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不同剂量β射线对新西兰兔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迎光  任冬青 《医学争鸣》1997,18(4):388-388
不同剂量β射线对新西兰兔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影响张迎光1黄志兰1任冬青2张发科2张绍章2(1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放射诊断科西安7100332第四军医大学防原医学教研室)关键词β射线球囊血管成形术再狭窄血管内支架中图号R817.5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主要是由...  相似文献   

2.
唐波  何国祥 《重庆医学》2004,33(6):933-935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是一组多功能的多肽类生长因子,几乎体内的每个细胞都产生TGF-β并存在受体.研究证实TGF-β家族的一些成员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TGF-β对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细胞外基质的合成、血管的生成、细胞凋亡均起重要的调节作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发生中,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及细胞外基质(ECM)的功能异常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TGF-β在其中的作用渐受关注.血管成形术后TGF-β影响血管平滑肌细胞功能及细胞外基质的代谢,可能参与再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含β射线^32磷(^32P)的软性血管外模型(SEM)对移植血管内膜增生(IH)及平滑肌细胞(SMC)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 作者在24吸家兔股静脉-股动脉移植模型上,应用内皮素I受体基因(ETAcDNA)原位分子杂交及计算机图像分析主动脉在不同条件下(分对照组、阿斯匹林(ASP)组和^32P组),术后(1,2,4,12周)不同时间内定量观察ETAcDNA表达情况及内膜相对厚度。结果(1)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观察小檗碱对球囊损伤后兔颈动脉内膜增生与血管重塑的影响,为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防治寻找新的治疗策略。方法:日本大耳白兔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小檗碱组和辛伐他汀组,除假手术组外各组均以球囊导管扩张损伤颈动脉内膜,并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小檗碱和辛伐他汀各2.5 mg/(kg.d)腹腔注射,假手术组仅普食喂养。术后15 d取损伤颈动脉段切片,作形态学观察,利用图像分析系统测量血管新生内膜厚度(IT)、管腔面积(LA)、新生内膜面积(IA)、内弹力板围绕面积(IEL)、中膜面积(MA)、外弹力板围绕面积(EEL)。结果:血管球囊损伤后,小檗碱组和辛伐他汀组IT、IA、IA/MA均显著小于模型组(P<0.01)。与模型组相比,小檗碱组和辛伐他汀组LA、IEL、EEL均显著增大(P<0.01),MA则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小檗碱可通过抑制兔颈动脉新生内膜增生与不良的血管重塑,从而为小檗碱防治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5.
血管球囊损伤后内皮增生及血管重构对再狭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球囊拉伤血管内膜加高脂饲养的方法建立兔髂动脉粥样硬化模型,4~6周后行双侧髂动球囊扩张术,分别于术后1,3,7,14,28d取病变血管段病理标本,应用病理学方法及计算机图像分析,观察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血管增生及重构情况,结果表明;1.损伤后1d即出现血管增粗(外弹力膜内横截面积扩大)并持续至术后28d。2.损伤后管腔面积前3d增大,7d后开始缩小,3.损伤后内膜增生,从第7d为高峰;中膜增生开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188铼(188Re)血管内照射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4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只)和照射组(n=20只),均行腹主动脉球囊内皮拉伤术.照射组内皮拉伤后行188Re血管内照射治疗,管腔下0.5 mm处累计吸收剂量为15 Gy;对照组则不行血管内照射.分别于术后1、3周处死动物,取病理组织学标本进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凋亡细胞分析.