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血管瘤及血管畸形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管瘤是一种良性血管增生性疾病 ,是婴儿中最常见的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是一种多肽类血管形成因子 ,有促进内皮细胞增殖的作用。本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测定VEGF在血管瘤和血管畸形中的表达 ,探讨VEGF与血管瘤及血管畸形的关系。材料和方法一、标本的选择及分组92例标本选自我科近 6年经手术切除的先天性皮肤血管病变患儿。女5 2例 ,男 4 0例 ,年龄 4 0d~ 13岁。组织标本常规石蜡包埋 ,5 μm切片 ,HE染色。同时采用含有正常血管的皮肤标本10例作对照。按照Mulliken标准[1] ,将标本分为血管瘤 72例…  相似文献   

2.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血管瘤中的表达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近年来随着肿瘤血管形成研究的深人,生长因子在血管形成中的作用受到重视。本研究旨在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血管瘤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血管瘤增生及退化的关系。材料与方法一、标本选择我院1995年9月~1998年5月经手术切除的先天性皮肤血管病变134例,男44例,女90例,手术年龄22d~12a,组织标本常规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spin连续切片。光镜下Mulliken标准「‘’进行分类,其中血管瘤101例,血管畸形33例,并采用“0~皿”4级法[’j将其中的血管瘤进行增生级别的判定。同时采用含正常血…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与血管瘤及血管畸形的关系.方法 标本选自1998年3月至2005年10月经手术切除的先天性皮肤血管病变92例患儿,女52例,男40例,年龄为40 d至13岁,平均年龄为1.6岁.组织标本取出后立即浸入10%的中性甲醛溶液中固定,常规石蜡包埋,5μm连续切片,HE染色,同时采用含有正常血管的皮肤标本10例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72例血管瘤和20例血管畸形组织切片进行EGF表达的测定.结果 EGF在血管瘤组织中高表达,而在血管畸形组织中低表达(P<0.01).在血管瘤增殖期、退化早期和退化完成期三者之间,EGF的表达存在着差异.在血管瘤中EGF的表达与其内皮细胞的增生程度有关.内皮细胞增生越强,EGF的表达越高(P<0.05).结论 提示EGF与血管瘤的增生及退化有关,而与血管畸形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与血管瘤及血管畸形的关系.方法 标本选自1998年3月至2005年10月经手术切除的先天性皮肤血管病变92例患儿,女52例,男40例,年龄为40 d至13岁,平均年龄为1.6岁.组织标本取出后立即浸入10%的中性甲醛溶液中固定,常规石蜡包埋,5μm连续切片,HE染色,同时采用含有正常血管的皮肤标本10例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72例血管瘤和20例血管畸形组织切片进行EGF表达的测定.结果 EGF在血管瘤组织中高表达,而在血管畸形组织中低表达(P<0.01).在血管瘤增殖期、退化早期和退化完成期三者之间,EGF的表达存在着差异.在血管瘤中EGF的表达与其内皮细胞的增生程度有关.内皮细胞增生越强,EGF的表达越高(P<0.05).结论 提示EGF与血管瘤的增生及退化有关,而与血管畸形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与血管瘤及血管畸形的关系.方法 标本选自1998年3月至2005年10月经手术切除的先天性皮肤血管病变92例患儿,女52例,男40例,年龄为40 d至13岁,平均年龄为1.6岁.组织标本取出后立即浸入10%的中性甲醛溶液中固定,常规石蜡包埋,5μm连续切片,HE染色,同时采用含有正常血管的皮肤标本10例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72例血管瘤和20例血管畸形组织切片进行EGF表达的测定.结果 EGF在血管瘤组织中高表达,而在血管畸形组织中低表达(P<0.01).在血管瘤增殖期、退化早期和退化完成期三者之间,EGF的表达存在着差异.在血管瘤中EGF的表达与其内皮细胞的增生程度有关.内皮细胞增生越强,EGF的表达越高(P<0.05).结论 提示EGF与血管瘤的增生及退化有关,而与血管畸形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组织中是否存在糖皮质激素受体,并探讨其在血管瘤和血管畸形中的意义。方法:手术切除25例血管瘤、18例血管畸形标本及12例正常皮下组织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组织中糖皮质激素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Ki-67的表达,做图像分析测定,并对3项指标作相关性分析。结果:在血管瘤增生期,皮质激素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Ki-67均有较高表达;在血管瘤退化期、血管畸形和正常皮肤中,糖皮质激素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Ki-67表达极弱或无表达。并且糖皮质激素受体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Ki-67在血管瘤中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糖皮质激素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能在血管瘤的病理发生过程发挥作用,外源性糖皮质激素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可能使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分泌减少,而促进血管瘤消退。而糖皮质激素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血管畸形的发生中则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7.
