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消化道息肉是一种癌前病变,目前国内外学者广泛采用的治疗方法是高频电切除术.但该项技术对于宽基底或粗蒂的息肉进行治疗风险很大.为了提高内镜下摘除息肉的治愈率、降低出血和穿孔的危险性,我院2007年11月至2009年12月采用尼龙圈套扎法对74例消化道不同部位的宽基底或粗蒂息肉进行内镜下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静脉麻醉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消化道息肉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不良反应。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8年2月经胃镜、结肠镜及病理确诊的182例消化道息肉患者行静脉麻醉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直径在0.2-1.0cm广基、扁平息肉仅行APC切除治疗,直径在1.0-3.0cm的有蒂及宽基底息肉行高频电切,残蒂及局部创面渗血再行APC止血治疗。结果:182例均完成治疗,麻醉效果满意,患者在整个内镜操作过程中均能保持安静。对检查治疗全过程无记忆,监测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稳定。其中,一次APC成功治疗20-25颗息肉11例,10余颗26例,25颗以上息肉分2次APC治疗7例。APC联合圈套器高频电切治疗结肠多发有蒂大息肉24例。术后腹胀19例,腹痛11例,胸前区烧灼感6例,多可以耐受无需处置,1-3d后症状消失。无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静脉麻醉内镜下APC治疗消化道息肉安全性好,可有效止血,副反应少,操作简便,尤其适合扁平、广基息肉的治疗。对有蒂及宽基底息肉可以联合圈套器高频电切治疗。  相似文献   

3.
内镜下微波治疗消化道息肉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靖 《中原医刊》2005,32(1):62-63
消化道息肉的内镜下治疗常采用电凝电切术,然而部分病人息肉的形态为基底部宽大、息肉无蒂或体积较大,应用微波凝固汽化效果更好。一般息肉可以一次完成,对于较大的(直径≥2cm)可以采用2次或3次完成。我们的经验是对于多发的小息肉、广基、亚蒂的息肉微波优于电凝电切。我科1998年~2003年12月采用内镜下微波治疗宽基、无蒂或体积较大息肉56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频脉冲圈套治疗胃肠息肉的效果。方法113枚有蒂与亚蒂息肉高频脉冲圈套,残蒂出血或过长44枚宽基小息肉用ABC直接喷灼。结果治疗2周后内镜复查有98枚息肉部位黏膜充血,15枚黏膜浅溃疡形成,无并发症。结论高频脉冲圈套+ARC治疗胃肠息肉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内镜下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内镜下吸引圈套法高频电凝切除消化道息肉的优化护理。方法:总结78例吸引圈套法切除消化道息肉的临床观察及护理经验。结果:采用内镜下吸引圈套法高频电凝切除消化道息肉,治疗成功率达100%,患者全部痊愈出院。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内镜下吸引圈套法完成高频电凝切除息肉,有效地解决了基底部宽大、无蒂及体积大的消化道息肉,是一种较为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根据内镜下的治疗特点,在术前、术中、术后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是内镜治疗成功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6.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对消化道息肉的治疗作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对治疗各种消化道息肉的作用价值。方法:广基扁平息肉1 9例( 4 5枚) ,行内镜下APC切除;细蒂息肉(蒂直径<0 .8cm) 4例( 4枚) ,行高频电圈套切除;大息肉(直径>2cm )和粗蒂息肉(蒂直径>0 .8cm) 4例( 4枚) ,行内镜下高频电切+APC序贯治疗。结果:内镜下APC皆能清除各种大小的广基扁平息肉,包括位于消化道弯曲处和结肠皱襞沟病灶,高频圈套切除细蒂息肉切口平整,无粘连、无碳化、无烟雾、无异味,手术视野清晰。高频电切+APC序贯治疗可完全根除大息肉和粗蒂息肉。少数病例有腹胀、治疗部位疼痛、发热等,但无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APC治疗广基扁平息肉简单、有效,结合智能电刀切除细蒂息肉较其他高频电刀更为安全。高频电切+APC序贯治疗大息肉和粗蒂息肉,可根除病灶,有效止血,降低复发率,APC为经内镜非接触性治疗消化道息肉的新方法,此法方便快捷、疗效较好、安全、易掌握,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治疗消化道息肉的价值.方法:采用德国ERBE公司生产的.APC300型内镜专用氩气刀,对经病理学证实的消化道息肉进行氩离子凝固术.结果:23例患者共78枚息肉,其中59枚为扁平、广基息肉,经内镜氲气刀治疗.另19枚有蒂息肉在内镜圈套治疗时采用内镜下氩气刀配合治疗.全部治愈.每枚息肉根据其部位、大小决定氩离子凝固次数,一般经1~7次凝固息肉皆变平,每次内镜最多可处理10枚息肉,息肉超过10枚者宜分次进行治疗.结论:内镜下氩气刀对消化道广基、扁平息肉或息肉样隆起可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其疗效佳,安全性好,副作用少,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沈翔  何玲萍  张慧  胡俊  苏红 《实用全科医学》2010,8(10):1269-1270
目的探索内镜下射频微创技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应用电子内镜以及射频治疗仪,在内镜直视下对168例、219颗不同大小,有蒂或无蒂,单发或多发息肉予以射频电切治疗。结果 168例全部病例219颗经内镜及病理明确诊断的息肉采用内镜直视下射频电切治疗,全部病例均治愈,1例息肉残端渗血,直视下射频止血成功,无感染及穿孔,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为0.6%,随访1年消化道息肉未见复发。结论射频电治疗消化道息肉效果肯定,操作简便,并发症少,是治疗消化道息肉的理想方法 。  相似文献   

9.