结果:照射组第1、3周PCNA细胞阳性率分别为(27.69±7.04)%与(20.88±4.55)%,明显低于对照组(42.71±6.11)%、(29.48±10.13)%(P均<0.05);照射组第3周平滑肌细胞凋亡细胞百分比为(40.16±7.93)%,明显高于对照组(28.50±9.39)%(P=0.018).结论:188Re血管内照射能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从而抑制新生内膜增生,减少PTCA术后再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以PDGF-β的反义寡核苷酸作为药物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表达PDGF-βmRNA和增生,为反义药物预防经皮血管内膜成形术后再狭窄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用球囊导管损伤兔髂动脉内膜建立再狭窄模型,于内膜损伤后1周观察血管平滑肌细胞表达PDGF-β mRNA和增殖细胞核抗原的情况.结果 计数200个内膜细胞中的PCNA阳性反应的细胞数,与对照组相比,反义药物显著抑制内膜平滑肌细胞表达PCNA,抑制率为93.44%(P<0.001).显微镜高倍视野下(400X)计数血管内膜每平方毫米中的PDGF-βmRNA阳性细胞的平均数,与对照组相比,反义药物显著抑制内膜平滑肌细胞表达PDGF-β mKNA,抑制率为88.40%(P<0.001).结论 根据不同种属PDGF-β的同源性设计的反义药物显著下调血管内膜表述PDGF-β mRNA并可抑制血管内膜增生,这为临床应用反义寡核苷酸防治经皮血管内膜成形术后再狭窄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含β射线32磷(32P)的软性血管外模型(SEM)对移植血管内膜增生(IH)及平滑肌细胞(SMC)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作者在24只家兔股静脉———股动脉移植模型上,应用内皮素Ⅰ受体基因(ETAcDNA)原位分子杂交及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在不同条件下(分对照组、阿斯匹林(ASP)组和32P组),术后(1、2、4、12周)不同时间内定量观察ETAcDNA表达情况及内膜相对厚度。结果(1)含β射线的SEM具有显著抑制移植血管SMC增殖的作用,其作用可延续至移植术后12周。(2)含β射线的SEM对于早、中期(1~4周)移植血管内膜增生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3)ASP在本实验条件下并无明显的抑制SMC增殖及IH的作用。结论含β射线32P的SEM对移植血管内膜增生及SMC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水飞蓟宾对球囊血管损伤后内膜增生及重构的影响 ,探讨其防治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可能性。方法 将实验兔造成髂动脉球囊损伤 ,术前 3d开始分别使用小剂量 ( 2 0mg·kg-1·d-1)及大剂量 ( 40mg·kg-1·d-1)水飞蓟宾 ,服药至术后 2 8d处死 ,取病变血管染色 ,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分析内膜及中膜厚度、血管腔面积、平均动脉面积 (外弹力膜内横截面积 ,EEL)的变化。结果 小剂量水飞蓟宾对血管腔面积、血管内膜及中膜厚度、平均动脉面积无明显影响 ;大剂量水飞蓟宾可使血管腔面积扩大、平均动脉面积明显增加、血管内膜厚度减少。结论 水飞蓟宾能抑制血管内膜增生及血管重构 ,有可能用于防治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兔颈动脉粥样硬化病灶中血管内膜的增生、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原癌基因C-myc表达规律的影响。方法36只新西兰雄性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正常饮食组、手术组、ATRA治疗组,每组12只。手术组和治疗组均给予高脂饮食.2周后用空气干燥法制作颈动脉内膜损伤模型,治疗组于术前3d开始给予ATRA灌胃。于术后1、4周处死动物,取病变血管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组化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法进行形态学、PCNA和C-myc表达水平的检测。结果①正常动脉壁未见PCNA及C—myc表达;②手术组在术后第1周时内膜开始增生,第4周增生明显,且出现泡沫细胞、脂质核心形成、管腔狭窄;增生内膜中C-myc表达水平增高;③治疗组C-myc的表达明显低于手术组(P〈0.05),VSMCs的迁移、增殖、内膜增生和管腔狭窄显著减轻(P〈0.05)。④PCNA表达与C—myc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ATRA可通过抑制C-myc表达,抑制VSMCs的迁移和增殖,从而抑制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新生内膜过度增生和管腔狭窄。  相似文献   

11.
