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肾癌对肾周组织侵犯征象,提高CT术前分期的诊断准确率。并为诊断肾癌合理选用CT、B超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总结6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癌对术前CT、B超的诊断准确率,部分肾周侵犯征象检出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T、B的诊断准确率,部分肾周侵犯征象的检出率相似,但CT在肾周大血管侵犯及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优于B超。结论:CT对肾癌的术前分期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
肾周间隙CT扫描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18例肾周间隙内积血、28例积脓和37例肾癌累及肾周间隙共83例的CT征象。CT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肾周筋膜增厚;肾周间隙内纤维间隔线增粗;肾周间隙内积血积脓呈局限或包囊性分布;腰大肌受累等。根据肾周间隙解剖,认为肾周间隙内纤维间隔线有限制积液的扩散作用,并因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的阻挡,血或脓液等较稠的液体不进入对侧肾周间隙。  相似文献   

3.
急性输尿管梗阻时肾脏及肾周间隙的CT表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输尿管结石所致的急性输尿管梗阻时的肾脏及肾周间隙的CT表现。资料与方法对26例经CT及B超扫描显示输尿管结石所致急性输尿管梗阻患者的肾脏、肾周间隙的CT征象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26例患者均有肾脏及肾周间隙水肿性的改变。CT主要表现为:患侧肾实质增厚、肾盂肾盏扩张、肾被膜增厚,部分伴有肾被膜下积液、肾窦水肿、肾周间隙桥隔增厚、肾周间隙内脂肪层斑片状影及肾筋膜增厚。结论急性输尿管梗阻在急诊CT上有明显表现,除输尿管结石征象外,肾和肾周间隙的间接CT征象尤其显著。  相似文献   

4.
肾细胞癌的CT表现与PCNA和P53表达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肾细胞癌的CT表现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癌基因蛋白(P53)表达的关系.方法对4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细胞癌,用LDP免疫组化法测定肿瘤标本中的PCNA和P53表达,并分析其与术前CT表现的关系.结果PCNA和P53的表达与肾细胞癌的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PCNA的表达与肿瘤侵犯肾包膜、肾周脂肪间隙、肾筋膜,局部淋巴结转移,邻近器官和脉管受累有关;而P53的表达与上述征象无关.结论肾细胞癌的CT表现中,肿瘤有侵犯肾包膜、肾周脂肪间隙、肾筋膜,局部淋巴结转移及邻近器官和脉管受累征象时,提示肿瘤的恶性程度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5.
胰腺癌的CT诊断及其与B超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胰腺癌胰周组织侵犯征象,提高CT术前分期的诊断准确率。并为诊断胰腺癌提供合理选用CT、B-US的依据。材料与方法:总结6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癌,对术前CT、B-US的诊断准确率及各种征象检出率进行对比,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B-US的诊断准确率,直接及间接征象、部分胰周侵犯、肝转移征象的检出率相似。CT在胆总管阻塞端,胰周大血管侵犯,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优于B-US。结论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CT扫描在小肾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小肾癌(直径< 3.0 cm )的B超和CT资料。结果:11 例小肾癌病人中B超诊断肾囊肿2例、肾良性肿瘤1 例、肾实性占位8例;CT诊断畸胎瘤1例、肾脏恶性肿瘤10例。CT表现:①CT平扫为软组织密度结节、无钙化及脂肪组织10例;②增强扫描显著强化10例(△CT值> 40 HU);③肿瘤—肾实质界面模糊不清6例、清晰而不锐利4例。结论:CT检出小肾癌优于B超,根据小病灶的密度、边缘及强化程度等特征性CT表现术前能诊断为小肾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亚型乏血供肾癌的CT表现,提高对不同亚型乏血供肾癌的术前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6个(45例)经病理证实的乏血供肾癌病灶的CT表现特征并与其病理结构对比分析,其中透明细胞肾癌(CCRCC)27个(26例),乳头状肾癌(PRCC)17个,肾嫌色细胞癌(CRCC)2个,对前两个亚型的CT表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肾癌的CT表现与病理结构相关。透明细胞肾癌中形态不规则或边界不清楚、直径≤3cm及伴肾实质外侵犯者分别为17、11和15个,而乳头状肾癌中分别为5、2和4个,这3个征象在两种病变类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CT表现在两亚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T在不同亚型乏血供肾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自发性肾破裂致肾包膜下和肾周出血的CT与DSA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分析自发性肾破裂致肾包膜下和肾周出血CT与DSA表现,着重讨论其发现肾破裂病因方面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24例自发性肾破裂伴肾周出血患者,24例全部经CT检查,3例行DSA检查并栓塞治疗,其中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24例自发性肾破裂中19例为肾肿瘤,其中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2例,肾细胞癌7例。结论:诊断急性自发性肾破裂出血,CT是最有价值的检查方法,其病因诊断准确率可达90%;而D  相似文献   

9.
螺旋CT三期动态扫描技术对肾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螺旋CT三期动态扫描技术对肾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2002年以来26例行CT检查并经病理证实为肾癌患者的病例资料,在CT平扫及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图像上对肿瘤的大小、强化模式、肾周改变、邻近脏器及静脉的受侵情况和淋巴结转移等征象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6例小肾癌多呈较均匀等密度灶,其余20例直径>3 cm的肿瘤多呈混杂密度。6例小肾癌中4例于增强扫描时呈快进快出表现。余20例肾癌的强化模式有2种:①肿瘤于CMP 强化明显,NP强化减弱(n=15);②肿瘤于CMP和NP强化程度相近,EP强化程度明显减弱(n=5)。6例小肾癌均无肾周侵犯,其余20例肾癌出现肾周、邻近脏器和静脉的侵犯及淋巴结转移。结论:应用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技术能更加准确地对肾癌进行术前诊断和分期。  相似文献   

10.
肾细胞癌边缘部CT征象与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边缘部CT征象与病理基础。材料与方法:搜集3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细胞癌,观察其术前边缘部的CT征象与术后病理改变对照。结果:(1)CT肿瘤边缘形态分3类:肿瘤边缘清楚无分叶(50%);边缘清楚伴分叶(28%);边缘不清(22%)。(2)肿瘤边缘病理分3种类型:包膜完整(48%);包膜不完整或锯齿状(33%);无包膜(19%)。(3)肿瘤平扫边缘不清者有7例,增强后病灶“缩小”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