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有些医务工作者,常常先将患者输液与需滴注的药物一一混合稀释,全部配制完毕,再一一给患者滴注。这样,患者所用的药液,从配制到滴注完毕有时需几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药液在室温下放置时间过长,会降低药效或  相似文献   

2.
药液自动配制分装机由溶解桶、磁力泵、四通阀、加热器、搅拌器、过滤器、变速机构、分装控制机构、药瓶传送机构等部件组成。适用于配制分装各种内服、外用的水溶液、胶体液、乳浊液、混悬液等液体药剂。自动化程度高,性能稳定,安全可靠,配制量大,速度快,效果好,省时省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一种用于药液配制的自动装置,临床应用表明其操作简单实用,省时省力,减少了临床输液中药液污染的机会,有利于输液的安全。  相似文献   

4.
药液自动配制分装机的系统软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药液自动配制分装机的系统软件由主程序与容量、搅拌、过滤分装、不过滤分装、温度、清洗、确认、复位等子程序构成,主要用于自动控制各种内服与外用的真溶液、胶体液、乳浊液、混悬液的配制与分装。  相似文献   

5.
朱凤清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4):1842-1842
目的 探讨静脉输液过程中常见药液丢失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300例患者静脉输液过程中存在药液丢失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静脉输液过程中常见药液丢失的原因以输液末输液管内药液残余量多居首位,其余配制药物,输液前排气及更换液体时药液残留等也是常见药液丢失的原因.结论 正确认识静脉输液中药液丢失的问题,并采取相关护理对策,是减少药液丢失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我院在配制眼药水的过程中,以往均采用普通滤纸过滤,速度慢、易污染,过滤液质量亦不高。配制一些粘稠度较大的注射液,如胎盘组织液等,采用负压抽滤,过滤速度慢,配制时间长。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试用了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研制的WK药液过滤装置。现将试用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YZPG-1型药液自动配制分装机由微机控制系统与配制器、加热器、搅拌器、过滤器、显示器、药瓶传送器及分装控制器等部件组成。适用于自动配制分装各种内服和外用水溶液、胶体液、乳浊液、混悬液等液体药剂。自动化程度高,性能稳定,安全可靠,配制量大、速度快、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生产过程中药液过滤器的漏气问题并提出控制方法。方法:通过对脱料过程及组装过程中药液过滤器内、外壳的测定,并对组装中所使用的环已酮浓度进行统计分析,从而确定影响药液过滤器漏气的原因并找出解决方法。结果:采用半自动脱模比采用自动脱模对药液过滤器的变形影响大;环己酮中PVC导管料浓度为4%时,药液过滤器的漏气率最小;改进后的组装机对药液过滤器漏气影响较小。结论:使用自动脱模的药液过滤器内、外壳,并使用PVC导管料为4%时的环己酮浓度,利用改进后的组装机进行组装,可有效控制药液过滤器的漏气,保证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9.
YZPG—V型药液自动配制分装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YZPG-1型药液自动配制分装机由微机控制系统与配制器,加热器,搅拌器,过滤器,显示器,药瓶传送器及分装控制器等部件组成,适用于自动制分装各种内服和外用水溶液,胶体液,乳浊液,混悬液等液体药剂。自动化程度高,性能稳定,安全可靠,配制量大,速度快,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美国每年约有5万人患肝癌,平均只能存活4-6月。美国Infusaid公司制成一种植入式药液泵,可用来延长肝癌病人的存活期。该泵的形状大小如曲棍球,由软金属管和贮液室两部分组成。药液泵埋植在腹壁陷凹处的皮肤下面,它通过管子稳定地将抗癌药液输入动脉,随血液进入肝脏。大部分药液能迅速地为肝脏所吸收,而不损伤人体的其它器官。使用这种泵,药物在肝脏里的浓度要比用口服或静脉注射法高400倍,这就大大提高了杀伤癌细胞的效率。药物引起的副作用如脱发和(口恶)心亦大为降低。它还可通过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设计一种自动配药系统。方法采用时间继电器、液位传感器、电磁阀等设备达到可持续自动配药技术手段,用程序设计软件方式进行消毒药液的不同浓度设置。结果该系统能配制消毒剂的不同浓度、持续配制供给药液、并具有安全保护措施,同时提高消毒作业速度。结论该系统用在通道式的消毒场所方便快捷,实用性强、效率高。  相似文献   

