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IVF实验室质控中培养液准备方法与早期鼠胚发育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体外授精(IVF)及胚胎移植(ET)工作中培养液准备与早期胚胎发育的关系。方法 分析检测普通法,微滴法和人脐血清培养液中鼠正常形态胚泡形成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单纯Ham‘sF10培养液(普通法,I组)中正常形态胚泡形成率为35.89%,而微滴法(Ⅱ组)的胚泡形成率为74.01%,两者相比差异具有极显著意义(X^2=90.282,P〈0.001);用微滴法准备培养液时,含有10%人  相似文献   

2.
鼠胚培养在体外授精(IVF)实验室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检测胚胎培养实验室的培养体系是否存在对胚胎有害的内毒素 ,以保证培养体系的可靠性 ;方法 :采用小鼠配子体外授精法和 2细胞胚胎收集法对胚胎进行培养 ,观察胚胎发育情况 ;结果 :小鼠配子体外授精法的受精率为 83 % ,采用两种方法 ,40小时和 64小时的卵裂率及优良胚胎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而卵裂球的数目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 ;两种方法比较卵裂球数目、卵裂率及优良胚胎率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建立一个高水平的生殖中心 ,必须同时有一套严格的实验室控制系统 ,上述两种方法均能作为实验室培养体系检测的评价指标。但是 ,对于新建立的胚胎培养实验室 ,应用小鼠配子体外授精法作为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更能全面反映培养体系对胚胎的影响 ,同时还可熟练IVF基本的操作技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适宜的小鼠胚胎体外培养体系 ,探讨CO2 气体纯度和培养器皿对小鼠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 方法 :采用微滴法培养 2 细胞鼠胚 ,以 4~ 8 细胞鼠胚和桑椹胚形成率作为判断培养效果的指标。 结果 :普通纯度CO2 气体培养组的 4~ 8 细胞形成率、桑椹胚形成率分别为 12 .5 %、0 .0 % ,高纯度CO2 气体培养组分别为6 7.6 %、4 4 .1%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 <0 .0 0 1)。国产玻璃器皿培养组的 4~ 8 细胞形成率、桑椹胚形成率分别为 74 .4 %、5 3.5 % ,进口一次性器皿培养组分别为 85 .7%、6 2 .8%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高纯度CO2 气体更适宜鼠胚的体外发育 ;国产玻璃器皿与进口一次性器皿对鼠胚体外发育的效果相近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改进后的EBSS(SIGMA)培养液和常用商品化培养液G1/G2(Vitrolife),Quinn's1026/Quinn's1029(SAGE)对昆明系小白鼠胚胎进行体外培养,以对新建IVF实验室进行评估。方法对简单培养液EBSS进行改进,分别制得卵裂培养液和囊胚培养液以构成序贯培养系统。卵裂培养液:EBSS中加入适当浓度的丙酮酸钠,乳酸钠以及5种非必须氨基酸;囊胚培养液:EBSS中加入适当浓度的5种非必须氨基酸及6种必须氨基酸。将胚胎分成4组,A组使用EBSS(Earle's Bal-anced Salt Solution)培养液,B组使用改进后的EBSS培养液,C组使用G1和G2培养液,D组使用Quinn's1026和Quinn's1029培养液,四种培养液均添加10%人血清白蛋白。结果72 h后,鼠胚总体囊胚形成率为70.57%(614/870),其中A组的囊胚形成率为26.21%(27/103),B组为72.22%(143/198),C组为73.81%(155/210),D组为80.50%(289/359)B,C,D 3组的囊胚形成率显著高于A组(P<0.001)。结论通过鼠胚体外培养,对新建试管婴儿实验室进行了较好的质控检测,经改进后的EBSS培养液在鼠胚囊胚形成率上与商品化序贯培养液G1/G2,Quinn's1026/Quinn's1029相近,均远高于简单培养液EBSS,但前者成本较之常用商品化试剂有大幅度的降低,说明改进的EBSS培养液在鼠胚体外培养上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初步了解卵泡液中甾体激素水平与卵母细胞发育、成熟、胚胎着床的关系。方法 :用Gn RHa/FSH/h MG/h CG方案控制下超排卵进行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IVF-ET)治疗 5 3例不孕患者 ,在取卵时留取卵泡液用放射免疫法测定雌二醇 (E2 )、孕酮 (P)、睾酮 (T)水平。结果 :受精组 P水平显著高于未受精组 (P<0 .0 1 ) ,E2 /P比显著低于后者 (P<0 .0 1 ) ;未卵裂组 P水平低于卵裂组 ,T高于卵裂组 ,E2 水平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 (P>0 .0 5 ) ;胚胎着床与胚胎未着床之间各参数无显著差异 (P>0 .0 5 ) ;含过熟卵冠丘复合物 (OCCC)的卵泡液中 P水平显著低于成熟和未成熟组 (P均<0 .0 1 ) ,E2 /P显著高于后两者 (P>0 .0 1 )。结论 :排卵前卵泡液中高孕酮水平提示卵泡成熟健康 ,可能有助于卵母细胞受精 ,E2 与卵母细胞成熟、受精、卵裂无关 ,高睾酮水平可能与胚胎分裂低有关 ,卵泡液中甾体激素水平与胚胎着床无关。  相似文献   

