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9 毫秒
1.
为了解湘潭市正常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状况,提高新生儿保健工作水平,湘潭市妇幼保健院联合湘潭市、湘潭县、湘乡市等四家医院共测查正常新生儿882例,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时期尿液成分正常数值有特殊之处,了解正常足月新生儿的尿液成份,有助于临床对新生儿疾病尤其尿道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目前国内外有关这方面的报道较少。本文通过对197例正常新生儿尿液分析,提供国内新生儿时期尿液成份的正常数值。资料与方法对象来源于1986年1月1~31日4月1~30日在本院产房出生的197例正常足月分娩新生儿,其中男104例、女93例。新生儿体重为2500~4000g,孕期为37~42周,一般情况正常,无疾病或感染,母亲非异常妊娠,分娩及生产史无特殊情况。新生儿饮  相似文献   

3.
正常新生儿生后一个月内,为适应外界环境,体内各系统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形成很多的特点,为了解正常新生儿的白细胞总数,及白细胞第一交叉曲线的正常范围,我们对100例正常新生儿进行观察,总结如下。一、取材及检查的方法: 选材对象均为我院婴儿室内正常足月新生儿,体格发育良好,  相似文献   

4.
正常或高危新生儿生后不久,都可进行行为测试。我科于1984年10月起曾埘正常新生儿作行为测试,为了进一步探索出生时曾有过窒息的新生儿的近期情态、动作等各方面的表现,于同年12月对出生时有过中、重度窒息的新生儿于生后3~6天内作测试,并与正常新生儿的测试结果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黄疸红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IAHA方法检测28例新生儿黄疸RCIA活性,与正常新生儿比较、相差非常显著(P<0.001);新生儿黄疸血清CIC含量升高、超过正常两个标准差者20例,占71.428%;治疗后,测定血清CIC恢复到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6.
21例窒息新生儿生后24小时Holter心电图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21例窒息儿和30例正常新生儿进行了24小时Holter心电图观察。结果窒息儿24小时心搏总数明显低于正常新生儿,窒息儿心率24小时内波动范围明显大于正常新生儿,而且窒息儿24小时室上性期前收缩总数、室性期前收缩总数与ST段降低2mm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正常新生儿。  相似文献   