12.
由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研制的WK药液过滤装置,于1991年2月10日通过了技术鉴定。装置鉴定前,经解放军94医院、海军总医院、天津市第二医院等十几个单位试用,一致给予好评。专家一致认为:WK药液过滤装置设计新颖、结构合理、性能稳定,具有积体小、重量轻、使用维修方便。该装置滤速快,滤液质量高,对药液的含量、pH值等均无影响,适合小量药液的过滤,是目前国内医院药局与实验过滤装置中较先进的一种,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李震 《中国卫生产业》2013,(28):31-31,33
目的探讨临床上静脉用药中常见的药液丢失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在本院静脉输液过程中出现药液丢失情况的患者32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总结药物丢失的原因。结果临床上静脉用药中常见的药液丢失原因有:配置药液操作不规范、输液前排气排出药液、更换液体时药液残留或外漏、输液末输液管内药液残留等,其中最常见的原因为输液末输液管内药液残留量多。结论了解静脉输液过程中药液丢失原因,并对此采取相关的护理措施,从而减少静脉用药中药液丢失量。  相似文献   

14.
看到针头,多数患者都会紧张。加拿大研究人员发现,把药液稍加预热能使打针不那么疼。多伦多大学的安娜·塔德欧博士介绍,如果使药液温度接近体温,就会让患者不那么敏感,放松下来,对疼痛的感觉会有所减轻。可采用简单的物理加热方法,如把放药液的瓶子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在制备大输液的过滤系统内,药液流动型态的分析与计算,说明药液保持层流型态,有利于提高滤过药液的澄明度。通过计算,确定药液保持层流型态时的速度,从而估算出系统的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6.
静脉注射化疗药物作为肿瘤治疗中的重要手段,应用日渐广泛。采用静脉注射细胞毒性化疗药物发生渗漏性损伤约4.56%。一旦发生化疗药液外渗,轻者造成局部肿胀疼痛,严重者可发生组织坏死,增加患者痛苦,影响治疗进程。探讨化疗药液外渗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20ml注射器常用于临床静脉给药时配制药液,在溶解粉剂药液及大于10ml安培溶液时最常用到。据笔者初步统计,门诊注射室20ml注射器在配制药液时的使用率为60%左右。  相似文献   

18.
静脉输液是儿科病人进行药物治疗最常用的途径 ,由于年龄和体重的原因 ,输液的药物剂量和液体量相对较小 ,因此药液丢失会直接影响治疗效果。本文分析输液过程中容易引起药液丢失的原因 ,提出避免药液丢失的相应对策。1 常见药液丢失的原因1 1 药瓶内残余较多 :粉剂类药物溶解不完全一方面是药物本身溶解速度不同 ,如临床常用的红霉素 ,另一方面是护士在药物未完全溶解就急于抽取 ,也可能是护士在化药时用力快速向药瓶内注入溶剂导致粉剂结块难以溶解。抽取不干净或无法抽取干净致使药瓶内残留药液过多 ,一方面是由于药瓶瓶塞突出于瓶内…  相似文献   

19.
配药注射器使用时间与细菌污染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临床配药注射器使用后细菌污染状况,明确注射器启封后的有效使用时间。方法对10个临床科室的700具注射器于启封后随机分为配制抗菌药物药液组与非抗菌药物药液组,并于7h内每隔1h随机采样进行细菌检测。结果启封后配制抗菌药物药液组和非抗菌药物药液组4h内均无细菌生长,配制抗菌药物药液组5、6、7h阳性率分别为2.00%、8.00%、22.56%(P0.05);配制非抗菌药物药液注射器5、6、7h阳性率分别为28.00%、40.45%、62.00%(P0.05)。结论配药注射器使用后细菌污染与使用时间有明显的相关性,配药注射器启封后短时间内使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20.
五氯酚钠药液对植物有毒害作用 [1 ] ,所以在稻田灭螺时都于施药后推迟数天插秧 ,以避免对秧苗的损害。有时迫于季节也有在施药后立即插秧。因此 ,农民对五氯酚钠稻田灭螺或在稻田附近沟渠灭螺常有顾虑。为了掌握其情况 ,本文进行了实验观察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方法取稻田泥加水搅烂 ,将此稻田泥分盛于 6只搪瓷面盆内 ,分别加入 2 0、 4 0、 80、 16 0、 32 0 ppm浓度的五氯酚钠药液 ,水深 1~ 2寸 ,另设对照一盆。取秧苗随机分别插入盆内每盆插秧 5棵 ,每棵秧苗 3根。将实验盆放在露天并经常保持积水。2 结果实验于 7月 2 6日开始 ,插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