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点穴按摩疗法是凭借两手取患者的体表穴位,通过揉压打点等手法疏通经络,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非药物疗法。在按摩治疗中,医者按摩思想是按摩手法的灵魂,只有贴近患者,才能因人、因病制宜地运用手法,使手法外形、着力部位、力度、速度和方向等,即规范,又有层次和特色,还要有针对性,使患者得到立竿见影的疗效,患者疼痛的难受感、恐惧感得到控制,减轻和消除,才能得到患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2.
点穴按摩疗法,是凭借两手取患者的体表穴位,通过揉压打点等手法疏通经络,达到治疗疾病目的非药物疗法。在按摩治疗中,医者按摩思想是按摩手法的灵魂,只有贴近患者,才能因人、因病制宜地运用手法,使手法包括手法外形、着力部位、力度、速度和方向等运用,既有规范,又有层次,还有特色,并有针对性,才能有明显疗效。使患者得到立竿见影的疗效,使患者变疼痛的难受感、恐惧感,得到控制,减轻和消除。才能得到中外患者的欢迎。尤其点穴按摩治疗,这种不吃药、  相似文献   

3.
药袋按摩疗法是以药物和手法相结合的的一种治疗方法。是在中药热熨中药热敷和中药熏蒸疗法及理疗的基础上取四者之长加入按摩手法作用于人体经穴和皮部,达到开窍通络,化瘀止痛,恢复功能的目的,临床应用治疗多种疾病,疗效显著的一种新疗法。 1药袋按摩治疗方法 1.1 药袋的制备笔者采用正常人体各部的比例, 制成一定长宽的纱布口袋。内盛以血竭,三七为主  相似文献   

4.
《中医名词术语选释》(中医研究院与广东中医学院合编,以下简称《选释》)。中载的“摩法”,是“按摩和伤科理筋手法的一种。即用大拇指或手掌在伤部(多为软组织)或俞穴的部位上反复地予以摩擦”(见1980年10月第1版第4次印刷本,第433至434页)。笔者认为此释不够完善。虽然,“摩法”是“按摩和伤科理筋”的一种常用手法,这释词本身并没错;然“摩法”亦是伤科理骨的常用手法之一的内容却被遗漏了。若改释为:“摩法”是“按摩和伤科  相似文献   

5.
药摩法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7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摩法是指将外用药剂涂抹于患者体表治疗部位或操术者手心后,再对治疗部位施行按摩手法的一种外治方法。慢性软组织损伤是指急性软组织损伤后,因失治或治疗不当,致损伤软组织超过2周以上未愈者。慢性软组织损伤,可从急性软组织损伤早期充血、水肿、渗出等炎症性改变而逐渐发展和引起组织产生变性粘连和增生等病理变化,表现出疼痛和功能障碍等症状。应用药摩法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不仅可消除软组织损伤早期出现的充血、水  相似文献   

6.
临床上由于过多的使用阿托品或冬眠药物可导致尿潴留。笔者运用按摩方法治疗因药物所致尿潴留48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48例中,男性27例,女性21例。年龄最小的5岁,最大的68岁,均为住院病人,因有机磷中毒使用过量阿托品所致的32例,其它疾病使用冬眠药物的16例。2 治疗方法按摩操作以掌摩法和指按法为主,用掌摩法按顺时针方向按摩下腹部耻骨上膀胱膨隆部位5~10次,再以逆时针方向按摩5~10次,反复进行,由慢到快,由轻到重,部分病人经上述手法按摩5min无尿液排出时,给以指…  相似文献   

7.
一、摩之用药,不可不知“摩与药俱”出自于《圣济总录·卷9治法·按摩》“……摩之弗按,按之以手,摩或兼以药,曰按曰摩,适时用也……摩之别法,必与药俱,盖欲凑于肌肤,而其势驶利……则摩之用药,又不可不知也”。从这段对“按摩”概念作精辟论述的文献中,给我们这样的提示:按摩(推拿)作为一种防治疾病的方法,既可以直接将手法操作于人体,也可以通过手法将“药”输送给人体。而事实上,这种广义的“药”即我们现在所说的推拿介质。既然推拿手法施用时有上述直接、间接之说,那么我们今天要继承、弘扬这种占老的疗法,自然也要从这两方面来进行。二、推拿介质的定义及分类一般认为,所谓推拿介质是指在推拿  相似文献   