宋芳 《海南医学》2011,22(21):70-71
目的 探讨内镜下等离子射频加尼龙绳套扎法对长粗蒂的大肠息肉内镜下治疗的价值.方法 首先将尼龙绳圈通过操纵把手套扎息肉根部,然后予以等离子体射频切除息肉.结果 本组12例共13枚大肠长粗蒂息肉均一次性套扎切除成功,术后复查显示13例息肉完全脱落消失,所有病例未见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内镜下等离子射频加尼龙绳套扎法对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运用高频与射频介入技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的疗效。方法对505例消化道息肉患者在内镜下运用高频技术和射频技术治疗,其中高频组125例,射频组380例,观察并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高频组125例中,123例治疗有效,1例广基无蒂较大息肉(2.5 cm)因切割困难后改作射频治疗,1例因有蒂小息肉(0.4 cm)圈套器收较紧造成机械性切割脱落发生出血;射频组380例治疗全部成功,其中4例较大息肉(2.0-3.0 cm)进行二次治疗。结论高频、射频技术在治疗消化道息肉中都是行之有效的介入治疗手段,射频治疗消化道息肉更加安全可靠,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运用射频与高频介入技术对消化道息肉治疗的比较。方法内镜下运用射频技术和高频技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结果射频组106例治疗全部成功,其中2例较大息肉(2.0-3.0cm)进行二次治疗;高频组73例中71例治疗有效,1例广基无蒂较大息肉(2.7cm)因切割困难后改作射频治疗,1例固有蒂小息肉(0.3cm)圈套器收紧较紧造成机械性切割脱落发生出血。结论射频、高频技术在治疗消化道息肉中都是行之有效的介入治疗手段,射频治疗消化道息肉更加安全可靠,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12.
常用的治疗消化道息肉的方法是内镜下高频电刀切除,尼龙圈套扎或钛夹结扎.高频电刀切除及钛夹结扎主要是针对息肉较小,有蒂、基底较窄的病例,对基底较宽、无蒂、息肉较大的病例采用以上两种方法较易并发出血、穿孔.而采用尼龙圈套扎大大降低了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常用的治疗消化道息肉的方法是内镜下高频电刀切除,尼龙圈套扎或钛夹结扎.高频电刀切除及钛夹结扎主要是针对息肉较小,有蒂、基底较窄的病例,对基底较宽、无蒂、息肉较大的病例采用以上两种方法较易并发出血、穿孔.而采用尼龙圈套扎大大降低了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胃肠道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德国ERBE公司生产的APC2型内镜专用氩气刀,对112例192枚胃肠道息肉进行氩离子凝固术。结果112例患者共192枚息肉中,135枚直径小于1cm的扁平、广基息肉,经内镜APC治疗后,病变全部消除,治愈率为100%;47枚直径大于1cm广基或亚蒂、细蒂息肉,经1~2次APC治疗,或配合高频电凝电切治疗后,病变全部消除;另10枚有蒂息肉在内镜圈套治疗时采用内镜下APC配合治疗后病灶消除。结论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胃肠道息肉疗效显著,操作简便、安全性高,为消化道内镜治疗提供了广阔空间。  相似文献   

15.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 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氩气刀)治疗消化道息肉的价值。方法 采用德国ERBE公司生产的APC300EA型内镜专用氩气刀对经病理学证实的消化道息肉进行氩离子凝固术。结果 74例患者共116枚息肉,其中106枚为扁平、广基息肉,经内镜氩气刀治疗,另10枚有蒂息肉在内镜圈套治疗时采用内镜下氩气刀配合治疗,全部治愈。每枚息肉根据其部位、大小决定氩离子凝固次数,一般经2-4次凝固息肉皆变平,每次内镜最多可处理10枚息肉,息肉超过10枚者宜分次进行治疗。结论 内镜下氩气刀对消化道广基、扁平息肉或息肉样隆起可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其疗效佳,安全性好,副作用少,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杨叶 《中国全科医学》2013,16(14):1666-1668
