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帕金森病患者血浆β—内啡肽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患者血浆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P)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35例PD患者血浆β-EP含量,并与30例正常者对照。结果:PD患者血浆β-EP含量校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高岭、病情重及伴痴呆和抑郁的抑郁的患者血浆β-EP含量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PD患者血浆β-EP含量显著降低,与PD发病密切相关,高龄、病情重及伴痴呆和抑郁的患者血浆β-EP含量低更明显,有助于对病情进展及预后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血清ACLA的变化及其在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 42例VP ,3 5例PD ,3 0例MCI及 3 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ACLA变化并对照分析。结果 :①VP与MCI组ACLA的IgG与IgM阳性率明显高于PD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②VP组ACLA的IgG阳性率明显高于IgM(P <0 0 5 ) ;③运动障碍重 ,伴痴呆的VP患者ACLA之IgG阳性率明显增高(P <0 0 5 )。结论 :IgG型ACLA可能作为致病性抗体参与VP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血小板中α、β-分泌酶基因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入28例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以28例老年性痴呆(AD)及21例正常老人为对照,分别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血小板中的ADAM10、BACE1基因表达水平,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浆中Aβ42含量。结果 3组中β-分泌酶(BACE1)基因表达水平有明显差异(P<0.05),AD组、MCI组的表达水平是正常老人的4.51倍、2.22倍。α分泌酶基因表达水平及Aβ42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相关分析显示Aβ42含量与α、β-分泌酶基因表达水平无关(r=-0.1442,r=0.1611,P均>0.05)。结论 MCI患者血小板中的BACE1的基因表达上调可能与MCI的转向(向AD转化)有关。MCI患者应尽早接受相关的酶学检测并实施干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血浆和脑脊液(CSF)阿片肽———β内啡肽(βEP)、强啡肽A113(DynA113)的含量变化及纳络酮的干预作用。方法将6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纳络酮组和对照组;两组在脑出血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纳络酮组加用纳络酮3.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14d。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7d、14d血浆和CSF中βEP、DynA113的含量,分析脑出血部位及出血量与上述指标变化的关系并与正常组(正常血浆组及正常CSF组)比较;对两组脑出血患者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进行比较。结果(1)脑出血患者血浆和CSF中βEP、DynA113含量与两正常组比较明显增高(均P<0.01);不同出血部位患者的血浆和CSF中βEP、DynA113含量的差异无显著性;脑出血量与血浆和CSF中βEP、DynA113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663、0.480、0.645、0.380,均P<0.01);(2)治疗后纳络酮组血浆和CSF中βEP、DynA113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0.01);GCS、NDS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均P<0.05)。结论脑出血后血浆和CSF中阿片肽含量异常升高;纳络酮治疗能明显降低血浆及CSF中阿片肽含量,显著改善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5.