8.
推拿按摩法治疗小儿疾病具有操作简便、疗效较好,经济安全、易为患儿接受等特点。现据有关文献将推拿按摩疗法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概况综述如下:一、用于小儿泄泻用推拿按摩法治疗小儿泄泻的临床报道最多,大体可分为辨证分型施术和常规手法施术(或称非  相似文献   

9.
袁靖  袁烽 《中医研究》1992,5(3):11-14
中华医学,丰富多彩,按摩疗法,历史悠久。追溯渊源,针、灸、药、石,按摩领先。原始社会,腹痛抚摩,头痛揉按,跌打损拆,手法整复。“风、寒、暑、湿”,摩之浴之。“饥、饱、劳、逸”,揉以和之。如熊经乌伸,自然本能,保健却病。相传,著《黄帝内经》时,著有《按摩经》十  相似文献   

10.
运动按摩是将各种按摩手法运用于体育实践中,用来调整运动员运动训练和体育比赛前后出现的身体机能失调、消除疲劳、提高运动能力和预防运动性伤病。运动按摩效果的取得,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按摩者娴熟的手法、按摩手法和部位的合理选择、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状况等等。由于运动按摩是按摩疗法在体育实践中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按摩手法与穴位深部感受器放电反应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按神经生物学观点,按摩疗法应与施术部位传入系统有密切关系。此前我们曾作按摩手法与传入神经生物电变化以及按摩手法与皮肤感受器放电反应关系的观察,结果一致表明按摩对穴位感受性组织的活动产生随手法而异的规律性影响[‘“1。此文进而探讨按摩手法与深部感受器放电反应的关系,以求进一步认识按摩手法的穴位作用规律。1材料与方法用免四只,在静脉或腹腔注射戊巴比安纳麻醉条件下进行手术,部分动物于手术后给三碘季位酚麻痹肌肉,行人工呼吸。实验过程中自静脉滴注糖盐水。以盼场肌内侧头及内侧胖肠神经(n.驴动m。us。一山alls)…  相似文献   

12.
詹黄张新按摩学所创立的按摩法,有别于传统按摩,推拿诊治疾病、取治部位、按摩手法都有独到之处故称为新按摩学。四川省成都市科委、科技情报所《科技动态》199期以“部位按摩疗法简介”为题,向科技界推广。张诚毅在1979年《成都科技》第四期上发表了“部位按摩治耳聋”。  相似文献   

13.
医者用指端、指腹、手掌或其他高突部位,在患者的体表某穴或部位上施加压力,从而产生酸、疼、胀、麻等得气感觉的手法,称之为“按”法。按法常与推、揉、摩、擦等法配合,组成复合手法。按法是历史悠久的手法,故古代以“按摩”作为推拿科的代名词而流传至今,可见按法在推拿一科中的地位了。  相似文献   

14.
前言按摩疗法是祖国几千年遗留下来的简便的治病方法,它是用手在患者组织及器官上进行各种手法,以发挥机械性作用的一种物理疗法。最早的按摩专书是“黄帝岐伯按摩十卷”,可惜此书久已失佚,其书目仅见于汉书艺文志。内经里面虽无按摩专论,但已有零星的记载。如至真要大论:“上之下之,摩之浴之”;气血形志篇;“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等等。到了唐代就已发展了按摩专科。可见按摩疗法在古代医学中,确实占有一定的地位。按摩疗法的适应症颇为广泛,但对于近视眼的按摩治疗,古今文献缺乏记载。作者近在福建省人民医院按摩科门诊试用按摩法治疗近视眼49例,初步获得效果.兹特介绍于后,希同道共同研究,并赐指正。  相似文献   