胡晓蔚 《医学综述》2011,17(22):3392-3395
再狭窄严重制约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远期疗效。其病理基础是新生内膜的形成;而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则是其主要成因。PTEN是至今发现的第一个具有磷酸酶活性的抑癌基因。对细胞的生长、增殖、分化、凋亡、黏附、迁移和血管生长等许多生物学行为有重要影响。近年来,对PTEN的研究逐渐从肿瘤领域延伸到一些非肿瘤领域中,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其在再狭窄、心肌肥大、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中也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血管球囊损伤后内膜增生及血管重塑对再狭窄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在血管再狭窄形成过程中内膜增生及血管重塑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再狭窄的动物模型,经形态学观察及计算机图像分析,观测术后不同时间点血管壁各成分的变化. 结果:血管损伤后3 d血管内腔面可见增殖的血管平滑肌细胞,损伤后7 d新生内膜形成并继续增厚,损伤后28 d新生内膜厚度及面积达最大,损伤后35 d较损伤后28 d缩小(P<0.01). 损伤后各时间点中膜厚度无明显变化,但损伤后35 d的中膜面积较损伤后28 d及对照未损伤侧缩小(P<0.05). 管腔面积于损伤后前3 d略增大,损伤后7 d出现管腔面积减少,至损伤后28~35 d管腔面积明显小于对照未损伤侧(P<0.01). 外弹力膜内横截面积在损伤后3~7 d略增大,损伤后14 d最大,损伤后35 d较损伤后28 d及对照未损伤侧明显缩小(P<0.01). 结论:内膜增生与血管重塑是再狭窄形成的主要病理机制,血管再狭窄的形成是内膜增生与血管重塑的平衡所决定的,两者共同导致管腔狭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体外情况下IL-1β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组织蛋白酶S(CathepsinS,Cat—S)的表达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小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VSMC)传代后用IL-1β(10ng/m1)诱导细胞12、24、36h,免疫荧光(Immunofluorescence,IMF)法检测VSMCCat—S的表达变化,ELISA试剂盒检测细胞培养基Cat—S浓度。结果原代培养的细胞VSMC-α-actin呈阳性,细胞纯度达96%以上。Cat—S免疫荧光染色,对照组呈阴性,IL-1β组均为阳性,并随着诱导时间的延长荧光强度不断增强。对照组培养基Cat—S浓度微量,经IL-1β诱导12h后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24h后达到高峰并趋于稳定。结论炎性细胞因子IL-1β在体外可促进VSMC表达、分泌组织蛋白酶Cat—S。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建立凝血酶(T)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生模型,观察17-β-雌二醇(E_2)对 T 诱导的VSMC 增生的影响,并进一步观察其对 c-fos 蛋白和 bcl-2蛋白的表达有何作用,旨在认识 E_2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以细胞计数法和流式细胞仪 DNA 含量测定,细胞周期分析的方法观察 T 及 E_2对 VSMC 增生和 DNA 合成的影响。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观察 T 及 E_2等各处理因素作用1小时及3天后,c-fos 蛋白和 bcl-2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 10~(-9)~10~(-7)M 的E_2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2u/ml T 诱导的细胞增生和 DNA 合成作用(P<0.01)。各处理因素作用1小时后,T 能显著促进 c-fos蛋白的增加。各浓度的 E_2能显著抑制 T 的促 c-fos 蛋白增加作用,作用3天后,c-fos 蛋白含量各组差异无显著性。各处理因素作用1小时后,bcl-2蛋白无显著变化,作用3天后,T 能显著促进 bcl-2蛋白的增加。各浓度的 E_2能显著抑制这种增加。上述各项指标中,雌激素受体(ER)拮抗剂 tamoxifen(TAM)(10~(-6)M)能部分阻断10~(-7)M E_2的作用,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E_2能抑制 T 诱导的 VSMC 增生,这可能与其抑制 c-fos 蛋白和 bcl-2蛋白表达有关,且该作用至少部分通过 ER 介导。  相似文献   

15.