6.
昆明种雌鼠经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SMG)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超数排卵,与雄鼠交配后在注射HCG42h获得晚期2-细胞鼠胚.置Ham′sF~(10)为主的培养液中,发育到囊胚的平均比率为62.0%。实验组培养液中加入5%,10%,15%(V/V)人卵泡液,囊胚比率为23.7%(P<0.05),19.5%(P<0.05),17.8%(P<0.05)。不同浓度卵泡液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1)2-细胞晚期鼠胚体外培养结果稳定,适宜作人胚胎及卵子体外培养条件的质量监控。(2)人卵泡液抑制鼠胚体外发育,且这种抑制与卵泡液浓度无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D3胚胎培养液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与胚胎发育潜能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患者D3培养液中hCG水平,比较不同胚胎质量间胚胎培养中hCG水平的差异,并比较妊娠组与未妊娠组、不同种植率组间移植胚胎培养液中hCG水平.结果:D3胚胎培养液中hCG水平与胚胎卵裂球数目、分级无相关性(P>0.05);妊娠组移植胚胎培养液中hCG水平高于未妊娠组[(1.14±0.10)IU/L与(1.09±0.04)IU/L,(P<0.05)];胚胎种植率分别为0%、50%、100%对应组的胚胎培养液中hCG水平为(1.09±0.04),(1.11±0.07),(1.29±0.05)IU/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胚胎培养液中hCG水平可以作为筛选胚胎、预测胚胎发育潜能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核期评分系统与受精后第3天胚胎形态、受精后第6天囊胚形成和着床率之间的关系,以评估其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于常规IVF或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受精后16~20 h观察受精情况,将正常受精卵母细胞参照Scott提出的Z评分系统分为Z1~Z4四种类型,比较不同原核类型之间的卵裂率,胚胎第3天(D3)优质胚胎率和第6天(D6)囊胚形成率。并通过分析着床结局明确的移植胚胎,比较各种类型受精卵之间的着床率。结果 Z4组受精卵的卵裂率(92.9%)、D3优质胚胎率(14.25%)、D6囊胚形成率(10.48%)均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0.01)。Z4组的着床率(5.88%)很低,但各组的着床率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Z1、Z2、Z3三组间的卵裂率、D3优质胚胎率、D6囊胚形成率和着床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常的原核形态(Z4型)可预测胚胎的体内外发育潜能,但核仁的形态特征并不一定能预测胚胎的活力,Z1、Z2和Z3胚胎可能具有相同的发育潜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过程中胚胎培养液氨基酸浓度与胚胎移植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对30例接受IVF-ET治疗且于受精后第5天行胚胎移植的患者,于胚胎移植当日收集使用过的胚胎培养液,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培养液中20种游离氨基酸的浓度,分析其与IVF-ET后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 (1)妊娠组、未妊娠组囊胚培养液谷氨酰胺浓度的中位数分别为60.8和84.7 μmol/L,丙氨酸浓度的中位数分别为61.9和92.3 μmol/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29和0.023)。(2)多因素回归分析在校正受精后第3天(D3)细胞数、D3胚胎分级和受精后第5天(D5)胚胎分级的影响后,囊胚培养液中谷氨酰胺和丙氨酸的浓度仍然与妊娠呈负相关(优势比[OR]分别为0.99和0.98,P分别为0.024和0.019)。【结论】 囊胚培养液中谷氨酰胺和丙氨酸的浓度与IVF-ET后能否妊娠有关,囊胚培养液中谷氨酰胺和丙氨酸的浓度可能与胚胎活力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人早孕绒毛膜匀浆(UPHC)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HUV)对早期鼠胚体外发育的影响。方法:观察早期鼠胚在UPHC培养液及ECHUV联合培养液中的发育情况;用ELISA法检测两培养系统上清液中表皮生长因子(EGF)、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含量。结果:在UPHC培养系统和ECHUV联合培养系统中,早期鼠胚的桑葚胚形成率分别为79.5%和81.2%,囊胚形成率分别为60.2%和61.2%,囊胚孵出率分别为41.0%和42.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早期鼠胚A和B级桑葚胚形成率,在UPHC培养系统中分别为45.2%和32.3%,在ECHUV培养系统中分别为44.6%和27.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UPHC培养系统和ECHUV联合培养系统中,EGF的浓度分别为(52.65±7.37)pg/ml和(58.14±3.03)pg/ml;GM-CSF的浓度分别为(11.81±3.76)pg/ml和(9.20±2.59)pg/ml;VEGF的浓度分别为(61.43±11.38)pg/ml和(256.54±9.15)pg/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ECHUV培养系统的VEGF浓度又显著高于UPHC培养系统(P<0.01)。结论:UPHC和ECHUV培养系统促进早期鼠胚体外发育,提高桑葚胚和囊胚形成率、囊胚孵出率和胚胎质量,其作用与EGF、GM-CSF及VEGF有关。  相似文献   

