8)个比(16.0±2.3)个,(10.2±1.4)pg/L比(19.2±2.6)pg/L,(37.0±4.5)pg/L比(45.3±7.8)pg/L,(38.8±7.1)pg/L比(45.6±8.3)pg/L,P<0.05],且两组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鼻窦灌洗辅助鼻内镜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可有效促进患者黏膜纤毛功能康复,减轻黏膜水肿和炎症反应,促进鼻腔黏膜防御、保护功能的康复,改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鼻内镜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方便选择该院2010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93例行鼻内镜手术。分别于术前、术后6个月、12个月对VAS及Lund-Kennedy评分进行统计分析评估疗效。对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鼻内镜术后6、12个月,头面部胀痛感、鼻塞、鼻分泌物和鼻后滴漏等症状明显改善,VAS评分术后6个月与术前比较,术后12个月与术后6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und-Kennedy评分在术前、术后6个月及12个月分别为(13.61±2.26)分、(6.32±2.29)分和(4.57±2.79)分,各时间点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伴息肉、多鼻窦发病、鼻窦手术后复发、有无变应性鼻炎病史、是否长期应用鼻减充血剂及鼻内镜术后是否坚持综合治疗均会对慢性鼻-鼻窦炎手术疗效产生影响,是其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鼻内镜治疗慢性鼻-鼻窦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响其术后疗效的因素较多。  相似文献   

18.
秦志玲  曾旭红  刘智贤 《海南医学》2020,31(18):2382-2385
目的研究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及预防策略,为并发症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深圳恒生医院耳鼻咽喉科诊治的85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出现并发症进行分组,其中11例术后出现并发症者纳入观察组,74例术后未出现并发症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男性比例、年龄、手术时间、病程、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或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中出血量多、手术时间长、筛窦骨质增生、术前长时间口服抗凝药、鼻窦开放术腔创伤大、未行规范的围手术期处理是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影响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较多,术后加强随访,对鼻腔进行定期的清洗是预防并发症发生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鼻腔解剖结构对慢性鼻-鼻窦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慢性鼻-鼻窦炎患者152例,结合CT和鼻内镜检查情况,分析解剖结构异常与慢性鼻窦炎的关系。结果解剖结构异常如鼻中隔偏曲、钩突肥大、中鼻甲异常与慢性鼻-鼻窦炎的发生有密切关系。结论鼻腔解剖结构生理性或病理性变异,是慢性鼻窦炎发生发展的病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中国医学创新》2017,(26):116-119
目的:探讨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polyp,CRSw NP)患者不同类型微生物感染对鼻内镜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CRSw NP患者行鼻内镜手术临床案例100例,按照上颌窦分泌物行微生物培养并鉴定结果不同,将其分为微生物培养阴性组(MCN组)26例、细菌培养阳性组(BCP组)51例及真菌培养阳性组(FCP组)23例。三组术前及术后均采用Lund-Kennedy内镜、视觉模拟量表(VAS)及Lund-Mackay CT评分进行主观及客观病情评估。结果:MCN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最高,FCP组最低,FCP组总有效均低于MCN组和BC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MCN组VAS、Lund-Kennedy内镜及LundMackay CT评分最低,FCP组均为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MCN组IL-6、IL-10、TNF-α水平均为最低,FCP组均为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物感染CRSw NP患者鼻窦内会影响鼻内镜手术疗效,尤其是真菌感染疗效更差,能否通过敏感抗生素治疗而改善CRSw NP患者鼻内镜手术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