帕金森病的嗅觉障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帕金森病 (PD)患者的嗅觉障碍及其与病程、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对 32例 6 0岁以上的原发性 PD患者按 Hoehn- Yahr分级、Webster评分 ,分别进行简易嗅觉检查 ,并与正常老年人作对照。结果  PD患者的嗅觉障碍 (嗅觉丧失和嗅觉减退 )发生率为 96 .9% ,与对照组 (4 8% )比较有显著差异 (P<0 .0 0 1) ;Hoehn- Yahr分级显示 , 级嗅觉障碍比较明显 (与 级比较 P<0 .0 5 ) ,其与病程无关 (P>0 .0 5 )。结论  PD患者有明显的嗅觉障碍 ,与病程无关 ,与病情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ascular parkinsonism,VP)和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血中微量元素铜(Cu)、硒(Se)、锌(Zn)和铅(Pb)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20例VP、17例PD患者和10例对照者,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Zn、Cu和全血Pb水平,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Se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 (1)VP和PD组血清总体Cu和Se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VP和PD组间无统计学差别(P0.05)。(2)VP、PD组总体血清zn和全血Pb水平较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别(P0.05)。(3)VP组病程5年的患者血清Cu、Se和Zn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全血Pb水平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别(P0.05);病程5年的患者血清cu和zn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Se和全血Pb水平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别(P0.05)。(4)PD组Ⅰ—Ⅱ期患者血清Cu、Se和Zn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全血Pb水平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别(P0.05);Ⅲ—Ⅴ期患者血清Cu和全血Pb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Se和Zn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VP和PD组血清总体Cu和Se水平明显升高;VP组病程5年的患者血清Cu、Se和Zn水平明显升高,病程5年的患者血清Cu和Zn水平明显降低;PD组Ⅰ—Ⅱ期患者血清Cu、Se和zn水平明显升高,Ⅲ—Ⅴ期患者血清Cu和全血Pb水平明显升高,血清Se和Zn水平明显降低。微量元素可能在VP和PD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P)患者和帕金森病(PD)患者的智能和事件相关电位(ERP)进行对比研究,以期探讨两者智能障碍及其电生理变化的特点。方法: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对51例VP及50例PD进行评分,并检测其ERP各波的潜伏期及波幅,并与32例正常者作对照。结果:1.VP组痴呆的发生串明显高于PD组;重症痴呆发生率高,提示症状重。2.VP组的N_2、P 300潜伏期较PD组、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延长,P_(300)波幅较两者均明显降低。3.VP组痴呆者较非痴呆者N_2、P_(300)潜伏期明显延长,P_(300)波幅明显降低,4.VP组痴呆者较PD组痴呆者N_2、P_(300)潜伏期明显延长,P_(300)波幅明显降低。结论:VP与PD比较,智能障碍发生率高,程度重,电生理改变更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和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征(VP)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对PD和VP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择16例原发性PD、18例VP患者和15名健康对照,应用固相酶联免疫法检测其血浆IL-6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与患者Webster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原发性PD患者和VP患者血浆IL-6水平〔分别为(3.6±1.9)、(6.1±2.6)pg/mL〕均高于健康对照组〔(2.5±1.8)pg/mL,P<0.01〕,且VP患者高于原发性PD患者(P<0.01)。原发性PD患者血浆IL-6水平与Webster评分无相关性,与多巴制剂的使用亦无相关性。结论 IL-6可能作为鉴别PD和VP的血浆标志物,但对病情的评估无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P)患者血浆β-内啡肽(β-E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42全例VP、35例帕金森病(PD)、30例多发性脑梗死(MCI)患者及30名正常对照者血浆β-EP含量并对照分析。结果①VP与PD组血浆β-EP含量较MCI及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②VP组血浆β-EP含量降低不如PD组明显,但差别不明显(P〉0.05)。③高龄、病情重  相似文献   

10.
偏头痛患者β-内啡肽含量测定及其意义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42例偏头痛患者和18例年龄相应的健康对照者血浆β-内啡肽(β-EP)含量变化。测定于发作期16例,间歇期16例,发作期后仍有慢性头痛者(CDH)10例。结果表明:发作期血浆β-EP含量下降明显(P<0.01),间歇期和CDH组下降不明显(P>0.05)。探讨了β-EP与偏头痛发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紧张性头痛患者血浆甲硫脑啡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31例紧张性头痛 ( TH)患者与 2 0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浆 MEK水平。结果发现 MEK水平在 TH组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 ;TH患者血浆 MEK水平与年龄呈负相关 ( r=- 0 .389,P<0 .0 5)。提示血浆 MEK含量升高可能与 TH的发生与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2.