碱性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在血管瘤及血管畸形中的表达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为了解碱性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bFGF)与血管瘤及血管畸形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86例血管瘤和28例血管畸形组织切片进行bFGF表达的测定,结果;bFGF在血管瘤中高表达,而在血管畸形中低表达(P〈0.01)。在血管瘤中bFGF的表达与其内皮细胞的增生程度有关。内皮细胞增生愈强,其bFGF的表达愈高(P〈0.01)。结论:提示bFGF与血管瘤的增生及退化有关,而与血管畸形无明  相似文献   

8.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在血管瘤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不同时期血管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探讨VEGF对血管瘤生长的影响,研究血管瘤增生退化的机制.方法 取不同时期手术切除血管瘤组织及其临近组织标本.其中增生期20例,退化期12例,正常皮肤组织8例作为对照.根据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基因库中VEGF的cDNA序列设计引物,以β-actin作为内参照,应用半定量RT-PCR方法 测定血管瘤组织中VEGF mRNA表达水平.应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增生期血管瘤、退化期血管瘤、正常组织中VEGF mRNA电泳条带亮度依次降低;组织中表达的相对量分别为增生期血管瘤1.442 8±0.084 6、退化期血管瘤0.956 9±0.061 7、正常对照组皮肤组织0.487 2±0.035 6,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a<0.05).结论 VEGF在增生期血管瘤组织中高水平表达,在退化期中表达减弱,在正常组织中几乎无表达,提示VEGF参与调控血管瘤的发展过程,可作为区分增生期与退化期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9.
10.
体表血管瘤与血管畸形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及组织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瘤与血管畸形(VM)的彩色多普勒超声(CDU)和免疫组织学特征。方法应用CDU对22例血管瘤患儿和18例VM患儿声像图特征、血管密度、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阻力指数(RI)等进行分析,并与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血管瘤与VM在高频灰阶超声图像上均表现为一团块状结构,但血管瘤内血管密度较VM明显增高[(5.3±2.0)vs(2.3±1.0)]条/cm2,P<0.01)]、PSV增大[(61.1±29.9)vs(27.4±15.0)cm/s,P<0.01)],两组RI无明显差异[(0.6±0.1)vs(0.7±0.17),P>0.05)]。免疫组织化学显示碱性纤维母细胞生成因子(bFGF)、碱性纤维母细胞生成因子受体(bFGFR)、血管内皮细胞生成因子(VEGF)在血管瘤中呈明显高表达,与VM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均<0.01)。结论血管瘤与VM的CDU表现及免疫组织化学均有明显不同,CDU可对其进行正确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
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血管瘤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检测血清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浓度来鉴别血管瘤和血管畸形,判断血管瘤是处于增生期还是消退期,并评价血管瘤治疗的有效性以及动态监测血管瘤病程的价值。方法 本组115例血管瘤患儿,其中59例增生期血管瘤,38例消退期血管瘤,18例血管畸形;阴性对照组12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浓度。结果 对测得的VEGF浓度通过SAS软件统计分析,发现血管瘤增生期的VEGF浓度显著高于消退期血管瘤、血管畸形和阴性对照,而消退期血管瘤、血管畸形和阴性对照之间的差别没有显著性意义;另外,6例血管瘤患儿(自身对照)激素治疗后的血清VEGF浓度显著性降低。结论 血清VEGF测定对血管性疾病的诊断及病程监测是无创、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可推荐为血管瘤诊断和治疗的临床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其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儿童急性白血病骨髓中的表达,以及化疗前后的变化。方法53例儿童急性白血病患儿,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cytic leukem ia,ALL)33例,急性髓系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 ia,AML)20例,对照组21例为骨髓象正常的非恶性血液病患儿。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3例急性白血病患儿治疗前后以及对照组骨髓中VEGF/VEGFR(包括Flt-1和KDR两种)的表达。结果VEGR、Flt-1、KDR在急性白血病患儿骨髓中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在AML组中的表达高于ALL组。化疗后获得完全缓解(CR)的40例患儿,其VEGF、Flt-1、KDR的表达在化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化疗后未获得CR患儿VEGF、Flt-1、KDR的表达在化疗前后无显著性(P>0.05)。同时VEGF、KDR在儿童ALL中化疗后有明显的降低,但Flt-1无明显改变;VEGF、Flt-1、KDR在儿童AML中化疗后均有明显的降低。结论①VEGF、Flt-1、KDR在儿童急性白血病中表达增高。提示VEGF、Flt-1、KDR在儿童急性白血病的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②VEGF、Flt-1、KDR在儿童AML中表达比ALL高。VEGF可以作为评价儿童急性白血病化疗反应的指标,同时说明ALL与AML可能具有不同的血管新生机制。  相似文献   

13.
