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小鼠受超致死剂量全身中子-γ线照射后,由于小肠隐窝细胞对辐射高度敏感,在受照射后数小时内就可观察到隐窝细胞分裂减少或停止,隐窝萎缩,绒毛脱落等。有人将大剂量照射后3—5天内发生的动物早期死亡与射线引起的早期胃肠损伤相联系,并称之为“胃肠型死亡”。隐窝干细胞是小肠隐窝存活、增生的基础,隐窝干细胞具有较强的亚致死损伤修复能力,因而在一定剂量范围内辐射损伤后隐窝数量很快增加,促  相似文献   

2.
T—2毒素对小鼠小肠的早期毒性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报告了 T-2毒素所致小鼠小肠损伤及其修复过程。中毒后1h 所有隐窝中有丝分裂像消失,且大部分隐窝上皮细胞发生退行变;4h 大部分上皮细胞死亡;8及12h 隐窝消失的数目逐渐增多;16h 有丝分裂像在一些隐窝中开始重新少数出现,并逐渐增多;24h 几乎所有隐窝形态均正常。文献中尚无 T-2毒素所致早期中毒后1h 小肠损伤形态学的资料,故本文填补了这一空白。  相似文献   

3.
在肠型放射病中,小肠粘膜上皮的损伤是突出的症状。特别是粘膜细胞的增殖场所一隐窝,照射后如能保留下来继续增殖,对上皮的修复将起很大作用。隐窝活存越多,修复能力越大,恢复也越快。如能通过某种药物使较多的隐窝活存下来,这对控制肠型放  相似文献   

4.
小肠属于快速自我更新组织,隐窝细胞对细胞毒性损伤十分敏感,全身放射性损伤(核爆炸、核事故所致)以及腹部肿瘤局部放射治疗等都可引起肠道粘膜屏障受损和吸收功能障碍。另一方面,小肠上皮有独特的组织学结构,隐窝前体细胞区和绒毛分化细胞区有明显界限,细胞增殖、分化移行路线清楚,用射线诱导隐窝细胞凋亡,观察肠上皮细胞的反应和细胞更新是研究小肠干细胞生物学的重要手段。笔者介绍了小肠上皮细胞等级性排列特点,以及对电离辐射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5.
哺乳动物小肠隐窝上皮是体内更新率高、对电辐射极为敏感的组织。在骨髓型急性放射病中,由于小肠上皮细胞的再生能力很强,故损伤很快即得以修复。照射剂量进入到肠型放射病范围时,隐窝上皮细胞的再生能力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而减弱,超过一定剂量以后即不见再生而只有残留的隐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采用3H-TdR掺入,放射自显影方法观察大20Gy全身照射后8天内10个时间点的肠隐窝细胞增殖活动变化,应用WR-2721照前预防观察对肠型放射病时隐窝增殖细胞的辐射防护效应。结果显示,照射后隐窝增殖细胞立即抑制,隐窝内增殖细胞数量和增殖能力急剧下降。照后9小时增殖细胞的DNA合成略有恢复,分裂细胞在照后13小时才开始出现。照前应用WR-2721预防动物,隐窝细胞损伤较轻,增殖活动有一定改善,细胞分裂和DNA合成增多,隐窝细胞数量增多,照射后2.5~3天有少数再生肠腺形成。  相似文献   

7.
裂变中子照射后小鼠小肠上皮的损伤和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肠上皮是辐射敏感组织,动物受照射后,隐窝细胞的增殖下降,DNA合成很快受到抑制。绒毛上皮得不到成熟隐窝细胞的补充,发生坏死和脱落。由于小肠隐窝细胞增殖能力很强,受损伤的细胞经过一段时间后,能较快地恢复增殖能力,进行分裂增生以补充肠绒毛,使小肠上皮得到修复。本文研究裂变中子照射后,小鼠上肠上皮损伤和修复的规律。材料和方法动物本院繁殖的LACA系雄性小鼠,日龄80天左右,体重27—31克。正常组15只动物,照后每组5只动物。  相似文献   

8.
剑突下隐窝积气在早期胃肠穿孔中的CT诊断价值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目的 探讨CT扫描在胃肠穿孔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对13例成人胃肠穿孔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中胃穿孔5例,十二指肠球部穿孔7例,外伤性十二指肠降部撕裂伤1例。CT表现剑突下隐窝积气、小网膜囊区积气、腹壁下隐窝积气、腹腔积液。结论 CT作为非损伤性检查手段较腹部平片能更迅速准确地判断腹腔游离气体的有无、多少,并可初步判断穿孔部位。剑突下隐窝是游离气体的首先集聚之处。  相似文献   

9.
为评价高位心包上隐窝的CT特点与发生率,作者回顾性评价了1998年12月-1999年3月除外心包积液的276例284次连续胸部CT扫描。 心包横窦分为主动脉上下隐窝和左右肺隐窝,主动脉上隐窝进一步分为前、后及右侧部分。该文中的心包上隐窝特指心包主动脉上隐窝的后侧部分,把高位心包上隐窝定义为头臂血管与气管间的气管  相似文献   

10.
扁桃体及隐窝上皮结构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在兵  陈隆辉 《西南军医》2008,10(6):103-104
扁桃体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具有复杂而特殊的隐窝管道网络系统,不仅有分支,而且分支间广泛吻合。隐窝上皮是该器官中最先接触和摄取抗原,并引起免疫应答的部位,隐窝的特殊结构决定了扁桃体的功能主要是潴留过路的抗原,供免疫系统处置,因此隐窝上皮结构是扁桃体行使免疫功能的重要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11.
在绒毛与隐窝的交界处存在一个分化界限,把绒毛和隐窝从机能上分开。其特殊的指征是绒毛中存在有与消化机能相关的水解酶,如蔗糖转化酶、硷性磷酸酶等,而这些酶在隐窝中是不存在的,但隐窝上皮细胞具有增生、分化的能力。这种细胞分化和生化的指征,对于研究照射后肠粘膜的活动和机能是有特殊意义的。本文测定了照射后小鼠  相似文献   