11.
将表皮生长因子(EGF)受体特异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与2-细胞鼠胚联合体外培养24,48和60h。结果显示:受抑制剂作用的胚胎,55.2%发育不超过个细胞期,仅1.5%的胚胎能发育形成胚泡,表明抑制剂能显著影响4-细胞和桑椹胚的进一步发育。提示EGF受体在早期鼠胚发育过程中具有增殖和分化双重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血清性激素水平和卵泡大小与临床妊娠率的关系.方法 对156例(160个周期)行IVF-ET助孕的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采用多因素非条件逐步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血清雌二醇(E2)浓度、孕激素(P)浓度、促黄体生成素(LH)浓度和主导卵泡大小与IVF-ET 临床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注射hCG日血清E2≥5000pg/ml(OR=0.4662) ,P ≥1.5ng/ml(OR=0.3783) ,LH≥10 mIU/ml(OR=0.2564)是妊娠率降低的因素( P均<0.05);hCG注射日主导卵泡≥18mm 且≤25mm (OR =1.2586)是妊娠率提高的因素( P <0.05).结论 IVF-ET 临床妊娠率受hCG日血清E2、P、LH浓度和主导卵泡大小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小鼠配子体外授精法与2-细胞胚胎收集法所得鼠胚体外发育情况,探讨适合人类体外受精实验室的质量控制系统。方法采用雌雄小鼠配子体外授精和体内受精收集2-细胞胚胎,同时对2-细胞胚胎在相同条件下进行体外培养,观察胚胎发育情况。结果小鼠配子体外授精法的受精率为82.2%;对两种方法所获2-细胞胚胎进行培养,48 h卵裂率及72 h囊胚形成率均无显著差异。结论体内受精2-细胞胚胎收集法较小鼠配子体外授精法操作简便,是较理想的人类胚胎实验室质控方法。  相似文献   

14.
作者综述我院自1990年建立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技术应用于治疗不育的研究。目前本技术已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技术的改进着重于如下几方面:①改进治疗周期超排卵方案,提高卵子受精率;②改良选择性减胎术,达到准确、简便、安全,减少多胎妊娠;③应用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IVF-ET)技术为卵巢早衰患者及遗传病夫妇提供赠卵、赠胚胎治疗的方法;④建立第2代IVF-ET技术,应用卵母细胞单精显微注射技术(ICSI)治疗严重男性因素与不明原因不育,同时展望人工辅助破‘壳’(asistedhatching)和提高子宫内膜对胚胎的接受性及提高种植率和妊娠率,利用显微注射操作技术发展种植前的诊断。  相似文献   