7.
动静脉血流疾患、心脏疾患及休克、心衰、新生儿硬肿症等,均可引起肢体血流速度的改变。目前国内尚无新生儿足背动脉血流速度测定值的报告。为了提供正常新生儿足背动脉血流速度正常值,进一步研究新生儿硬肿症、休克、心衰的诊断指标积累资料,对100例正常新生儿足背动脉血流速度做了检测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孤立性单脐动脉(isolated single umbilical artery,ISUA)新生儿出生时的健康情况.方法 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我院出生的ISUA新生儿78例为ISUA组,同期于我院出生的脐带发育正常新生儿78例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新生儿出生后的Apgar评分、出生体重、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发生率、新生儿脐动脉血pH值及新生儿母亲产前进行羊膜腔穿刺进行染色体检查情况.结果 ISUA组新生儿体重(3246±75)g,低于对照组(3565±58)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新生儿的出生后Apgar评分、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发生率、新生儿脐动脉血pH值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ISUA组新生儿母亲产前26例行羊膜腔穿刺,对照组仅l例,胎儿染色体检查均正常.结论 ISUA新生儿出生时与正常新生儿相比健康状况无明显差异,不需特别监护.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正常出生新生儿弓形虫感染情况。方法 采集正常出生新生儿脐带血,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脐带血清中分别检测抗弓形虫免疫球蛋白(Ig)G、IgM抗体。结果 在163个新生儿脐带血中,弓形虫IgG抗体阳性3例(1.8%),IgM抗体阳性1例(0.6%)。结论 正常新生儿弓形虫感染率较低,弓形虫IgG、IgM抗体阳性率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正常新生儿血浆中IL-6、IL-8、TNF-α与NO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正常新生儿脐血、外周血免疫学特点,研究新生儿的免疫学状态.方法以正常成人为对照,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IL-6、IL-8与TNF-α,硝酸盐还原酶两点法测定NO.结果正常新生儿脐血IL-6、IL-8与N0水平明显低于成人,而TNF-α则高于成人水平.正常新生儿外周血IL-6水平在生后一周内无明显变化,显著低于成人血浆含量,而IL-8生后一周内高于成人水平,TNF-α在生后一周内呈逐渐增高趋势,高于成人水平.结论正常新生儿脐血免疫能力不足,生后免疫成熟是一个逐渐的过程,但已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能力.高水平的TNF-α,低水平的IL-8对促进新生儿免疫功能的成熟具有重要意义,但亦可能与新生儿在出生过程中所经历的多种严重应激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窒息新生儿胆红素动态变化。方法:对窒息新生儿77例,正常新生儿70例,以经皮胆红素测定仪逐日测定胆红素动态变化。结果:窒息新生儿胆红素值在生后2 d内比正常新生儿略高,但无显著差异;窒息新生儿胆红素峰值在生后2~3 d,而正常新生儿在生后4~6 d;窒息新生儿生后3 d起,其胆红素值均低于正常新生儿,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窒息新生儿初生时由于缺氧,酸中毒等使胆红素迅速升高,但其值下降较快,此与胆红素的抗自由基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2.
正常幼儿经常可触知淋巴结,有些论述仅提到病态淋巴结的病因和处理,但并未涉及新生儿和婴儿的正常淋巴结的标准。我们对548名健康新生儿和婴儿的各处淋巴结进行了检查,并确定其性状及触知率。对象和方法病人来源于正常新生儿室和市立医院的儿童保健门诊。新生儿均为足月正常产,产前、围产、产后均正常,无脐蒂、包皮感染。体格检查和血像亦无异常。婴儿由保健医生持续观查6个月,无任何症状及皮肤感染。每个小儿分别由两名医生检查  相似文献   

13.
正常足月新生儿振幅整合脑电图特点的多中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正常足月新生儿生后3 d内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的特点,为新生儿临床脑功能监测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各参研医院母婴同室或新生儿室的正常足月新生儿为研究对象,依据胎龄分为37周~、38周~、39周~、40周~和41~42周胎龄组。采用首台国产aEEG仪记录正常足月新生儿生后1、2和3日龄的aEEG,每次记录3 h。采用半对数公式计算电压,分析正常足月新生儿aEEG背景波、电压、睡眠-觉醒周期及其影响因素。结果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纳入116名正常足月新生儿。①正常足月新生儿aEEG背景波呈现连续性波形。905%(105/116名)在生后1日龄出现睡眠-觉醒周期,所有正常足月新生儿在生后2日龄均出现睡眠-觉醒周期;②1个睡眠-觉醒周期的平均持续(699±187)min,其中宽带平均为(220±57)min,窄带平均为(479±171)min;③正常足月新生儿生后1、2和3日龄aEEG背景波最低电压分别为(128±34)、(121±20)和(125±26)μV,最高电压分别为(375±110)、(384±94)和(386±96)μV;④日龄、性别、分娩方式及母亲妊娠并发症对正常足月新生儿aEEG的宽带、窄带电压和时程均无显著影响,37周~胎龄组生后1~3日龄aEEG窄带电压上界较38~42周各胎龄组显著增高(P分别为0014,0001和0000)。结论正常足月新生儿aEEG背景波为连续波形,存在明显的睡眠-觉醒周期;最低电压均>5 μV,最高电压均>10 μV。37周~胎龄组的正常足月新生儿生后1~3日龄aEEG窄带电压上界较38~42周各胎龄组正常足月新生儿显著增高。正常足月新生儿的aEEG表现不受日龄、性别、分娩方式及母亲妊娠并发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新生儿反常体温,本文设30例正常新生儿,43例各种新生儿疾病和作为对照130例3个月至10岁各种儿科疾病三组。对每例进行测试不同部位肛、腋温。结果三组出现反常体温分别为50.0%、90.7%和19.2%,彼此之间有非常显著差异,具有临床意义。一、资料来源和方法 1、30例正常新生儿系我院产科接生的足月顺产的正常婴儿。日龄在1~7天。 2、43例各种新生儿疾病及130例各种儿  相似文献   

