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目的探讨不同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片段(UAF)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择正常对照组20例和2型糖尿病组60例,根据UAER将糖尿病患者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22例)、微量白蛋白尿组(20例)和临床蛋白尿组(18例)。采用免疫印迹法测定UAF,并测定其积分密度值,计算相对排泄率。结果UAF阳出率及相对排泄率在对照组、糖尿病三组间差异有显著性。45KDa UAF可见于正常白蛋白尿的糖尿病患者。UAF相对排泄率与UAER、病程、收缩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血浆肌酐呈正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影响UAF相对排泄率的因素为UAER、收缩压、甘油三酯。结论UAF可能是尿微量白蛋白出现前预测2型糖尿病肾损伤更为早期的指标,并反映了糖尿病肾病的严重程度;UAF可能与内皮功能障碍、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和24h尿微量白蛋白(24hU—mAlb)在慢性肾小球肾炎早期肾功能损害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43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早期肾功能损害患者(观察组)血清CysC和24hU—mAlb水平,并与43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慢性肾小球肾炎早期肾功能损害患者血清CysC、24hU—mAlb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慢性肾小球肾炎早期肾功能损害患者血清CysC和24hU—mAlb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ysC和24hU—mAlb在慢性肾小球肾炎早期肾功能损害时升高均较为灵敏,二者可作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早期肾功能损害评估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GFR)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变化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意义,将住院的2型糖尿病病人154例按UAER分为正常尿白蛋白排泄率组(A组)、微量尿白蛋白排泄率组(B组)和大量尿白蛋白排泄率组(C组)。3组分别进行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测定GFR,并测定UAER、血肌酐、糖化血红蛋白和血压。发现:C组GFR较A组及B组显著下降(P<0.01),UAER显著升高(P<0.01);C组及B组的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也比A组显著升高(P<0.01)。GFR与UAER、年龄、血肌酐、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分别呈显著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糖尿病病人GFR改变的主要因素,按其对GFR影响的大小依次为UAER、年龄、血肌酐、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提示:GFR与UAER联合测定能更全面地反映糖尿病肾病的病变程度,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的严格控制对延缓GFR下降及减少尿白蛋白排泄有一定意义,早期临床干预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6.
谢燕 《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4(3):356-358
目的探讨检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尿液中胱蛋白酶抑制剂C(CysC)的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尿液中微量白蛋白(mALB)、转铁蛋白(TRF)、免疫球蛋白G(Ig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α1-微球蛋白(α1-—MG)、CysC浓度。结果47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尿Cysc、mALB、TRF、IgG、RBP及α1-MG排泄量较对照组显著增高,相关分析显示尿CysC与RBP、α1-MG呈显著相关。结论尿CysC可作为诊断肾小管损伤的又一可靠指标,联合检测尿mALB、IgG、TRF可反映肾脏损害的程度。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患者脉压与微量白蛋白尿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高血压患者脉压与尿白蛋白排泄率及微量白蛋白尿阳性率的关系。方法 选择原发高血压患者 5 8例 ,平均年龄 63 19± 3 62岁。尿白蛋白排泄率在 3 0~ 3 0 0mg/ 2 4h定为微量白蛋白尿阳性。按PP≤ 5 5mmHg ,5 6~75mmHg ,PP >75mmHg分为三个组 ,比较其尿白蛋白排泄率及微量白蛋白尿阳性率。结果 三组中随脉压增高 ,尿白蛋白排泄率依次增高 ,分别为 12 5 4± 9 18mg/ 2 4h、2 3 0 9± 11 5mg/ 2 4h、2 9 97± 5 2 5mg/ 2 4h ;三组的微量白蛋白尿阳性率分别为 13 6%、2 5 %、5 0 %。二者在三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脉压、收缩压与UAE呈正相关 ,r值分别为0 671和 0 5 74,P <0 0 0 1。舒张压与UAE呈弱的负相关 ,r =-0 .2 43 (P <0 0 0 1)。结论 三组中 ,随着脉压的升高 ,尿白蛋白排泄率及微量白蛋白尿阳性率均相应升高 ,脉压与尿白蛋白排泄率的相关性稍强于收缩压。脉压增大是高血压患者早期肾脏损害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微量白蛋白尿与脉压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微量白蛋白尿与脉压之间的关系。方法:用放免法测定所有对象的尿微量白蛋白,根据结果将高血压患者分为微量蛋白尿组和无微量蛋白尿组。所有对象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微量蛋白尿组与无微量蛋白尿组相比,其脉压明显增大。结论:脉压增大可能与高血压早期肾脏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9.
10.