机械性血管损伤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粥样硬化血管段、球囊拉伤血管段以及球囊扩张后再狭窄血管段的组织细胞培养,以^3H-TdR掺入法测定血管平滑肌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DNA)合成速率。观察损伤血管段培养液对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过程的影响,结果显示:球囊成形术组的血管组织培养液对VSMC增殖有明显的刺激作用。单纯血管损伤组次之。本研究中的粥样硬化血管段培养液对培养的VSMC增殖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兔自体静脉移植物的中膜平滑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臬体静脉移植物的中膜平没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及其增生特点,为内膜增生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兔右颈外静脉间置于同侧颈总动脉为模形,术后3,7,14,28d分别获取移植段静脉,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其中膜平滑机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术后3d时未见移植段静脉中膜平滑肌细胞增生,7d时可见增生,14d时达高峰,可见正 在分裂 中的平滑肌细胞呈哑铃形,胞质内内质网和线粒体等丰富,核仁明显变大。28d  相似文献   

17.
^60Coγ射线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导放疗预防再狭窄最佳照射剂量,为临床血管成形术后特别是冠状动脉成形术后行冠脉内放疗防治RS的可行性及最佳照射剂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培养的动脉平滑肌细胞分别接受7.0、14Gyγ射经照射,^3H-TdR掺入实验检测^3H-TdR摄入量,同时观察细胞形态变化。  相似文献   

18.
PDGFR-β反义寡核苷酸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 β受体 (PDGFR- β)反义寡核苷酸 (AODN)对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增殖的影响 .方法 建立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体外增殖模型 .将细胞分为反义寡核苷酸组、正义寡核苷酸组、无义寡核苷酸组和空白对照组 ,其中反义组按浓度又分为 1,2 .5 ,5 ,10和 15μmol· L- 1 5小组 .在加药后 2 4,48和 72 h以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分析细胞核增殖抗原的表达 ,MTT(四唑盐 )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活力 .结果  10μmol·L- 1 PDGFR- β AODN干预 VSMC48h后 ,处于 DNA合成前期 (G0 / G1 )细胞数分数 (0 .70 )高于空白对照组 (0 .0 7,P <0 .0 5 ) ;PCNA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发现以 5~ 15μmol· L- 1PDGFR- β AODN干预 48h后 VSMC各组胞核染色强度为2 0 .4%~ 6 .4%明显弱于空白组 (73.8% ) ,正义组 (72 .9% )和无义组 (75 .6 % ) (P<0 .0 5 ) ;10μmol· L- 1 PDGFR-β AODN作用 48h后 VSMC的增殖抑制率为 6 6 .7% ,高于正义组 (8.1% ) ,错义组 (11.8% )和 5 μmol· L- 1 AODN组 (4 5 .4% ) (P<0 .0 5 ) ;同时 10μmol· L- 1 AODN组 48h增殖抑制率与 2 4h(9.1% )相比明显增加 (P<0 .0 5 ) .结论  PDGFR- β AODN对VSMC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 ,并且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 .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替莫普利(temocapril)对大鼠损伤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生的抑制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 测定大鼠动脉损伤后VSMC的增殖率变化;测定不同剂量、不同时期给予替莫普利对损伤动脉VSMC增殖率的影响;测定替莫普利对损伤动脉VSMC的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B和PDGF受体(R)β的影响.结果 大鼠动脉损伤后2d和5d出现2个VSMC增殖期,并被10mg/(kg·d)替莫普利显著抑制.动脉损伤后,PDGF-B和PDGF受体β水平显著升高并被替莫普利抑制.结论 大鼠损伤动脉VSMC的第1增殖期是由动脉损伤直接引起的,而第2增殖期只是第1增殖期的继发反应,是第1增殖期产生的PDGF作用于VSMC自身导致了第2增殖期的出现.替莫普利抑制VSMC增生的机制也是抑制PDGF及其受体.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导放疗预防再狭窄 (RS)最佳照射剂量 ,为临床血管成形术后特别是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后行冠脉内放疗防治RS的可行性及最佳照射剂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培养的动脉平滑肌细胞分别接受 7.0、1 4Gyγ射线照射 ,用3H TdR掺入实验检测3H TdR摄入量 ,同时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结果 :1 4Gyγ射线使平滑肌细胞的3H TdR摄入量明显减少 (P <0 .0 1 )。细胞出现空泡样变 ,部分细胞死亡。结论 :1 4Gy6 0 Coγ射线能明显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