15.
超声显像诊断技术目前正在迅速发展,它与儿科专业的密切关系,已为越来越多的儿科工作者所认识和重视。我院利用现有的SSD-210F超声显像仪,于1984年底对正常新生儿腹部器官肝、胆、脾、肾进行了超声实时探查。现将其中89名出生1周以内的正常新生儿初步探测方法和结果报告如下。一、正常新生儿来源 89名新生儿均来自北京市第四医院妇产科婴儿室。二、仪器条件  相似文献   

16.
重度窒息新生儿左心功能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常新生儿24例,重度窒息新生儿53例,应用二维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生后24,48、72小时内以及1周时连续测定心率(HR)、每搏心输出量(SV)、每分心输出量(CO)、升主动脉峰值血流速度(PFV_(AO))。发现1周内两组新生儿SV无明显差异,但出生3天内,重度窒息新生儿HR,CO,PFV_(AO)均高于正常新生儿,1周时相似。提示重度窒息新生儿左心泵血功能未见明显损害,经过治疗,1周左右其血液动力学指标与正常相似。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43例正常新生儿红细胞免疫功能进行了测定,新生儿红细胞C_3b受体(C_3bR)花环率为22.04±6.56%,红细胞免疫复合物(IC)花环率为14.82±8.12%,均明显高于正常产妇、成人及儿童,P<0.01差异有十分显著意义,表明新生儿红细胞免疫功能增强,提示可能是新生儿抗母体排斥的一种正常反应。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放射性免疫非平衡竞争法测定68例新生儿脐动脉血内皮素(ET)的含量。其中正常新生儿组27例;胎儿异常组(脐带绕颈、宫内窘迫、二产程停滞、窒息儿)22例;孕母异常组(胎膜早破、妊高症、胎吸助产、子宫疤痕等)19例。结果显示:胎儿异常及孕母异常组与正常新生儿组比较,ET值明显增高(P〈0.001),正常新生儿组ET值高于正常成人。本研究提示:新生儿脐血内皮素的测定,有助于反映分娩的不同情况,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窒息对新生儿心排血量(CO)的影响.方法 采用无创心排血量监测技术(USCOM)无创监测26例窒息新生儿和24例正常新生儿生后3 d内CO,并对重度窒息患儿经治疗7 d后进行复查,分析CO与体重及胎龄的关系,比较窒息组与正常组的CO及重度窒息组治疗前后CO的变化.结果 新生儿的CO与胎龄、体重呈正相关(r=0.70,P<0.01;r=0.76,P<0.01);重度窒息组的CO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经治疗7 d后明显改善.结论 采用USCOM技术监测新生儿CO是方便可行的;正常新生儿的CO与体重、胎龄相关;窒息缺氧可引起CO下降,经早期干预可以逆转.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新生儿脐血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和内皮素(ET)在窒息缺氧后的变化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15例轻度窒息新生儿、17例重度窒息新生儿为研究对象,31例正常新生儿为对照,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脐血EPO和ET水平.结果 15例轻度窒息新生儿脐血EPO和ET水平比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P<0.001),17例重度窒息新生儿脐血EPO水平亦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01).脐血EPO、ET水平和Apgar评分之间存在明显负相关(r=-0.642,P<0.001;r=-0.887,P<0.001),EPO、ET间呈正相关(r=0.705,P<0.001).结论 EPO、ET参与了新生儿窒息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