15.
囊胚培养及移植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分析囊胚培养及移植技术在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IVF ET)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行IVF ET的 2 4例患者共 2 92个卵子采用Quin’s培养基 +10 %人血清白蛋白进行序贯培养及囊胚移植 ,与传统培养 D3(第3天 )移植进行比较 ,分析受精率、卵裂率、移植胚胎数及妊娠率 ,采用 χ2 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囊胚培养组移植胚胎数明显低于传统培养组 (P <0 0 0 1) ,而妊娠率略有提高。并于 2 0 0 2年 2月 8日诞生了贵州省首例囊胚培养及移植的试管婴儿龙凤胎。结论 :采用适合的培养液进行囊胚培养 ,可减少胚胎移植数目 ,提高IVF ET的妊娠成功率 ,降低多胎率。  相似文献   

16.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胚胎碎片对临床妊娠率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胚胎碎片对临床妊娠率及种植率的影响。方法 观察246例行IVF-ET或卵母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病人胚胎碎片与临床妊娠率的关系。结果 与正常和轻度碎片的胚胎相比,严重碎片(〉50%)胚胎的临床妊娠率和种植率均明显降低(Х^2=10.112、9.510,P〈0.05),多胎妊娠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提高胚胎质量,减少移植胚胎数量,有助于提高IVF-ET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实施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后早期自然流产病人宫腔镜检查结果。方法回顾我院2004年1月—2007年12月间实施IVF-ET后早期自然流产行宫腔镜检查病人84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宫腔镜检查结果,对发现的宫腔病变进行治疗,观察再次移植后的妊娠结局。结果 84例中58例(69.05%)存在宫腔病变,其中宫腔粘连32例(38.10%),子宫内膜息肉12例(14.29%),子宫内膜炎10例(11.90%),黏膜下子宫肌瘤3例(3.57%),部分性子宫纵隔1例(1.19%)。58例病人经治疗后于1年内进行再次IVF-ET,22例(37.93%)获得临床妊娠,宫外孕2例(3.45%);早孕自然流产1例(4.55%),分娩21例(95.45%)。结论在IVF-ET中出现早期自然流产时应将宫腔镜检查列为首选干预措施,对宫腔异常病人治疗后可以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体外受精失败以及虽已受精,但无卵裂的人卵母细胞与卵裂不规则并有细胞质碎片的胚胎进行染色体研究。发现其中既有正常的二倍体胚胎,同时也发现了多种染色体异常,其中包括多核卵裂球、多倍体、单倍体、嵌合体、非整倍体等异常。  相似文献   

19.
从外周血及卵泡液中的激素水平评估两种不同超排卵方案在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中的作用。采用枸橼酸氯(?)酚胺(枸檬酸克罗米芬,clomiPhen citrate,CC)、人更年期促性腺激素(HM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进行联合(CHh)超排卵13例,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的制剂布舍瑞林(buserelin)结合HMG/hCG(BHh)者11例。过早LH峰发生率CHh组为3/13,BHh组为0/11。BHh组妊娠4例,CHh组1例。卵泡液中黄体酮(P)及雌二醇(E_2)浓度,P/E_2 比值BHh组均低于CHh组。P/E_2比值在一定范围内对卵子受精有利。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血锌、发锌与新生儿疾病的关系,作者观察了132例感染性或非感染性疾病患儿,其中25例同时测定发锌与血锌,23例在患病初期及恢复期各测血锌1次,另以22例正常新生儿为对照组。结果显示,非感染性疾患者血锌无明显改变,发锌在孕期3(?)周以下的早产儿明显低于正常新生儿,在感染性疾患中,血锌变化较发锌灵敏,明显低于对照组,降低程度与疾病程度成正相关,恢复期病儿血锌值回复上升,病情恶化者血锌不回升。提示,血锌的变动可指示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