目的 分析糖尿病合并消化道息肉患者内镜下切除术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7年1月-2009年5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消化道息肉患者7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5例.对照组有蒂息肉患者采用单纯电切(9例)或单纯尼龙绳结扎(8例),扁平小息肉(9例)患者采用热活检钳治疗,广基息肉患者(9例)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组有蒂息肉(17例)、扁平小息肉(9例)、广基息肉(9例)患者分别采用尼龙绳结扎联合内镜下高频电切除术、氩等离子凝固术(APC)、尼龙绳结扎术治疗.结果 对照组行单纯电切术者发生即时性出血1例,延迟性出血1例;行单纯尼龙绳结扎术者4周后内镜复查发现息肉部分残留1例,再次结扎后治疗成功;行热活检钳治疗者疗效较好,但术后腹痛较为明显;行EMR者3例创面损伤较大,采用金属夹进行闭合,术后腹痛较剧烈,4周后复查其中2例患者见金属夹残留.治疗组患者内镜下均一次性治疗成功,术中无明显不适,术后9例患者出现轻度腹胀、腹痛等不适,未出现大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4周后复查内镜见创面均已愈合.结论 内镜下切除术个体化治疗方案治疗糖尿病合并消化道息肉安全可行,应根据患者息肉特点选择创面损伤小的内镜下切除术或联合应用,糖尿病应视为消化道息肉单纯电切术的相对禁忌证.  相似文献   

17.
消化道隆起性病变主要包括息肉及黏膜下病变(脂肪瘤、间质瘤等)。消化道息肉是一种常见病,部分息肉可发生恶变,被视为癌前病变。研究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分布、大小、形态和临床病理特征,对早期发现并摘除息肉及降低消化道癌发病率有重要意义。目前认为内镜下消化道息肉切除是最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已被临床推广应用,但对消化道息肉尤其巨大及无蒂息肉内镜下治疗仍有一定风险,一年来我们据消化道不同部位及息肉大小、形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进行可行性及安全性的研究。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病例选自2006年2月~2006年12月间接受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内镜下尼龙圈套扎联合高频电切治疗消化道大息肉(直径≥2cm)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内镜下对息肉先行尼龙绳圈套扎,阻断根部血流后再行高频电切术切除。结果:56例64枚息肉中,52枚套扎后一次切除,12枚无蒂或蒂较粗大的息肉摘除手术分2~4次完成。术中、术后无出血及穿孔等并发症发生,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有2例2枚息肉发现癌变,行开腹手术做根治治疗。息肉摘除后3个月复查内镜,创面愈合良好,近似周围正常粘膜组织。结论:尼龙绳圈套扎阻断息肉根部血流联合高频电切术治疗消化道大息肉效果肯定,操作安全、简单、无出血及穿孔并发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对消化道息肉的治疗作用。方法我院2005年1月-2007年12月对消化道息肉样病变145例行内镜下APC治疗。结果对于直径〈10mm的息肉仅用APC即可清除,〉10mm的亚蒂和有蒂息肉先行圈套器切除后再用APC处理残端组织后全部治愈。结论APC对于各种消化道息肉样病变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正>消化道息肉是最常见的消化道良性肿瘤,是引起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1]。消化道息肉是一种癌前病变,其中腺瘤性息肉癌变率约10%,绒毛状腺瘤癌变率更高[2],所以临床上一旦发现息肉应积极处理,在排除黏膜下肿物后,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已成为治疗消化道息肉的首选方法,但对于宽蒂、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