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细胞标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儿血管畸形和血管瘤增殖凋亡及血管内皮细胞数的区别。方法共收集真性血管瘤标本37例,根据Mulliken标准分成血管瘤增生组和退化组;血管畸形14例,将标本分成血管瘤增生组和退化组。14例血管畸形标本制成单细胞悬液,加入DNA-PREPTMMLPR液和PI液后,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得各期细胞数S%,G2/M%及增殖指数(PI);单细胞悬液标记CD34-FITC/CD31-PE/7-AAD试剂,测定血管内皮细胞数;用AnnxinV和7-AAD双染测定早期凋亡细胞数。结果血管瘤增生组和退化组S%的细胞分别是5.99±1.85、1.92±0.65;G2/M%的细胞分别是7.46±1.82、5.94±1.63;PI分别是13.49±2.08、7.85±1.78,增生期的PI明显高于退化期(P<0.01);AV %分别是9.84±3.05、16.18±4.89。血管畸形的PI、S%分别是8.39±0.89、2.17±1.18,均比增生组低(P<0.05),与退化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2/M%为6.23±1.64,与血管瘤的增生退化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血管畸形AV %为12.91±4.1,高于血管瘤增生组(P<0.05),与退化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细胞增生组和退化组的CD34 %各是0.915±0.33、0.36±0.12,血管畸形CD34 %为0.52±0.14,增生组较其他两组高(P<0.05),而血管畸形与退化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31 %增生组、退化组、血管畸形各是7.77±2.48、5.29±1.72、5.775±1.52,三者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式细胞术测定PI,S%,AV %及CD34 %可以区别增生期血管瘤和血管畸形,对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在增生性血管瘤组织、邻近组织和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和分布规律 ,进一步了解血管瘤的发生机制。方法 取增生性血管瘤患儿外周血清和术中瘤组织及其邻近组织标本 ,以相同年龄非相关患儿作对照 ,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VEGF水平 ;对肿瘤组织及其相邻组织行cDNA合成和PCR扩增 ,提取VEGFmRNA ,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血管瘤患儿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血管瘤组织的VEGFmRNA电泳阳性率为 10 0 % (9/ 9) ,邻近组织为 88.9% (8/ 9) ,对照组为 11.1% (1/9) ,经检验血管瘤及其邻近组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1)。荧光定量测定mRNA在血管瘤及其邻近组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而两者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 (P均 <0 .0 1)。结论 增生性血管瘤组织及患儿外周血VEGF明显增高 ,对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和分化成血管瘤细胞有促进作用 ,检测血清VEGF水平有助于血管瘤分型和增生情况的监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雌二醇(E2)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促进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HVEC)增殖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以及4羟基他莫昔芬(4OH—TAM)对该促进作用的影响。方法:取2例雌激素受体阳性的皮肤增生期草莓状血管瘤标本,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培养HVEC。HVEC原代及传代培养在M199培养液中进行,传至第三代时改用无雌激素培养液IMEM进行干预实验,实验分5组:组1(无干预,为对照组)、组2(加E2)、组3(加VEGF)、组4(加E2和VEGF)、组5(加E,、VEGF和4OH—TAM)。分别在0、3、6、9d进行细胞计数(CC)和流式细胞仪DNA增殖指数(PI)检测。结果例1在第9d时,组2示HVEC轻微增殖,CC和PI分别为组1的1.38倍和1.61倍;组3示CC及PI明显增加,分别为组2的2.10倍和1.61倍;组4示OC及PI的增加更加显著,分别是组3的1.62倍和1.40倍;组5的OC和PI与组1相仿。例2的实验结果与例1相似。结论:体外实验显示雌激素能够轻微促进HVEC增殖;VEGF可明显促进HVEC增殖;而雌激素和VEGF同时存在时,对HVEC的促增殖作用更加显著,二者存在协同作用;他莫昔芬能抑制这种协同促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神经母细胞瘤的血管形成及影响因素,探讨化疗对神经母细胞瘤瘤血管形成的作用。方法:35例小儿实体肿瘤年龄7月-12岁,分神经母细胞瘤组、其他恶性肿瘤组和良性肿瘤组,分别用免疫组化法观察第Ⅷ因子相关抗原(VWF)、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FLT-1的表达情况,并行图象分析。