15.
李风玲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9,22(21):1622-1623,1625
外治法是中医疗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广义上讲是指除口服药物以外施于体表皮肤(黏膜)或从体外进行治疗的方法,比如药物外洗、敷、熏、灸、按摩、中药灌肠、气功、音乐疗法、体育疗法等。狭义的外治法指药物、手法或机械施于体表皮肤(黏膜)或从体外进行治疗的方法。内病外治制剂和外用制剂有一定区别,外用制剂是指一切不经过口服、注射等给药形式,直接用于皮肤、黏膜等部位而起到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的制剂,而内病外治制剂则主要是指用于体外但能起到全身治疗作用的制剂。  相似文献   

16.
在推拿按摩医疗中,最常用的手法莫过于摩法。摩法是用手掌,或食、中,无名指指面附着于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以腕关节连同前臂,作连续移动的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有节律性抚摩的一种手法。因此按摩手法,就是医生施以患者身体表面的相互作用的手法技术。我们知道,当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做相对运动时会产生摩擦力。因此,按、搓、推、揉、滚、抹、拿、拨、捏、擦等各种手法,在与人体相互作用时,亦会产生摩擦力。但摩法表现得比较集中而全面。各种按摩手法作用于人体就要受到摩擦阻力,摩擦阻力与手法力量的大小和速度快慢成正比。如果单纯用一种手法施术,最后就有两种情况出现:一是施术者力气耗尽,  相似文献   

17.
摩腹,是我国一种古老的健身良方。南北朝齐梁时达摩泽的《易筋经》记有摩腹三法。隋唐时期按摩疗法风行一时,隋代设有按摩博士。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记载了摩腹方法:“两手相摩令热,然后摩腹,以令气下。”“若摩脐上下并气海,不限次数,以多为佳。”唐代时按摩术发展成独立一科,《唐六典》记载,按摩可除风、寒、暑、湿、饥、饱、劳、逸八疾,并指出:“凡人肢节脏腑积而疾生,  相似文献   

18.
以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推拿学》第一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和第二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对“摩法”阐述的差异为题,收集关于“摩法”和“抹法”的以往文献记栽,分析“摩法”的确切内涵以及与“抹法”的区别与联系。笔者认为“摩法”的操作应该包含“直线往返”特征,表述为“用指或掌在体表做环形或直线往返摩动”更符合其内涵。“抹法”是指或掌在施术部位呈现上下左右或弧形曲线往返运动的稍加轻盈快捷的摩动。两种手法都属于摩擦类手法,“摩法”是古老的手法,“抹法”在近代才成为独特手法。“摩法”与“抹法”的区别在于操作时施力过程和两种手法在动作表现形态上的区别是其关键,“抹法”用力宜轻、不带动皮下组织,动作轻盈灵快,“摩法”用力稍重,可带动皮下组织或不带动皮下组织,动作稍缓慢。  相似文献   

19.
介质与摩膏     
介质,即递质,本是“神经传递介质”的简称,是指传递神经冲动的特殊化学物质。有人将这一词列入按摩疗法中,认为“介质”即“摩膏”,如现行高等中医教材《推拿学》指出:“推拿时应用递质,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古代应用各种药物制成的膏作为推拿时的递质,称为膏摩。”其实细穷起来,二者不尽相同。从剂型方面说,介质有水液、粉剂、油膏、药汁、药酒等,而摩膏虽然仅指油膏剂。从作用扣理方面说,介质主要是为手法操作服务,具体说,第一是润滑和保护皮肤,第二是加强手法,提高疗效;而摩膏不  相似文献   

20.
疏通按摩法为主治疗乳腺炎2115例毛艳春郑州黄河中心医院(450000)主题词按摩疗法(中医)乳腺炎/治疗余自1990~1996年间,采用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与手法按摩并重的治疗方法,诊治乳腺炎患者2115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