12.
笔采用微液凝固术治疗56例频繁发作的隐窝型扁桃体炎,经3年临床随访,总有效率为100%。微波凝固术是在表面麻醉下将微波探头插入扁桃体隐窝口底部并做顺时针旋转。由于隐窝型扁桃体炎的病理表现主要在隐窝小管,微波凝固术破坏了以隐窝小管为中轴的炎性病灶,改善了血液循环,拓宽了小管引流,从而使炎症消退,是一种无出血、创伤小、不用刀的治疗扁桃体炎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rhIL-11对中子照射小鼠肠损伤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对中子照射小鼠小肠上皮损伤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裂变中子照射小鼠模型,观察rhIL-11对照射后小鼠小肠上皮形态、隐窝细胞坏死和细胞增生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小肠上皮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rhIL-11治疗和预防给药可通过促进小肠隐窝细胞增殖使肠损伤得到迅速修复。照射后小鼠小肠上皮细胞发生明显的G2期阻滞,rhIL-11治疗可明显提高S期细胞比例。结论rhIL-11对中子照射小鼠小肠损伤具有防护作用,并能够影响细胞周期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采用输注骨髓细胞或屏蔽造血组织照射腹部的方法,探讨在大剂量照射后造血组织对早期肠道损伤的作用.结果表明,输注骨髓细胞对受~(60)Co-γ线12Gy和10Gy照射小鼠的小肠重量减轻及隐窝活存率都没有明显影响.小鼠经14GyX线全身照射或照射腹部后,肠上皮细胞的减少及隐窝有丝分裂受抑制的程度相似,没有观察到由于屏蔽自身造血组织而减轻肠道的损伤.提示,在大剂量照射时,肠道的损伤主要取决于射线的直接作用并与照射剂量有关,而造血组织对它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运用MSCT分析肺动脉栓塞患者心包前上隐窝的扩张情况,探讨其与肺动脉栓塞的相关性及其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肺栓塞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组患者的胸部CT图像,分别测定各组病例心包前上隐窝的前后径,计算各组心包前上隐窝前后径均值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肺动脉栓塞组的心包前上隐窝前后径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肺动脉栓塞组的心包前上隐窝前后径为(12.65±4.10)mm,正常对照组为(6.55±3.81)mm,统计学显示两者均值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肺动脉栓塞患者心包前上隐窝前后径明显增大,两者间有明显的相关性。对于临床怀疑为肺动脉栓塞的患者,心包前上隐窝前后径的增大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有提示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观察合并侧隐窝狭窄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诊断及疗效;方法:选取资料完整的病例248例,其中合并侧隐窝狭窄的166例。本组病例均行X片、CT、MRI检查以及脊柱快速主动屈伸试验检查。结果:术前诊断合并侧隐窝狭窄的仅97例,术后诊断合并侧隐窝狭窄的有166例,漏诊率为42%。随访1~7年,平均3年8个月。术后症状完全消失的126例,症状部分消失21例,无变化及加重的19例。再次手术12例。结论:临床上,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的发病率较高,手术时不可忽视侧隐窝的减压。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详述了网膜囊的解剖学并以线条图显示网膜孔,前庭和上、下隐窝。对11例网膜囊脓肿X线表现的解剖基础和手术所见作了对照研究。将网膜囊的脓肿分为下隐窝和全囊受累两型,其中下隐窝受累者占多数(9/11)。下隐窝型的主要X线征象是多数无脓腔气影,仅见半圆形肿块居胃与横结肠之间和之后,胃被推向前、上、右,压迹出现在胃大弯后壁。左半横结肠被推向前、左下。肿块影像  相似文献   

18.
心包隐窝(或窦)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包为一坚韧的纤维浆膜层,包裹在心脏及大血管根部外面,起着保护和防止它们过度扩张的作用。当脏层心包由心脏表面上升至大血管根部并折返至壁层心包时,完全包绕了升主动脉,覆盖了肺动脉主干及其分支的纵隔内部分,并部分覆盖了上腔静脉。这种发生在大血管之间的心包反折,形成了心包腔内的各种隐窝(recess)或窦(sinus),其中形同管道状者称之为窦,不规则形者称为隐窝。它们包括上隐窝(superiorpericardialrecess)、横窦(transversesinus)、左肺隐窝(leftpulmonicrecess)、斜窦(obliquesinus)、肺静脉隐窝(pulmonaryvenousrecess)及腔静脉后隐…  相似文献   

19.
加温对小肠实质及间质微血管结构与功能的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外置大鼠小肠局部加温损伤模型,研究了小肠局部加热损伤后实质结构与间质微血管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小肠组织损伤表现早(2-6h即有显著损伤),不同部位热损伤敏感性不同,远离肠系膜部位是热损伤最敏感部位。且绒毛的损伤明显重于隐窝。其敏感性不同与局部微血管结构和功能差异有密切关系。微血管结构与功能的损伤是实质细胞损伤加重的重要因素。由于热损伤时隐窝损伤较轻,因而再生修复发生早,能力强。  相似文献   

20.
髌骨关节软骨小循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导髌骨关节软骨组织学观察提出髌骨营养的小循环学说,并通过烧灼髌骨周围的滑膜隐窝对关节软骨体视学的影响,间接证明髌骨小循环的存在,该研究为临床解释关节软骨损伤和疾病的发病原理提供根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