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朱小菲 《成都医药》2004,30(5):294-295
2002年9月1日,国务院令第351号公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条例》是我国规范医疗服务行业,妥善处理医疗事故,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保障医疗安全的重要法规。《条例》的重要部分之一是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档案(简称医鉴档案)是其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2.
护理人员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熟悉程度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正确处理医疗事故,保护患者和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医院秩序,保障医疗安全,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国务院第五十五次常务会在2002年2月20日通过了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并于同年9月1日起施行。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已经实施一年多,为了解护理人员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熟悉程度,我们对深圳市龙岗区综合医院、  相似文献   

3.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的3种途径,即医患双方自行协商、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处理申请、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在实际工作中,医患双方自行协商是解决医疗事故争议的一个重要手段。笔拟对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应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初浅的想法。  相似文献   

4.
自2002年9月1日起,我国于1987年颁布实施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医疗纠纷、医疗事故的处理开始遵循新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新《条例》的颁布、实施,是我国医疗卫生立法的一件大事,标志着我国医疗纠纷处理的重大转折。从与之相关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于2001年12月6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于第1201会议通过开始至今,在学术界引起了激烈的反响,尤其是《条例》中举证责任倒置更是让医学界生出众多反对之声,大加鞭鞑。人们纷纷指出该《条例》中诸多令人困惑不解之处,甚至还有一些与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法》、法释(2001)33号文件]之间相矛盾的地方。  相似文献   

5.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后的医院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已经于2002年9月1日起施行。《条例》明确了医疗事故的过错原则,并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将医疗事故分为四级,对医疗事故的等级界定更严,并取消了责任事故,技术事故,一级医疗事故中还包括重度残疾;患者有权复印病历,复印过程还应有患者在场;医疗事故鉴定改由医学会主持,并设置专家回避制度,法医将参加医疗事故鉴定等。  相似文献   

6.
去年《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标志着国家的法制建设更加完善。《条例》是行政法规。我们必须认真地学习掌握《条例》的主要精神和具体内容,并结合医院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7.
杨碧亮 《云南医药》2003,24(1):60-62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 ,实施已一个多月。由于媒体报道的不全面和学习理解的不透彻 ,各级医疗机构的管理者和医务人员 ,对贯彻实施《条例》还存在畏难和抵触情绪。为准确贯彻和实施相关法规 ,本文拟从《条例》的特点及在《条例》的规范内如何防范医疗事故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 ,供同道参考。一、《条例》的特点l、突出了合法性。首先 ,以基本大法为基础 ,强调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这一立法目的和任务 ;其次 ,界定“医疗事故”概念中 ,明确规定、“违反……”作为事故的前提 ,不违法的不构成事故 ,不承担事故责任 ;除外…  相似文献   

8.
庄将协 《海峡药学》2003,15(6):101-10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351号令《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已经于2002年2月20日国务院第五十五次常务会会议通过,自2002年9月1日起施行。这对我们医务人员在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提出更多要求.对于在整个医院医疗过程中占很重要部分的医院药事工作,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我国.规范医院药事工作.是有一整套比较完整、严密的政策、法规和规章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9.
略论医疗事故防范和处理预案的制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十二条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制定防范、处理医疗事故的预案,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减轻医疗事故的损害".据此认为制定防范、处理医疗事故预案是医疗机构法定的义务;制定防范、处理医疗事故预案的作用在于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减轻医疗事故的损害.  相似文献   

10.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称《条例》)自2002年9月1日起实施。《条例》提出在有关医疗事故的诉讼中实行“举证责任倒置”。这就要求医务人员在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的同时,必须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严格约束自己的医疗行为。临床输血具有较大风险性和不可预见  相似文献   

11.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医药》2002,23(9):399-4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351号《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已经2002年2月20日国务院第五十五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2年9月1日起施行。总理:朱镕基2002年4月4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正确处理医疗事故,保护患者和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医疗秩序,保障医疗安全,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第三条处理医疗事故,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及时、便民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20 0 2年9月1日,一部正确处理医疗事故、保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维护医疗秩序、保障医疗安全、促进医学科学发展的行政法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颁布施行了。这部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直接关系到医患双方合法权益的法规的出台,是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法制建设的又一重大成果。本文就医疗事故处理中的几个法律问题谈点体会和看法。1 医疗事故的概念医疗纠纷是医患双方就医疗问题所产生的纷争,属于社会纠纷的一种。近年来,医疗纠纷急剧增加,医患矛盾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不仅给患者及家属带来巨…  相似文献   

13.
张爽  张东航 《华夏医药》2006,1(4):307-312
中国新修订的《中华任命共和国刑法》第335条新增设了一个新的罪名一医疗事故罪:随后颁布的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55条中规定:“医疗机构发生医疗事故,由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医疗事故等级和情节,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责令限期停业整顿直至由原发证部门吊销执业许可证,对负有责任的医务人员依照刑法关于医疗事故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4.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在规范医疗行为的同时,也使护理职业面临更大的法律挑战。为适应新的法规防范医疗事故的处理,护理人员必须加强法律观念、职业道德和护理质量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重视病历的证据作用维护医患双方权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冬梅  苏继才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9):2982-2983
病历是医疗事故鉴定最重要的法律依据,也是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的必要凭证。《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明确规定:患者有权复印和复制病历有关内容。医疗机构有义务提供复印或  相似文献   

16.
樊正碧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5):1546-1546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相关配套文件的出台,对医疗纠纷差错事故的处理已进入法制轨道。人们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已逐渐成为常识,从我院11起护理投诉中发现,基层医院护士的法制意识颇为淡漠,致使无意间造成侵权行为,引发投诉。  相似文献   

17.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与实施,扩大了医疗事故的内涵,增加了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的责任,对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这两方面,实行了“举证责任倒置”。护理工作怎样尽快适应和应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广大护理工作者应做到:①增强法律意识,明白患者的权利,全面正确履行护理职责,有效地尊重和保障患者合法权利的实现。②护理记录要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各种护理记录要及时、真实、准确地记录患者情况。统一规范病历书写格式及书写标准,特殊情况应有医患双方共同签字。③对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引起的不良后果的药液、安瓿证据的保存上应规范护理操作程序,设置证据保存的条件及设施。④对从事护理专业的人员应做到专业对口、杜绝非护理专业人员从事护理工作,对未取得护士执业资格的护士不能够当护士使用。护理工作者要积极学习《条例》,调整工作思路,注意相关的法律问题,有效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8.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医疗侵权的诉讼实施“举证责任倒置”,从2例“食管癌”的内镜诊断纠纷探讨了医院“举证”的难题,包括医院方面如何举证患者的身份,电了资料被采信的程度。  相似文献   

19.
为认真执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院必须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主要有加强规章制度和法律知识的教育学习,健全各种医疗管理组织机构,狠抓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加强质量管理、规范医疗秩序,分摊医疗风险责任等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 )是我国规范医疗服务行业、妥善处理医疗事故、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保障医疗安全的重要法规。条例体现新形势下科学、公平、公正、公开地处理医疗事故的要求 ,要充分运用条例的相关内容 ,结合相关的法律法规 ,提高依法行政处理医疗纠纷争议的水平。1正确认定患方资格医疗纠纷发生后 ,患方来人往往较多 ,且有许多“不明身份”的人 ,出现不同形式的过激行为 ,对医院侵权行为时有发生 ,院方接待困难 ,这时要认定患方资格 ,只接待患者本人或合法代理人、监护人 ,要求出具相关法定材料、授权委托书 ,且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