尿微量白蛋白 (microaLbumin ,mALB)的检测已成为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肾小球早期损害的灵敏指标[1] 。 2 0 0 0年 10月— 2 0 0 2年 2月我们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了 171例患者的mALB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 171例为观察组 ,年龄 18~ 6 8岁 ,平均 4 7岁。其中肾脏病组 31例 ,高血压组75例 ,糖尿病组 4 6例 ,糖尿病伴高血压组 19例。干化学法分析尿蛋白定性均为阴性。健康体检者 6 9例为对照组 ,年龄2 0~ 6 4岁。无高血压、糖尿病及肾病史。二… 相似文献
11.
低分子量尿蛋白在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低分子量混合性尿蛋白在肾小球及小管间质损伤中的意义,评估尿蛋白分型的特征对诊断的价值。方法 采用薄层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尿蛋白分型,将101例肾活检证实是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分为70、150、23、10kd组,分别测定血清肌酐(Scr)、24h尿蛋白、尿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RBP)及小管间质损害分数。结果 10kd组34.29%患者的Scr高于正常范围,且与其他三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四组患者24h尿蛋白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23kd组和10kd组升高尤为显著,与另二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RBP及小管间质损害分数测定中,10kd组与其他三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当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出现分子量很低的23kd和10kd的混合性尿蛋白类型时,肾小球滤过功能和小管重吸收功能均受到损伤,后者可能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12.
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降尿蛋白,探讨降蛋白尿作用与患者T细胞亚群。某些细胞因子、免疫功能调节变化的关系。方法3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静脉滴注黄芪注射液(含黄芪2g/ml)40ml/d,21d为一个疗程,测定24h尿蛋白定量,血CD3、CD4、CD8百分率,CD4/CD8比例,血SIL-2R、SIL-6R水平。结果 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明显下降,从2328.10mg/24h降至1017.21mg/24h(P<0.01)。CD4明显下降从45.54到40.77(P<0.05),CD8明显上升从25.33升至27.74(P<0.01),CD4/CD8明显下降从2.56降至1.70,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和可溶性白介素6受体(SIL-6R)亦明显下降,分别从673.08ng/L、43.22ng/L降到548.95ng/L、36.18ng/L(P<0.05)。结论 黄芪对细胞免疫有调节作用并能有效降低某些病理类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尿蛋白。 相似文献
13.
C_1抑制物的遗传缺陷是遗传性血管性水肿(HAE)的基本特征。因C_1抑制物缺乏所致补体过度活化可引起肾脏疾患。本院大约有10%的HAE病例合并有慢性肾小球肾炎。本文报告一个HAE家系,在四代中发现14名患者,其中2例于数年前死于喉水肿。存活的12例中,有3例发生慢性肾小球肾炎。其中1例做了肾活检,病理诊断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其母患HAE并因慢性肾小球肾炎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其表兄患HAE伴蛋白尿及管型尿。HAE的发作可加重肾脏疾患,故应予以长疗程的丹那唑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结果,探讨尿微量白蛋白在高血压病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选择80例患者均为我中心社区慢病管理的高血压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来我中心健康体检的健康体检者80例为正常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I级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结果为(15.34±2.51)mg/L,Ⅱ级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结果为(36.25±4.28)mg/L,Ⅲ级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结果为(59.49±5.46)m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44±1.38)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早期肾损害,尿微量白蛋白测定可作为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采样方便、无创伤性、方法简单、快速,对于高血压肾病的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汤伟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6(3):287-289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金水宝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7年1月至2010年2月本院收治的90例慢性肾炎蛋白尿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在基础综合治疗后加用卡托普利片,治疗组加用缬沙坦和金水宝片。两组均连续用药12周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肌酐及尿蛋白定量明显下降,临床症状体征好转,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缓解率为88.89%,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金水宝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具有疗效显著、副反应小、安全可靠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莫燕新教授是当代名老中医,他学识渊博、医术精湛。文章从辨证论治、立法原则、遣方规律、用药经验四方面总结了莫燕新教授防治慢性肾炎的经验。莫燕新教授强调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用药模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缬沙坦治疗合并高血压的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方法对2008年3月~2011年2月在我院康复病房住院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105例使用缬沙坦治疗前后相关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使用缬沙坦治疗后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较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缬沙坦治疗后患者的24h尿蛋白较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对于合并有高血压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具有降压和降低尿蛋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慢性肾炎是一种持续进行性发展的肾脏痰病,最终发展至终末期肾衰竭,中医药治疗慢性肾炎,尤其是在辨证论治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法及方药对于保护肾功能、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进程具有重要的优势和特色。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放射免疫法对459名正常人、186名孕妇,390例肾脏疾病及其他几种疾病患者进行尿白蛋白(Alb)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正常人和健康孕妇尿Alb 含量均随年龄和孕期增长而升高;急、慢性肾炎等患者尿Alb 含量与正常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别(P<0.001),这对早期发现肾小球功能受损可提供有益的指标。有些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虽无肾病临床表现,常规尿蛋白阴性,但尿Alb 含量增高,也提示其肾功能可能受损。SLE 患者尿Alb 含量增高,也说明有并发肾小球功能受损可能。此法优点是快速、准确、取材方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