轻微认知功能障碍老年人血脂、载脂蛋白水平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患有轻微认知功能障碍 (MCI)的老年人血脂及载脂蛋白 (Apo)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 35例轻微认知功能障碍的老年患者 (MCI组 )和 6 2名健康老人 (对照组 )进行血脂和Apo检测 ,并对Apo与其他各项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MCI组高密度脂蛋白 (HDL)和Apo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均P <0 0 5 ) ,而低密度脂蛋白 (LDL)、ApoE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P <0 0 5 ) ;MCI组ApoE含量与HDL、ApoA成明显负相关 (r=- 0 4 9,P <0 .0 1;r=- 0 39,P <0 .0 5 ) ,而与LDL成正相关 (r=0 77,P <0 0 1)。结论 MCI患者存在脂质代谢紊乱 ,提示其可能是MCI转变为Alzheimer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P选择素的含量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 (ICVD)患者血浆P选择素的含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运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对 2 8例ICVD患者、4 5例脑卒中易患者以及 33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浆中P选择素含量进行测定 ,观察其在动脉硬化期 ,ICVD不同阶段含量变化 ,以及肠溶阿司匹林 (M ASA)干预的影响。结果 ICVD组发病不同时期血浆P选择素含量均明显高于有易患因素的动脉硬化组 (均P <0 .0 5 ) ,后者又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均P <0 .0 0 1) ;血浆P选择素含量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 (r=0 .2 4 13,P <0 .0 5 ) ;服用M ASA的ICVD患者组血浆中可溶性P选择素含量较未用药组明显降低 (P <0 .0 5 )。结论 P选择素含量能反映缺血性脑血管病变的程度 ,可作为ICVD发生的预测指标 ;与ICVD严重程度相关 ;M ASA能降低P选择素含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老年帕金森病(PD)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认知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分析近两年来本院神经内科就诊并确诊为帕金森病的老年患者共100例,其中伴有认知障碍的患者50例,认知正常的患者50例,另抽取同时期的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统计对比PD认知障碍组和PD认知正常组患者的基本病历资料,检测比较三组入选对象血浆Hcy、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分析简易智能状况检查(MMSE)评分与血浆Hcy水平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与PD认知正常组患者相比,PD认知障碍组患者病程明显延长,而MMSE评分明显降低(P<0.05);PD认知障碍组患者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PD认知正常组患者和对照组(P<0.05);血浆Hcy水平与MMSE评分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r=-0.693,P<0.05)。结论血浆Hcy水平与认知障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血浆Hcy水平升高是老年帕金森病发生认知障碍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轻度认知损害(MCI)和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脑脊液Tau蛋白和β淀粉样蛋白1-42 (Aβ1-42)的含量及其诊断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2例MCI,30例AD 和31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脑脊液中Tau蛋白和Aβ1-42的水平.结果 MCI组和AD组患者脑脊液中Tau蛋白浓度均高于正常组, Aβ1-42的浓度均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CI组和AD组患者脑脊液中Tau蛋白和Aβ1-42的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脊液中Tau蛋白和Aβ1-42的浓度对MCI和AD的诊断有应用价值,但不能用于MCI和AD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在常规磁共振 (MRI)上测量黑质致密带 (SNc)宽度及其与中脑直径的比值对帕金森病 (PD)和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 (VP)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 6 0例PD患者 (Hoehn Yahr分级为Ⅰ~Ⅱ级 38例、Ⅲ级 14例、Ⅳ级 8例 )、6 0例VP患者 (Hoehn Yahr分级为Ⅰ~Ⅱ级 2 6例、Ⅲ级 2 0例、Ⅳ级 14例 )和6 0名正常老年人对照组进行MRI常规轴位T2 WI上测量SNc宽度和中脑直径以及计算两者的比值 ,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PD患者比VP患者和正常对照组SNc宽度明显变窄 ,SNc宽度和中脑直径的比值明显降低 (P <0 0 5 ) ,而VP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并且PD患者在早期 (Ⅰ~Ⅱ级 )其SNc宽度已经变窄 ,SNc宽度与中脑直径的比值已经降低 ,随病情加重其SNc宽度更加变窄 (P <0 0 5 )、SNc宽度与中脑直径的比值更加降低 ;而VP患者在早中期 (Ⅰ~Ⅲ级 )其SNc宽度以及SNc宽度和中脑直径的比值无明显改变 ,仅在后期 (Ⅳ级 )其SNc宽度有轻度变窄、SNc宽度与中脑直径的比值有轻度降低 (P <0 0 5 )。