结果:神经母细胞瘤血管密度较良性肿瘤组明显增高(P<0.05);VEGF和FLT-1在神经母细胞瘤中有高表达,二者均与临床分期和分类有关;并可受化疗的抑制(P<0.05)。结论:神经母细胞瘤生长具有血管依赖性,化疗可抑制血管形成,控制肿瘤血管形成对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本研究拟通过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血管内皮标志抗原CD34在婴幼儿血管瘤不同时期、血管畸形和儿童正常皮肤中的表达,探讨缺氧在血管瘤血管生成、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法,检测CD34、HIF-1α、VEGF和Ki-67在小儿血管瘤、血管畸形及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并计算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不同时期血管瘤之间,血管瘤与血管畸形、正常皮肤之间HIF-1α、VEGF、Ki-67、MVD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管瘤中HIF-1α表达分别与VEGF、Ki-67、MVD表达呈正相关;而血管畸形HIF-1α与VEGF表达不存在相关关系.结论 缺氧是不同时期血管瘤的普遍现象.HIF-1α能促进血管瘤血管生成.而在血管畸形中可能不存在缺氧的微环境,是"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正常的血管形态异常",因此在血管畸形中不会发生内皮细胞的增殖,也不存在类似血管瘤那样出现增生期和消退期.  相似文献   

19.
婴幼儿血管瘤及血管畸形组织中p16及TRAIL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检测婴幼儿血管瘤组织中抑癌基因 p1 6及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的表达 ,并探讨它们在血管瘤增生、消退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32例增生期、2 0例消退期血管瘤及 1 4例血管畸形组织中p1 6和TRAIL的表达。结果 p1 6在增生期和消退期血管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78.1 % (2 5/ 32 )、90 .0 % (1 8/ 2 0 ) ,血管畸形组织中全部为阴性。经秩和检验 :Hc=2 6 .6 ,三者之间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 (P <0 .0 1 ) ,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 .0 5)。TRAIL在增生期和消退期血管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2 1 .9% (7/ 32 )、80 .0 % (1 6/2 0 ) ,血管畸形中全部为阴性 ,卡方检验 :χ2 =2 7.8,三者之间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 (P <0 .0 1 ) ,两两之间比较经 χ2 分割 ,增生期与消退期之间有差异 (P <0 .0 5) ,消退期与血管畸形之间有差异 (P <0 .0 5) ,增生期与血管畸形之间无差异 (P >0 .0 5) ,血管瘤与血管畸形之间有差异。结论 p1 6和TRAIL的表达水平与血管瘤的增生、消退有关 ,p1 6可抑制内皮细胞的分裂增殖 ,TRAIL可通过诱导内皮细胞凋亡发挥作用 ,两者均可促进血管瘤消退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建立甲基化敏感性高分辨率溶解曲线法(MS-HRM),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受体KDR基因启动子区域在不同时期血管瘤、血管畸形及正常皮肤组织中的甲基化状态,初步探讨基因甲基化在血管瘤形成、增生、退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不同时期血管瘤石蜡标本48例、血管畸形石蜡标本15例、正常包皮皮肤组织标本8例,分别提取DNA,经亚硫酸氢盐甲基化修饰、纯化、回收DNA,然后用甲基化敏感性高分辨率溶解曲线法(MS-HRM),定量检测不同标本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KDR甲基化水平。结果48例血管瘤标本共检出32例不同程度KDR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66.67%),其中24例增殖期血管瘤标本中检出21例(87.50%)不同程度甲基化,24例消退期血管瘤标本中检出11例(45.83%)不同程度甲基化,增殖期血管瘤与消退期血管瘤标本中KDR的甲基化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375,P〈0.05);15例血管畸形标本中仅检出甲基化程度为0-25%者2例(13.33%),8例正常包皮皮肤组织中检测到1例甲基化0-5%(12.50%)。与血管瘤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isher’确切概率法)。结论血管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KDR基因启动子序列CpG岛存在异常甲基化,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KDR基因异常甲基化可能与血管瘤增生、退化等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