结论 在常规MRI上测量SNc宽度以及SNc宽度与中脑直径的比值对PD和VP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及脑脊液中β-淀粉样蛋白(β-AP)对老年期痴呆主要包括老年性痴呆(AD)、血管性痴呆(VD)及其他原因所致的痴呆(OD)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采用平衡饱和竞争放射免疫分析法对55例不同类型的痴呆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及脑脊液(CSF)中β-AP进行测定。结果:在正常对照组,随着观察者年龄的增长,血清β-AP含量缓慢增高,CSF中β-AP含量缓慢下降(r分别为0.56,0.52,均P<0.01)。不同病因痴呆患者血清β-AP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其中AD组最明显;CSF中β-AP含量在AD组最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在VD组最高,接近对照组(P>0.05)。AD组中的重度痴呆患者,其β-AP含量在血清中升高最明显,同时在CSF中降低也最显著。结论:血清及CSF中β-AP含量变化的测定,可能有助于各型痴呆的鉴别诊断及AD患者病情轻重的判断,但这种变化具重叠性。  相似文献   

18.
脑血管病患者血浆抵抗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脑血管病患者血浆抵抗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IR)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方法(ELISA)测定50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ACI)、36例腔隙性脑梗死(LI)、36例脑出血(ICH)患者及46名健康对照者的空腹血浆抵抗素、胰岛素(INS)水平,同时检测空腹血糖、血脂、血压、身高和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和INS敏感指数(QUICKI)。结果 ACI和ICH组空腹INS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P< 0 .01 ),QUICKI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P< 0. 01 );ICH组血浆抵抗素水平[ (7. 47±4. 60)ng/ml]与对照组[ (5. 32±2. 15)ng/ml]相比明显升高(P<0 .05 );ACI、LI组血浆抵抗素水平与对照组差异均无显著性(均P>0. 05)。血浆抵抗素水平与QUICKI呈负相关(r=-0 188,P<0 .05)。结论 脑血管病患者存在IR,血浆抵抗素水平可能与IR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巴金森氏病(PD)的病理生理学涉及多巴胺及去甲肾上腺素,而去甲肾上腺素能活性受多巴胺-β-羟化酶(DBH)的影响.DBH在血浆的浓度比较恒定,在人类此酶活性高与低的意义迄今尚未明瞭.DBH与PD的关系一直有争论,1923Lieberman等报导PD患者DBH降低,用L-Dopa治疗时正常,治疗后增高.1977Markianos及1978Coehlo等报导PD患者DBH在正常范围,与治疗无关系.1979Vardi等对9例PD患者及5例对照各用500毫克L-Dopa,3小时后患病组DBH有较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和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血小板α和β分泌酶活性及α分泌酶的产物sAPPα含量的变化.方法 对48例其他疾病老年对照者、42例MCI患者及40例AD患者分别进行神经功能评定,用荧光法测定各组患者血小板α和β分泌酶的活性,并用Western印迹检测血小板sAPPα含量.结果 对照组、MCI组和AD组患者α分泌酶活性分别为100.0%±10.6%、78.2%±9.4%和61.8%±7.2%,MCI和AD组与对照组相比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935,P=0.001);AD组与MCI组相比亦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MCI组和AD组β分泌酶的活性分别为100.0%士11.2%、145.8%士12.7%和189.8%士14.2%;MCI组和AD组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368,P=0.001),AD组较MCI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APPα的含量MCI组和AD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降低;AD组与MCI组相比亦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CI组和AD组患者的α分泌酶活性及其产物sAPPα均较对照组降低,β分泌酶活性升高;α和β分泌酶活性改变可能在MCI和AD的发病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在MCI和AD的诊断中有一定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